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开导一个抑郁症病人呢?

妈妈的小样


抑郁症患者,需要的是理解共情,而不是开导。

不可否认,所有的开导,基本上都是出于好意,但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特殊的心境,很多时候,他们会把别人的开导转化为自我攻击。举个例子:你开导抑郁症患者想开些,他们可能就会责怪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想开些呢?怎么这么笨呢?然后,心情就会变得更差。


理解抑郁症患者,并不是赞同他们的逻辑和想法。而是,理解他们当下的处境,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如果实在理解不了,可以告诉自己“因为他得了抑郁症,才会有这样的想法。”而共情,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让抑郁症患者知道,你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痛苦。
如外,作为家人和朋友,要尽量的为抑郁症患者营造一个宽松、静谧的生活环境。提供一定的经济物质方面的支持。给他们战胜抑郁症提供一个安全的后盾。


姜丁粽子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微妙的,很多时候对症状的表达仅仅是一个小的方面,更多痛苦体验往往是无法言表的。

抑郁症患者治疗期间,很多时候家属的积极干预对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效果。那么作为家属应该怎样积极的干预、怎样开导抑郁症病人呢?

一、怎样开导抑郁症病人才有效

1、避免对病人进行过多的“摆事实,讲道理”。因为大道理“他”都懂,过多的理论说教往往只会加剧病人的挫败和无力感。

2、应不断鼓励病人,给予希望“不好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种负面状态这一切都会改变的。”

3、不要催促病人尽快调整自己,而是反复的宽慰“他”保持耐心,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4、对于病人的状态表现,家属应表现出最大程度的接受和体谅,起码表面上尽可能做到,而不是批评、指责,这一点非常重要。

5、抑郁症病人非常敏感,生活中很可能会因为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件事产生心理波动。因此,家属在病人面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对病人的心理造成刺激。

二、家属参与的行动计划

怎么开导抑郁症病人才有效,作为抑郁症病人的家属,仅是心理或言语上的支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的支持。抑郁症病人缺乏行动力和意志力,所以家属的陪同和参与可以起到推动和督导的作用。只有让抑郁症病人行动起来才能获得有效改善。

【成长阅读】

家属可陪同抑郁症病人阅读有助于调节心态、心灵成长的图书如:《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生命的重建》等心理著作。

【心理训练】

“观息法”是一种有效改变负面心理,恢复平静的练习方法,家属可引导且陪同患者一同练习。

“观息法”练习步骤节选:《淡定是修炼出来的》

练习步骤:

1、盘腿静坐,手舒服的放好,合上嘴,闭上双眼,将心(注意力)专注在鼻孔处,以持续专注的心,如实的去观察(觉知、感觉)鼻孔的呼吸进出。也就是说持续不断的专注鼻孔的呼吸进出。

2、除了呼吸的进出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去管它。无论头脑产生什么想法,无论内心产生什么感受,还是身体产生什么感觉,不管它们是愉悦的,还是不愉悦的,都只是保持平等心,也就是说不去管它们。你所要做的就是持续地观察呼吸的进出,就好像除了呼吸的进出外,其他的一切都和你没有关系。

3、如果呼吸是明显的,就是明显的,如果呼吸是不明显的,也就是不明显的,如果感觉不到呼吸,也就只是感觉不到。你只是与你当下经验到的呼吸现象同在,与实相同在,呼吸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总之,你感觉到是什么样的呼吸,就是什么样的呼吸。

观息法练习注意事项:

1、每天练习不低于2次,每次不低于20分钟。

2、观息法练习不去贪求、寻找任何效果,包括平静、放松的感觉。

3、观息法练习至少保持1个月,尽可能不间断。

抑郁症的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家属首先要保持最大的耐心,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信心和希望。只要家属不放弃、有信心,必然会带动患者的信心和希望。

温馨提示:如果您或您的亲朋好友得了、精神疾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否则,任病情恶化甚至发生惨剧,都将悔之晚矣。


湖南怀化信访


作为一个三年的抑郁症患者,我想说的是:其实抑郁症病人,不需要开导。


为什么说不需要开导呢?


首先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是非常敏感而自卑的。任何试图劝导他们的话,都会让他们更加自责。认为不但自己活着没有意义,还连累其他人跟自己浪费口舌。


第二,抑郁症患者会有类似于残疾人的对别人的同情心抗拒的心理,你对他的开导,在他看来就是一种同情,会提醒他自己是个精神疾病患者,是个异于常人的另类。


另外,抑郁症患者一般会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就像他自己画的一个圈子,别人是很难把他拉出来的,除非他自己想跳出来。而且,这个世界是封闭的,不允许别人触碰的。


所以,去谈人生讲道理开导一个抑郁症患者并不合适。


那么,怎么和抑郁症患者相处,才能帮助他们走出抑郁呢?


我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方法就是:适当的关心+主动带他进行社交活动+幽默风趣的言谈举止


适当的关心可以提醒他,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在乎你的,有人爱你的。你并不是孤单一个人。


抑郁症患者一般都对社交活动非常冷漠,不愿意进行社交,也不愿意与人交谈,久而久之孤独感愈发强烈。这时候就需要你主动带他进行社交活动,因为患者本人是没有社交意愿的。你可以带他约几个老朋友出来喝点小酒吹吹牛,一起出去旅游,爬山,钓鱼等户外活动。跟他多聊天激起他说话的欲望,让他参与进团体社交活动里。


在跟抑郁症患者相处或者聊天的时候,言谈举止尽量幽默些,多跟他开玩笑,带动他一起开玩笑或者身体上的嬉戏打闹,都可以让让他们放下自己和普通人之间的隔阂,让他们时刻焦虑紧绷的大脑放松。


其实跟抑郁症患者相处,最主要的就是带他们走出自己内心封闭的世界。带他们接触社会,感知生活。如果他们能迈出第一步走出来,那么就会越走越快,越走越积极。


安然已经很好


我觉得,在开导抑郁症病人之前,应该保证先做了最重要的事情:带他们去看医生,有必要有条件的话可以结合心理咨询一起治疗。


抑郁症是种病,虽然病因尚不能明确,但基本上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也就是说,抑郁症也有其生理原因在。有些患者算不是因为生理原因导致的,但一旦患病后,体内就会发生生理病变。也就是说,抑郁症和其它身体疾病一样,是需要治疗的。

特别没有明显生活诱因导致的中度以上的抑郁症,基本上需要药物治疗。所以,对于抑郁症患者,首先要带去医院诊断治疗,该吃药吃药。

假如病人是有明显生活事件刺激导致的抑郁症,比如失去亲人,失业、失恋、经济危机等,那么尽量找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做做咨询。心理咨询师专业的治疗,比我们普通人开导是要好很多的。普通人不懂的这个病,也没接受过专业培训,往往连怎么和抑郁症患者聊天都不懂,开导就更难了。所以,有条件有必要的患者,最好找个心理咨询师做专业的咨询。


做好这两样后,我来说说如何去开导抑郁症患者。

对于没体会过这个病,也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人,不要太刻意去开导病人:

一、不要表现得在患者面前说话小心翼翼,生怕刺激到他们的样子,这样他们会觉得别人都认为自己太脆弱敏感,都不敢和自己说话,他们会更自卑内疚自责。


二、陪伴者自己不要着急,要明白这个病不是那么快就好的,他们需要你们耐心点,不然你们表现出的很着急,他们就会更焦虑抑郁自责内疚。不要去问他们“你好点没?”对于这个问题,他们会有压力,因为自己总好不起来,他们怕你们担心,也怕你们说他们太没用,怎么还没好起来。

三、不要开导他们想开点。因为当你对他们说“想开点”时,他们听到的是“你觉得我是因为想不开,小心眼才得抑郁症的”,这会让他们觉得你们不理解他,甚至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理解他,导致他们更不愿意接受你们的关心和帮助。事实上,以我20年的抑郁经验,以及见过的抑郁症朋友经验来说,抑郁型患者很多人都比普通人还想得开,他们对生活琐事都能放下,因为他们一直和抑郁症斗争,对于生活琐事已经无暇顾及了。我就是这样,抑郁久了,对钱、房子、车子斗无所谓,对名也没兴趣。甚至我看到很多朋友夫妻吵架,我都不明白这么鸡毛蒜皮的事有什么好吵?所以,请不要再安慰他们“想开点”,他们至少不比普通人想的更不开。

四、安慰想自杀的患者时,千万不要说“死都不怕,你害怕活?”听完这句,我就马上想死了,因为真的很无奈啊。对抑郁到一定程度的患者,活着比死了痛苦啊!崔永元就说过,他抑郁严重的时候,会在家里撞墙,想到死都觉得是美的。

五、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就不要勉强自己,陪他坐着就行。他说,你就默默倾听,你不能理解体会他的痛苦,也不要勉强说“我理解你”,你只要说“我虽然不能体会你的痛苦,但我可以看的出来,你很痛苦,我愿意一直陪着你”。这样就很好了。


读者朋友,有什么经历或经验,都可以留言交流,我们一起来让更多人了解抑郁症,让抑郁症患者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剧评社


心理疾病 比如抑郁症,不同于精神病! 精神病往往是有敏感多疑,自言自语自笑,言语及行为“不着边”,而根本不认为自己“有病”,也没有痛苦体验、因而也不会去主动就诊求医。 心理疾病则不然,由于“理想我”和“现实我” 的差距,某些持久而严重的心理冲突、情绪、行为与个性的变化,明知没有必要,也没有道理,但自己无法控制也无法摆脱,因而十分痛苦,求治的愿望也相当强烈。求治的目的,也是想通过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从自我不满意状态”调整和达到“自我满意状态”。

多普及这些知识,对患者有好处!


诗词与花草


上面那些答复,都很专业,具体方法也可行,只要做到了,会有效果的,努力吧!我来补充点:抑郁症的病理.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等等,在此不多谈了。我认为,抑郁症,只要是在专业精神科或专业医院,又是专业精神科医生确诊了的,具体治疗还是要:心理治疗,必要的药物或电休克治疗,有待病情有所改善,康复期间,积极配合心理行为治疗,给予适当指导或开导,还是可以的。假如没有这一步,或没有系统治疗,病情没啥改善,我看怎样开导,仅为暂时作用,当然,暂时作用这是必须的!个人看法,仅参考!


zc荣


抑郁症在病理机制上是神经递质出了问题,神经递质有三种5TH多巴胺跟肾上腺素,所有的药物疗愈都是平衡神经递质入手的,除了药物疗愈当然要数心理疗愈了,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抑郁了, 我们自然而然的给予“关爱”,殊不知这些关爱其实很多时候会造成二次伤害!

第一不要强迫别人打开心扉,强迫别人变得健谈,强迫别人走出去,这样做的结果会适得其反,这其实是一大误区,在我多年的诊疗过程中,抑郁症最大的伤害来自周边的亲人,他们当然不是出于坏心,他们会鼓励你坚强起来乐观起来,这样做的其实就是二次伤害,在无形中你也就给他贴上了不坚强不乐观甚至是懦弱悲观的标签,所以导致抑郁症患者另外一个特质就是敏感多疑,所以一个宽容的环境是很重要的!

第二不要讲大道理,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或者认知疗法就是不断给人灌输大道理,谈理想谈人生,熬煮心灵鸡汤,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跟价值观,你是没有办法通过一大堆道理来说服一个人改变的,认知疗法还有森田疗法最核心的是引导患者自我转变,旨在提升患者的意识,一般抑郁患者,大多被情绪主宰,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无意识是被奴役着,意识是成为主人。

第三不要评判,

一个比较喜欢批判别人的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倾向于喜欢说别人的是非,说是非让我感觉很好。因此,人们在谈论别人的是非时,人们不只是谈论,人们还将它渲染扩大,那也就是为什么闲聊会有那么多乐趣的原因。一切只是为了感觉「我比他们还优秀」这就是他们的动机,当这种动机形成习惯,你只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条件反射。

而以上三点都是发生在你我身上最无意识的现象,它会使你越来越无意识。而一个透过小我在活的人,几乎会沉醉于其中,再也不是意识清醒的。在这种无意识下,你会陷入头脑的故事里不能自拔,你的习惯是非常根深柢固的,习惯于强迫别人习惯于讲大道理习惯于评判别人,习惯就是一种无意识,是社会长久灌输出来的。稍有一点不觉知,无意识就会抓住你,而无意识会拖累你去做出某些恶行。无意识依靠恶行为生。无意识一定会拖累你,让你做出某些你在事后将会后悔的事。但后悔并无济于事,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你首先浪费时间在做错事上,而后又浪费时间在后悔上。

所以如果你要开导一个抑郁症患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他提升意识

,这种方法很简单, 在陈了凡老师的《了凡心疗愈》里有几种提升意识的方法,其中有一种叫合一的方法,合一就是从时间的世界转向当下的世界的一把密匙,合一就是用意识充分调动感官去感受当下的感受,让你的嗅觉你的听觉你的触觉你的视觉变得敏锐,即便是喝茶的时候,也像是找到了一座宝藏,感受茶杯在手中的余温体验颊齿留香的感觉,把这一杯茶享受到极致, 比如你正在吃一个梨,先仔细观察这个梨的颜色形状有无虫蛀,这就是将意识转移到了眼睛上了,然后用手拿起这个梨,仔细体会这个梨的重量温度触感等,这时将意识转移到了手掌上来了,将这个梨凑近的鼻子,仔细闻它的气味,你这时就将意识转移到了鼻子上来了,当仔细品尝这梨的时候,请仔细感觉它的味道果肉的细腻程度,这就是将意识转移到了味觉,这个过程就是合一。

合一能够摆脱抑郁带给你的胡思乱想,提升你意识的水平,你会注意平时从来不曾注意的东西,比如风中的鸟儿,空中的浮云,夜晚的繁星,怒放的花朵,都给你带来新生般的喜悦,你仿佛是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你得问自己此时此刻你是谁?实际上此刻你就是宁静你就是慈悲你就是喜悦,不带评判没有情绪,你就是爱的本体,你出离了你的头脑,你与当下合一,也就是心的回归,这就是生命的本来面目,在此刻你会知道菩提树下的佛陀发生了什么,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发生了什么。随着合一你的意识水平也就越来越高,不管是你还是你要劝说的抑郁症朋友都会收益!


了凡心疗愈


这并不是关键,抑郁症患者并不是没有思维能力的人,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傻子”,他们很多都是“很聪明”的人,是“很有才华”的人,抑郁,其实就是陷入纠结的情绪而不能自拔,他很孤独无助,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渴望温暖的人,所以,开导抑郁症患者,要围绕着“让他感受到温暖”展开,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平时自我,贪图名利的人或在这种状态浸淫多年的人,,那么,你本身就不带有温暖,你本身就是一个没什么温暖的人,哪怕你做出了很多温暖性的举动或言辞,也打动不了患者对你的亲近感,,因为你表里不一,反而会引起他的反感和警觉排斥,患者需要的是真诚的温暖,他是一个“受冻多日”的人,他比一般人对温暖更敏感,你自己就不是一个温暖体,硬插上几朵温暖的花朵,你就是一个怪物,患者一定会拒绝你。要想真正有效地帮助抑郁症患者,首先你要是一个不自我的人,至于方法,其实一点也不复杂,一个不自我的人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他一定会有自然的流露,无需去套用课本里的话语。


北京得明


陪伴很重要,少打断他说话,要适当让他说,而不是压制他,要百分百相信他。敏感,猜疑,偏执,玻璃心。你的大声,他会觉的自己好没用,让你嫌弃,还不如死了算了。他的世界会因为某件事崩溃,做出谁也想不到的举动。这样的情况,只能算轻度郁抑。相信我的话,可以关注我,有时间的话,我会告诉你一些,实用的东西。


业余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