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过程中,如果李渊不退位交出权力,李世民会杀他吗?

历史不相信假设


感谢提问:

政治就像是一部电影,谁是主演无所谓,关键看谁是导演。早在玄武门之变以前,李世民就已经是大唐王朝的实际掌权人。任何朝代成立之初都是谁控制兵权谁就是实际意义上的皇帝。这点我们从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后,李世民几乎没有遇到大的阻力就能看出来。这个时候的李渊退不退位已经不重要了。


综上所述:李渊不退位,李世民也没有必要杀他。皇帝只是虚名,最要紧的是谁说了算。李氏家族作为当时的氏族大家,李世民犯不着为了一个皇帝的虚名而杀掉李渊。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实际情况,李世民是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谋反为借口杀掉他们的。玄武门之变结束了,他拿什么理由去杀李渊。


明清书画鉴赏


苍茫大地认为:李渊一般情况不可能不退位,万一不退位李世民会逼他退位,李渊如果太不识相,李世民会毫不犹豫杀了他。(当然李渊是很识时务的)。下面我依据巜资治通鉴》分析一下,望斧正。

玄武门事变前,当事人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各怀鬼胎,四人都是玩政治的高手。

李渊进了长安,披上了龙袍,李世民有太原首义之功,又扫平王世充、窦建德等各路枭雄,手下悍将名臣林立,李建成长期留守长安,在帝都极有威望、也极有势力,李元吉极有野心。

四个厚黑专家如此下棋:李渊知道长子建成久为太子,党羽已成,也属正统,废掉他天下会再次大乱。李世民久历沙场,征战四方,战功卓著,又有首义之功,更主要的作为秦王、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开府仪同三司,手下房玄龄、杜如晦一帮文臣个个拔尖,长孙无忌、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侯君集、段志玄、张亮一帮武臣如狼似虎。已是尾大不掉,长安城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李渊准备让李世民回到洛阳,管理陕州以东广大地区。进出用天子旌旗,像汉景帝的弟子梁孝王刘武一样(相当于评书里的一字并肩王,听封不听召。)兄弟俩一个正统,一个功劳奇大,平分江山。如此处置,不伤和气,基本公平。

但李建成和李世民各怀鬼胎。李世民功高盖世,想更上一层楼,最终上位,他离开长安,就相当于告别了皇位。

李建成自以为久居太子之位,在朝廷上极有势力,想把李世民控制在京城,等死老爹,凭自己的正统,凭在长安的势力上位。一旦让二弟去洛阳,二弟有皇父诏令,等同放虎归山,将来必定尾大不掉。所以极力阻止了世民去洛阳。同时开始用各种手段削弱李世民的势力:用一车金银制品收买大将尉迟恭,被大老黑(尉迟颜色较深)拒绝,又派刺客来刺杀,未成,李元吉又告御状,怂恿皇帝抓了老黑,还想干掉老黑,世民出面力争,老黑无罪释放,老大、老四又外放秦王爱将程知节(咬金),收买段志玄,不成就外放。突厥郁射设率几万大军包围乌城,建成荐元吉挂帅,元吉趁机抽调秦王府大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还抽调秦王手下的劲卒,想逼秦王做光杆司令。

李世民也是厚黑专家,早就开始布局。他知道东都洛阳重要,派心腹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守洛阳,同时派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率一千精锐到洛阳,拿出大量金钱丝绢收买天下豪杰,李元吉诬告张亮造反(人脏俱在,非反而何?),但张亮先被抓后被放,还回到洛阳,大喊俺胡汉三又回来啦!李世民对下属长期的洗脑教育,让他们明白只有抱住秦王这根粗腿,才有活路,才有出路!秦王旧部除了李靖、李世勣(评书中的徐茂功)是倚墙派外,其余像鸭子一样跟着头鸭李世民哗啦啦地下了水,他们的口号是伏保秦王,干掉建成、元吉。李世民还成功地借李建成之手在玄武门安排了个双料间谍守将常何,在太子宫竟然也成功地安插了率更丞王晊。

玄武门事变的经过文友们都熟悉,我也多次在头条写过,不赘述。我想强调的是李世民阴谋集团作了充分准备。

该事变的诱因是李元吉北伐前夕,大举从秦王府调兵调将,同时密探王晊告知李世民,你大哥、四弟合谋,准备趁老四出征,你和老大在昆明池给老四设宴送行之际,干掉你秦王,谎说秦王暴病而亡,再除掉营中的老黑等秦王旧将。

李世民借此事煽动旧部,让他们明白不干掉太子、老四只能等死!同时暂时忍而不发,进一步麻痹老大老四。

再巧施连环计,深夜入宫见李渊告御状:说建成元吉和小妈妈后宫张婕妤、尹懿妃不三不四,老爹召建成、元吉入宫,利用李建成的麻痹:太子一直以为守将常何是自己人,自己带十余骑在玄武门设伏,李世民亲手射死大哥建成,尉迟干掉了李元吉。东宫大将冯立、薛万彻死战不退,还扬言要攻打秦王府,大老黑奉世民令拎出了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太子及元吉手下溃散。

李世民又派尉迟恭进宫,大老黑顶盔贯甲,手执槊,把李渊控制起来,李渊差点尿了裤裆,当年李世民曾豪迈地说过:凭自己的背上弓和老黑手中槊,可以纵横天下!老江湖毕竟是老江湖,立马认怂,大臣萧瑀、陈叔达也识时务,劝李渊接受现实。李渊立马下令各军受秦王节制。然后和世民秀了一番父子恩爱:父亲摸儿子的头说我几乎象曾参母亲那样怀疑儿子。李世民跪含父亲的乳头,(这个早就成年的我到死也学不会的!真是恶心大妈给恶心开门一恶心到家了!)大哭了很久。我估计世民这哭是真哭,为那场惊心动魄的兄弟肉搏(元吉差点儿用弓勒死世民),为即将到手的皇位!不久,世民被李渊立为太子,他杀死建成、元吉的十几个儿子,没多久,李渊退位做了太上皇,处心积虑的李世民成功登基。

我以为李渊是识时务的,建成、元吉的人头、十几个孙子的人头告诉他世民是个狠角色;尉迟恭的槊上残留着的元吉的鲜血也告诉他,不老实的话槊等着吸他的血!在皇位面前,什么父子兄弟叔侄亲情不如一张擦屁股的纸!李渊也别无选择,因为成年儿子就杀剩下李世民一个了!

如果不识时务,玄武门事变发生时,坐着船在海池里游玩的李渊早就死于“沉船”事故了!既然那时交出军权,他就准备光荣退休啦!

李世民犯罪集团既然能丝丝入扣地安排了玄武门这次谋杀,就绝对李渊绝不会手下留情!当然为了对天下人有个交代,只要李渊抵触情绪不激烈,那就软禁再说,让他先成为傀儡;如抵触严重,发生什么沉船事故、或暴病身亡均有可能,到时世民会抱着父亲再痛哭一回就是!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发动的一场军事政变,政治斗争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政治人物发动政变的目的往往很明确,达到目的的欲望也会在这一刻达到顶峰,有一种说法是“不成功便成仁,”大概就是说的这样式的千钧一发之际。(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仅仅是要杀兄,更主要的目的是夺嫡,也就是说他的最终目的是要登基称帝,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规程中,所有的障碍要么被他清除,要么把他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从来没有中间路线可走。

即杀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杀戒一开,只能朝着最终的那个目的一往直前,如此以来,唐高祖李渊的性命还真就通过帝位与李世民的军事政变,“刀剑无眼”,真的伤到李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再说了,玄武门之变对于李渊这个三个儿子的父亲来说,打击也的确大,虽然说政治斗争就是要讲求不择手段,在不经意间李世民恰好的契合了这一潜规则,这也是他为什么能笑到最后的原因。

但是李渊毕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没有李世民的铁石心肠,眼看兄弟阋于墙,兵戈相向,三子仅剩一子,李渊只能在悲伤中黯然退场,把皇位传给了急于上位的李世民,有人说李渊退位乃是自保,他在位期间发生的玄武门之变已经宣告了李渊政治生涯的结束。

李世民向所有人证明了在唐朝的政治格局中,谁才是大小王,李渊虽然支持李建成,但大唐的军队在李世民手中,因此,李世民才是左右政治走势的关键人物,无可替代,李渊把皇位给他这个“铁石心肠”的儿子,也是情有可原的!


历史三日谈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本质是冲皇位去的,换句话说,最终是冲着唐高祖李渊去的,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是“顺手的撸草兔子”。

如果李渊不退位不交权,李世民会杀他吗?答案是:不会。为什么?



玄武门之变

我们先来看看“玄武门之变”那天的情形,你明白了。

唐高祖武德九年,刚刚建立不到九年的大唐王朝,在其都城长安,就发生了一件兄弟残杀、血染宫门的大事件。

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秦府部下,在长安玄武门,悍然杀死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进而逼宫父亲李渊。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不久后,李世民坐上皇位,改元贞观,史称唐太宗。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了。

政变的“两个细节”,暴露了原因!

其实在“玄武门之变”过程中,有两个细节,是不能忽视的。



第一个细节:尉迟敬德

秦王李世民率众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当李世民心腹大将尉迟敬德,满身是血,拧着李渊儿子血淋淋人头,“闯宫”晋见时,李渊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也就是说,此时的李渊早已被李世民提前控制了。

唐高祖李渊成“笼中鸟”,插翅难飞,已经无法再行使君王之权了。无论李渊交不交权,反正他手中已无兵无权,逃也逃不出去,所以交不交权也是一回事。李渊是聪明人,见二子已死、也不能复生了,自己处境也在凶险中,只能顺水推舟,脑袋急转弯,马上说太子齐王谋反、大逆不道,李世民等人平叛有功,那个…赏,重赏。随后李世民被封为太子。

试想一下,若李渊死脑筋、情绪化,降罪李世民等人,那么事必会惹起他们干出进一步出格的事儿。

要知道,当时杀声一片、满脸是血的秦王党羽们,在连续杀了大唐太子、齐王之后,也是恐惧万分,已经杀红眼了。已杀红眼的人,稍微逼一下 什么事都有可能干出来。所以,李渊只能识相的顺从了,好汉不吃眼前亏。



第二个细节:立太子神速!

玄武门之变,仅3天后,李世民就被册封为太子。立太子这么大的事,怎么样也需要时间,册封也需要时间筹备,更会涉及到朝臣态度问题,毕竟大唐不仅仅是李家的,还有其他关陇大贵族的态度。可见,李渊之所以被迫如此迅速的立了李世民,也是因为群臣见太子齐王已死,纷纷转而支持李世民的结果。所以,儿子翅膀硬了,众臣又拥护,老子也没法了,只能顺应了群臣之“谏”。

另外,“玄武门之变”后,作为政变的延续事件:李世民又连续灭了亲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满门,并杀光了十几个侄子(李建成、李元吉儿子们),一个不留,斩草除根,还霸占了漂亮的弟媳(弟弟李元吉的老婆)。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李渊,已经无能为力了。

就算李渊不退位,也是个傀儡了。实权已在李世民手中,朝廷四梁八柱也换成了李世民的人。所以,李世民不是皇帝已胜似皇帝了。

李世民:会不会弑君弑父?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就算李世民为了美化自己,可以把史书写成“被兄弟逼迫、迫于无奈”等,甚至也可以把李建成写成“好色无能昏庸”等,这些勉强都还说的过去,但是“弑君弑父”这个罪名,他是万万不敢背的。

李渊年事已高,反正已经掌握实权的太子李世民,也不急于这一时,其实他也许可以等到父亲李渊寿终正寝,没必要贪上“杀父”千古骂名。

当然,不久后李渊主动退位,过上了清闲自在的晚年太上皇生活,寿终正寝。唐太宗李世民,也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

【原创:峰子哥;点关注 趣史随时得到!】


峰子奇观


要破解玄武门之变过程中,如果李渊不退位交出权力,李世民会不会杀父,首先得了解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其次,要看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后的表现,才能下定论。


一、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玄武门之变纯粹是太子党李建成和实力派李世民之间的长久争斗之后的最后决战。


而事情的起因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多次联合李渊嫔妃向皇上李渊诬陷李世民,李建成甚至用毒酒毒害过李世民。


而且李渊又常李世民去平定边患,并许以立他为太子。李渊无数次的举棋不定,太子党无数次的挑衅,烦不胜烦,战功卓著的李世民这才和唐玄龄、长孙无忌商量保全自己的方法。



于是李世民状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决定次日问询两人。但是李建成李元吉早已得到消息就准备提前面圣,再次诬陷李世民。


于是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设伏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且杀了他们所有的儿子。


李世民曾参与了反隋建唐一统江山的行动,战功卓著,只因李建成是长子,才立为太子的,可他一无战功二没本事,还时时处处刁难李世民。结果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丢了卿卿性命。


从整个事件来看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凶残暴虐之徒,只是被逼无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斗争中,必须狭路相逢勇者胜。


所以即便李渊不让位给李世民,李世民也绝不会杀害自己的父亲,当一个弑父篡位之人。这是人之本性使然。



二、玄武门之变后的表现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后,让尉迟恭前去保护李渊,并没有软禁李渊,也没有对李渊采取任何行动,只是汇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被诛杀的消息。


其实李渊早就有心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是因为他的耳朵根子软,心也很软,不想让李建成难受。所以一拖再拖,一变再变,最终让兄弟俩反目成仇,不得不兵戎相见。


玄武门之变之后,现在李建成的问题已经解决,只剩下世民足以担当重任,至于让不让权在他自己,在所有的史书记载中都没有说李世民要提前接班。



史书上记载李渊让位时,李世民多次推辞,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渊即便不让出权利,李世民也绝不会杀死父亲。


何况说李建成,李元吉已死,李世民即是太子,李渊年事已高,当上皇帝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战功赫赫,聪明的他又何必多此一举,来担一个弑父篡位的千古骂名呢?


另外,李世民已经掌管了所有的军队,即便李渊再当皇上,也无兵无权可用,只不过是个傀儡皇帝,李世民再去杀父亲,这不是愚蠢至极吗?如果是这样的人,他怎么可能成为千古一帝呢?怎么可能创建贞观之治呢?


再去看看李世民后来的治唐方略,他连魏征这样的人也敢用,他连犯罪的人也敢放回家过年,就是政敌他也没杀,他拥有了兵权,又怎么会杀害年迈的父亲呢?


只是李渊是一个识实务为俊杰的人,乐得做个太上皇,把皇位让给儿子,既让自己有了高风亮节,也成就了儿子一世美名。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古人对文字的把控能力,是非常强的,比如玄武门之变的字。纵观中国古代史,但凡有哪个事件被挂上一个变字,不用想,要么皇上提前驾崩了,要么皇上回家种地了。

史官在修史书时,也会非常慎重的使用这个字。故而,历史长河虽然悠远,能让我们看到的变字并不多。很不幸的是,仅仅是唐朝,就有四次变故,还都发生在玄武门。

题目所说的玄武门之变,应该是唐朝第一次玄武门之变,而且是影响最大的一次。那么,这一次玄武门之变,如果李渊不退位,李世民会杀了他吗?

嗯,我们先来捋一捋这件事,看看史书里是怎么记载的。

当年李世民助他老爹得了天下,自己劳苦功高,因此觉得这太子之位应该是自己的。可是呢,李建成这个窝囊废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时不时的想弄死自己。于是,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直接搞死了李建成,并囚禁了他老爹。

这场事变的结果,就如同史书记载的那样:皇帝李渊被逼退位,太子李建成被杀,皇子李元吉被杀,他们的家人也得遭到了屠戮。所谓兄弟睨于墙,便是这个样子。

为何李世民如此大胆,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呢?首先我们要清楚,打仗就是在打钱,谁的钱多,谁就更可能赢得战争。在事变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实力如何呢?

秦王李世民这边可以说是兵多将广,财大气粗。

武将有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秦叔宝、侯君集等人。智囊团则以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孔颖达等十八学士为主。除此以外,还控制了山西河南河北等战略要地,同时这些地方也是隋唐最富庶的地方。

李建成则不然,因为他常年镇守国门,身边几乎没有什么武将。身边虽然由魏征、王硅这样的智囊团,他却不怎么会利用。他虽然贵为太子,位虽高权虽重,可毕竟皇上还在,他又能控制多大地方?

论财力论兵力,李建成与李世民,根本就不在一个段位。即使没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也没那么容易搞掉李世民。但此时的二人,早已势同水火,必有一人死掉,这场太子之争才能结束。

其父尚在,兄弟相残,虽不忍见,亦属无奈。李渊作为一老油条,他又怎能不知其中利害?他要真想一门心思立李建成,就应该像朱元璋那样,把李世民身边所有的刺都给拔了。

可惜啊可惜,李渊不是朱元璋,李世民也不是朱允炆。而靖难之役与玄武门之变,则有异曲同工之妙,更神奇的是,他俩还都成功了。

怪谁呢?如果李世民不姓李就好了,如此,李渊也不会有那么多顾虑。什么功高震主,什么开国功臣,统统都是纸老虎!兔死狗烹这个道理,李渊岂会不知!

李世民夺得皇位之后,深知此位之艰。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他便除掉了所有可能威胁到他的人选,比如他的兄弟们、以及这些兄弟的后代们。

打脸的是,李世民机关算尽,他的李唐王朝却一次次发生政变,可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吧。

既然李世民要的是李唐天下,而且皇位到手、大权在握,又何必再留下个弑君弑父的不孝罪名呢?事已至此,李渊不退位,李世民有点是办法帮他退位的。














山鬼祗树


玄武门之变中李渊就算不肯交出皇位李世民也不会杀了他,因为李世民根本就不需要也没必要去杀他。

玄武门之变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都被李世民给杀死了,而唐高祖李渊也被李世民给牢牢控制住了,所以李渊已经没有任何实权了不存在交出权力之说,这时候李渊也就算在不情愿也只能认命退位了,那么要是李渊不识时务不肯退位会怎样呢?


玄武门之变

如果李渊硬杠不肯退位弑兄逼父冷血无情的李世民有的是办法逼他退位,他可以把李渊囚禁起来然后说他身体不适由摄政,或者干脆就伪造诏书宣布李渊传位于自己,这时候掌握军队大权在握的李世民根本就不怕有人反对他。


唐太宗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根本就不需要杀了李渊就可以有千百种办法登上皇位,而李渊则是一只待宰的羔羊杀不杀都不会影响结局,因此杀李渊并不是李世民上位的必要条件,他又何必愚蠢的去杀死自己的父亲让自己留下千古骂名呢?
极盛时期的唐朝

事实上弑兄逼父的李世民如果没“贞观之治”开创大唐盛世成为一代明君,以及灭亡东突厥成为一代天可汗等傲人的成就,他在历史上绝对不会是一片赞美而是臭名远扬,是他辉煌的文治武功带来的光芒掩盖了他黑暗的一面。

但是如果他胆敢大逆不道杀死自己的父亲李渊不管其文治武功多么辉煌,不管其如果篡改历史都无法掩盖其罪恶,这样必然会留下千古骂名被人唾弃,所以即使考虑到这一点李世民也不敢杀李渊,更何况根本就不需要杀李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执斧传播开天名


儿子逼迫父亲退位,乃至弑杀父亲,继之为王或者皇帝的现象,并不罕见。我们简单看下李世民之前,哪些著名的皇帝(或国君),是通过弑父夺权即位的?

弑父为王者,最有名的莫过于以下几人:匈奴的冒顿单于鸣镝弑父,把老子头曼单于射死了。赵惠文王围住老爹的所居的沙丘宫,把赵武灵王活活饿死。隋炀帝杨广,趁老爹生病之时,夺取皇位,隋文帝杨坚莫名其妙地挂了。

上述几人中,冒顿单于的名声并不差,这主要由于他们是匈奴人,少数民族政权,不像中原王朝,那么讲究父子伦常,加上冒顿时期的匈奴实力大增,人们自然容易“原谅”弑父的瑕疵。而赵惠文王的情况与冒顿类似,而且,他采取的方式比较平和,并非自己弑杀,而是默许手下人饿杀老爹。饿死后,他还假惺惺地举行隆重的丧礼。至于隋炀帝,历史虽无弑父确证,然而他的巨大恶名中,有一条便是弑父。



李世民(图自网络,侵删)

简单梳理下上述三位弑父为王的君主,便知,中国王朝的皇位竞争者,但凡有点头脑的,都不会轻易弑父代之。除非情势紧急,自身力量相对弱小,如不杀死父王,就难以树立自身权威,很可能反遭杀戮。就是这些君主,弑父后,也会千方百计掩盖美化。如其在位时间长,子孙有序即位,还有些作为的话,后世很难知其详情了。

回到本题,

李世民对隋炀帝的事情,自然非常清楚,绝对不会重蹈覆辙。若李渊不交出权力,退位的话,很可能会软禁他。因为大唐的天下,本来就是靠李世民团结一大批谋臣将帅打下来的,李渊自己的文韬武略远不如李世民。据说他早年曾承诺把帝位传给李世民,后来想变卦,李世民才不得已,动手除掉自己的兄弟。李世民在大唐朝野的势力极大,容易把控全局,不担心李渊退位后,暗中鸠结势力反扑。因此,没有弑父的必要。再说,李世民本人的品质,在古代帝王中,算是一流的。对不再可能威胁其皇位的父亲,恐怕也难下辣手。

如果李渊忒不识相,李世民最多像赵惠文王那样,以温和的方式,把老爹废掉,而绝不会像冒顿那样,明目张胆地射杀君父。就算李世民软禁弄死了李渊,他那么有作为,名声那么美好,当时后世,都会有人替他辩解回护的。

以上。


更多文史精彩文章,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风雅人文观察


答案肯定是不会的,李世民不会被着弑君杀父的罪名的。

史书都是胜利者写的。当时玄武门之变谁也说不清楚了,因为各种史书上的记载都有差别。而且史书对于李世民和李建成,李渊的评论也都不一样。比如(唐创业起居注)说晋阳起兵造反是李渊一手策划的,但是唐书中却说是李世民的,而且李渊答应了一旦成功就立李世民为太子。也就是说以后的皇位是你的。而且各种史书上对于李建成的评论也不一样,唐书中是各种贬低李建成,但是还是有很多史书,也说了李建成并非什么无才之辈,相反李建成的才能不在李世民之下。所以也说不清楚了。扯的有点远了。


再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亲手射杀了李建成,李元吉被尉迟敬德射杀。当二子的头颅摆在李渊的面前时,李渊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可以看到李世民的权利是非常大的,不尽敢杀太子,而且还能架空皇帝。李世民的权利也是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推手。

李世民的权利和太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唐建立之后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地位高于任何亲王而且掌管天下军事大事,还有尚书令,封秦王。从这就看出来了李世民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玄武门之变之后没有人反对他,也没有人敢反。


最关键的是军权在李世民手上,大唐建立之处就是李世民到处征战打下来的,在军中的威望非常高。

李世民如此大的权利,就还差一步就走上了最高处,是谁都会想迈出这一步的。所以玄武门之变是迟早会发生的。

但是李世民不会弑君杀父。李世民虽然杀兄杀弟弟,但是这些罪名可以通过史书来改写,比如说李建成昏庸无能,好色。但是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杀父的罪名在中国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改变的。而且这时候李建成,李元吉一党已经死了,没有任何人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了,而且玄武门之变之后第三天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两个月之后李渊宣布退位。


小伍讲历史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建国之初,皇族内部围绕皇位继承权的大问题,展开的斗争,唐高祖李渊和他的次子秦王李世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位当事人。

虽然最后是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结束,但题干中的假设情况,可以从唐高祖李渊和李世民两父子的经历来说起。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李渊出生在长安,他的父亲是唐国公、柱国大将军李昞,家族世代显贵。

北周建德元年(572年),李昞去世,7岁的李渊袭封为唐国公。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随国公、丞相杨坚逼迫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即皇帝位,改元开皇,定国号为“隋”,史称隋文帝。

由于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氏的姐姐,隋文帝对李渊这个外甥特别器重,任命他为千牛备身,后转任谯(今安徽亳县)、岐(今陕西凤翔)、陇(今陕西陇县)三州刺史。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出生。

隋朝开皇十七年(598年),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出生。

隋朝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病逝,皇太子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李渊先后在荥阳(今河南荥阳)、楼烦(今山西静乐县)两个郡的太守,后又被任命为殿内少监、卫尉少卿。

隋朝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升为右骁卫将军,多次击败游勇及突厥。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晋阳宫监,在平叛的过程中,他招降纳杰,网罗各种人才。

同年七月,李渊起兵反隋,不久攻入长安,李渊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

隋恭帝杨侑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他的大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四弟李元吉为齐国公。

隋朝义宁二年(618年),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李元吉为齐王。

皇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兄弟,在唐高祖反隋建唐过程中,都建有功勋;唐朝开国以后,两人又多次带兵讨伐各地割据势力。

随着唐朝局势的稳固,矛盾凸显出来:皇位只有一个,秦王李世民跃跃欲试,皇太子李建成也不甘心,拉上四弟齐王李元吉为帮手,双方剑拔弩张。

唐高祖对此并没有警惕,反而先后封李世民为司徒、尚书令、中书令,最后又创制一个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他,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唐高祖和皇太子李建成,这样导致双方关系更加紧张。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率领精兵强将,在京师长安城大内皇宫的玄武门附近埋伏,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上朝经过玄武门时,李世民及其部属立即杀死了他们,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发后,皇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他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等人,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赶到玄武门准备为皇太子和齐王报仇

掌管着宿卫军的云麾将军敬君弘与中郎将吕世衡等人出战,结果全部战死。

薛万彻等人越战越勇,准备进攻秦王府,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给薛万彻等人看,东宫和齐王府的军队迅速溃散,薛万彻等人逃亡,李世民控制住了局势。

政变发生时,唐高祖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尉迟恭全副武装来到唐高祖所在的船上。

唐高祖惊骇之下,才知道李世民杀死了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身边的大臣萧瑀和陈叔达都劝唐高祖把权力交给李世民,唐高祖答应了。

尉迟恭又请求唐高祖颁布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李世民的处置。之后,李世民才来拜见唐高祖。

随后,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全部被杀,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收入李世民的宫中。

唐高祖很快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将所有的军国大权都交给了他。

同年八月,唐高祖退位,自为太上皇,皇太子李世民即皇帝位,改元贞观,史称唐太宗。

可以说,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选择了一再退让,才保住了性命。

那么,按照题干中的假设,唐高祖如果不退位交出权力,李世民会杀他吗?

悦史君认为,就算李世民不杀唐高祖,唐高祖也很可能成为傀儡,甚至死于非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李世民的军事实力

李世民在杀死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引发东宫和齐王府的报复,但在他的手下大将尉迟恭等人的骁勇作战下,东宫和齐王府的军队已经溃散,不成气候,李世民控制住了局势。

第二,唐高祖的处境

玄武门之变发生时,唐高祖并不知情,李世民派尉迟恭等人武力进宫后,唐高祖才知道政变了,这时他实际上已经被李世民控制,虽有皇帝之位但无法施展权力。

第三,朝臣的向背

应该说,在皇太子李建成还在世的时候,支持他的朝臣还是很多的,但他被李世民杀死、唐高祖被控制的情况下,朝臣的天平立即偏向了李世民,唐高祖已经没了退路。

综上,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已经骑虎难下,李世民已经走到杀兄弑弟的程度,如果政变因唐高祖再起波澜,李世民和他的部属估计也只能继续走下去。

因此,唐高祖交权退位是最好的选择,也给了李世民一个弥补的机会,成就“贞观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