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未來可能用於哪些方面?

苟琴兒


區塊鏈是最近幾年廣受科技界關注的技術,區塊鏈也被認為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區塊鏈技術的特點是可追溯、防篡改、去中心化、全流程、安全等,另外區塊鏈技術的參與度非常高,可以在很多開放的場景中使用,而這也正是區塊鏈的重要優勢。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可以在以下領域完成落地:

第一,需要第三方參與的商業活動。目前大量的商業活動都需要第三方機構的參與,比如大量的中介機構、貿易機構等,這些機構存在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解決交易雙方的對接問題,為交易的雙方提供安全保障等服務。而區塊鏈的特點正好能夠契合這些交易場景,節省了交易的環節,自然就降低了交易的費用。

第二,政務場景。目前深圳市已經開出了全國第一張區塊鏈發票,由於區塊鏈具備的防篡改功能和可追溯功能極大的解決了傳統發票的問題,所以未來區塊鏈發票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除了區塊鏈發票,各種政務憑證管理、政務流程管理、文件資料管理等的應用都比較適合區塊鏈的應用場景。

第三,電子商務平臺。目前通過區塊鏈的全流程特點能有效防止商品造假等問題,任何一件商品都可以全程追蹤,這對電商平臺的管理來說能節省大量的成本。目前京東的區塊鏈平臺已經上線,相信未來更多的電商平臺將陸續採用區塊鏈技術。

除了以上領域,區塊鏈在通信、金融、辦公、生產管理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由於區塊鏈技術是伴隨自比特幣(一種虛擬貨幣)出現的,所以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非常多。區塊鏈在虛擬貨幣上積累的經驗也會成為未來數字貨幣的重要參考,目前世界很多金融機構都開展了區塊鏈技術的研發,這其中就包括我國的央行。

我的研究方向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目前也在帶大數據方向的研究生,區塊鏈技術在大數據的安全領域也有具體的應用場景,相信未來區塊鏈的落地應用將越來越多。

我會陸續在頭條上寫一些關於區塊鏈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區塊鏈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

謝謝!


IT人劉俊明


區塊鏈技術的延伸雖說是誕生於比特幣,但不僅僅只適用於比特幣。

由於區塊鏈技術具有獨有的時間戳、鏈條式結構、非對稱加密等特點,所以這意味著用區塊鏈存儲的數據,具有不可偽造和篡改的特性。那麼這種不可篡改的特性在金融、財經、貿易交易、信用等領域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他標誌著人類開始構建真正可以信任的互聯網。

區塊鏈可以說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已經引起了國內科技巨頭的重視。其中包括BAT在內的眾多企業都在準備著佈局著區塊鏈項目。那麼他們將這種技術應用於什麼場景,各個公司各有各的安排和應用場景。

以騰訊發表的《騰訊區塊鏈方案白皮書》為例,我們也已經看到區塊鏈2.0未來應用發展的主要趨勢和應用場景。


1、金融領域

金融服務是中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區塊鏈技術公開、不可篡改的特點,為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提供了可能,大大節約了成本。各類股權、債券、票據、倉單、等數據均可以被整合進區塊賬本中,成為鏈上的數字資產,在區塊鏈上進行存儲和交易,並從底層有效保護用戶資產安全。

2、公共服務領域

主要是利用區塊鏈建立有效的數據庫,使政府、學校獲得完整有效、不可篡改的信息和證明,比如保護數字版權、知識產權、文化證書以及公益領域的各種認證,或者是建立跨平臺共享醫療數據的醫療健康系統。

3、公益慈善領域

區塊鏈數據的高可靠且不可篡改性,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例如項目信息、資金流向、反饋等,均可以存放於區塊上,既滿足隱私保護及相關法律法規,有條件地進行公開公示,方便公眾和社會監督。


4、供應鏈

5、物聯網

已存在的區塊鏈應用案例:


路人甲M


區塊鏈有三個特點,1.不可篡改。2.可追溯。3.去中心化。就這三個特點,目前區塊鏈可以用於金融行業還有娛樂影視行業,共享經濟也同樣適用。


為什麼這樣說,目前金融行業其實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不管賬本記得多麼清楚,都會出現某個用戶在轉賬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錯誤,錢會算錯等,用上區塊鏈之後,同樣是記賬,區塊鏈因為是去中心化的點對點記賬,所以速度上要比傳統的金融銀行轉賬快很多。

同時,不可篡改和可溯源屬性讓記賬變得更加的公開透明,安全性也的到了很大的保障,算錯帳的問題會看不到。而娛樂影視行業同樣可以用到區塊鏈技術,因為現階段,遇到很多版權的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且在合同的簽署方面,經常會出現違約的情況,在用上區塊鏈之後,這種情況會得到改變,作品的版權問題會得到解決,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在區塊鏈中的明星經紀公司還有各種廣告公司和粉絲之間會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也會得到很好的生態收益。

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還有就是共享經濟,個人認為共享經濟上使用區塊鏈是最好的,因為共享經濟最難解決的其實就是個人的信用問題。滴滴司機打車,數量太多很難去仔細的核實該名司機是否合格,但是有了區塊鏈之後,司機的身份就變的很好鑑別,而且一旦這個司機出現了偽造的情況,也會第一時間發現並且查出來。


媒體訓練營


區塊鏈主要優勢是去中心化、過程高效透明、數據搞對安全,所以只要某一領域有這方面的需求都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目前已經或者能夠使用區塊鏈技術的領域有金融領域、智能合約、金融領域、電子商務、社交通訊、文件存儲等。物流領域。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和匿名性的特徵。


在這裡主要講一下物聯網、防偽、金融等幾個領域。區塊鏈技術具有數據無法篡改的的特性,通過建立共識網絡能夠記錄貨物在物流中的層層環節,一旦有某一個環節出現錯誤,共識網絡能夠直接找到出問題的環節,確保物流環節中商品的安全性及可追蹤性。商品防偽,區塊鏈數據可追蹤性及不可篡改的特徵,能夠完全解決假劣商品的問題。層層環節下來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時如若是偽劣商品可以通過區塊鏈溯源查找到商品的生產廠家及其他部門,在區塊鏈技術的幫助下商品防偽就不是問題。


區塊鏈技術解決了中介信用問題在區塊鏈技術產生之前,互不信任的兩個陌生人要達成協議必須有一個兩人都信得過的第三方,比如銀行,但是通過區塊鏈技術,比特幣是第一次沒有在第三方的情況下完成雙方可以互信的轉賬行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主要突出了去中介化和降低成本的優點。


李虹含


通俗來說,區塊鏈技術就是一種革命性的賬本技術,所有的記錄分佈式存儲,過程不容抵賴且不能被篡改。如果說區塊鏈是賬本,那麼區塊就是賬本的每一頁。交易的細節都被記錄在一個網絡裡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到的公開賬簿上。區塊就是很多交易數據的集合,它被標記上時間戳和之前一個區塊的獨特標記。有效的區塊獲得全網絡的共識認可以後會被追加到主區塊鏈中。區塊鏈是有包含交易信息的區塊從後向前有序鏈接起來的數據結構。

在去中心化的網絡下,每個用戶之間都可以是直接聯繫的,不再有任何第三方的參與,用戶間的轉賬就像手遞手付現金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比特幣會被稱為”電子現金“。

一、區塊鏈的特徵:

去中心化。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開放性。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自治性。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範和協議,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

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不可篡改。

匿名性。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算法,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二、嘗試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行業

1.銀行業。作為一種數字化,安全防干擾的帳戶,區塊鏈實現了銀行業的核心功能:即價值的安全儲存和轉移中心。瑞士公司UBS和英國的Baeclays都在嘗試運用區塊鏈技術來促進支付條件的完善。一些銀行業的其他公司甚至表示,區塊鏈技術能省去200億美元的中間費用。
2.網絡安全。雖然區塊鏈的系統是公開的,但其核驗、發送等數據交流過程卻採用了先進的加密技術。這種技術不僅確保了數據的正確來源,也確保了數據在中間過程不被人攔截。如果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更為廣泛,那麼其遭受黑客襲擊的概率也可能會下降,因此人們認為區塊鏈系統要比傳統系統更為穩妥。區塊鏈系統之所以能降低傳統網絡安全風險,一大原因就是它解除了對中間人的需求。
3.學術記錄和學術界。加州軟件技巧項目Holbertson School宣佈,它將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鑑定學歷證書。此舉將確保Holbertson School的學生在課程認定上的真實性。
4.選舉。在西弗吉尼亞大學,學生會正在考慮要不要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投票平臺來進行學校選舉。如果運用這樣的平臺,學生們就能用移動設備來投票,而由於投票結果會被計入公共系統,因此投票是完全安全的。一名支持這種方式的學生解釋道,大家的投票“絕不可能被我們——即程序員,學校管理員或學生修改、刪除。
5.汽車租賃和銷售。去年晚些時候,Visa和DocuSign宣佈了一項合作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為汽車租賃打造特定解決方案,以後汽車租賃只要“點,籤,開”三步即可完成。具體操作是:顧客選擇想要租賃的汽車,接著這筆交易就會上傳到區塊鏈的公共賬戶是;然後,顧客從駕駛座簽署一份租賃協議和保險協議,區塊鏈會實時將信息上傳。不難想象,這種租賃模式或許也將應用於汽車銷售和汽車登記領域。
6.網絡通信和物聯網。IBM和Samsung正攜手實現一個叫做ADEPT的構想。ADEPT使用了區塊鏈技術來打造去中心化物聯網的支柱。CoinDesk稱,有了ADEPT——即去中心化的p2p自動遙測系統,區塊鏈就能成為眾多設備的公共系統,也就不再需要中心樞紐來調解各個設備的交流。在撤除中心控制系統互相識別之後,設備就能自動互相交流,管理軟件更新,bug,或能量消耗。
7.行程分享。Uber等出行應用似乎站在了去中心化的對立面,這家公司就像一個調配中心,用它的算法來控制旗下司機和司機的收費。以色列創企La'Zooz想要“反Uber之道而行”。這家公司發明了自己專利的數字貨幣,用戶可以在La'Zooz上尋找行程相似的人,然後用La'zooz的貨幣支付打車費。這些錢幣可以在以後叫車時使用,用戶只要允許應用追蹤他們的位置就可以獲得La'Zooz的數字貨幣。

毛琳Michael


我們回顧歷史上的各種新技術,包括非互聯網和互聯網,最後都要落地到實際應用上,不然就沒法普及。蒸汽機是用在了機車和發動機上。計算機技術用在了網絡通信和資訊瀏覽,包括我們現在很熟悉的網絡支付,其實很早就有了,但是真正落地,還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被使用在XXOO網站。一個名叫Richard Gordon的歪果仁,弄了一個名叫電子卡系統的公司,為許多這樣的網站提供在線支付服務。於是開始迅速普及。

區塊鏈技術火爆,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落地的應用,但是不管如何,最後市場的規律就是要落地,有實質性應用和改善。而且從上面提到相關互聯網技術的革新,最先影響的總是社交和遊戲等行業。

為什麼是這樣呢?資訊,遊戲,社交,電商等行業貼近用戶,與人們的生活最為密切。用戶嗅覺和變化最為敏銳的。因為這些行業使用的頻次高,覆蓋不同的用戶群體,會有不同的額數求和需求。

所以每一次技術革新的時候,最先影響的就是這些行業。這些行業積累很深,數據也很多,所以是最適合用來檢驗新技術的。在國內,儘管社交領域國內有著QQ和微信這兩座大山,但是區塊鏈作為全新的技術,卻已經在多個方面嘗試突破。比如社交領域最近很火的ONO,它的原理就是搭建於區塊鏈技術和分佈式存儲技術,確保信息的自由和安全,且不受平臺約束。據說傅盛和李笑來旗下基金都投資了,業內對這一塊普遍比較看好。

隨著區塊鏈不斷突破,南叔認為,類似的應用會越來越多,區塊鏈能搭建的領域也會越來越多。

【看更多創業和投資內幕和爆料,歡迎關注南叔頭條賬號!】


南七道


美國加州伯克利市正在考慮推出ICO以減少對聯邦資金的依賴。據曾跟伯克利市政廳官員接觸過的知情人士透露,伯克利市打算通過銷售由當地政府債券支持的數字貨幣來為自己籌集資金。

資料圖

通常情況下,政府都會通過發售債券來為新項目融資,現在伯克利市的一些政府官員希望引進區塊鏈技術。從理論上來說,ICO持有者將可以在當地經濟活動中使用這種虛擬貨幣。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推出加密貨幣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至少就目前的條件來看。雖然美國一些公司開始接受虛擬貨幣支付方式,但當中已有一些因價格的波動性和高昂的交易費而做出了放棄的選擇。

現在,伯克利市政廳官員Ben Bartlett已經開始聯合市長Jesse Arreguín、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區塊鏈實驗室、初創公司Neighborly著手準備ICO的推出計劃。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應對特朗普政府最近提出的減稅政策。據瞭解,特朗普政府已經表現出對伯克利這個擁有高度自由度的自治區的敵對關係。特朗普本人甚至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威脅將撤銷聯邦政府在去年2月撥給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資金。


teikaei2cnBeta


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靳水平認為:

所謂的區塊鏈,是由節點參與的分佈式數據庫系統,它的特點是不可更改,不可偽造,也可以將其理解為賬簿系統。它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完整比特幣區塊鏈的副本,記錄了其代幣的每一筆交易。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找到每一個地址,在歷史上任何一點所擁有的價值。

區塊鏈體系結構的核心優勢包括:任何節點都可以創建交易,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確認之後,就可以合理地確認該交易是否為有效,區塊鏈可有效地防止雙花問題的發生。對於試圖重寫或者修改交易記錄而言,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區塊鏈技術作為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已引起了金融世界的高度重視,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匯豐銀行、花旗銀行、紐約梅隆銀行、巴克萊銀行、瑞銀(UBS)、蘇格蘭皇家銀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眾多金融機構,均與區塊鏈公司進行了合作,研究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市場的應用。世界經濟論壇更是大膽預測,到2027年世界GDP的10%將被存儲在區塊鏈網絡上。

至於未來應用的領域,可包括電子商務、社交通訊、文件存儲、銀行結算、資產交易、身份驗證、市場預測和物聯網等方面。

也可以這麼理解,互聯網技術解決的是通訊問題,區塊鏈技術解決的是信任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現今世界,晨起是乞丐,暮歸是土豪,或暮睡是土豪,晨起變乞丐,亦是常態!


不是嗎?以區塊鏈技術的:數據公開透明、數據共享、不可篡改等優勢,深受大企業青睞,很多企業巨頭都認為區塊鏈技術是未來網絡發展的方向。比如,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都已將區塊鏈技求應用到了物流、公益、法務、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連能原領域也想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實踐之中,區塊鏈正在快速滲透到可以利用的各行各業中。

最為凸出的是虛擬貨幣:比特幣,是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設計發佈的開源軟件以及建構真上的P2P網絡。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比特幣不依靠特定機構發行,它的數量在100多年後才能增長到2100萬個,因此具有極強的稀缺性。但是區塊鏈虛擬貨幣幣值大起大落亦是常態,一個區塊鏈相關的代幣,可以在一天內暴漲300%,也可以在一小時內暴跌80%,比如說,比特幣,2017年底價格為2萬美元,而今年4月僅僅4個月時間,從2萬美元降到6000美元,這種劇烈波動,可以證明:朝富豪,暮乞丐。是常態!



針對這個情況,國際知名金融集團金盛環球旗下的金盛期權,獨家推出虛擬貨幣趨勢交易法,只要投資者判斷未來一定時間內的虛擬貨幣是漲還是跌,判斷正確即可盈利,交易時間分為:30秒、1分鐘、2分鐘、5分鐘。此交易無需購入虛擬貨幣,投資者只需押賭一樣,押漲、押跌即可掙錢。不必考慮因購進虛擬貨幣後,遇到暴跌而承擔巨大的風險。


近年來隨著比特幣、萊特幣等為代表的區塊鏈資產的飆升,人們對區塊鏈虛擬貨幣的投資興趣越來越盛,據估計,投資機構去年在區塊鏈領域投資共計達12.71億元,2018年一季度區塊鏈投資達6.81億元。

但是應該看到投資熱潮的背後隱藏著信息不對稱,和認知上的巨大風險。投資很難預知虛擬資產的實際價值,和各國政府對虛擬貨幣發展的態度等情況的預見性。要重視國內區塊鏈技術平臺的良莠不齊之現狀,別一不小心落入它人圈套。也要重視區塊鏈價值的大起大落,應十分重視!


老蛇正宗


區塊鏈技術,目前人們知道的最大作用,是解決商業社會、金融社會中最最核心、也最最難解決的“信任”問題。

市場經濟中有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這就是“信任”。假如沒有信任,任何交易都不可能成立。

你到菜場買菜,如果你不相信蔬菜裡農藥含量達標,你就不會跟那個菜販子交易;你到小店買瓶水,如果店員不相信你給的是真鈔,也不會把水賣給你。

傳統的小農經濟是熟人經濟,交易規模僅限於居住範圍附近比較熟悉的人們之間,因為熟人騙你,他就會失去你這個社交關係,並且弄壞他在整個熟人圈子裡的名聲。相比陌生人,我們相信熟人欺騙我們的可能性比較低。

所以,一旦超出熟人範圍,我們需要用很高的成本來識別一個陌生人會不會騙我,我怎麼規避被騙的風險。這種情況就會阻礙交易,限制交易。

此外,不同種族、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等,都會天然存在這種信任問題。

那麼我們現在身處的市場經濟,為什麼能有那麼多陌生人之間的交易呢?因為誕生了新的機制,解決了陌生人間的信任問題。

到目前為止,解決信任問題的最重要的機制,就是“信任中介”機構和模式。

只要你和陌生人,都信任一個第三方機構,那可以通過這個第三方機構來解決你們之間的信任問題。

這個第三方機構,我們把它叫做信任中介。政府、銀行都是信任中介

你辛苦生產出來的商品賣給一個陌生人,換來一疊人民幣紙鈔,你覺得沒問題,那是背後有因為發鈔銀行的信用、政府權威的保證,保證了紙鈔的幣值和有效性。否則,賣東西,換來幾張普通紙頭,誰願意?

在全球村時代、互聯網時代,買你東西的人可能是不會見面、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信任度更低了,因此支付寶承擔起信任中介作用,買家先把貨款付到支付寶的賬上,等到收到貨了,確認沒問題,再同意把貨款打給賣家。淘寶等電商在短短十幾年間快速繁榮起來。

信任中介在整個龐大的交易體系中,扮演著一種中心化的重要角色。這種中心化的機制或模式,存續了幾千年,幫助人際間降低信任成本,從而促進交易的發生、交易頻率的增加、交易範圍的擴大。

但是,信任中介本身的成本,往往很巨大。

設想一下:每年交給政府的稅收,佔到一般人收入的30~40%;最賺錢的行業是哪個?金融服務業;擁有支付寶的螞蟻金服年利潤超過百億,馬雲成了中國首富。

這意味著什麼呢?市場的交易雙方,實際上付出了極為龐大的信任成本。

如果有什麼辦法,能取消或者大幅降低這種信任成本,那麼普通大眾的交易費用可減少,可享受的福利可大幅增加。

在互聯網時代,區塊鏈技術上場了。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解決信任問題、降低信任成本的信息技術方案。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顛覆傳統的信任中介的中心化舊模式。不需要中心化信任中介,就能解決陌生人間的信任問題,大幅降低信任成本。

所以你能看見幾乎所有關於區塊鏈的介紹文章中,都會提到“去中心化”“去除信任中介”。

區塊鏈技術,就是把對信任中介的信任,變成對區塊鏈系統本身、對記錄在區塊鏈上的數據的信任。

不需要任何中心機構,不需要中心服務器,所有交易都發生在全世界每個人的電腦或手機上安裝的客戶端應用程序中。

假如未來普遍使用區塊鏈技術,今後你不用再跑去銀行證明你的收入和資產,也不用跑去派出所證明你是否已婚,不用讓單位人事證明你的僱傭關係,也不用再去敲沒完沒了的紅色公章和看各種難看的臉色……所有這些都記錄在區塊鏈上,而且根本無法篡改。在你需要證明和授權的時候,全世界都能成為你的證人。

具體實現方式涉及到技術層面,說來話長。

簡單地說,從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區塊鏈1.0),也就是大眾比較熟悉的比特幣(Bitcoin)的工作原理可以大致說明了。

區塊鏈的概念最早於2008年在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首次提出。

區塊鏈可以理解為一種公共記賬的技術方案,可以這樣理解:建立一個互聯網上的公共賬本,由網絡中所有參與的用戶共同在賬本上記賬與核賬,每個人(每臺計算機)都有個一樣的賬本,所有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不需要成本高昂的信任中介,只在技術層面上就能保證信息的真實性、不可篡改性、可信性。

數據的不可篡改性非常重要。

因為系統會自動比較,會認為相同數量最多的賬本是真的賬本,少部分和別人數量不一樣的賬本是虛假的賬本。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篡改自己的賬本是沒有意義的,除非你能夠篡改整個系統裡面大部分的賬本。而區塊鏈系統是由成千上萬個、分佈在全球各個角落的客戶端組成的,除非你能控制世界上大多數的電腦,否則不可能篡改。

大家由此認為,在區塊鏈上記錄的每一筆交易,都保持真實可靠,同時公開透明,能夠被其他人查看(交易者個人或機構可以是匿名的),所以,不需要對陌生交易對手瞭解和信任,只要看到區塊鏈上交易對手的貨幣、資產等本身是可信的,就可以放心交易了,不需要銀行、第三方機構、資金監管機構等等任何傳統信用中介。

因為區塊鏈可以大規模擴展、數據公開透明,每個客戶端數據一致,即使部分客戶端被毀也不影響數據安全,這些高度可靠的技術特點,能有效解決陌生人間的信任問題。

這個技術可推廣到所有可以數字化的領域,比如數字貨幣、支付清算、數字票據、權益證明、徵信、政務服務、醫療記錄等。

可以說,區塊鏈技術如果真正發展起來,將來會跟每個人息息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