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變中,明軍爲何一敗塗地?

正統十四年,瓦刺首領也先率軍南下進攻明朝,英宗在王振鼓惑和挾持下,不顧臣僚勸阻,決意親征。由於王振貽誤軍機,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刺軍包圍。正統十四年八月十四日,瓦刺軍發動進攻,明軍全線崩潰。在混戰中,王振被明將樊忠以棰擊死,英宗被瓦刺軍俘虜,50多萬明軍死傷過半。此所謂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中,明軍為何一敗塗地?

這段歷史很多人都知道,畢竟,土木之變是明朝歷史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且土木之變直接引發了之後的北京保衛戰、南宮復辟等事件,對後來歷史影響頗大。但是,為何明軍在此役中一敗塗地。

按照道理,那麼多軍隊,在皇帝的御駕親征中,應該表現不至於太差。雖然這裡面,王振扮演著非常不堪的角色,貽誤軍機,導致對瓦剌作戰時處於被動。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有些不解。

事實上,除了貽誤戰機,整個明朝對北方威脅,準備遠不夠充分。北元雖然嗣後分裂,有瓦刺、兀良哈等部,看上去各支力量減弱了,但是實際上瓦刺的能力在縱橫捭闔中依然很強,而明軍忽視了。當然,不熟悉土木堡的情況,也是最終失敗的關鍵。

土木之變,皇帝被擒,真乃丟臉丟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