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在執行死刑之前都在想什麼呢?

蘿布斯說互聯網


震驚全國的搶劫銀行的悍匪張君,大家都知道吧:他被警方抓住後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沒給我掏槍自殺的時間。張君被擒獲時,他身上的五四式手槍子彈是上膛的;

“蘇湘渝”系列持槍殺人案罪犯周克華大家肯定也知道,他在面臨警方圍捕時,毫無顧忌地掏槍對射,不過他最終還斃命在警方槍口下。

上述兩起大案,小編都在第一時間做過報道,包括周克華斃命後,小編也快速地趕到現場進行記錄。

在這些揹負N多條人命的悍匪眼裡,他們的腦袋早就是別在褲腰帶上的,這其實無異於自己給自己判了死刑,每天都是行屍走肉般的活著,對周圍的任何人都抱有懷疑態度,稍不注意就會以命相搏。

當年執行抓捕周克華任務的第一梯隊突擊隊員中,有幾名都是小編的好哥們,當時他們在說,領到任務時感覺十分的興奮:這個作惡多端的傢伙終於要落到自己手裡了!其中有個突擊隊員興奮的一晚上沒睡著。

當然,周克華最終的結局是當場斃命,小編記得趕到現場時,幾名刑警正在處理周邊牆壁、電線杆上的槍眼,其中民警對射時做掩護的電線杆上就有好幾個彈孔,可見周克華的槍法也不是蓋的。

與周克華不同,張君是被警方活捉,這夥計生就一副惡人相,被抓後很看淡自己的生死,面對警察的審訊時,經常用冷笑、搖頭不語來應對,但看得出他這是在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慌,因為他自己心裡清楚:我命休矣。

最終在張君被執行死刑時,這貨也顯得很淡定,高昂著頭唸叨:自己2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其實,人對於死亡都有天生的恐懼,無論你是誰,神仙都莫奈何,別看這些傢伙平時囂張的要命,真的被判死刑了,都會怕的要死,所謂的硬氣、傲氣、骨氣,都是裝出來的。

不過我覺得,這些多行不義之人,被判死刑也是罪有應得,在張君系列殺人案中,小編還親眼目睹過一起,那是發生在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的一起槍殺出租車司機案件,當時被張君打死的“的哥”,呈跪臥姿態栽倒在馬路上,頭部的鮮血順著馬路流了很長距離……當時小編恰好在市場上班,目睹這一切心中感慨不已:這個家庭就這樣被毀了!

後來,小編在看守所見過兩個因搶劫被判死刑的人,在執行死刑當天,在看守所大廳裡兩個傢伙抽著一根菸,一個膽子大點的一邊抽一邊嘟囔後悔後悔,另一個傢伙直接面如土色,話都說不出來,最後出門時還是警察把他拖起來,可能也是巨大的腳鐐子的原因,這傢伙腿都邁不開了。

你說他們此時心裡想什麼?

想家人、想父母、想孩子啊,想自己眷戀的美好生活啊……


盛廷徵地拆遷律師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趣。

不過從人性從最根本的本質來講,這個問題也沒那麼難。

在網上看過一些看押死刑犯的看守說的一些關於死刑犯心裡活動的文章。

死刑犯在行刑前表現一般就這麼幾種,

第一,比較坦然。

第二,焦慮不安。

第三,狂躁。

第四,神經質。

不過是那一種其實都是正常的,人作為一個生命,最恐懼的就是死亡,這是生命的本能,別說人了,其他動物也是一樣,沒有不怕死的。

至於死刑犯,既然被判了死刑,肯定是做過罪惡滔天的案件,被判死刑一般都是理所當然。誤判的不在這個範圍之內,不去說。

至於到底想什麼,你說能想什麼,當然是後悔了,如果不犯罪就不會判死刑,不判死刑就不會被槍斃了。你看電視裡採訪的一些死刑犯人,那有不後悔的。就算偶爾碰到一兩個說不後悔的,那也是硬撐,覺得說啥也是死,無所謂了,但你要給再給他一次重來的機會,他肯定不會再犯罪了。他絕對不會再幹一次。所以心裡肯定都後悔。

然後就是想以前的事唄,跟過電影似的,所有人生最重要的一刻就像動畫片似的,一暮暮的快速從頭腦裡閃現,據說人要死的時候都會這樣。

然後就是妄想,妄想自己不會死,求生的慾望都會有的,哪怕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但是本能還是會想,會不會有人大喊一聲,刀下留人。

這個我見過這種場景,我看過行刑,在準備行刑的時候,犯人不停的晃動身體和腦袋,很明顯,他想躲開子彈,這個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很愚蠢的行為,那怎麼可能那,又不是超人,他自己也知道,但是他就是來回的晃動身體想躲子彈,那是他大腦的本能,

可能有很多罪犯不會像他那樣,但是腦子裡肯定還是會想,怎麼才會不死。肯定會想的,人的求生慾望太強了。

總之希望每個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冷靜,千萬不要做出衝動的事。其實有很多死刑犯,都是一時衝動做出來的事,像這種情況是最後悔的。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法律是無情的。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理智的處理一些突發事件。因為我不想大家有人會親自體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多嘴的聰明大叔


人的思想是最不可琢磨的,如果不是設身處地,誰也看不透別人想什麼,哪怕他是一個臨刑的死囚。

按照我國刑法規定,罪犯被判處死刑後,無論是否上訴,都必須經過最高法院審核後,做出終審裁決,才能執行。在這個過程中,我想作為一個一審被判決死刑的犯人,想的最多的應該是自己能否活下來。

至於終審裁決立即執行的,基本就不會有什麼想法了,因為從宣判終審裁決到執行死刑,一般不會超過半天,其中還要經過像驗明正身等相關程序。所以臨刑時大多犯人都是茫然不知所措,腦中一片空白。甚至在法警詢問犯人是否有什麼說的,他們都說不出來。



我不像壞小孩


因為自己從事的是法律工作,雖說達不到經驗豐富的程度,但是也親身經歷了幾次。第一次接觸是在一五年的時候,自己剛工作兩年,看守所內就關押了一名運輸毒品的罪犯,毒品數量大,學習過法律的朋友都應該知道,運輸販賣海洛因五十克以上的就是死刑,這名罪犯運輸了三百多克,可想而知是什麼結果。在一五年的九月份的一天,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複核下來了,最後的結果是死刑。可能絕大多數的罪犯都會對自己所犯的罪行會有什麼結果都有點認識,他們也意識到自己的結果,所以沒有多少情緒上的波動,在執行前的一晚,會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一身乾淨的衣服。到第二天早上,通知家屬會見,安排好家裡的事情。我自己經歷過來所以家屬會見會很傷心、難受,這時你才真正感受到生死離別的痛苦。這時的家人應該是最傷心的,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情緒上也沒有那麼大的波動了。最後就是安排好家裡的一切,財產怎麼分配,再交代一下身後事。


鴻鵠懷志


死亡並不可怕,等待死亡才可怕。相信很多人聽過這句名言。犯人在執行死刑之前都在想什麼呢?其實討論這個問題只是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思想是個抽象的東西,摸不著,也看不見。究竟在想什麼?大家都無從得知。筆者從一個在看守所呆了四年的哥們那裡瞭解了一些,願和大家分享。

從一審被判處死刑,到被執行是一段等待死亡的日子。我們無從得知在執行死刑的時候都在想什麼?但可以知道一些等待死亡在想什麼?死刑犯不論要不要上訴,都要走完必要的法定程序。一般的死刑犯都要上訴,畢竟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因而,死刑犯最初都有一種僥倖心理,死刑犯請不請律師都會指派指定律師為其辯護,死刑犯見了律師就會問,我的案子有沒有改判的機會?律師一般都會說有機會,目的是安撫死刑犯。因而死刑犯在前期多數抱有改判希望的,正因為這樣的想法,等死的日子除了恐懼,就是僥倖。死刑犯個個把自己的腳鐐每天擦得發亮,做運動把身體練得很結實。看電視裡衝鋒陷陣的戰士,他們犧牲前想什麼?可能什麼都沒想,只想英勇殺敵。死刑犯其實有精神力量來支撐他們,在最後的日子要堅強,那就是十八年以後又是一條好漢。一方面害怕死,另一方面想法來安慰自己的死,死也要想得通。在接到家信和接見親人後,想得最多的是悔恨,對不起親人。過後慢慢恢復正常,能吃就吃,能喝就喝,能玩就玩。死刑犯最後的日子有錢沒錢,生活不會差,因為倉頭怕死刑犯鬧事,會格外照顧。哥們說,一個死刑犯拉出去的時候,看到平時放風認識的死刑犯,說了一聲黃泉路上不寂寞。尤其是一次宣判執行死刑犯比較多,就有從眾心理,死的也不是我一個。猜想不少死刑犯有點阿Q精神,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

關於死刑犯的話題,說不完,道不盡。歷來倍受熱議,滿足好奇心之餘,留下點思考,生活中從別人的教訓中得到經驗是智者,用自己的教訓總結出經驗是庸者,有了教訓還不能吸取教訓的是愚者。


多多聊事


這要看各人的心態問題,那些犯極惡之罪的人,肯定知道無法生還,所經歷的事也多,在執行死刑前會平靜些。而有些只犯一次,在茫然的狀態下犯下極刑,對他們來說執行死刑,肯定心有不甘,情緒相對波動大。但大多數罪犯被執行死刑會平靜對待…


Czm心中有夢


犯人死刑之前都想這麼,這個答案不能統一,因為取決於犯人的身份,背景,教育,信仰,家庭,性格,品德還有所犯的事。如果是有良知的毒販,上有老下有小,我想多數是悔恨。如果是捉姦在床,殺了奸人,我想多數是釋懷。如果是受了冤屈,屠殺了歹人全家,我想多數是滿足,痛快,足夠了。如果是遭受了冤枉,自己又開拓不了,替人頂罪,那麼我想多數是恐懼和害怕。所以犯人死刑前都想什麼沒有統一標準 ,也不需要揣測和揣摩,因為你不是他,他會因為他的背景,家庭,遭遇,事件,經歷等等因素,導致他的想法天馬行空。也有的死刑犯只求一死,沒有想法,大腦一片空白。


該用戶賬號已被封


可能會想:完了、完了、完了,老婆剛娶了不到二年,還八成新呢,這下子要便宜別人了,還有我的房子和車子,我不甘心呀,不對、幹嗎哭呀,我應該笑;也許會想:哈哈哈哈一陣大笑,明天就要上天堂報到去了,對了,我會多吃些豆子,在天堂見到如來佛主,我會給他一屁,如果我的屁把他燻昏了,我是不是很歷害呀,悟空見到我,會不會認大哥呀;也許會想: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我叫小膽,我的後人一定要叫大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也許、也許、也許會想,”啊呀“,壞了、壞了,已經尿褲子了……。


共享論點


遺書吧,或者飽餐一頓,做個飽死鬼,或者是想家對世上之事有所牽掛,點根菸深吸兩口。這個問題你應該去問犯人,而我只能從越戰老兵那兒瞭解當時面臨隨時犧牲的可能,最想的是什麼🤔,應該準確的說開戰前牽掛太多,想的也多。真上戰場和刑場沒多大區別,殺紅眼也就拋之腦後了。


翀想羽


我以為,題主的問題,其實是一個犯罪心理學問題。畢竟,正常人太想了解知道他們臨刑前的真實想法了。遺憾的是,我們不是他們。因此,正常人是很難真正感受體會死刑犯臨死前的想法的。在此,我就我瞭解的有限案例,進行歸類。總體來說,一、死刑犯明確知道自己的死期,心理上已作好了死亡準備。如寫遺書、家屬會面、交待後事、吃最後的早歺等等。二心理崩潰、絕望。他們不想死,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儘管公安幹警和同號室友耐心勸導,但仍然神情呆滯,心如死灰,等著死亡。三、內心後悔。不少死刑犯,此時才認識到人民民主專政的勵害,後悔落淚,真心懺悔,但為時已晚。四個別死刑犯不怕死。他們和往常一樣,吃飯睡覺照常,希望早死早解脫。但到刑場上執行死刑的那一刻,真正不怕死的死刑犯,我沒有見過。常言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又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就是所有作惡多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死刑犯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