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爲什麼在不是發源地的安慶能夠發展起來?

沭水道人


黃梅戲起源於我們懷寧縣手藝人打礱子(磨稻穀的),幾佰年打礱子跑遍周邊多省地學會了(因為過去唱戲是娛樂沒有戲院,都在場外唱隨便看)各地戲曲腔調,當沒生意時沒人給飯吃、也沒人留宿時,就來個好聽的洋唱招人聚集討人歡心,一是混飯吃,二是拉生意,因為各省地戲曲唱腔都會,是大雜燴唱法好聽,人們公認好聽有點氣氛,後來幾個男的組合成班子四處遊唱〈人們給飯吃但沒工錢),不做手藝專門洋唱男扮女裝,扭動身腰手舞足蹈常年混飯吃(取名叫唱戲)。這些人荒廢手藝,產生拋棄家庭成風流浪子是我們當地家庭最反感的,誰家有唱戲的誰家就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我們當地流行一句話好兒不當戲子,形成男女老少都會唱,而且不敢上臺唱。這樣很少有人唱但被人們接流各地傳唱,從唱戲,再後來才取名叫黃梅戲。


華至尊


黃梅戲的發源其實就在安慶!並非傳說中的黃梅縣,此黃梅非彼黃梅!黃梅縣人不過跟韓國棒子說端午節是他們的一樣,黃梅戲源於安慶懷寧黃梅山一帶,試問黃梅縣有何底蘊能孕育出這麼高雅的黃梅戲?除了黃梅戲外還有其他拿的出手的人或戲種嗎?

而懷寧不僅是黃梅戲的發源地,京劇的起源也在懷寧!原縣城石牌在戲劇界享有“梨園佳弟子,無石不成班”的美譽,意思是沒有石牌就沒有戲班!戲劇家曹禺先生也多次朝聖於石牌!“同光十三絕”中有一半來自安慶石牌地區!著名代表人物有:程長庚、高朗亭、楊月樓、楊小樓、郝藍田、被大家所熟知的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也是半個安慶人。其外公楊隆壽,母親楊長玉,舅舅楊長林、楊長喜,表哥楊少春等都是京劇界享有盛譽的大師,另外還有一大批安慶籍的京劇藝術家:王九齡、夏奎章、夏月潤、程繼先、產保福、薛浩偉、謝黛林、汪桂芬、王鴻壽………多到數不清,在此不一一列舉!


鋒行天下-合作共贏


既然友人邀請那我就說幾句。

我認為,黃梅戲發源地究競在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過去我在報紙和一些文章中也看到一些爭論,有說湖北黃梅乃黃梅之鄉,另說安慶懷寧縣石牌是黃梅始祖。不管如何說法這都是爭論不可定性。 最近,我從有關資料上看到了黃梅戲起源之說,內容翔實證據確鑿。安慶懷寧縣石牌一帶過去流傳一種民間小調,姑娘小夥子們在春天黃梅季節釆茶,耕作自創一些朗朗上口的曲牌。農閒時三五個人組成一個草臺班子唱的都是民間傳說或張家長,李家短日常之事。久而久之男女老少都唱逐步向周邊流傳擴大,加上農耕黃梅時節,有心的人便把這種民間小調稱之為黃梅調。解放後逐步形成一個大的劇種黃梅戲。黃梅戲能發展壯大成今天的規模我認為有以下幾條:

第一,黨和政府的重視。黃梅戲在安徽安慶是少有的一個劇種,黨和政府非常重視。解放後將散落的黃梅戲優秀的民間藝人如:嚴鳳英等集中成立了安慶市黃梅戲劇一團,二團,同時,建立了安徽省安慶市黃梅戲劇學校,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黃梅戲人才。五十年代華東戲劇藝術調演黃梅戲《天仙配》參加調演轟動戲界一舉成名。先後有《天仙配》,《牛郎織女》,《龍女》等拍成電影在海內外都有一定的聲望,它影響了幾代人,黃梅戲深深地紮根民間至今經久不衰。為了培養更多的黃梅戲人才,安慶市將黃梅藝校整合建立了黃梅戲藝術學院。今後,黃梅戲將會人才濟濟更加發揚光大。

第二,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發掘和壯大黃梅戲的隊伍。一個好的劇種要發掘,發展壯大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黃梅戲的傳承老一輩藝人功不可沒。其代表人物嚴鳳英,王少舫,特別要提一下嚴鳳英在北京的演出受到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題字表揚,這給黃梅戲增添了七彩光環。還有一些老一輩文藝工作者有,時白林,潘啟才,左勝利,潘景琍等人為繁榮黃梅戲嘔心瀝血。當代正挑大樑的黃新德,馬蘭,韓再芬等為黃梅戲的發展奉獻青春。

第三,人民群眾的喜愛。在安慶市甚至安徽到處隨時可以聽到《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容》,《天上人間心一條》,《王小六打豆腐》,《夫妻觀燈》悠揚動聽的黃梅調。安慶市政府連續舉辦了十幾屆黃梅戲藝術節取得了轟動效應,這對普及黃梅戲起到了錦上添花推波助瀾的作用。現在不管是什麼文藝演出黃梅戲肯定是首選。

總之,英雄不問出處。只要對人民有利,對繁榮祖國戲劇事業有利大家要愛護它弘揚它。我相信,黃梅事業不論在何方都會茁壯成長。


金龍銀鳯


誰說黃梅戲不是發源於安慶呢!黃梅戲發源於安慶和湖北的黃梅縣。

安慶市是個移民的城市,文化上是海納百川的文化。黃梅戲在安慶能夠發展起來,是幾代黃梅藝人不斷吸納安慶當地的山歌小調和採用安慶方言演唱分不開的,是與安慶豐富的戲劇文化歷史底蘊分不開的,是與安慶人熱愛戲劇分不開的!

安慶市轄各縣都有地方小調小劇種,為黃梅戲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安慶人非常熱愛黃梅戲,小到學齡兒童,老到古稀老人,人人都能哼唱一折黃梅戲,寧舍一頓吃,不捨一場戲!

黃梅戲的發展,是幾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和劇作家共同努力的汗水結晶。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戲劇改革工作,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風英、王少舫、、潘澤海、丁普伢、潘璟琍、丁俊美,和劇作家時白林、王冠亞、王兆乾等藝術家們為黃梅戲改革發展打下了基礎,定下了發展方向,把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陸續搬上銀幕,使黃梅戲在全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黃梅戲再次輝煌發展。

黃梅戲是用安慶方言演唱,安慶方言與普通話區別不打,方言語系南北兼容,全國人民都看得懂,聽得懂。黃梅戲還吸納了江西採茶調,皖南花鼓戲唱腔。據說當年嚴風英大師還虛心學習和採納了評劇等其它劇種的唱法和唱腔,所有這些努力,極大提高黃梅戲受眾和影響力,為黃梅戲擠身全國五大劇種作出了巨大貢獻!


長江老農


喜歡黃梅戲就夠了!為起源地爭得口沫四濺聲嘶力竭有意思嗎?就像我,湖北人,喜歡越劇,從不問越劇從哪起源;喜歡京劇程派,從不貶低梅派。無謂的地域之爭,爭不來經濟的繁盛,還是發展好各地的經濟吧,讓安慶這個落魄的城市,努力趕超合肥!


春之歌63523


黃梅戲的發展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的是新中國成了以後,五十年代拍了電影“天仙配”,當年的“天仙配”比“戰狼2”還要火爆,使之家戶喻曉。地利:湖北黃梅與安慶的管轄縣相連,兩地口音相近,風俗相近。人和:戲曲的傳唱與傳播,跟嚴鳳英大師的師傅、師爺們的整理,改編有很大關係,好戲也要名角來唱,黃梅戲風雲了嚴鳳英,嚴鳳英幫黃梅戲揚了名!


喜喜134967504


在萬惡舊社會唱戲的人,人們叫:“戲子”。四處流浪,比乞丐在社會上要好一點。用階級分折的方法是社會人物中的下層,受盡了當地流氓地痞的欺詐。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稱唱戲人是:“文藝工作者”,由於,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社會經濟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電影電視互聯網的出現,受到了全國和世界人民的喜愛。特別是年輕人在全國各地自發的組團。這樣,不僅現在安慶,在山西,臺灣,北京發展的比較好。由黃梅縣的鄉風變成中國的民風的可能。


古性1


黃梅戲發源湖北黃梅,發展於安徽安慶,湖北是黃梅戲的爺爺講的是地方方言。流落到安慶後兒子學會了安慶話慢慢地把黃梅戲變成了安慶方言。而孫子到了省黃學普通話。又把黃梅戲變成了雜交黃梅戲。所以現在的黃梅戲唱的根本不如嚴風英王少舫等老一輩,看的人也熱來熱少。


點點爺爺11


黃梅戲就是發源在安慶


星期天135003956


我覺得還是安慶的地理位置吧,在清朝和民國時期,安慶是安徽省省會,水陸交通發達,各種三教九流在此匯聚,而我們安慶人的地方語言完美地融合到了黃梅戲之中,才有了唱腔優美,舉止優雅的黃梅戲。雖然是現在的黃梅戲實現了普通話,但是那個味道卻真的打折了不少,這也是黃梅戲近些年進入低迷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