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最奇葩的失敗者,用自己的死,完成了四大不可能的任務

隋唐最奇葩的失敗者,用自己的死,完成了四大不可能的任務

《隋唐不演義》第四十篇

秦叔寶程咬金這些人草根出身,屬草莽英雄。考慮到李世民經常跟這類人打交道,李淵把這些人劃給了李世民,在他看來,這些人敢打敢殺,英勇無比,至少能成為不錯的保鏢。

讓李淵想不到的是,李世民不僅用這些人來護身而已。而李淵也只看到了這些人的勇猛,而沒有想到這些人還有另一個特點。

是謂草莽英雄,就自有江湖上的規矩,他們奉行是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誰對我推心置腹,我就對誰死心塌地,至於什麼君臣之禮,朝廷綱紀,對不起,恕不奉陪。

在玄武門外,這些人都成為了李世民最為可靠的力量,但有一個最關鍵的武將不在李世民的營。他在劉武周的陣營內,他叫尉遲敬德。

十一月,李世民渡過黃河,駐軍柏壁,對面就是他的勁敵宋金剛。

駐營之後,李世民並沒有向宋金剛發起攻擊,此時的宋金剛屢戰屢勝,士氣正旺,顯然不是一個合適的出擊對象。

李世民調整方向,找到了另一個適合的對手。

中獎的正是劉武周當年起事的骨幹之一尉遲敬德,找上尉遲敬德不是因為對方實力弱,事實上,這位來自朔州善陽的打鐵匠功夫了得。而正是因為功夫了得,藝高人膽大,竟然深入到夏縣(離黃河不遠了),支援那裡的唐朝叛軍。

成功支援友軍作戰後,在回家的路上,一個叫美原川的地方,尉遲敬德遇到了唐軍的伏擊。

此戰史稱美原川之戰,是整個柏壁之戰的一次小交鋒,算不上什麼決定性戰鬥,但在江湖上,此戰不容錯過,因為這是兩大門神的直接對話。

為了戰勝尉遲敬德,李世民派出了秦叔寶。

隋唐最奇葩的失敗者,用自己的死,完成了四大不可能的任務

大家雖然看不到秦瓊戰關公,但我相信秦瓊戰尉遲敬德應該要更精彩一些,因為就這兩位的技戰術而言,這簡直是矛與盾的終極對決。

大家知道,真實的秦叔寶同志是不使鐧的,人家用的是一把異於常制的槍,通俗說就是比一般的槍更長,更重。而讓這把重槍發揮莫大威力的是秦叔寶的作戰特點。史書記載,秦二哥要是衝刺起來,眼中只有槍,橫掃突刺,直入敵陣。完全是一副以攻為守,只攻不守的拼命三郎式打法。經常一個衝殺下來,敵人倒了一片,秦二哥也是滿身掛彩。

這一把不要命的槍是沙場上所有對手的惡夢,這是一把無堅不催的槍。

而尉遲敬德是一塊刀槍不入的盾,盾就是尉遲敬德本人以及他的兩雙大手。

尉遲敬德的身材相當柔韌,千軍萬馬之中,經常表演屈身、側身、團身、鐵板橋等各種體操動作,以此來避開四面八方刺來的長槊。我專門看了一下尉遲敬德的門神圖,看上去,也是五大三粗的一個大漢,不知道這些女子體操隊的動作是怎麼做出來的。

據記載,尉遲敬德一個人大大刺刺衝進敵群,又大大刺刺的衝出來,身上一點傷沒有,不但沒有傷,手上可能還多了兩槍。

奪槍是尉遲敬德的另一項絕活,常常一槍刺來,稍不留意,就發現手上空了。在江湖上,這一套動作有個專業術語叫空手入白刃。

秦叔寶的槍對上了尉遲敬德的兩雙鐵手,這夠評書的噴上一天唾沫。

如此,這兩人在美原川相遇,秦叔寶的那把大鐵槍能否打破尉遲敬德無槍能及其身的記錄,或是尉遲敬德是否奪走了秦叔寶手中的那柄大槍呢?

這是一個謎。

說完這一句,可能有同志準備往我身上招呼臭雞蛋了,說了半天,跟什麼都沒說一樣。

同志們哪,這不怪我啊,不是我賣關子,實在是史書未記,要知道,當年編史書那幫傢伙都是儒家子弟,講究以德服人,不愛打打殺殺,也不想在史書裡寫太多的血腥場景,以免教壞小朋友。再說,秦叔寶跟尉遲敬德後來都是唐朝開國功臣,這讓史官怎麼記,寫秦叔寶的槍捅傷了尉遲敬德或者寫尉遲敬德奪走了秦叔寶的槍都不合適。

這兩人的對戰沒有結果,但兩軍的對決是有結果的,唐軍成功伏擊了對方(大敗之),斬首二千餘級,但尉遲敬德也是很頑強的,沒多久又領著小分隊潛了回來,李世民親自領三千騎兵連夜奇襲,再一次擊敗對方(大破之)。這一回,尉遲敬德比較慘,手下全被俘虜,隻身逃了回去。

在這兩次交鋒中,雖然沒記尉遲敬德怎麼大戰秦叔寶,而且在尉遲敬德的傳記中,壓根就沒記這兩次慘敗,但秦叔寶的傳是不會錯過的,裡面有這樣一句:

又從徵於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最居多。

史書也就只能寫到這份上了,至於兩位到底對打了沒有,打成什麼樣,大家自己去猜吧。

隋唐最奇葩的失敗者,用自己的死,完成了四大不可能的任務

從美良川得勝歸來,秦叔寶就得到了李淵的特別嘉獎。李淵特地賜了一個金瓶過來,還寫了表揚信,在信裡,李淵信誓旦旦的表示,秦叔寶同志好好幹,你的前途無量,不用擔心沒有老婆、沒有房子、沒有票子,現在如果你想吃朕的肉,朕都可以割給你。

顯然,李淵在拉擾人心,但必須得說,這個態表得太矯情了,戲演得太過了。

在收英雄為已用上,李世民顯然要比他的父親高明。

{!-- PGC_COLUMN --}

李世民沒有請秦叔寶來嘗自己的肉,他只是跟秦叔寶並肩作戰,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大聲說笑。

在跟敵軍叫陣的時候,李世民常常滿臉怒色的叫出秦叔寶,告訴他敵將氣焰太囂張,實不可奈也。將軍前去替我取他首級來。

於是,秦叔寶挺槍躍馬,殺將出去,將對方攪得人仰馬翻,然後,秦叔寶身上染著帶著不知是別人還是自己的血驕傲回到營前,去接受李世民欽佩的眼神。

從此,秦叔寶就成了李世民的金牌先鋒,常用來定點清除對方的驍將銳卒。每次,秦叔寶都要掛點彩,但他喜歡這樣的安排。

因為,這是他價值的體現。

英雄不需要子女玉帛,也不需要人肉饅頭,他需要的僅僅是一個用武之地。識英雄,重英雄,才能用英雄。而只有用英雄,才能得英雄。

隋唐最奇葩的失敗者,用自己的死,完成了四大不可能的任務

戰勝尉遲敬德後,唐軍的士氣得到了恢復,諸將紛紛請令,馬上跟宋金剛對決。

李世民否決了這一個提案,在他看來,遠沒有到跟宋金剛決半的時候。

同樣,李世民開始擺事實,講道理,論述了宋金剛懸軍深入,精兵猛將,要是現在決戰,正中對方的下懷。要想戰勝對方,只有一個方法。

等待。

等對方銳氣耗盡,等對方疲憊,等對方糧盡,等對方主動撤走,那時,就是我們出擊的時刻。

當然,面對諸位大將過剩的精力,李世民也給出了發洩的突破口。

指著地圖上一個地點,李世民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諸位要想戰,有發揮的地方。

李世民指的是浩州,浩州的治所在今天的山西汾陽市,位於晉州跟太原的中間。在宋金剛的兵馬攻克晉州後,浩州成了唐朝打入劉武周後方的一枚棋子。

浩州之所以能守住,是因為一個人在關鍵時刻做了一個關鍵決定。

兩個月前,當裴跑跑(裴寂),李跑跑(李元吉)丟城棄地往長安方向猛跑時,有一個人卻毅然決定向北,挺進到劉武周大軍的後面,進入到浩州城內,開始協助防守。他不跑,不是因為跑不動,而是因為他不能再跑了,他已經跑過了一次。

此人是唐朝的行軍總管李仲文,論起關係,他還是李密的表叔。在劉武周南侵時,李仲文是第一批從長安出來援戰的唐將。一來,就中了劉周武的計,被活捉了去。

在逃跑上,李仲文大概了有他表侄李密的天賦,趁著對方不注意,竟然成功脫逃,回到了長安。

論喪師之罪,李仲文大概要吃兩天牢飯了,可李淵並沒有追究,反而又給了他一支部隊,讓他依舊到黃河北岸去打劉武周。

你的失敗是我為你支付的高額學費,你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不要讓我的學費打了水漂。

事後來看,李淵的學費並沒有白交,在唐軍全線潰敗後,李仲文逆襲而上,進入到浩州。緊隨而來的,是劉武周狂風暴雨般的進攻。

劉武周拼命也要拿下浩州,是因為這裡太重要的,浩州正處在從太原往晉州等前線運糧的要道上。

李仲文積極參於防守,並採取了靈活機動的守城方式,成功擋住了劉武週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併成功等來了李世民的援軍。

在浩州城至太原一線,突然出現了數支唐軍騎兵,數量不多,但神出鬼沒,並且還不地道,從來不正面交戰,常常幹一些燒糧車,放營火等活。

遠在澮州(山西翼城)的宋金剛過不了多久,就該明白自己應該把腰帶勒緊一點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駐在柏壁的李世民經常率小分隊出營,去尋找宋金剛的糧隊以及查看對方的大營,尋找對方的新動態,事實上,與其說李世民在尋找,不如說在等待。

李世民在等待一個足以改變雙方力量對比的現象,在第二年,武德三年的春天(620),他終於等到了這個現象。

那天,宋金剛軍營的白色軍旗突然不見了,這也就意味著,突厥人從宋金剛的軍隊裡撤走了。

當日劉武周南下,突厥人出人出力出馬,奪太原,佔晉州,南下逼長安,確實出力不少,算是並肩做戰的戰友。但現在情況有了變化,大家大道朝天,各走各邊,這個巨大變化產生的根源很長,要說清楚,還得從宇文化及的還鄉團說起。


被李密擊退,再無望回到長安時,跑至聊城的宇文化及陷入了絕望。

事情說起來也頗讓人費解,當年楊廣沒死時,被公認為暴君,綠林豪傑豪族大戶都在聲討,現在楊廣一死,似乎萬事皆空,萬罪皆除。楊廣又成了隋朝的皇帝,而殺了楊廣的宇文化及卻成了公敵。李密,李淵,竇建德這些曾經立志打倒楊廣的人都表態要為楊廣討一個公道。

要是埋在吳公臺下的楊廣得知此消息,只怕是哭笑不得。

宇文化及是哭都哭不出來了。事情到了這地步,還鄉團也該解散了。宇文士及因為跟李淵是老關係,趁空就投奔了唐朝,而宇文化及跟宇文智及顯然沒有這麼過硬的關係,只好借酒澆愁,過一天算一天。

在跟酒精親密接觸一段時間後,宇文化及乾脆自己當了皇帝,也算過一把癮就死吧。

唐軍來了,在將宇文化及揍得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之後又走了,又走了是根據草原法則,當一堆肉擺在草原上時,獵豹可以來吃,但如果獅子駕臨,獵豹只有走開的份。在山東地界,現階段的唐軍還只是獵豹,真正的獅王是竇建德。

竇建德親自領兵來到了聊城之下。當然,要宇文化及束手就擒是不現實的,雖然被群雄視為一塊肉,但肉也有奮鬥掙扎的自由。

為了對抗大家的群起攻擊,宇文化及廣招英雄,雖然招牌不怎響亮,但勝在當初從江都出來時,帶出了大批珍寶。

於是,這個招聘廣告的大意是:此地錢多人傻,速來。

王薄來了,大家應該還記得他,他是我們的老朋友了,當年首倡義旗的無老,《無向遼東浪死歌》的詩詞作者是也。

如果說竇建德是獅,唐軍是獵豹,那王薄大概是沙狐。這支老牌的反叛軍在李密倒臺後,依然在群雄逐鹿的沙場上生存了下來。

此時,王薄重新回到了當山大王的狀態,日子過得比較清淡,聽說大財主宇文化及高薪招聘,立馬拉著部隊來了。

招來王薄後,宇文化及十分高興,大加賞賜並委以重任,交付他一個城門的守備任務。

高幹子弟終於上了江湖混混的當。

宇文化及竟然連娛樂圈的說唱歌手都相信,難道不知道他們一向說得比唱得還好聽?病投亂投醫的宇文化及很快就知道了後果的嚴重性。

在竇建德的大軍一到,王薄就為竇大王打開了大門。

宇文化及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被拉出去打靶時,宇文先生還一直求饒,無奈口才太差,說了半天就是翻來覆去一句:吾不負夏天。

這說明大家平時還要多練練口才,關鍵時刻要人命啊,這馬上要拉去了打靶了,好壞說兩句好聽的,說不定死刑改判死緩,竟然臨頭只會復讀一句不負夏王。這管什麼用!

陪他上路的還有他的兄弟宇文智及,總算有一個陪伴,黃泉路上不會太孤單。

宇文化及的事情就這樣完結了。雖然沒幹出什麼大的成績,但宇文化及跟他率領的還鄉團還是對推動歷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經過歷史學家綜合評定,其功績如下:

亡隋(楊廣),滅魏(李密),興鄭(王世充),霸夏(竇建德)。

作為一名失敗者,能有這樣的影響,最後還分文不取,駕鶴西去,實是活雷鋒級的梟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