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農民以前交的「公糧」可以轉化爲社保嗎?爲什麼?

aliangcn


交公糧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所形成的,是社會發展規律的必然產物,把農民以前所交的公糧轉為目前的基本養老保險,這既不現實也不太可能。或因為歷史本來就是無法改變的,可改變的也許只有人們對它的態度。

如何養老一直以來都是農民的心頭之痛,家庭養老、土地保障成為過去幾十年農民養老的定律。自2011年10月15日政府出臺了農村養老保險的新政策,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從而形成以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儘可能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

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起步晚及低起點,同時,農民對養老保險的認識不足,以及收入的不穩定,所選擇的是最低繳費,當符合領取養老金條件時所領取到的月養老金不足200元,如何養老?往往看到少得可憐的養老金時,就會把目光瞄準了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正可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差別由來已久,可以縮小?可以的。隨著國力的增強,以及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民收入逐漸增加,一是農民參保繳費適當提高年繳費額;二是政府在現有的補貼基礎上加大每年對新農保各繳費檔次的補貼額;三是基礎養老金與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同步調整,並提高調整幅度;四是“傾斜調整”同樣適用於農村老人。只有這樣,養老金的差距就會逐步縮小,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民才真正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Yifan5


在此我呼籲,提高農民養老金,刻不容緩!

交公糧的這批人,現在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了。

但是,很遺憾,現在的新農合每月只有90元(座標河南),年紀大會提高,最高也就兩三百一個月。
也有大病保險,但是算下來報銷不到一半。
他們交公糧和農業稅,已經將近30年了。
我記得小時,家裡糧食收完弄乾淨,先交公糧,要交好幾百斤。那時候農民種地根本無法養家餬口,都要出去打工,比如蓋房,做建築工等。上學交學費都要跑出去借錢。
如今,父母也退休了,還要養爺爺奶奶,自己退休金都不夠養活自己的。如果不是爺爺有點退休金,家裡生活壓力肯定要壓到我身上。
幸虧爺爺當年多讀了幾年書,成為了一名教師,不然,我估計現在我和弟弟都別想買商品房了。
但是我知道,未來父母的養老,只能由我們承擔了。而我們,還要承擔買房的重壓。
交了三十年的公糧,為何不能把退休金再提高點?城鄉差距太大了吧。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在此我呼籲,提高農民養老金,刻不容緩!
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趙冰峰


有關農民以前交的公糧能否轉化為養老保險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農民能否享受與城裡人一樣的養老待遇,這個問題有點沉重。

中國農民,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就作出了巨大貢獻與犧牲,從中共根據地建立起,中國農民無償的供應中共黨政軍的物資供給,抗戰時期亦是如此,特別是三年解放戰爭中,是中國農民用小推車推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還是中國農民在自己缺衣少吃的情況下,主動響應國家號召,擔起了供養全國人民口糧的任務,一直到1978年,這並不象宗元三農堂先生所說的繳納的農業稅,而是國家的任務,1978年至2006年時間,即農村分田到戶到2006年1月1日國家取消農業稅時間,農民先由交糧繼由交現金即農業稅。中國農民不但無償向國家交糧,還無償承擔了挑河治水,建水庫等國家基建任務。

需要申明的是,我國企業和農村在1978年以前沒有稅金一說,是按一定比例收益上交國庫的。農民由1978年一直到2006年一直在交農業稅。

城市職工1986年試行繳納養老保險,2011年國家規定企業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

城市職工1986年參加工作的工齡視為繳納養老保險,直至年滿15年即可退休。

綜上所述,城市1986年前參加工作的,

職工,能享受退休待遇,1978年前已上交公糧滿15年的農民有什麼理由不能享受退休待遇!


江蘇寶之林科技


為什麼不可以呢?

交公糧那一代人,都已經快要退休或者退休了吧。他們出生在五六十年代,那時候物資匱乏,從小他們就無償的響應國家的號召,打土豪分田地,從新做了時代的主人!在哪個連自己都吃不飽飯的年代,他們為了城裡人可以吃飯,為了國家!就把家裡最好的糧食上繳給國家,或許你會說城裡人,從來沒免費吃過農村人的糧食,可是這麼多年國家一直調控著糧食價格,就是為了不生產糧食的城裡人可以心不慌。

現在他們老了,歲月染白了他們的黑髮,他們再也不是那個打土豪分田地的英俊小夥子了,也不是那個繡花做鞋的小姑娘。他們把最美好的時光,最美好勞動無償獻給了國家好多年,為了國家的需要,自己種的糧食,哪怕自己沒吃一口,也要送給國家。哪怕洪水淹沒了他們的家園,也要想辦法繼續交公糧。



現在他們老了,是不是真的考慮過他們的餘生呢!他們是不是還要再為國家節約,節約社保局的開支,節約國家的錢,國家需要她們的時候,他們總會第一個無償支援,現在他們也需要國家呀!

難道這麼多付出還不能換來一點微薄的社保嗎?


農村早報


農村農民萬歲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已經快60歲了,看到的是農村老人60歲後,每月領到的是七十多快錢的保險金,真是有點心酸。要說農民交的公糧可以轉化為社保,我只能說,在七十年代出生的每一個公民,都參加了社會主人建設,為國家作出了貢獻,到60歲後,都應該和城市工人一樣發放退休金。跟本不需要繁瑣的手續。



中國要是相俄羅斯哪麼強大,出生的孩子由國家撫養。中國能相朝鮮哪麼偉大,農民的住房由國家分配。中國能相印度哪麼富強,醫療費全免。


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而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富國強民。也就沒有強大的資本為農民買單。我所提出的是,中國不能繼續進回外國的糧食,進口過來的糧食不是不發芽,就是轉基因,在這樣下去的話,中國的出生率基本為零,農村有句俗話,叫灘小便宜吃大虧。

什麼叫無公害食品,都是虛假的廣告,只有讓農民富起來,統一放放種子,減少化肥用量,在農村徹底杜絕農藥用在農業生產上。按需發放在農民手中,我想是每個中國人都會稱讚。



更是老百姓費解的是,在農村低保戶,貧困戶的救助資金,那麼多的蒼蠅在寢室,為何一直髮放,而老百姓的退休金遲遲得不到解決。


農村農民萬歲


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農民的社保問題,相信會逐步完善,並得以全面解決。

說到“交公糧”倒是引起我的一段回憶:當時插隊在哲里木,我們村在離縣城很遠,位於開魯縣與奈曼旗的交界處。第一次參加交公糧很興奮,凌晨四點就起床套車,天不亮車隊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科爾沁的初冬還是很冷的,手腳都凍麻了,可看著這一袋袋的玉米就要交到糧庫,那種自豪感、成就感難於言表。縣糧庫周圍排滿了交公糧的車隊,各村的老鄉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農民的辛苦,農民的奉獻,有目共睹,理應享受應得的社保待遇。雖然操作起來比較複雜、比較困難,當時交公糧是集體行為,沒有完整的個人徵繳記錄,正是億萬勤勞樸實的農民,撐起了這個古老、富庶、欣欣向榮的國家。

可喜的是三農問題,國家越來越重視,社保、醫保的問題已經著手在推進,相應農民的社保願望一定會實現!


沽上漁翁


問:你認為農民過去交的"公糧"可以轉化為社保嗎?為什麼?

農民過去交的公糧轉化為社保,就個想法倒是不錯,給農民解決一部分養老基金問題。可是細想起來不可能實現得了。因為全國這麼大,農林牧漁都有,還有地區差異,共計繳了多少也無法統計,交過公糧的人有些已不在,沒交過公糧的也是農民,這些社保都是受益到哪個年齡段,這些都是難題。

如果按曾經是人民公社社員的人,按參加人民公社起到一九八一年生產隊解體時的實際社齡給予退休金,倒是可以實行。也就是一九八一年年滿十八歲的農民為一年社齡,以此往上推,直到五八年滿二十三年社齡退休金最高。這樣在哪個地區都能統一。

有人說國家還不富裕沒有這部分錢,我想,農民要退休人員五千塊錢退休金的十分之一都是滿足的,如果還拿不出的話,那就不要在五千元的基礎上每年還往上漲了,原地踏步等農民們五年六年的也可以的嗎。

交過的公糧不管是轉化為社保還是實行退休制,現在也是最該辦,最當務之急了。

如果現在不解決,等二十年以後再想起交過公糧的農民,那這幫人也就寥寥無幾了。








金蘋果老楊


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就看政府願意不願意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想實現農村社保和城鎮人口社保同等待遇,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雖然我國廣大農民群眾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功效,當年很多人哪怕是自家餓著肚子吃不飽飯還要按時足額的繳納農業稅,排著隊交公糧。

作為一個在農村有些二十多年的生活經歷的人來說,每年夏收以後在鎮上的糧管所門口排隊交公糧是兒時的記憶之一。2006年我國全面取消了農業稅的徵收,遭遇幾千年的農業稅徹底成為了歷史,現在回想一下,我至少已經有13年沒有隨家人一起在家鄉的糧管所門口排隊交糧了。

而如今,當年身先士卒響應國家政策,繳納公糧的那些人已經老去,可正是需要社會福利的幫扶的時候,他們卻發現自己其實是很無助的。那麼,為何當年的公糧不可以轉化為今天的社保呢?

個人以為,還是當年繳納的那些農業稅量不夠,不足以支撐目前我國為所有的農民承擔其社保服務。

幾十年前,糧食價格並不高,每年繳納總產量的百分之十幾雖然對於農民來說彷彿是割肉一般心疼,但實際價格並不算多,即便是延續至今,也無法創造太多的價值。說簡單點就是當年的農業稅其實金額並不算太大,用那點稅金在幾十年後還要為農民發放社保,杯水車薪。


另外,我國目前的社保資金一直比較緊張,國家暫且不會對農民實施和城鎮居民通等標準的社保覆蓋,否則的話,社保資金虧空或許會更加嚴重。

大家可能不知道,從上個月開始,普通職工的社保金繳納金額較以前提高了百分之5左右。

我們的社保金都讓誰用了?😂


糧油市場報


上下五千年,受苦的永遠是農民。以前農民自己吃不飽的情況下交公糧支援城市發展,現在城市發展了也沒見的對農民有多好,農民工是他們的稱謂,城市人不願意乾的苦活髒活累活農民幹了,農村的青壯年勞力為城市人服務 ,可最後他們得到了什麼。背井離鄉,拋妻離子,老少分離,親情割裂,到老了帶著一身傷病又回到了農村。國家欠農民的太多了,太多太多了。農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發展,城市富裕了能不能反哺下窮苦的農民,算了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搬磚去了,一會工頭要扣工資了。


風輕雲淡194855503


你認為農民以前交的“公糧”可以轉為社保嗎?為什麼?



這個想法好,這是為農民說話,本人也認為如果能把以前農民交的公糧轉為社保,那再好不過了,但是這種事情可能嗎?不可能!也就是說不會轉為社保的,畢竟是已經過去的事情,而且手續特別複雜,一般農民交的公糧都不一樣,而且每年交的姑娘也不一樣。

以前農民交公糧是因為國家窮,國家的基本收入農業佔大部分,農民交公糧是因為農民種的國家的地,似乎理所應當的交公糧。現在隨著國家富裕了,農業儘管是國家的基礎產業,但是農業的效益不是太好,為國家貢獻財政收入小。由於糧食價格比較低迷,農業最薄弱的一個產業,目前國家為了鼓勵農民種地,對種地農民實行良種補貼、種地補貼等等,不再繳納公糧以及農業稅。



取消公糧或者農業稅,應該是在2003年,2003年以後不再有這種現象發生,所以農民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農業目前在國家的財政收入當中佔的很小的比例,但是輝煌的過去也就是農業撐起了祖國的藍天。

農民是辛苦交公糧,如果轉為社保從農民的角度來考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好多農民交了公糧,甚至幾輩人交公糧,有的已經去世,這樣就無從插手來做這一項工作,而且以前也沒有建立什麼檔案,沒有能確定的數字來作為專為社保的基數,但對於現在年輕的農民沒有交過公糧也無法轉為社保。或許也是因為這種原因國家60多歲以上的老人實行了,最低生活養老保險的原因之一,畢竟老一輩的農民,對國家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總之,把農民以前交的公糧轉為社保,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也是為農民著想,為老農民著想,但這一切都成為了歷史,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特徵。但是把公糧佔為是不可能的,只能作為一個美好的願望或者是想法,原因有很多,不言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