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7旬老人背着儿女投102万买理财被骗,对此您怎么看?

半岛晨报


对于大连本地笔者来说,这个事应该很有话语权了。

首先这个实例的本身,是老人投了一家叫做“爱福家”的,打着未来可以养老的,本质是理财性质的公司。

从合同上可以看到,并非养老,说白了,就是理财。

只是这个理财,显然一般的机构并没有资质,而承诺给客户的收益,是13.5%。

对于一般的理财而言,能达到10%左右的,绝对就属于“高息”了,如果真的能按时兑付,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一般人的心理,都是还是担心。

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会先少量的投资,尝试一下。

显然,你少量投资的收益,必然能收的到,因为如果初期就跑路的企业,那实在是水平太LOW了。

接着,当你继续投资的时候,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收益,大多都是后面的钱来补前面的,当这个庞氏骗局的资金池难以继续维持,或者资金池足够大让运营人员觉得可以卷钱跑路的时候,那么跑路可能就来了。。。

所以,对于这样的投资者,尤其是老师,笔者真的深表同情,并不应该责怪他们,毕竟老人只是想多一点收益而已,而且前期又兑付的上,再加上其它的公司高大上的宣传,置身其中,有多少人会质疑呢?

所以,借这个机会,以及前段时间出现的P2P暴雷潮,笔者再次提醒投资者朋友们,高息的理财,一般的机构,都是没有资质的,真正合法的机构,其实无外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其它的民间机构,再怎么包装,你至少应该知道,它们是有风险的。

希望这样的悲剧,以后不要发生。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条清狗,更多逻辑思考与投资理念,敬请关注!


雪茄金融狗


102万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相信任何人听到都会觉得非常惊讶。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的积蓄最终却无人再承诺兑现,对这些老年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

据媒体报道,大连这位老人当时是把钱投资到了一家名为“爱福家”的公司,公司对外宣传投资不仅可以得到高利息的回报,而且还能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这家公司以此为宣传噱头,然而其到处宣讲的“养老基地”却从未开放过,实则就是在圈钱,他们就是将这些缺乏警惕性与判断性的中老年群体作为目标人群。

那么面对这样的现象,剖析问题的根本,还是要知道老人为何会对这些看似荒唐的项目感兴趣?是什么最终打动了这些老人的心?为什么这些老人把一辈子的积蓄轻易就投了出去呢?投资102万的这位老人曾表示,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就是普通家庭,老两口平时生活十分节俭,这笔钱除了他跟老伴攒的积蓄,还有两个女儿平时贴补家里的。

“不想给儿女添麻烦”是众多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为未来的养老感到担忧是老年人真实的内心写照。很多老人内心孤独,有的甚至对儿女们都失去了信任。这从个例来说是子女对老人的关心不足,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而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太低,老年人的需求达不到,所以才容易上当受骗。


半岛晨报


首先,可以明确,这位老人购买的理财产品肯定不是银行卖的那种,而是私人搞的那种投资公司或者p2p平台。去银行买理财,几乎不会被骗,而找私人买,就一定被骗!

其次,老人上了年纪,智商就会降低,甚至变得跟小孩子一样不懂事,他就很容易背着自己的子女做出一些不靠谱的事情来。他如果和自己的孩子商量一下,或许就不会被骗!

最后,他投资的102万,肯定是追不回来了。就算能挽回一点损失,也只是那点零头罢了!

毫无疑问,钱一旦脱离了我们自己的实际控制,进了平台,钱名义上还是我们的,实际上被平台控制,进了平台老板的私人账户,这个钱就等于是他的了。他跟我们是一种借贷关系,他要是跑路了,不把钱还给我们,那名义上是我们的钱还是我们的吗?我们的钱就等于羊入虎口了啊!就打了水漂啊!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自古以来,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把钱投进去,就是去做贡献的,去挨刀的,我们就是鱼肉,就是待宰羔羊,而那些投资公司和平台就是狼,就是屠夫!最终,我们会被吃掉,就算没被彻底吃掉,也是大出血,成残废!按照这个逻辑,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投进去的钱会打水漂,为什么他们会跑路。这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啊!

中国这个社会是很卑鄙的,很多东西注定有去无回!我们的电动车被偷了,或者被挖走了电瓶,你报警有用吗?登记了,就是等消息,但永远不会有下文!我们把钱借给亲戚朋友,他却死活不愿意还钱给你,跑路了失联了,有的拖了很久才还给你,还不付利息给你,钱都贬值成什么样了?

很多理财产品的出发点是为了融资,把老百姓手里的钱以投资理财的名义诓骗进来!一开始他们这些p2p平台就没安好心,他们就是来圈钱的。

既然,出发点是错的,结果当然是很悲惨的,投资者的钱被骗走,血本无归!

私人公司的信用是很脆弱的!它们随时会跑路,把投资者的钱卷走。我绝不会把钱投到这种私人搞的投资公司。

在中国,有很多骗子和骗子公司,专门吸老百姓的血,他们吃肉不吐骨头啊!私人的信用是毫无保障的。如果你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喜欢存钱,那你最好去国有银行存钱,那里是最安全的。如果国有银行你都不相信,你还能相信啥?私人搞的,随时跑路,它们只让你看到高收益,却对你隐瞒了高风险!它们是最不靠谱的。他们太容易跑路了,说跑路就跑路。跑路了,维权难啊!

钱一旦投出去了,名义上还是你的,但是,并不是由你实际控制!钱一旦脱离了你自己的掌控,就由不得你了,它很可能就会被人黑掉!作为普通人,不要想着坐收利息,吃利息听起来很爽,但一旦平台跑路,你就爽不起来了,一切就变得不美好了。你能保住自己的血汗钱就不错了。当你想得到更多时,你已经拥有的都可能全部失去!现实太残酷了。

很多老人卷入这样的非法集资,被骗者也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往往有很多存款和退休金,有钱可以投资,他们又迷信存钱,贪图那点高利息,殊不知,骗子图的是自己的本金,老人们的本金会被一次性骗走。


老邓的观点


【这个问题还是由我这个内行人来解答吧】

据媒体报道,大连这位老人当时是把钱投资到了一家名为“爱福家”的公司,公司对外宣传投资不仅可以得到高利息的回报,而且还能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这家公司以此为宣传噱头,然而其到处宣讲的“养老基地”却从未开放过,实则就是在圈钱,他们就是将这些缺乏警惕性与判断性的中老年群体作为目标人群。



那么面对这样的现象,剖析问题的根本,还是要知道老人为何会对这些看似荒唐的项目感兴趣?是什么最终打动了这些老人的心?为什么这些老人把一辈子的积蓄轻易就投了出去呢?投资102万的这位老人曾表示,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就是普通家庭,老两口平时生活十分节俭,这笔钱除了他跟老伴攒的积蓄,还有两个女儿平时贴补家里的。


“不想给儿女添麻烦”是众多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为未来的养老感到担忧是老年人真实的内心写照。很多老人内心孤独,有的甚至对儿女们都失去了信任。这从个例来说是子女对老人的关心不足,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而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太低,老年人的需求达不到,所以才容易上当受骗。

————————写文(生活)不易————————

——喜欢的麻烦关注一下Coco喜欢皮卡丘——


单笙go


102万可不是小数目,说明这个老人还是中产阶级的代表了,这个老人陷入的是最简单的“庞氏骗局”,无底洞开始让人看不透,最后看透时钱财已经被骗得精光,说来说去都是人的欲望作祟,没有贪欲的话还怕被骗嘛?

第一,要摆正心态,要相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很多骗局设计都很老套,以小恩小惠开局,诱惑一些成天想发财的人,这些人被发财梦冲昏了头脑,一下就被带进了局,自然是不停投资投钱,而骗局这张渔网却越收越紧,最后大获全胜。特别是理财经验极少的老年人,很容易上当,心态平衡一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第二,作为子女要时刻关注老人的一举一动。老人被骗102万一定是个长期的过程,肯定不是一次性划走的钱,子女要留意老人有无异常表现,比如反复去银行取款,交流中无意识透露一些理财或者投资信息。子女发现有异常行为要及时制止,必要时报警。


第三,增加理财知识和防范诈骗的知识。老人本来就对理财知识非常匮乏,对风险识别和诈骗防范没有必要的经验,为了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关注网上案例和理财知识讲解,也可以去银行请教理财人员。最直接的方法可以购置银行理财产品,通过购买的过程以及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交流,达到增加知识储备,防范风险危机的效果。

这个典型案例给现实中还在上当受骗的客户提了个醒,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通过合法理财方式才有可能取得实际收益,不明来历、没有资质的平台千万不要沾染。


财富公元


我是从事金融工作7年的工作者,并且现在也在从事这个工作的。接触老人成千上万,提醒一下现在的年轻人,没事儿关心一下你们的父母。包括他资金方面的问题,不要总觉得我不惦记他这点儿钱,对他的生活就置之不理,实事上老人在投资失败以后很容易上火导致疾病发作。而且作为一个金融工作者我奉劝大家一句,让老人远离理财。因为这个行业骗子太多,甚至五花八门。现在老人的智商根本防不住。同时我也奉劝现在的年轻人不要一味的去排斥理财,因为你不去了解,你父母就得背着你去自己选择,因为现在理财是钢需。最好用你的思维去接受并且分析,不能一味的去告诉他们这个事情不好,那是没有用的。所以我觉得这个社会不要总说现在的人总去骗老头老太太,原因是现在的孩子没有对老人真的用心。


1接近完美1


这种老人就是难听的那种说法,吝啬鬼,好听点说是守财奴。就是不管到了多大年龄钱财也不舍得放给儿女。一辈子就是爱财如命。我们身边就有不少这种老人。有的甚至到死那天都不把财产分配给子女以致于死后子女为了钱财而反目成仇。我的父母就不是这样。年老时就留几万也告知儿女。我也是学她们尽管不到五十岁都把钱财向子女一一告知。老人留那么多的钱干什么,难道是不相信自己的子女。这种老人把大笔钱去理财都不告知子女最后被骗也是该。本人说的比较狠。真是咎由自取。


北方有佳人1490407


大连7旬老人背着儿女投1O2万买理财被骗,说明老人防范意识和识别人和事上,有很大欠缺。加上老年人不服老,从心里想让儿女们看看老了还能挣钱盲目自信不好心态。人老了反应能力下降,分析判断能力退化。这些都是老年人衰老的表现,骗子就是抓住老年人的弱点进行坑害老年人,不法侵害老年人的钱财。


王静217682017


第一现在的老人都是旧社会思想,省吃俭用,想多攒点钱,给骗子们机会。第二老人多数比较执拗,被洗脑以后只听骗子的。第三防范意识不够强。我们需要怎么做呢?第一社区组织防范意识教育。第二儿女加强监管。第三银行要多关注老人转账业务,提高对老人的服务质量。第四国家加强对骗子的查处及处罚力度。


徳佑地产辛少峰


看到这个消息,心里为之一震,我们家族财富密码致力于守候财富,普及理财知识,防止被骗,发表上百篇文章,每天却仍有大量人受骗上当,难免唏嘘。

关于老年人受骗,我们主要从心理上来分析。

很简单的逻辑,对不对?

为什么简单的逻辑、陈旧的骗术、劣质的保健品,依然每次屡试不爽?

是子女没有劝诫到位,还是父母真的冥顽愚钝?


换位思考一下,大概分为三种类型:


A型老人,对产品确信无疑。大约我们认为受骗的老人都是这种类型,其实是最大的误会。


B型老人,对产品半信半疑。对产品、服务本身存有疑虑,但愿意进行尝试。这与目前的医学水平、医疗普及、医患矛盾密切相关。老人们对于自己常年无法治愈、求医困难、退化性老年病不得不抱有抽奖的态度去治疗。即便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万一那个万一是自己呢?而这一类的老人恰恰是最多的类型。


C型老人,对产品疑却择信。明明知道产品或者服务是无效的,还要去选择信任。信任是对人的信任,而非对物质的相信。换句话说,老人是对提供产品的人产生信任,不愿去伤害或者做有违背其意愿的事情,所以主动选择购买,以保持良好的信任关系。这一类的老人也在逐年呈现上升之势。


几乎所有的子女都认为盲目购物的老人属于A型。当子女用责备A型老人的态度来以偏概全时,会遭到B型老人内心的强烈排斥;而C型老人更是会把你对这个问题的态度隔离起来。很明显,他们不是不懂,只是不愿懂,或者不想懂。


关爱老年人,并让他们多接触正能量的理财圈,不再让老年人的晚年流血流泪!


我是家族财富密码高级研究员赵净。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更有丰厚奖品不定期回馈,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