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上贡献最大的将军是谁?理由是什么?

咣当派


因为是将军,那自然要把毛泽东排除掉,毕竟毛泽东不带枪的。

除了他,应该是永远的红军总司令朱德吧。

在通常的印象里,好像朱德没怎么指挥大战,网上说,朱德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怎么就评了十大元帅之首呢?有这个想法倒也正常,我们看建军的南昌起义,其实朱德的地位并不是最高。

在这之前,他曾经是云南的宪兵司令部司令官,蔡锷的四大金刚之一。属于旧社会军队体系出来的。所以他后面想入党,陈独秀还不太同意,说他是军阀。

朱德后面到了欧洲,通过周恩来介绍,这才入了党。

到了南昌起义,朱德也不是主要领导者,他只是其一,而且没啥军队在手上,有一个事情,朱德进城,还被守卫拦了下来,说明认识他的人也不多。

当时,南昌起义的前委,书记周恩来,委员叶挺、李立三、刘伯承、聂荣臻、郭沫若。

朱德不在其中。

军事职位最高的是贺龙,其次是叶挺。

到了南昌起义之后,朱德的地位,朱德的重要性才突现了出来。

当时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准备占领潮汕,获得一个出海口。到了三河坝这个地方,部队开始分兵。

一部分继续南下潮汕,一部分狙击追兵,留下来狙击大概三千多人。

朱德留在三河坝,全权负责指挥。

三河坝打完之后,朱德手上还有二千多人,这个时候,消息传来,南下的部队已经全军覆灭,重要领导人都转移了,有的去上海,有的去香港。

红军主力就变成了只剩下朱德手上的二千人,朱德一下成为了红军最重要的指挥者。

那怎么办呢?

有的人认为应该解散,因为形势不利,大家全解散,免得被国民党包围了。

这时候,朱德做出了决定,队伍不能散,要把这支队伍保住。

朱德带着这二千人向江西的山区转移,走到江西的时候,二千人只剩了八百人。最后是上了井冈山会师。

虽然只有八百人,但这都是意志坚定的战士,保留了革命的火种,里面很多都成了中国的开国元帅,比如陈毅、林彪、粟裕等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八百人就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凭着这,朱德就可以说是功劳最大的将领,解放军的创建者,红军永远的总司令。


脑洞历史观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彭德怀将军是一个真正被低估的,贡献最大的将军。

国民革命时期

彭德怀将军生于湖南湘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加入湘军,后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又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第1团团长,是十大元帅中参加革命最早,资格最老的人,仅次于年龄最长的朱德。

革命低潮时期

彭德怀将军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率部在湘鄂赣边界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并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同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4军会师,成为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彭德怀将军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他率军参加长征,陕甘支队司令员,多次指挥红军打退国民党精锐骑兵的追击,打出了红军的战斗力,打出了彭大将军的威名,毛主席赋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抗日战争时期

红军主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彭德怀将军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长期指挥八路军敌后抗日战争,特别是组织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对日作战。仅前3个半月时间,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解放战争时期

彭德怀将军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保卫延安和大西北根据地安全,他仅凭2万余兵力,同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23万国民党军主力作战,掩护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并采用“蘑菇战术”拖着敌人兜圈子,寻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地区的重点进攻,扭转了西北战局,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反动气焰。

新中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将军坚决拥护毛主席关于抗美援朝的主张,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战役中,彭德怀将军作为司令员,全面指挥志愿军,克服军事装备落后、后勤保障困难、异国他乡作战、地势地形生疏等不利条件,彻底击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逼迫对方接受停战谈判,有力拱卫了新中国的国防安全。

抗美援朝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国人的气焰,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打出了新中国的主权和安全,正如彭德怀将军在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它(抗美援朝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纵观上述历史,彭德怀将军无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贡献最大的将军。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我介绍一位对中国工农红军贡献比较大的将军吧,除了被毛主席称之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之人的开国大将徐海东“徐老虎”之外,还有一位毕业于保定军校、宁都起义领导之一、红五军团总指挥、军团长——董振堂。

董振堂,河北邢台人,1921年考入当时民国最高军事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下任职。1924年参加了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1926年9月参加了国民联军第二集团军北伐后,晋升为国民联军少将旅长,并结识了集团军政治副部长中共党员刘伯坚,为日后的宁都起义奠定了基础。


1930年的蒋冯阎战争后,冯玉祥被迫下野,蒋介石收编了西北军残部,并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孙连仲(原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任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1931年加入共产党)董振堂任26路军25师73旅少将旅长,而赵博生和董振堂的73旅成为了宁都起义后、红五军团的主力部队。

1931年夏,蒋介石发动对江西南部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第三次围剿,蒋介石亲自赴往南昌坐镇指挥,董振堂的73旅也奉命南下参与围剿,但董振堂已经结识共产党党员赵博生,对共产党心怀敬仰而找各种借口、避而不战遭到蒋介石电斥。


蒋介石对收编的西北杂牌军并不感冒,第三次围剿失败后下令第26路军留守江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张少帅一枪不放东北一夜沦陷后激起爱国军民反将抗日高潮。在精心部署下,第26军25师董振堂的73旅和季振同的74旅转向革命、与参谋长赵博生一起率领17000余名官兵参加了1931年12月著名的宁都起义,并加入了红军。


宁都起义是我党规模最大、兵力最多、装备最精锐的武装起义,董振堂、赵博生等人率领的第26路的官兵1.7万人参加了红军,而红军当时的主力红一方面军才3万人,大大增强了红军革命队伍力量。起义军编入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列入红一方面军序列,董振堂任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1932年5月任军团长),这是董振堂为红军做出的第一大贡献。

董振堂与赵博生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只有三个主力军团,包括林彪的红1军团、彭德怀的红3军团和后来编入董振堂的红5军团,可见董振堂在红一时期地位之高。而在1932年初的赣州战役和漳州战役中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董振堂率领的第13军连战连捷,扭转了红军在江西南部被动的局面。1932年4月,董振堂在革命中的英勇表现和对党的赤胆忠心,经中共中央同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7月至1934年9月,董振堂指挥的红5军团几乎参加了红一方面军所以战役,特别是在第五次围剿中红5军团遭到了重创,直到红军主力开始转移前还在一线指挥战斗,保证了红军主力的顺利转移。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转移后,林彪的红1军团和彭德怀的红3军团作为先锋开路部队,董振堂红5军作为断后掩护任务,在湘江血战国民党追击部队,董振堂红5军团以损失了过半的代价为红军成功渡湘江做出了英勇贡献,这是董振堂的第二大贡献。


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后巧渡金沙江时,董振堂红5军团再一次做为掩护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坚守阵地数日,成功掩护红军主力渡江,至此,红军将国民党尾随部队远远甩在了金沙江北岸,如果没有董振堂红5军团,红军难以巧渡金沙江。这是董振堂的第三大贡献。

1936年董振堂红5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后,红5军团获得了“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董振堂多次圆满完成红军主力掩护任务,功不可没。红5军团改编为第5军,董振堂任军长。


1937年初,董振堂率领第5军在甘肃高台县西北军阀马步芳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由于敌众我寡、高台最终失陷,董振堂壮烈牺牲,毛主席在董振堂追悼会上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定的革命同志。”董振堂为红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9年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赛门军略


中国近现代史上贡献最大的将军毫无疑问是彭德怀!

彭德怀元帅身上的5个优点,几乎无人能敌!

一,出身行伍,独自寻找革命道路。

1916年3月,18岁的彭德怀在湘军第2师6团1营当兵,走上戎马生涯。1922年8月,改名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1926年5月,任营长,参加北伐战争。革命低潮期,彭德怀义无反顾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

彭德怀最特殊的地方在于,他只是一个旧军阀中成长起来的普通军官。军阀混战他参与了,国民革命战争也参与了,最后在革命低潮期加入共产党,致力于我党的建军事业,这是极其难得的!

二,戎马一生,胜仗无数。

彭德怀带领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同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4军会师。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转移赣南期间,彭德怀留守井冈山,坚持战斗,红5军一度减少到300人,后来在彭德怀努力下再次壮大起来。

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中,指挥所部坚决贯彻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利用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发挥红军机动灵活的特长,与红1军团密切配合,在运动中捕捉战机,迅速果断歼灭敌军,取得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长征中,彭德怀率领军队坚决拥护毛主席领导,期间击败了张国焘分裂行为,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最终实现了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

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三,拱卫延安,保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

1938年起,在华北敌后参与领导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武装;指挥部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挫败日军多次“围攻”和“扫荡”,同时与制造磨擦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斗争。

1940年8月,彭德怀在华北指挥实施百团大战,对正太、同蒲、平汉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进行大规模破袭战,前后历时3个多月,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

1947年3月起,彭德怀指挥仅2万余人的部队同23万国民党军作战。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拖着敌人兜圈子,并不断进行袭扰,使其屡屡扑空,陷于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的困境。在一个半月内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

1949年,指挥第一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18、第19兵团,经过陕中、扶眉、兰州、宁夏、河西等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30余万人

,解放西北5省。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彭德怀在华北西北战场,广泛发动群众,扩充军事实力,在百团大战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抗美援朝,打赢14国联军,打出中国人威风!

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美国等14国联军的持续攻击,彭德怀带领志愿军五战五捷,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败了众多列强的联合军队,逼迫美国人不得不和平谈判解决朝鲜问题。

简单说说抗美援朝的五战五捷:

  1. 在第一次战役中歼敌1.5万余人,初步稳住了战局。

  2. 第二次战役中,乘敌尚不了解志愿军的兵力和意图,先指挥所部后退示弱、诱敌深入,然后猛烈反击、迂回敌后断其退路,歼敌3.6万人,收复“三八线”以北大部地区,扭转了朝鲜战局。

  3. 第三次战役中,指挥部队突破敌“三八线”防御阵地,占领汉城,将战线推进到北纬37度线附近,并及时察觉敌人企图,果断下令停止追击。

  4. 第四次战役中,面对敌全线反扑,运用节节抗击、战役反击、运动防御等多种作战样式,予敌以重创。

  5. 第五次战役中,指挥志愿军实施全线反击,歼敌8.2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


如果彭德怀元帅不算近现代第一将,我不知道谁还能算第一将!

当然,彭德怀元帅的百战百胜,源于毛主席的伟大决策和英明指导,所以,最伟大的将军是彭德怀,最伟大的领袖是毛主席!


历史知事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南昌起义的重大意义毋庸置疑。时间来到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勋仪式诞生了十大元帅十大大将。其中八位元帅六位大将与南昌起义紧密相关。



八位元帅是: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六位大将为:陈赓、粟裕、许光达、张云逸、谭政、罗瑞卿。

这批将帅有三位元帅在南昌城头直接指挥战斗,他们是:总指挥贺龙、参谋长刘伯承,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兼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8月2日,聂荣臻、林彪带着驻扎在九江马回岭的第四军二十五师共3000人,摆脱张发奎,开赴南昌,参与起义。时任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准尉文书的陈毅也在九江脱离教导团,8月10日在抚州追上了起义部队。



时任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利用与张发奎的关系,探听机密消息,阻止了张发奎参与剿灭起义部队。徐向前未直接参与起义,他在起义爆发后脱离第二方面军,离开九江寻找革命队伍。

当时的朱德,周恩来说:“朱德同志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朱德的作用仅仅如此。

为什么朱德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总司令?

9月初,起义军在三河坝兵分两路,周恩来、叶挺、贺龙、刘伯承带领主力部队,按共产国际要求,奔赴潮汕,夺取海陆丰,意图占领港口,以便于接受共产国际军事援助。朱德率部4000余人作为殿后部队,按周恩来要求,用3天时间阻止敌人追击。

激战三天后,朱德的部队伤亡惨重,仅剩2000人开始撤出三河坝,追赶主力部队。路上遇到溃败的粟裕所在部第二十军教导团,朱德才知主力部队已经全部失败,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聂荣臻逃亡香港,贺龙返回湘西。

此时的革命队伍军心大乱,一触即溃,部队官兵提出散伙。这支部队基本力量25师和24师部分官兵,均非朱德所带队伍。

林彪带着几个黄埔四期同学找到陈毅,要他一起离开队伍,到上海重新另起炉灶。陈毅毅然拒绝。其他师长、党代表各团团长全部离开了队伍,师团级干部仅剩王尔琢、陈毅。革命火种奄奄一息,即将熄灭。

关键时刻,朱德力挽狂澜,他在天心圩召开军人大会,用他对革命的激情与信心,感染了剩余的800官兵,让仅存的革命火焰再次燃烧。他说:“大家知道,大革命失败了,我们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发给路费。”



“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一个1917年,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朱德用他高山一般的革命信仰,让这支败军凤凰涅槃。

南昌起义失败了,但因为朱德,它又成功了。

陈毅后来说:“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最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


这800革命火种,谁也不会料到22年后,他们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新主人,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再次踏上革命征程。这中间包括林彪、粟裕。这支队伍后来在井冈山与毛主席胜利会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础,战斗力的核心。有了这支坚定信念基础的队伍,必然战无不胜。

朱德开始向这支队伍传授他的新战术——游击战,并用游击战术带领他们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井冈山。他的战术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甚至现在都影响着全世界。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评价说:“这支队伍在极端困难情况下能保存下来,朱德、陈毅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朱德从南昌起义的边缘成为“朱毛红军”核心,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对中国军队的贡献,光耀千秋,当之无愧的中国军队第一人。


沧海历史春秋


l

我认为彭德怀大将军。其理由有二点。

一,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是八路军付总司令。朱德总司令被毛泽东主席调回延安,彭德怀将军实际是前线对日作战主要负责人。一九四零年,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诱骗国民党蒋介石投降日本。在这个关建时刻,彭德怀八路军一百个团发动了对日本侵略者的百团大战,亦称大破袭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全国军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严厉打击投降日本的悲观情绪。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抗日力量,与抗日决心。

二,在一九五零年。在林彪等人反对毛泽东主席出兵朝鲜,彭德怀大将军坚定支持毛泽东主席出兵朝鲜。他说,如果我们不出兵朝鲜,美国人打倒我国东北边境,美国这个老虎随时可以咬我们一口,对我国进行侵略。晚打仗不如早打仗,等打胜了,再搞国内生产建设。坚决支持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出兵朝鲜,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大将军不负重望,把以美国为首的十五国联合国军从鸭路江打到了三八线上。最后美国不得不停战议和。这时美国人自建国以来唯一的以失败告终的战争。难怪美国一批将军说,不要同中国陆军作战,不然就是找死。彭德怀大将军领导下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几十年的和平环境搞经济建设。

因此,我说彭德怀大将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贡献最大的将军。


蔡哥谈



无疑是被誉为"军神\

刘建兵145263287


在几个元帅的口头对比上,指挥水准的高低能对比出来,林彪评粟裕尽打神仙战,在他只有五层打握的战,不敢下手,而粟裕却敢打并取得了胜利,说明粟裕的水准不在林彪之下,在朝鲜战场上,毛主席看好林彪,本是林彪挂帅,但林彪才有三层把握,吓尿了,关键时刻中国政治家都会装病,后彭总挂帅,至少六层把握,并且取得胜利,在抗战中彭总要全歼板田联军,跟刘伯承有口角,后来让刘帅坚决执行命令,后来取得胜利,指挥水准在对比中立马分的出高下,彭总是打败十四国联军,指挥官是牛逼哄哄的麦克阿瑟,彭总是世界级的将军,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战争、贡献很大。


诚怡天为


中国近代史,一般指1840----1949近110年的百多年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一般还延续到抗美援朝战争后。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发生三场反抗外来侵略而胜利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蒋介石指挥抗战收复台湾,彭德怀朝战击败16国联军。三场战争的胜利都是来之不易的,特别是后两场,抗战难度是最大的!虽然兵败丢地时常发生,但依然苦苦支撑,打出了中华民族永不言败的抗战形象,这才是震摄敌胆关键!最后取得抗战胜利,收复台湾和南海,赢得世界五常地位。

彭大将军参加指挥其中的两次战争,在三人中唯一一人。虽然抗战中彭大将军功劳不及蒋介石,但在朝战一雪八国联军入侵的前耻,击败十六国联军,威震世界。在近代中国唯一次大败欧美军队,比起左宗棠收复新疆打败中亚少数民族军队难度大多了。何况,解放战争中,彭大将军挥师新疆,也灭了分裂新疆的东突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收复新疆。

从上面的比较来看,近代中国,对外战争贡献大的有左宗棠收复新疆,蒋介石抗日收复台湾,彭大将军朝鲜打败十六国联军。其实三个人都有收复新疆的功劳,彭大将军三个功劳都有,蒋只有两个,左只有一个。可以看出,彭大将军才是近代中国贡献最大的将军,其次蒋介石将军,第三是左宗棠将军。其它将军只能排其后面了。


风儿潇潇15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这样一个概念:即近代史的起迄时间。一般来说近代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百余年时间,这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由来。

时间段确立后,我们再来盘点哪些伟大的将军会上榜。

首先毫无争议的将军是左宗棠。左宗棠了不起呀!按照今天最时髦的话讲:他是屌丝逆袭的典范。虽然他也是有功名的,但是他的举人功名和别人的进士功名还是差得太远。举人也是有机会做官的,但在讲究门第出生的古代社会,举人是官阶晋升的硬伤。举人出仕的顶点可能就是府台这一级,极少有督抚这一级的,拜将封侯更是只有左宗棠这一个人。

左宗棠是1812年出生的,在鸦片战争爆发时他可能还是个愤青,为科考忙,为国之不兴愤怒。但现实是残酷的,天资聪颖的左宗棠考路不顺,三次铩羽而归,断了他科考之念想。

俗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科考不通,也要觅条活路。左宗棠决意科考,但是他没有放弃他心中伟大的梦,相反与林则徐、陶澍相识后,他的梦想更清晰,更燃烧。他把有限的时间花在蒙馆教学、研读地舆、水利农桑、军事等具体的经世之学上。

当然如果不出意外,左宗棠的努力也是不见得会走上仕途的。运气好的话,可能会做一个好的幕宾,如果幕主赏识保举也可能做一个父母官。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的人生履历应该这样写:科考三次、败北;劝课蒙馆,偶识大员,大员甚重其视,屡有佳评;某湘抚访遗贤,众荐左宗棠;湘抚致仕,荐左宗棠某知县……

太平天国运动使本来就病殃殃的帝国又得新疾,朝廷不得不招乡野郎中给帝国号脉。体制内的曾国藩开始办团练,左宗棠也在张亮基的反复邀请下出山了,他们又在同一条战场相遇。虽然此时左宗棠只是个师爷,但是他已初尝权力的滋味,甚至湖南官场坊间流传:骆秉章是真巡抚,但左宗棠说话真管用。如果不是樊燮事件的话,左宗棠会优哉游哉的在湖南享受“假巡抚”的礼遇。

樊燮事件,皇帝震怒,声言要杀此劣幕。好在朝廷有人出头讲话,左宗棠的项上人头保住了,但是他再也不能在湖南呼风唤雨。他也学曾国藩办团练,加入会剿太平天国运动的大军中。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剿灭,朝廷分蛋糕。出于防范曾国藩的目的,朝廷给左宗棠一个红顶子——浙江巡抚、闽浙总督。左宗棠面对百废俱兴的局面踌躇满志,在福建大办洋务,修船场、建船政学堂……

正当左宗棠大张旗鼓搞事的时候,西北出了乱子,朝廷命他再穿戎装。西北回民起义,中华大有变色之虞。左宗棠督陕甘,平回乱,迫东干人远遁千里,即使21世纪东干人对左宗棠也是骨子里的怕。

这还不是这位救火队长的巅峰。他的巅峰之战是剿灭有外国势力扶持的阿古柏侵略军。要知道在1875年那个时间节点,清廷的处境非常不妙,到处漏雨,就连左宗棠开拔新疆的军饷都是胡雪岩出面借的高利贷。为国家出力,这位老将军毫不含糊,血衣染征袍毫不退缩。

新疆收回了,老将军并不是一走了之,而是请奏朝廷:建议设新疆行省。他们进军新疆是一路行军,一路植树,大有“引得春风渡玉关”。督陕甘之时,左宗棠为发展当地经济,在那里创办了兰州织尼局……也是因为收新疆之功,左宗棠被朝廷封二等恪靖侯。

后来左宗棠历任军机大臣、两江总督、再次任闽浙总督。在闽浙总督任上,适逢中法战争。在陆路胜利的时候,朝廷提出议和,左宗棠伤痛不已……法国海军趁乱袭击马尾船场,老将军最后发出:渡海、渡海、渡海的遗言。

1885年,晚清的帝国雄鹰折翼,享年73岁。纵观左宗棠的一生,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剿太平天国运动,平回乱,收新疆,办船政,倡议新疆、台湾建省。再后来,1894年的甲午战争的北洋水师主要舰长多由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可以这样讲,左宗棠为帝国海军培养了种子,一直到民国海军基本上由福建人把持。

讲完了左宗棠,我再来说说彭德怀。

彭德怀也是近现代史上的伟人。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彭老总生于1898年(周总理、少奇同志都是同庚),那一年发生了有名的“戊戌变法”。但是变法并没有使帝国走上富国强兵的正途,相反帝国的车辙越来越偏离主路。彭老总年幼的人生经历一系列的国变:庚子国变、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孱弱的国家几经折腾,仅剩个空壳子,就是这个壳子还都不是完整的。国尤如此,民亦不聊生。彭老总更是赤贫之家。家庭变故,他只有几岁就被迫养活自己。放牛,背煤炭,乞讨……有一年春节,彭老总的奶奶带着他和两个弟弟去地主家讨吃的。地主要求他们说什么吉祥话才会给两片肉,彭老总硬是不从。苦难的日子没有消磨他的志向,苦难使他养成了嫉恶如仇、桀骜不驯的性格。

正是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年少的彭老总走上了军旅生涯。湘军此时不再是为国为民战斗,而是沦为地方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彭老总所在的团虽然是湘军系统里作战力最强的团,但彭老总刚直的性格使他屡受排挤。又因为他替民众主持公道,杀了有保护伞的黑恶势力,何健欲除他而后快。好在吉人自有天相,30岁的彭老总在平江率众起义,为只有星星之火的井冈山添了几块柴。1930年,彭老总更是率众拿下长沙城,逼得何健坐船逃离省府,这也是红军时期唯一拿下省城的战例。

再后来长征,林彪在前面开路,彭老总当铁流后卫殿后。在攻破腊子口天险,毛主席更是诗兴大发,吟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再后来,红军改编成第十八集团军,彭老总任副总司令。就是这位副总司令,总是亲临一线指挥。八路军以简陋装备同日寇周旋、战斗,让日寇防不胜防。

解放战争时,彭老总以陕甘宁边区数万疲兵牵制胡宗南30余万劲旅,进而吃掉他们,扫清西北,也是大功一件。

1950年,朝鲜战争的烽火燃烧至鸭绿江畔,毛主席大怒,拍板定案,彭老总再穿征衣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与他对阵的不是当年的小鬼子,而是号称“武装到了牙齿”的美军及其仆从国军队,共17个堂口。

这一仗打打停停三年,腹黑兔子把鹰酱逼到了谈判桌上。鹰酱的将军后来感慨: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同一个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再后来,彭老总更是写下万言书,为生民请命……

说完了彭老总,再说说以钱学森将军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们。钱学森的事例说明了将军决战起止在战场,国防科技更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左宗棠虽然收复新疆,打退了来犯之敌,但是敌人屡有寇边,他们可能怕你一两个将军,却不怕你整个国。

彭老总扫清17个堂口后,西方列强开始思考,这么玩不是办法。“我们不能与红色中国直接战斗,但可以通过军武装备恫吓,逼使他们就范……”杜鲁门、艾森豪威尔他们改变了对华战略,他们始终向我们挥舞核大棒。

虽然毛主席一再强调核武器不过是“纸老虎”,但他老人家从来没有放弃拥有这个“纸老虎”。“两弹一星”工程应运而生。

以钱学森将军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别妻小,赴大漠,隐姓埋名,只为种花家筑起核武长城。很自豪,我们在60年代炸响两弹,70年代放飞卫星,70年代弄出了核潜艇。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可以在联合国拍桌子:我流氓,我怕谁。

从左宗棠到彭德怀再到钱学森,百余年间,一代代先贤接力才奠定今天的大国地位。虽然这不是最好的我们,但是我们正向最好的我们走去,我们终将再次伟大。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