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牡丹區投入19億元化解大班額成效顯著

9月3日是菏澤市牡丹區中小學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記者在牡丹區青年路小學看到,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生正在聚精會神的上課。據校長袁潤之介紹,今年共招收學區內適齡兒童270餘人,分成6個教學班,不會出現大班額問題。

青年路小學是牡丹區今年新建成的學校,佔地50畝,48個教學班規模,可以容納2000餘學生就讀,是該區今年4所新建成招生的學校之一。據瞭解,該區2018年計劃投入10億元建設11所城區中小學,目前已建成4所,新增加學位6750個。

自化解城區義務教育大班額工作實施以來,牡丹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有關部門通力協作,著眼長遠,多措並舉,取得顯著成效。

菏澤市牡丹區投入19億元化解大班額成效顯著

牡丹區長城學校是2016年建設並投入使用的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位於菏澤城區北部,有效解決了周邊群眾的就學需求。據該校小學部負責人王翠介紹,今年該校小學一年級招收學區內學生450餘人,按照學校規模完全能夠容納得下。

在解決城區大班額工作中,牡丹區科學規劃學校佈局,加快城區學校建設,在學校擴容增量上作足了文章。他們抓住城區大規模棚改的機遇,留足學校建設用地,科學規劃學校佈局,制定《牡丹區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專項規劃》,加大投入,加快城區學校建設步伐。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共投資18.6億元,新建、改擴建城區中小學18所,新增教學班927個,新增學位4.5萬個。

菏澤市牡丹區投入19億元化解大班額成效顯著

在加快學校建設,滿足群眾就學需求的同時,牡丹區嚴格規範招生秩序,實施“陽光招生”,解決由於“擇校”形成的大班額。他們根據各學校的承載能力合理制訂招生計劃和招生範圍。據牡丹區基礎教育科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他們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重新調整了城區初中和小學的學區,並在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後公佈實施,在招生工作中堅持做到“五嚴”:嚴格遵守紀律,嚴禁超計劃招生,嚴禁小一年級、初一年級超標準班額招生,嚴禁拒收應入學學生。堅決杜絕跨縣區、跨學區招生,確保不再產生新的大班額現象。

菏澤市牡丹區投入19億元化解大班額成效顯著

“作為一名即將到農村任教的新教師,我要努力讓農村孩子享受到同城區孩子同樣的優質教育。”在前幾天牡丹區新招聘教師崗前培訓班上,朱倩倩信心滿滿的告訴記者。

今年牡丹區招聘教師480人,絕大部分都安排到農村教學一線。據瞭解,該區近幾年已連續向農村充實師資近2000人,以優化農村學校師資結構,提高農村學校師資水平。

牡丹區把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化解城區大班額的治本之策,標本兼治,確保大班額問題不反彈、不回潮。近幾年,他們大力加快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累計投資7.8億元,完成農村中小學建設項目630個,建設各類校舍面積31萬平方米、運動場面積95萬平方米;投資2.56億元,為農村學校配備圖書、微機、音體美器材等。同時,建設教師週轉宿舍19處,實現了各鎮街週轉宿舍全覆蓋。2018年,該區又將186所城鄉中小學組成25個發展共同體,通過捆綁式發展提升整體辦學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