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原创 2017-11-06 黄小姐(黄佟佟) 蓝小姐和黄小姐

我和蓝小姐经常各自在家追看一部片子,然后各自吐槽。

最近在追一个韩剧《今生是第一次》,这个剧讲的是一个悲摧女编剧,毕业于首尔大学的精英,十年了,收入还不足三千万韩元(十七万人民币),还因为弟弟结婚被赶了出来导致流离失所,以至于不得不寄住到一怪咖宅男门下……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当文艺青年真惨啊”,我说。

蓝小姐逗我:“好在你不是。”

我:“我不是,那谁是?”

蓝:“因为你好爱钱。”

我:“哈哈哈哈哈……”

如果用爱不爱钱来做为文青的标准,我确实不算,而且我喜欢的两个女作家,张爱玲和亦舒都很爱钱,亦舒天天找金庸要涨稿费,张爱玲攒一箱子钱赠爱人……

说实在的,和鼓吹视金钱如粪土的清高人士相比,我更喜欢爱钱的女作家们,因为她们真实,因为她们不害人,因为她们会明明白白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最惨的就是没有钱的文艺青年。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要了解最惨的文艺女青年样本,看看民国女作家萧红就行了。

前几年,汤唯演《黄金时代》的时候,媒体热议萧红的私生活,有厉害的史学家垢病她混乱的感情生活,最严厉的指控是“打着女性解放的招牌给自己低劣的生物本能与情欲放纵找堂皇的借口”。

我不知道这史学家是不谙世事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是的,她确实是两次都怀着另外一个男人的孩子开始了和新的男人的同居生活,只不过这不是出于她旺盛的情欲(她身体实在太差),只能说是因为太没钱。

那时的社会不提供女性就业的机会,连男人都很难找到工作,何况女人,对于女性来说,最正当的职业就是嫁人,最不济也得找个男人挂着,因为只有男人才意味着经济来源。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王家卫名片《爱神之手》,巩皇演美丽的华小姐,住豪宅穿定制养俊男,但一切也是要靠着自己落力拢着男人上门才能维持这种水准生活……

过去时代的女性,除了有家底的富二代,漂亮的女人要靠男人才能生存,平凡的女人就更要了,身体是女人最大的本钱,基本状况是,和这个男人分开了,为了生活,就得去找下一个男人——找张长期饭票,是那个时候女人对自己婚姻的客观认识。

萧红那致使她怀孕的无良未婚夫跑了,她被饭店老板关在小房子里,唯一的途径是写稿,但写稿能赚几个钱,报社里的男编辑自己都养不活自己,看到来英雄救美的男编辑,一是出于感激,二是出于生存,难免以身相许,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男人的女人是活不下去的,不是是精神上,而是仅仅指生活上。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到后来,萧军的彻底决裂,无数次的眼皮子底下并不隐讳的出轨以及酗酒和暴力,她也忍 了,她对聂绀弩说的原话是:

“可是做他的妻子太累,我不知道你们男子为什么那么大的脾气,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妻子做出气包,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妻子不忠实,我忍受屈辱,已经太久了……”

萧红不是没有才华,就是在她最失意的香港岁月里,她也写出了伟大的《呼兰河传》和半部《马伯乐》,她唯一的死穴在于她的贫,因为贫而带来的病,因为贫而带来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贫而必须从一个男人流浪到另一个男人身边,攀缚在某个男人身上。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可以想象么?她人生中最幸福的半年居然是她1936年在日本独居的半年,没有男人没有爱情,但她异常快乐和平和,在给萧军的信里她写道:

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象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

在她贫病的一生,萧红自己认定的“黄金时代”仅仅是因为那是她一生中唯一不用为钱发愁的日子,“最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早年,在文学杂志当编辑,见识过无数因为没钱而狼狈不堪的文艺青年,偷偷在MSN上问你可不可以预支稿费,这个月没钱交房租了;能不能借五百块钱,想回家买车票……

有才华,没作品,年轻人的窘迫倒也罢了,问题是我还见过窘迫的大作家。

年轻时名满天下的美女作家,五十多岁时一个人住在黝黑的筒子楼,满屋子书,满屋子猫,空气里是浓浓的猫尿味,洗手间一面墙都是黑的,楼上浸水没钱修,就让它长满霉斑。而女作家本人面如菜色,头发稀乱扒在书桌上写长篇,地下是零乱的餐盒和猫粮袋……

如果说我还有作家梦,在见到大作家的家之后我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做一个文艺青年实在太惨了。

为什么惨?

因为穷。

写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穷?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1919年,毛姆因为写小说写剧本可以周游世界,晚年更在法国南部置下美丽望海大庄园,除了旅行剩下的时间他就在玛莱斯科庄园里思考人生。

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写了六十本侦探小说,书本身畅销不说,光是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收入,就让她的女儿为英国最富有的女人之一。

她晚年和女儿、女婿、小丈夫还有姐姐的一家人呆在一起,在距离伦敦三个小时车程的地方买下一所白色乔治式楼房greenway garden用来度假,去世后她的独家出版商Harper Collins一直照管着她的旧居以及外孙的生活,可谓遗泽后人。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当然就更别提J·K罗琳了,她从一无所有的失婚妇女,到登顶福布斯榜单,成为欧洲薪酬最高的名人,过去12个月收入7100万欧元。

而中国的严肃小说家也好畅销小说家也好,没成名之前肯定是窘迫了,成名之后如果不涉猎影视圈也脱不了贫。

二十年前文学杂志的稿费是千字三十,到现在很多文学杂志的稿费才千字八十千字一百,一年写一个十万字的长篇才八千,且还要争得头破血流,就算是畅销书作家,成名之后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维权上,因为各种人都在肆无忌惮地抄……

在别的地方,公然抄袭的人会身败名裂,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抄的人毫无愧色,并且还可以赚了大钱,名正言顺成了社会名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种舞台之上。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公然抄袭的人仍然可以公然出入各种场合,以前辈的姿态教导后人,只能说,版权意识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是真的太淡薄了……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因为有版权的存在,从事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图片和电影摄影,为人类的文明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能有好的生活。

换而言之,有人具有天赋,能够创造更新更美更有意义的东西,而版权就是我们对他(她)所从事劳动的认可与购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种供养,每一个人贡献出微小金钱,能让这些不从事基础劳动的人可以获得充分的生存空间与优越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为人类的文明进程前仆后继做出贡献。

而使用正版的人都在身体力行一种宣言:我们支持原创者,我们愿意活在一个支持公义与理想的地方。

心路历程可见《死都不要买假包》。

最重要的是,支持正版,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艺术创作者,拥有更美好的世界。

扯白|到底当文艺青年有多惨?

在刚刚过去的二十届上海电影节上,世界上第一部油画动画《至爱梵高》上映,导演用了七年时间,请来自15个国家125位画师手绘了65000帧油画构成了这部95分钟的史无前例的油画动画长片,当梵高回眸的瞬间,许多人已泪流满面……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创作者用心血和生命去创造给予我们震撼与美好的作品,理所应当得到更好的生活,而他们的作品也理所应当得到更好的流传与照顾,这是版权之所以存在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