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醫療險」「熊孩子險」層出不窮 網上買保險當心不「保險」

“百萬醫療險”“熊孩子險”層出不窮 網上買保險當心不“保險”

動動手指、保單生成,各大平臺在近年來相繼推出的互聯網保險往往因操作便利、保費低廉而備受追捧,然而,背後暗藏的諸多風險卻容易被忽視。

現狀

健康險意外險大熱

新奇險種層出不窮

百萬醫療險

“保額最高600萬,正宗國民醫保,癌症無免賠,特殊門診也能保,報進口藥,每天0.3元起……”在某家保險公司推出的一款“百萬醫療險”中,這樣的廣告語著實讓很多人心動。

作為短期健康險中的“網紅”產品,“百萬醫療險”自問世後一直熱度不減。打開微信、支付寶,或不經意間點開某個小程序,總能看到此類保險的身影。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僅今年一季度,互聯網健康險簽單件數就高達4.89億件,同比增長41.4倍。而其中,“百萬醫療險”堪稱爆款。

事實上,如今的“百萬醫療險”在保額方面早已突破2016年首款同類產品的100萬,而是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保費則因年齡不同,從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旅遊意外險

“百萬醫療險”“熊孩子險”層出不窮 網上買保險當心不“保險”

以一款保障天數為5天的境內旅遊險為例,意外身故殘疾保額50萬、高風險運動意外身故保額50萬、意外醫療費用保額10萬、意外住院津貼9000元、公共交通工具及自駕車意外身故殘疾保額50萬、個人第三者責任保額5萬的情況下,保費最低只要15元。此外,根據出遊國家的不同,境外險產品還包括東南亞日韓、歐美澳等多款險種。

從購買方式來看,旅遊意外險也相當便利。各大旅遊預訂平臺,此類保險總是會在相關出行訂單中附帶出現,只要勾選付費即可完成投保。

新奇險種

“百萬醫療險”“熊孩子險”層出不窮 網上買保險當心不“保險”

網絡上不斷冒出“吃貨無憂險”“熊孩子險”“電信詐騙險”“手機碎屏險”等頗為吸引眼球的互聯網保險。

“還記得那些年因貪吃而遭的罪嗎?吃壞肚子找我賠!9元1年,門診住院全賠付,吃貨一族的貼心小棉襖。”在電商平臺,這款看似神秘的“吃貨無憂險”,本質上其實是急性腸胃炎健康保險。而號稱“不再擔心熊孩子闖禍”的“熊孩子險”,針對的則是未成年人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

困擾

一旦患病就不能續保

如果送修就不能保修

趙先生投保“百萬醫療險”

“百萬醫療險”“熊孩子險”層出不窮 網上買保險當心不“保險”

已過不惑之年的趙先生花費四百多元給自己投保了一份“百萬醫療險”,“像我們這樣的普通工薪家庭,一場重病就足以拖垮整個家庭,買這個也就是看中低保費、高保額,還能連續投保到80歲。”

不過,趙先生很快發現,續保計劃很難實現。在前不久的體檢中,趙先生被查出血糖偏高,到醫院複查後,確診為糖尿病,這讓他的心情十分低落,“糖尿病雖然很常見,只要控制得好,也算不上太可怕,但這意味著明年就沒辦法再投‘百萬醫療險’。”

作為短期健康險,趙先生選擇的這款“百萬醫療險”保障期限只有一年,並且如果目前或過往曾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則無法再投保,“投保這一年裡,沒少去醫院,大大小小的花費算下來也有五六千,但還是沒達到1萬的免賠額,也就談不上賠付,至於最高額度,更是幾乎不可能達到。”

林女士投保“手機碎屏險”

“百萬醫療險”“熊孩子險”層出不窮 網上買保險當心不“保險”

入手iPhoneX不到半年,林女士在一次意外中將手機屏幕摔壞。心疼之餘,她頗感慶幸,當初多花189元購買的“手機碎屏險”即將派上用場。

正當她打算申請理賠時,林女士發現,這款保險只支持將手機交給唯一指定第三方維修商來提供服務,而維修中使用原廠品質屏幕,則是指屏幕的製造工藝、材料等結構上的品質等同於原裝,並非廠家純原裝屏幕。更讓她糾結的是,經第三方維修後,手機的光線感應功能將失效,即使手機還在官方保修期內,也將因第三方拆機、檢測和維修,整機不再繼續享受官方保修。

“之前投保的時候,只想著一旦碎屏能享受3000元保額的賠償,沒仔細研究過這麼多細節上的規定。”考慮到手機還在官方保修期內,林女士擔心送修後如果出現問題,損失更大,只好選擇放棄理賠,“189元算是買個教訓,這些保險看上去簡單,後面門道多著呢!”

提醒

投保時要看清條款

警惕偽保險的存在

“百萬醫療險”“熊孩子險”層出不窮 網上買保險當心不“保險”

“針對‘百萬醫療險’這樣通過互聯網渠道購買的短期健康險產品,銀保監會近期已明確發文,強調‘連續投保’不等同保證續保,對於非保證續保的產品,保險公司可能會出現停售、調整費率或推出替代的新產品等情況,屆時保險消費者將會面臨不能續保的風險。”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朱銘來表示,在相關消費提示中,銀保監會還明確,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期間在一年及以下的互聯網短期健康保險產品時,應注意此類產品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並指出保險公司在銷售過程中應當遵循最大誠信原則,向投保人闡明產品屬性,說明所購產品為短期健康保險產品,提示消費者可能面臨的無法續保風險,嚴禁以“保證續保”概念對消費者進行誤導宣傳。

“除了續保問題以外,這類產品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是否可持續。”在朱銘來看來,由於多數短期健康險產品設置了1萬元免賠額,如果是小病的話,醫保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再扣除1萬元免賠額,實際理賠金額並不大,如果罹患大病或者慢性病,第二年又會因既往症不能再保。這就造成年輕人容易投保但出險率低,中老年人需要但無法購買,“至於產品中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保額,其實幾乎不大可能出現,更多的還是一種營銷噱頭。”

“百萬醫療險”“熊孩子險”層出不窮 網上買保險當心不“保險”

朱銘來還表示,旅遊意外險作為另一種熱銷的互聯網保險,同樣有很多值得消費者注意的地方,“意外險最核心的內容恰恰是對意外的界定,特別是從事蹦極、攀巖、潛水、賽馬等高風險項目是否在保障範圍,各個保險公司在保單設計上會有不同,這就需要消費者在投保時看清條款。”

朱銘來認為,對條款的告知說明,恰恰是當前互聯網保險普遍較為薄弱的地方,“根據《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並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但在互聯網保險的投保過程中,通常很難保證投保人確認知曉相關條款的內容,很多時候投保人甚至只是隨手勾選,完全不清楚具體保障內容是什麼,導致理賠時出現糾紛。”

而對於市面上的各類“奇葩險”,朱銘來提醒消費者,並非所有帶“險”的產品都是正規保險,要警惕偽保險的存在。他表示,保險抗衡的是非故意性風險,凡是帶有投機賭博性質的,原則上都不應作為保險內容。另外,保障內容要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產生明確的經濟損失,並且不與現行法律法規相牴觸。

文字 | 北京晚報記者宗媛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