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克守清貧與寂寞,紮根深山數十載,只爲讓孩子們走出山道彎彎


“獨臂教師”唐廣坤,2014年時被評為“最美鄉村教師”,他一人負責語文、數學,同時還兼美術和音樂的課程。當地經濟條件差,孩子們常常沒錢買文具,唐廣坤就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為孩子們購買文具。當地群眾說“唐老師雖然只有一條手臂,但是他身上卻長著一對天使的翅膀,守護著孩子。”唐廣坤已在完全小學堅守了32年。

“病痛雖然不停地折磨我,但只要和孩子們在一起,只要有孩子們的笑聲,就忘記了身體所有的痛。”廖碧玉在只有1個老師和6個孩子的車田教學點任教,因教學條件差,附近醫療條件跟不上,她的身體一直不好,2009年時又被檢查出患有宮頸癌,為不耽誤孩子們的課程,她平時只靠藥物維持,只有到了暑假才走出大山到外面的醫院做檢查。她在這裡已經堅守了39年。

他叫陳向東,在包家鄉鎖山教學點任教,因身患殘疾,他每天要走1個多小時的路去上課。隨著村民外出的越來越多,在2016年時,他所在的教學點就只有他一個老師和三名學生,因此他身兼9門課程,即是負責人,也是唯一的老師。即使條件惡劣,學生稀少,陳向東也從未失去一位教師的熱情,他說:孩子們三年級後就要到中心小學就讀,所以我更要細心教,爭取讓他們全面發展,不落下任何課程。他在這裡已經堅持了38年。


2015年就該退休的陳朝勤老師,因沒有人來頂上他的空缺,60歲後仍然任教在永安鎮永立村小學。從1974的4名老師,到現在只有陳朝勤一個,這裡的師資,只出不進,可是隻要有一個孩子來這裡上學,他都願意堅守下去。2014年,政府撥款加當地農民出資,修建了一條通往學校的水泥路,結束了陳朝勤在陡峭山路上護送留守學生的任務。他已經在這裡堅守了43年。

“哪怕只有一個孩子在學校,我也要堅守在這個大山裡。”說這句話的是腿部有疾的高自仁,同樣是一名山村教師,他在這座大山裡教了3代人。每天早上去學校時,他都要帶上當天的蔬菜,供自己和學校裡5個學生的午餐,山路崎嶇再加上身體殘疾,他每天來回要走10公里左右的的山路,遇到雨雪天時,摔跤也是常有的事,是讓孩子們走出大山的想法,一直在支撐著高自仁,他已經在這座深山裡堅持了41年。

李朝文是柳州市融安縣東起鄉的偏僻山坳東起鄉長豐村小學的教師,2016年時,這裡只有他一個老師,他身兼6們課程,他曾經說過,只要學校不撤併,只要學校辦下去,我就堅守到最後。在李朝文的教學生涯中,還啟蒙過一個清華學子,這對於李朝文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在偏僻、貧窮、信息不通的大山裡,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學生,可想而知在年幼啟蒙時,他對孩子們付出多少心血。李朝文已經在這裡堅守了40年。


楊志文是一位榮退後仍然堅守在崗位的鄉村教師,因為他是這所小學唯一的教師,孩子們需要他。從滿身熱血的意氣少年,到兩鬢斑白的古稀老人,他把一生的青春熱血都給了這裡的孩子們,他已經在這裡堅守了43年。新人不進來,老人離不開,是鄉村學校目前面臨最大的困難,國家也在優化鄉村教師的待遇,相信在未來,鄉村的師資力量一定會有新鮮血液注入,讓孩子們擁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用知識照亮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