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有那么多斑马,为什么却没有人骑?

小庄兄477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斑马的消化能力强于普通的马匹,可以使用更多的植物。而马的消化系统很娇贵,对于食物要求很高,动不动就会拉肚子。

同时,斑马的体质更好,不容易生病。而马则很娇嫩,甚至淋一场雨就会生病。

看起来,斑马似乎更适合做马,为什么没人骑呢?

很简单?

驯服不了

你看过有人骑河马吗?当然没有,除非不想活了。

斑马也是一样。

斑马一大特点就是胆小,这主要和它的生长环境有关系。斑马生活的非洲草原上,天敌很多,有狮子、豹、野狗、鬣狗等等。

其实马的胆子也很小,有时候突然跑出来的小动物,都能将马吓一跳。

但斑马更夸张。只要稍微有些有些风吹草动,立即狂奔不止,根本拉不动。就算你用缰绳把它勒死,它还是不听话。

这种动物,根本就不能驯服。

同时,斑马还很凶悍,酷似倔驴。一旦有人骚扰它,它不是咬人就是踢人,不管怎么驯服都没用。

最初德国人到了非洲,有马戏团曾经试图驯服一批斑马表现。谁知道,1年下来,斑马咬伤的马戏团成员,比狮子咬伤的还多,只能放弃了。

除了胆小和脾气大以外,还有耐力的问题。

斑马比普通的马匹要矮小,他的短距离冲刺速度比较快,可以达到40km/h,但马则可以达到60。同时斑马的负载能力远远低于马,而且耐力较差。

人如果驯服斑马,肯定不是作为宠物的,而是作为运输工具或者作战工具。但斑马显然比真正的马差得远,不符合这个要求。

另外,斑马是很骚的动物,公马只要看到母马就会顾不一切的去交配。谁敢拦着,斑马就灭谁。平时还好说,如果战斗期间,斑马发情,那还怎么打仗。

更倒霉的是,公斑马遇到母斑马,迅速变为话痨,经常能连续几个小时的嚎叫。这种发情的嚎叫特别难听,人类听到是受不了的,有想死的冲动。据说,最初饲养斑马的动物园饲养员,最后恨不得活活将它掐死,因为太吵了。


写到最后,萨沙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当年玩的魔兽世界的斑马,可是最初练级的好猎物。


萨沙


马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用于骑行和驮货的交通工具,我国乃至亚洲大陆上的古人类早就驯化了马匹骑行和拉货,然而数量庞大的非洲斑马却没有被驯化使用,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由于纹身的不好惹吗?



说起来这还真和斑马的爆脾气有些关系!斑马出现一来就一直生活在非洲草原上,因此野性十足,而且早先也并没有人类想着驯化它们,斑马虽然是草食动物,但是性情其实很火爆,一旦有人或者动物骚扰它,它不是咬人就是踢人,这其实和它们长久以来在草原上的生存环境有关系,斑马的天敌很多,有狮子、猎豹、野狗、鬣狗、鳄鱼等,平时活动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这些动物吃掉,所以斑马的警惕性非常高,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连蹦带跳要逃跑,有时突然出现的小动物也能吓他们一跳,因此人类很难接近野生的斑马,只要靠近它们就会逃之夭夭,即便把他们围住或者捉住,它们也会暴跳不止不断挣扎,最终甚至会力竭而死,所以斑马是极难活捉后饲养和驯服的。


但是即便如此,其实人类还是驯化过斑马的,18世纪的时候,欧洲殖民者初到非洲,由于他们从欧洲带过去的马水土不服,被非洲的蚊蝇等传播的瘟疫导致死亡,欧洲人就看上了非洲的斑马,这种本土的动物可以对非洲的一切瘟疫免疫,欧洲殖民者决定驯化它们作为新的代步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他们还真的就驯化了一些斑马用于骑行和运货。

其实亚欧大陆上的马本来也都是野生的,也是一样的野性十足,但是它们在五六千年前就被人类驯化了,那么既然马可以被驯服,那斑马也是可以被驯服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刚产下的小马崽儿进行人工饲养,只要能成活,长大了基本上都能被驯化,老虎和狮子也是如此,何况是斑马这种食草动物呢?所以自从欧洲人开始驯养斑马之后,这也曾经成为一项很普及的工作,一度有着数量不少的斑马被驯服,人们骑着斑马在非洲行走几乎成为一种时尚,有的国家还有斑马骑警队,欧洲殖民者的军队也曾经骑着斑马打仗,有的斑马还被运送到欧洲,成为一些贵族和交际花们炫耀的交通工具。



那么为什么人类对斑马的骑行和运货等使用并没有普及开来呢?比如我们至今极少见到有人敢骑斑马,但是骑马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实际上是由于斑马相对于马有很多劣势,除了上面说的斑马野性十足之外,斑马的个头也比普通的马匹要矮小,力量和爆发力方面都不如一些驯化的大型马匹,虽然斑马的奔跑速度很快,但是如果人骑上它们之后,由于它们个头相对矮小,所以跑得并不快,这就是斑马的耐力较差,不能被长时间骑行和拉货使用,因此斑马只适合在非洲当地使用,在世界其他地方使用的话并没有什么优势,因此也就难以在世界其他地方普及了。





还有一点是斑马是一种到了发情期很难控制的动物,雄斑马看到雌斑马就会不顾一切的前去交配,根本拦不住,而且不断地大声嚎叫,制造的噪声非常烦人,据说斑马饲养员听它们的叫声只想杀光它们,所以愿意饲养这种动物的人也不多呀。

但是上面所说的这些还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汽车的兴起,当汽车出现之后,它的方便和快捷无论是马和斑马都是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是汽车迅速替代了马、牛、驴、骡子、羊驼之类的牲畜类交通工具,本来被驯化的数量就不多的斑马就更容易被替代了,所以可以说是斑马的驯化还未普及,就幸运地被汽车取代了。



科普大世界


非洲的斑马有人骑,没见过不代表没有啊!


早在十八、十九世纪到达非洲的白人殖民者就瞄上了东非大草原的斑马,当时殖民者带到非洲的家马不堪忍受非洲的蚊蝇瘟疫大量死亡,迫使白人殖民者选择新的代步工具,就这样斑马这些到处跑,而又皮糙肉厚可以适应非洲几乎所有的瘟疫,尤其是对一种能使人畜昏迷的由翠翠蝇传播的昏睡病免疫,所以很快就有好事者开始驯养斑马。

斑马和家马都有共同的祖先,有资料记载家马也是在4000年前才被人类驯养,家马和斑马都有共同的习性,都是食草动物,也都胆小敏感,既然家马可以被驯服,驯服斑马也是自然的事。所以,一度在非洲,驯养斑马成为一项很普及的工作,后来被驯服的斑马还被运送到欧洲。

当时,在肯尼亚就有白人医生骑着斑马出诊,在乌干达还有斑马骑警队。德国殖民军队不仅骑着斑马打仗,还故意把家马也涂上斑马色,以增加对当地土著的恐吓,因为当地的黑人土著没有驯养斑马的历史,看到白人骑着斑马而来,认为是天神下凡,有时候双方还未开仗土著们就望风而逃了。

骑行斑马的运动一度还成为风尚,欧洲的贵族以拥有一架6到8匹斑马拉着的轿马车而身价倍增,肯尼亚的白人殖民者在周末时聚在一起搞斑马赛,一些名媛交际花以能驾驭斑马而成为社交界的热门话题。在十九世纪,斑马曾一度有成为新的交通工具而有被普及的趋势。

但是,时代发展很快,随着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汽车进入人们的生活,很快就替代了家马,所以斑马也就很快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了。

正因为此,斑马才侥幸逃脱被人类大规模驯化和使用的命运。否则,东非大草原遍地的斑马在人类面前也是非常渺小的物种,用不了多久,野生斑马可能也就难以见到了。

好在,这一切并没有发生。


非洲腹地摄影纪实


图片由提问者提供。


非洲草原是有很多斑马,也确实有人打过它们的主意,例如拉车,例如骑乘。但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它看似温和,实则喜怒无常。


历史上,马经过人类驯化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途中也经过一些坎坷,但总算能够被人类所驯化,在人类历史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那些草原帝国都和马有缘。没有好的战马,农耕民族就很难对抗游牧民族。典型的案例就是宋朝失去产马的燕云十六州,处处被动,在与辽的对抗中很难在野外占据优势,只能被动防守。


而斑马,被人类看上,准备驯化也就不到百年时间。期间,有的个体被套上车,却发生悲剧。斑马不仅仅是踹踢乘客,还经常咬人,脾气异常暴躁。无论人类如何尝试,都以失败结束。就是现在,动物园里的斑马,尽管都是园三代了,也就是说它的父母也是在动物园出生的,它依然野性难服,也会去咬自己的饲养员。


或许,人类已经驯化了马,因此对驯化斑马没有报太大的希望,也就没有继续尝试。而且,人们发现,斑马缺乏组织性和服从性,就放弃了驯化它的念头。


自然使者


在广袤的非洲草原,生活着许多黑白相间的草原舞者——斑马,斑马耐力强、反应敏捷,然而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非洲人骑斑马,这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带纹身的一般都不好惹,尤其像斑马这种纹条纹的,一看就是混社会的,历史上英国人曾经尝试驯服斑马,一百年也没成功,后来只能不了了之。

斑马为什么这么难以驯服呢?除了混社会的暴脾气之外,斑马容易受惊的特点,也成为驯服的一大困难,斑马是由几百万年前的原马进化而来,在速度上跑得不及马快,但是它的视野开阔,听觉也更加灵敏。

在察觉到周围的危险时,斑马会变得特别紧张,立刻拔腿就跑,甚至会咬人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伤到驯养它的人不说,还容易走失。

另一方面,斑马性淫,在它们非黑即白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可以用来交配的,发起情来,只要公母马呆在一起,一有机会就会交配,甚至同性恋,容易耽误主人的出行。

草原中除了斑马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暴脾气,它们要么野性难驯,要么吃得多不好养,要么就干脆就不服人,比如凶狠残暴的鬣狗,就算勉强给它套上了链子,也保不准哪天它们就会反咬你一口。

话说回来,非洲人不骑斑马,最基本的原因还是——非洲人实在太懒啦,连马都不骑的非洲人,怎么会骑斑马呢?


爱问爱答


因为这意味着人可能成为狮子的美餐






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的坦桑尼亚广袤的塞伦盖蒂大草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以至形成了每半年一次的食草动物大迁徙,包括斑马、牛羚、角马等大型食草动物。然而,这个时候也是狮子、猎豹等凶猛食肉动物捕猎的好机会。所以为了游客的安全,塞伦盖蒂大草原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有着严格的安全措施。因此,除了获得特许的专门从事动物研究和保护的国际相关人员,他们可以在保护区管理方提供的安全保护下,进入自然保护区对相关动物进行远距离隐蔽拍摄。所以,一般的普通旅游者是很难以进入塞伦盖蒂大草原的危险地带的。
狮子、猎豹等食肉动物捕猎食草动物时,往往采取隐蔽式接近,或悄悄埋伏在丛林中静候伏击的良机。这时,人如果贸然接近斑马、牛羚、角马这类食草动物,也往往意味着人正处于危险状态之中。


Mrttlzz99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想一下,为什么要骑斑马?野马被驯服为家马,是因为家马有着广发的用途。马在现代交通出现之前,可以用做交通工具,用作战骑,用作蛋白质来源。因为被需要,所以经过漫长的历史,野马被人类驯服了。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家马的功能已经弱化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动力去重新驯服一种野生动物?要知道,第一批野马被驯服成家马,可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情,有可能是几百年,几千年的一个过程。

所以,换个角度想,为什么历史上,是野马被驯服了,而不是斑马?这可能要通过比较两者的各自特性来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很可惜,据说目前世界上已经不存在真正的野马。所谓的野马,也是原先家马的后代。所以原先历史上的野马的生理特点很难真正还原,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得到答案了。

另外,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我们还是尽量不要去打扰自然界的动物,给他们留一点空间,让他们“自生自灭”更好。


charlesccz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浏览了一遍别人的回答。他们的回答都很客观,归结到斑马的很多自然属性上,野性强、胆子小、脾气大、力气小等。表面上看,真是很对,完全没毛病。但是,他们的观点不对。我的观点是斑马可以被驯化。所有斑马的问题,其实是所有家畜祖先都存在的共同问题。之所以斑马没有被驯化,理由非常简单,斑马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生活在这里的人是黑人,黑人什么都驯化不了,这就是他们民族的特性。驯养动物是一个非常漫长筛选、积累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耐心、时间,在野生种群里挑选出不是那么怕人的几个个体,再将这些个体进行反复的繁殖挑选,一点点的强化它们被我们看中的优点,合适后还要不断进行种群的纯化,让这些特点固定。可以说驯化一种动物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完成的。我们现代人要培育一个新品种的家畜都成本不菲,那古人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那份艰辛就可想而知。我们看看现在的非洲人,他们那副德行,呵呵!他们能完成这样的复杂的驯化行为吗?好,那么为什么欧洲殖民者也没有驯化斑马?原因也很简单,已经有了几千年选育驯化的马何必再去驯化和马功能完全相同的斑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