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測全院第2,有科研論文和比賽加持,但是卻沒有通過保研

大家都知道現在考研大軍中,保研、推免、佔很大比重,比如某TOP2某專業每年30個名額,保研推免就佔了22個,那就意味這想通過考研上岸的競爭是真的特別的大。所以,好多有保研夢想的孩子剛上大一就會拼命的去學習,去刷自己的績點,當然,成功的在多數,還有少數不成功,那麼,你所知道的保研失敗事種怎樣的體驗?

綜測全院第2,有科研論文和比賽加持,但是卻沒有通過保研

A同學:今天出上學期成績,雖然是第一,對於我來說,基本上算是保研失敗,因為績點意外地下落了好幾名。

2015年高考失利,在西南區的二本學校裡努力了三年,最後因為績點計算方式的調整和加分太少,基本算是錯失了這個機會,參加了985夏令營,拿到了優營,也發表過論文,能做的都做了,有一段很糾結的日子,基本是好幾天成宿成宿地睡不著,睜著眼睛到五點鐘。一邊準備考研,一邊揪心著保研。

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解脫,但是也算想清楚了,榮譽本是獎賞,本是給我殷勤付出的鼓勵,不應該成為負擔,不應該成為我前行的阻力。我怕的是什麼,無非是別人以為的好學生,保又保不上,考又考不起,但是我絕非如此低廉,僅靠過去的成績衡量未來的可能。

2018年9月4日,離考研不到100天,我不後悔過去的努力,也不質疑未來的方向,如果保不到心儀的學校,考也要考進去,如果考也考不進,那就2019再來一次。

B同學:保研資格的確定上,只用純績點排名,不排綜合排名,無任何加分項,無保研面試,無保研筆試。各科考試成績一次敲定不得重考刷分,成績該多少就是多少。大三學年所有成績出完後,本年度保研計劃名額數一下來,你就能知道自己能否保研了。

不會用不給蓋章來卡人保內,中秋節加班加點給外推同學蓋章。

保研率在13%-15%左右。

985&211&雙一流高校,現排名全國25名。保研這件事上學校是否為985&211的重要性人盡皆知。近年外推同學去的學校基本都是一流名校,我知道的人裡有二十多個保到清北的,其餘也都是復旦南大之類的。

C同學:先說說我的經歷吧。我在大學的前三年裡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輔修二專當社團社長拿獎學金做課題做志願者等等。然而並未保研。後來我想通了,我覺得我這三年裡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對我小學初中高中單調重複生活的補償。我在這三年中所學習到的處事方式以及體驗到的心理歷程是我走向研究所生活的寶貴財富。我選擇了考研,現在我站在了一個新的起跑線上。那些保研的人以及從起跑線上衝出去了,但人生就是一場賽跑,在某個時間段你跑得急超了我100米,在另外一個時間段我跑得快,超了你100米。但這場人生賽跑是漫長的,可能有上億米,所以這一百兩百米真得不算什麼。但要記住往前衝!

D同學:18級應屆畢業生,本科帝都一本雙非。我是在大一的時候就想好了準備保研,因為那時候就想要在國內讀研,又考慮考研風險太大,於是決定保研。從大一第一學期開始,一直好好學習,啊,不對,是好好應付每一門期末考試,英語數學這類基礎課是真的好好學了。大學三年的成績位列專業第二,基本上也是學院第二,因為我們班成績好,比第一的績點低了0.01,也就是差不多吧,大二大三兩年是專業第一。四六級分別是610➕和590➕,都在大一的時候過的。得過一些競賽的獎,大三還發過論文,雖然比較水一些的。

然後,大四上學期保研,我的平時成績是在保研的人中排名第一,然後還有一個面試,面試佔比50%,平時成績是50%,最後我的總分排名第7,一共保送6個,有18人進入面試,我就華麗麗地沒有保上,因為面試成績老師給分差距很大,那些老師想要的學生,體育拿獎的,某個重點培養的專業的學生,面試分數就很高,儘管他們面試一點也不好,問題都沒答出來,但是老師想要啊,呵呵。連參與保研的老師都承認保研確實對我們班不公平。

就這麼說吧,我們的保研比率是5%,每年得獎學金的比率是30%,有三年赴沒有得過獎學金的同學保研了的,呵呵

當時整個人都非常崩潰,自己努力了三年的成績跟10分鐘都不到的面試比重相同,臥槽,學院耍人玩呢,而且面試也不是公平的,那些什麼都沒有答上的同學只要老師想要就可以給很高的分。說到底,保研就是學院想要誰就要誰是吧

心態調整吧,我就覺得人不能一直倒黴下去是吧,所以我就勸自己好好準備考研,周圍同學也勸我,好好考,打老師臉去 雖然只有100天的複習時間,但我還是心裡憋著一股勁吧,最後果然打了老師的臉,初試第一,複試第一,總分第一,帝都財經類211擬錄取

所以說嘛,風水輪流轉,相信自己的實力,保研失敗了考研也會可以的。

最後小編想說:不管是保研還是考研,只要自己努力做到了,結果已經不重要了,要學會調整心態,因為這不是所有的出路。

綜測全院第2,有科研論文和比賽加持,但是卻沒有通過保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