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没有请假外出,没有提前走下雷场……告别部队前的那段日子,中越边境广西扫雷队搜排手谢少群的生活一如往常。回首280天的扫雷时光,这名老兵有几句心里话想要说……

“生死雷区的每寸土地都在助我成长”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搜排一班呈品字队形展开搜排!” 搜排手谢少群像往常一样,迅速穿好搜爆服,带上探雷器进入了战位,准备和战友一起对刚刚爆破过的雷场展开搜排。

从2017年11月27日开始,谢少群和扫雷队的战友已经一起完成了110余万平方米雷场的深排任务,向地方政府交付了20余处雷场。

有的雷场山高坡陡,有的雷场谷深林密,有的雷场泥泞湿滑……但不管是什么地形的雷场,都经过了谢少群和战友们的仔细搜排。他们一起手拉手走过每寸土地,完成了安全确认。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在广西宁明县010号雷场作业期间,谢少群和战友需乘车30分钟再徒步行走近2个小时才能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雷场。携带着几十斤重的器材,到达雷场后的谢少群几近虚脱。

看到雷区标示碑,他来不及休息就准备好器材开始搜排,一寸、两寸……他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搜排过的土地都安全。”当他和战友一起拔出雷碑,手拉手从雷场上走过时,这里的每寸土地都在见证着他的庄严承诺。

“86枚地雷是我交给祖国的答卷”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报告,发现一枚72式防步兵地雷!”

“谢少群加一枚!一共86枚!”

谢少群搜排出的地雷数量定格在了86,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发现地雷是去年12月份在防城港市的002号雷场上,那时的他虽然表面佯装镇定,但内心还是激动得像新兵第一次射击打出了10环一样。

在班长的指导下,他有些发抖地排出了自己的第一枚地雷。有了经验后,谢少群就老道了很多。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被视为死神的地雷在谢少群眼中渐渐成了象征荣誉的战利品。如今这个战利品的数量定格在了86,谢少群开玩笑说86枚地雷象征着自己在扫雷任务中得到了86分,剩下的14分以后要靠战友帮助他来完成了。

“舍不得脱下又恨又爱的搜爆服”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如果说每天不离身的绿军装代表的是责任,外出时的便装展示的是个性,那么雷场上厚重的搜爆服象征的就是沉甸甸的安全感和荣誉感。

搜爆服全重达14公斤,穿在身上人犹如披上了一层铠甲,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让谢少群感到有些不适应。虽然搜爆服难穿,但是能穿上它走上雷场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谢少群参加扫雷任务前是名卫生员,扫雷集训伊始,没有一点基础的他对扫雷技能掌握较慢,中期考核成绩排名靠后,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为了能留在扫雷队,成为一名合格的扫雷兵,他勤学苦练,训练时跟在老班长后面一招一式地学,对教练员、老同志传授的经验、技巧反复琢磨。

终于,通过后半程的努力,谢少群成了一名光荣的搜排手。从此,让他又恨又爱的搜爆服成了每天保护他的无言战友。如今,脱下陪伴自己280天的搜爆服,谢少群却发现自己是那么的不舍。

“我永远热爱着祖国美丽的南疆”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在广西宁明县009号雷场作业期间,扫雷队早上4点钟起床,4点20分出发。在天亮之前,谢少群和战友已经快登上山顶。看到即将苏醒的祖国边境,他把一切苦累抛到了脑后。“这样美丽的边境,怎能容有雷患?”谢少群一咬牙继续向山顶的雷场冲了上去。

跟随东线扫雷队转战4个边境县(市)区,总行程2万余公里,一路上谢少群近距离接触过祖国的界碑,欣赏过美丽的边境风景。他深深爱上了驻守5年的祖国南疆。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谢少群每天最骄傲的时刻就是完成任务和战友一起走下雷场,但是彻底终结南疆雷患的任务还要由战友们来继续完成。离开扫雷队后,他最想早日收到生死战友彻底终结南疆雷患的好消息。谢少群说,那时他一定会再朝祖国南疆的方向敬一个标准的军礼。

脱下军装后,老兵走出了那片雷场,却走不出心中的阵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