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柳琴戏”

柳琴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由流行在鲁南的民间小演唱“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结合而形成。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2006年5月,柳琴戏由山东枣庄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石板房部落”

石板房是以石块或石条砌垒成墙,以石板或石片盖顶而建成的房屋,人们把这些房屋俗称为“石板房”。在鲁南山区的一些古老村庄,至今还能看到石板房的影子,用石料做成的许多日常生活用品至今完好。鲁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板房建筑群位于大山深处的。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鲁南农贸大集”

在鲁南地区,每个乡镇都有一个“集市”,老百姓到集市上买卖东西叫“赶集”。集市按照阴历固定日期开集,你阴历三和八,我就二和七,相邻乡镇都会把日期错开,为的是乡亲有更多的大集可以选择。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走进鲁南的非遗世界——枣庄

更多精彩后续关注国际旅游摄影网,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