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生死時速》:村主任駕重卡堵決口,感動我們的是什麼?

有一部好萊塢災難巨片《生死時速》,講述的是恐怖分子在一輛公交車上安裝了定時炸彈,只要車輛時速低於某個節點,炸彈就會被引爆。於是救援人員在嚴格保持這個車速的前提下,採取一系列的驚險刺激的救援措施,最終通過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成功將整車人質進行安全轉移。

現實版《生死時速》:村主任駕重卡堵決口,感動我們的是什麼?

當然,這只是人為設計的影片兒故事,以滿足人們追求感官刺激的娛樂需求。最近現實中也發生了一幕驚險萬分,扣人心絃的場景,那就是大家都在交口談論並稱讚的,壽光抗洪搶險一線村主任張春海,駕重型卡車堵河堤決口最後時刻才跳車,從而造成腳骨粉碎性骨折的英雄事蹟。這位平民英雄作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其光輝之處在於:

現實版《生死時速》:村主任駕重卡堵決口,感動我們的是什麼?

一、情況危急,刻不容緩,急需英雄的出現。

河堤決口20多米,水流湍急,無情的洪水衝向下游,4000多個家庭面臨失去家園的危險。這個刻不容緩的緊急程度,不亞於影片〈生死時速〉所描述的滿車人質所面臨的險境!息麼辦?沒有編導的人為設計,卻出現了英雄張春海的挺身而出!

現實版《生死時速》:村主任駕重卡堵決口,感動我們的是什麼?

二、為了多數人的利益,不惜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

60噸重的重型卡車如果依靠工程機械的輔助,也可使其移向決口,但其極易出現車頭向下“栽立”的狀況,達不到“橫堵”的效果。最終導致功虧一簣,勞而無功,貽誤戰機……於是英雄張春海承擔了駕車駛向決口的“危險使命”。退一步說,即使是人工駕車,如果司機在安全距離跳車也可保證人身安全。但在60噸重型卡車掛一擋運行的情況下,司機在所謂的安全距離跳車後,卡車失去動力,極有可能在未到達決口處而停止運動。

面對這梓一個兩難的選擇,英雄村主任張春海在大家一再催促“快跳車”的呼喊聲中,信念堅定,沉著冷靜,駕車一點點駛向搶險最佳距離,同時對他來說卻是一個“最危險”的距離——雖說卡車掛在一檔,但這個瞬間的驚心動魄並不亞於《生死時速》所刻意展現的命懸一線的緊張局面……就在離決口僅一米遠的時候,英雄才果斷的跳車!雖然他不幸一隻腳後跟粉碎性骨折,但那輛卡車卻奇蹟般地進入“預定軌道”——英雄的壯舉制服了肆虐的洪水,不亞於大片中被“神化”的英雄主人公的“超人表現”。

現實版《生死時速》:村主任駕重卡堵決口,感動我們的是什麼?

三、平民身份與奉獻精神,高山仰止。

張春海是一位平民,卻能在生死關頭以“一個時刻為人民利益犧牲一切”的戰士標準來要求自己,從而用自己的壯舉譜寫出一曲壯懷激烈的赤子之歌!而且我們還注意到,他駕駛的用於堵決口的重卡是自己的私家車,這樣一件生產工具對他的家庭來說應該是舉足輕重的。可在洪災面前,他卻毅然決然的將它“葬身”於滾滾洪流中……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抗洪雖然不是悲劇,而“人定勝天”的壯舉,但張春海英雄事蹟擊中我們淚點之處也暗合了魯迅先生的話語。

村主任張春海英雄事蹟可歌可泣!之前曾有報道說,有一位成功處理一起飛行事故的機長的英雄事蹟被拍成影片。我們期待英雄張春海的事蹟也有搬上熒屏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