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王铎书法?

潘先生林义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学习王铎书法,首先要了解其笔法特征和取法渊源。王铎的书法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启功先生曾赞其书法云:“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很多朋友喜欢王铎行书,今日把王铎行书笔法学习的六大“金律”,分享给各位书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源于二王、自出新意

王铎取法高古、身体哦力行,终于一生临习二王。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在其作品中有古有新意。如“老”字有王羲之神韵,“塞、比”仿佛王献之结体,“图”字却有米芾的笔意。

二、一欹一正、变化多端

在行书当中,王铎为了追求线条的美感,不拘泥于笔笔中锋,常常以侧锋求得笔势,如下图四字中锋侧锋并用,变化多端。

三、多用方折,以筋见长

王铎行书当中,方折多余圆转。方笔峻峭,精神焕发;圆转沉雄,精神内敛;方中有圆,圆中见方,下面四字中方笔突出,但也有圆转笔意。

四、提按变化、法度森严

写行书最要注意用笔的提按,而不是一味地拖笔,唯有提按,可见精神。王铎写字法度严谨,在一笔当中有提有按,使得笔画富于变化,如以下四字在提按上把握的非常准确、笔笔精到。

五、有轻有重,疾涩相间

用笔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形成笔画上的粗细变化,丰富了线条的内容,强化可线条节奏。如下列四字,“从”字重而涩,“草”字重而疾,“歌”字轻笔,“此”字快捷。

六、枯润相映,对比强烈

王铎的墨色变化非常丰富,他善于运用笔触的轻重,墨色的浓淡,以表现笔画的枯润效果,使作品产生强烈的枯与湿对比,如下列四字中“变、人”的枯涩,“尽、时”的润湿,形成一种节奏变化。


喜欢的朋友请收藏、转发给更多书友。请记得点赞哦!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如何学王铎呢?

我个人的经验可能跟别人不一样,很多人学王铎是“临王铎”,而我学王铎几乎很少临王铎。

我的学书思路是两个

①王铎如何临帖?如何学书法?

②体会王铎的书写状态

我学王铎从来不会去死临王铎,而是通过王铎的“书论”去体会王铎是如何学习的,然后自己也模仿着这样学习。

王铎是如何成为王铎的?

相比学“形似”,我更注重笔法的根源,如果学书法不懂根源,是很愚蠢的。

王铎的行草书,根源在二王,所以想学好王铎,一定需要有二王做基础。

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近观学书者,动效时流。古难今易,古深奥奇变,今嫩弱俗雅,易学故也。呜呼!诗与古文皆然,宁独字法也。

我学王铎,一定是先看王铎书论,体会王铎的学书历程。

王铎说“贵得古人结构”,而且说出了当下的弊病“动效时流”“古难今易”,这一点我想大家都能思考的明白,而且眼前的例子很多。

说个好玩的例子吧,我曾劝人别学田楷,要从欧楷入手,然后有人评论说:你凭什么说田楷不值得学?

我是真没法解释,学田确实容易,一般三两年就得形,五年十年就是“大师”了,几乎跟田没啥多大区别了。可能这是某些人的追求,我也不反对。

“古难今易”,几乎学过古人的都懂。

不单书法,诗和古文也是如此。

吾临帖善于使转,虽无他长,能转则不落野道矣。学书三十年,手画心摹,海内必有知我者耳。

这句话很重要,对学王铎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点。

王铎说“吾临帖善使转”“能转不落野道”,这句话非常重要,概括了王铎书法的难点。

王铎的书法,“使转”非常精妙,一定要体会使转中用笔的变化,和使转的方法。

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动曰:某学米,某学蔡。又溯而上之曰:某虞、某柳、某欧。寓此道将五十年,辄强项不肯屈服。

为何王铎会说“独宗羲献”呢?

可能有人看到王铎书法作品的部分用笔,一定会说“王铎学米芾”,不能说这句话有错误,但着实非常“浅薄”,如对“二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则自然会体会王铎这句话什么意思。

王铎并非不学米芾,但在用笔上,几乎没有一笔是米芾。(能不能看出来,不在于对米芾了解多深,而在于对二王了解多深)

王铎学行草书,几乎从《阁帖》中来,米芾也出自二王,而且米芾很多特色笔画也是直接从二王变过来的,包括比较有特色的钩,长撇,反捺,短横等等。

这些比较有特色的用笔都是从王帖中能找到原型的(如有不同见解,本人拒绝接受,请尔等自行去网络查找资料)

王铎同样也学这些帖,所以有相似的用笔很正常,而且很多像米芾的用笔,也并非直接学的米芾“用笔”,而是学了米芾的“势”。

王铎是真的学米芾的,只是在“势”,王铎的字形的变化多姿,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米芾的“字势”的影响。

包括运笔的迅捷,快意,也是受了米芾“笔势”的影响。常人不知,以为王铎说自己不宗米芾是自己不愿承认,其实这更暴露了言者对二王的了解浅薄之处。

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

“不规规摹似”“焚香寝卧其下”就临帖来说,王铎也是借鉴了米芾的路子。


王铎曾说,草书要学十七帖,那时我还没写十七帖,但是喜欢王铎书法,怎么临都临不像,于是决定还是要临一下十七帖,大概有几个月,逐渐能看到王铎字中“十七帖”的笔法。

才猛然醒悟,怪不得我临王铎学不像,是因为我连临王铎的基本笔法还没掌握。

后来又去临王铎,发现方笔多了,临起来有些像之处了,但还是“不像”,于是又回到王铎所说的《阁帖》中去摸索,有猛然发现,王铎书法中的字有好些是直接学阁帖都没经过变化的,是有些一成不变就学回来的。

我又开始临阁帖,《阁帖》写了一点时间之后,临王铎又有了些转变,又像了一点,但还是“不像”,虽然字形没什么问题,但是用笔感觉问题很大。

从那开始开始思考王铎的用笔,也去学习同时期的傅山,徐渭的用笔。

学来学去,发现他们的用笔,依旧还是二王的底子,于是反省了自己,去规规矩矩学二王,临《阁帖》《大观帖》,不单写二王,还写当时名臣书法的刻本,王铎的临摹本中也不单是二王帖,颜柳欧都有,只不过用的都是二王笔法罢了。


丙戍春,过北海斋,观米海岳书,矫矫沉雄,变化于献之,柳、虞自为伸缩,观之不忍去。噫!兵燹之余,一时文献凋剥,乃仅存此卷,光怪陆离,不灭没于瓦砾。物之遇,由蹇遇亨,可胜叹耶。

王铎的时代,真迹非常珍贵,即便是董其昌这样的大官,见到的也不多。更别说王铎了,自己挺穷的,所以只是偶尔有机遇见到米芾字,所以王铎学的大多是刻本,毕竟比较便宜。

但是“钱”“真迹”从来不是影响书家进步的标准,王铎虽难见真迹,但是每见真迹都能发现其中特色之处。

从上句中可看出,王铎也是头次看到米芾真迹,但是就这一次就能看到“于各家自为伸缩”,这是非常难得的,起码要有一定观帖量的基础,而且需要对各家都有比较深得了解才可以。

其实一句“自为伸缩”也在王铎的字中表现了出来,收放自如。

学一个人的书法,需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学王铎尤其如此,你都不知道他在追求什么,怎么能临的像呢?

所写像学王铎,无论是想更了解王铎,还是想把王铎临的更像,都应去“学王铎所学”“临王铎所临”“思王铎所思”。

这是第一点,也是基础。

今人不乏那种学王铎就一直死临王铎的人,其实学完二王之后,用王铎法,无论怎么变,字形如何不像,神也像王铎。

体会王铎的书写状态

虽然王铎学的是二王,但是他的用墨和气势,都是自己独创的。

如果说临二王是学王铎的基础,那么看王铎作品,思考王铎的书写状态已经方法,就是在“学王铎”。

笔法一定是需要先学二王的,如不学,则不知运笔节奏笔势如何变化,更别谈把握心态了。

王铎蘸一笔墨写多少字,从哪里重新蘸墨,为何蘸墨,用的什么笔,长锋短锋,软毫硬毫,写的时候是快是慢,一定要从这种作品中看出来。

比如上图中用硬毫短锋蘸五次墨,书写速度较匀称,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比如此图,用绢写,圣教的底子,悬肘,书写速度不太快,是不是能把握好?反正个人对这种字帖是学不好的。

写王铎,最可怕的就是错误的体会他的书写状态,以为连笔多就是写的快,这个未必。

这个需要从墨色和行笔的变化来观察,因为王铎笔一般都是短锋,笔比较小,而且笔都不太好,所以写的时候需要很强的控制力,不会太随便。


一定要学会读帖,去体会内在节奏的变化。

反正个人临王铎大概不到临二王的二十分之一,但是看帖确实看的时间最长的。

所以体会王铎的行笔比较多,自然也就像王铎。

我虽学王铎,但也学傅山徐渭。

但总之,我临这些人的字不过二王的十分之一。

我这里边纯王铎的东西是没有的,我只是用王铎的感觉在临二王,在创作。

所以千万别说我写的不像王铎,我压根就没像过。王铎方笔多,加使转。而我圆笔比方笔多,是学傅山。但是傅山用墨实,书写徐急把控非常稳,而我我运笔的速度和字体开张,是从徐渭中体会的,包括破锋的枯墨写字,也是受徐渭影响。


吃鸡肉不是为了长肌肉,而是为了长人肉。学王铎也不是为了成为王铎,只要能把握其中一二点加以利用就好了。

最终还是要回到那句话中,我临王铎根本不可能像,因为我确实临二王更多一些,但是二王的影子不多,因为二王的字学来也是为了给自己消化的。


最后,如想评论我说的不对,想教教我怎么学王铎,欢迎带图来赐教。


梁宇航


我是书法爱好者。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1.对王铎书法艺术风格要认清。王铎博学多识,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王铎在明末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清军入关后,率百官出城降青。后被清朝廷授予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重点还是因其博学多识,书法尤为特色,俗称神笔王铎。


2.王铎书法擅长的亮点。王铎特别是擅长行草,得意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大家书法技艺精髓。世人有说其学米芾字能乱其真。可见王铎书法功底深厚。


3.王铎书法笔法功力极强。其作品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尽致,给人一种震撼心魄之感和雄浑气势。在明末清初超过当时的董其昌大师。虽其在明代遗民中的口碑不好,但是书法贡献不可被抹杀。

4.如何学王铎书法。就要以其精品书法作品临习。观其神、临其质、学其变、用其精,如王铎草书《唐诗卷》,凡是看过此作的无不被其浩浩荡荡、奔腾不已的气势感染,字形忽大忽小,左右一侧,动感极强,点画沉着而又酣畅。每行数字或一字不等,墨色枯润相间,白疏黑密的艺术效果丰富多彩。虽乱头粗服大写意却浑然一体,不失法度,气贯长虹。其行书多见米芾味道,临习其作要富于思想感情于其中,点画起伏不定,结体粗狂优雅,是我们后人值得一学的书法大师。


汶水才子


王铎何许人也?

王铎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他在书法上主张学习古人,他说学习书法不通古法“为俗笔也”,他自称书法“独宗羲献”。

但仔细看他的书法,却不仅仅局限于王羲之和王献之,虽然他对王羲之的书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解构,他对于米芾、颜真卿的书法也进行过很深入的学习。

在学习书法的努力程度上,王铎所下的功夫可以说远远超过当时的其他书法家的,他自称“一日临池,一日应请索”,独创了一条临创结合的学书道路,区别于传统的文人书法,给后人专业学书法者以启发。

其书法的影响

虽然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却是对当今书坛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之一,被称为“神笔王铎”,日本书法界更是对王铎赞誉有加,称“后王(铎)胜前王(王羲之),王铎对于当今书法的影响也延绵数十年不绝。

如何学习王铎书法?

那么要学好王铎书法,我认为首先要有一定的行书基础,最好不要直接去学习王铎的书法,最好先从王铎书法的根部入手,首先学习王羲之的《圣教序》,以圣教序作为行书的入门,了解行书的结构、用笔和章法的规律,再去学习王铎就会轻松很多。

王铎的“涨墨”的运用,以及大开大合的用笔,很容易给初学者以误导,容易学到他的气势却不容易学习他的内涵,很容易走向浮华、粗野的道路。

我上学的时候也非常喜欢王铎,他的书法无论行草书都气势恢弘,加上长条幅和涨墨的运用,其视觉冲击力非常的强,若看他的真迹更是震撼,所以我曾经迷恋过一段时间的王铎书法。

但是练习王铎久了就会发现,笔下所能表达的东西越来越少,看似狂放的笔下总感觉少了一点矜持和内涵,有一种强烈的情绪发泄之后的空虚感,没有了那种初学的快感,也很难再写下去了。

后来学习了王羲之的圣教序才发现,王铎的很多东西其实就是来自于王羲之,之前很多不明白的笔法和结构也越来越清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重新回到王铎,感觉豁然开朗。

如果说学习王铎的书法是学习一家门派,那么学习王羲之就是在修炼内功,就像张无忌学会了九阳神功,在光明顶上可以以任何一家的功夫一招打败这家功夫的掌门人,厉害的不在于功夫本身,而在于张无忌会九阳神功,有深厚的内功作为支撑。即使学坏了,有九阳神功护体,一样可以化险为夷。

所以说表面功夫易学,内家功夫难修炼,学习王铎书法,或者说是明清时期的书法,一定要有魏晋以前的书法作为基础,学习帖学书法的基础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这是内功,是书法家的必修课。

关于具体的学习王铎的书法,我的主张是精临为主,通临为辅。

王铎的书法多是长条尺幅,字势非常的连贯,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习惯整体的临写,但是这样的学习很粗放,是一种泛泛的学习,这种练习方法是学习不到王铎书法的精髓的,要想学好王铎书法,还必须要从小处着手,去探索和发现王铎书法的细节之处。

单字练习

单字和笔画是一个书法家书法表达体系的基础,对于单字和笔法必须精细的去学习。具体的精临的操作是通过大量的单字的练习去学习和理解王铎书法的基本的笔画和笔法,掌握他的结字和用笔的规律,这也是学习任何一本字帖的必须要做的功课。

字组练习

和学习楷书不停的是,楷书练习完单字以后可以直接去练习章法,而行书由于字和字之间充满了直接的用笔关系,需要单独拿出来进行训练,单字之间的关系是行书气晕的纽带,没有了字组,就没有了整幅书法的连贯的气势。

字和字之间的组合是非常有技巧的,不懂字和字之间的组合去写行书,很容易写成一团乱麻,通过临写王铎的单字组合,学习和掌握行书单子组合的规律,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好准备。

单行练习

练习到这一步,基本掌握了王铎书法的笔画结构和字组组合,通过单行的练习去了解王铎书法的行气,领略神笔大师的气势,王铎的每一行行书左右的摆动都非常的大,很多的字都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是学习王铎书法一定要注意的。

章法练习

单行练习能够过关的话,章法问题基本不在话下,此时可以进行大量的长条书写,去训练王铎书法的章法,掌握王铎独特的涨墨墨法和左右摆动的行轴线。

这个时候的书写就不要太过于谨慎了,是考验学习者胆量的时候了,观察当今书坛也可以看出,王铎书法写的好的一般是40岁左右的强壮年,这个年龄的书法家精力充沛,同时又有很长时间的功力的积累,有胆量、有功夫才能学好王铎。

关于创作

学习王铎书法,最初的创作应该采用我之前提到的一种方法:“套公式法”,找到一个内容,直接往王铎的书法作品里套,其大小、粗细、长短完全根据王铎原作来书写,这样既练习了章法,又学习了创作,一举两得。

一些朋友担心这种学习方法缺少创造力,是完全的模仿古人,毫无创意,但是他不知道摹方式是创意的基础,这样的模仿多了,自然能够找到王铎书写的规律,然后把这种规律为我所用,自然能够写出自己的东西,连模仿都做不到,何谈自己的创造呢?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习书法要去临摹古人的字帖,古人的字帖,古人的字帖里已经包含了书法的时候的技法,临摹字帖就是模仿,通过模仿掌握学习的书法的技法,有了这些技法才能去表现,才能去自由的挥洒,才能上升到道的层面,道法自然的基础是技近乎道,而模仿是学习技法最好的方法。

其实,学习王铎书法不仅仅是学习王铎的书法,更是通过学习他的书法掌握了一门学习书法的方法,学会了这种方法,无论以后是学习赵孟頫、米芾、颜真卿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学习书法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个人的努力和机遇,造就了各个时代的书法大师。


不二斋


王铎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与董其昌齐名。

他的书法取法于钟繇、王羲之、颜真卿以及米芾,下笔厚重,笔力雄健,强调筋骨,擅长行书、草书,书法在吸取古人笔法精华之上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字体变化无穷。

他的书法线条对比强烈,行书草书行笔速度较快,挥洒自如,给人一种气韵贯通,一气呵成之感。

学习王铎书法,也应多观摩学习钟王及颜真卿、米芾书法的运笔,技法,因为王铎书法是脱胎于他们,而且王铎书法强调取法古帖,尤其要学习王铎书法的布局,这是他书法尤其突出的优点。





白俄罗斯那些事儿


在历史上有成就的大草书家中,王铎是一位比较突出的代表性人物,他开创了中国书法史大草创作的新纪元,他在大草创作上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中国书法史上震烁千古的灿烂篇章,其中,他对作品“气象”的深入研究、大胆探索为他的成功加分增色。

王铎所生活的年代恰逢董派姿媚秀韵之风盛行,而他不为时风所囿,探觅渊源,取法高古,以振流俗萎靡,复兴书坛。王铎取二王之神韵、米芾之矫健、鲁公之浑穆、汉碑之古拙,博采众长,融于一体,形成了恣肆沉雄的独特风貌,彻底颠覆了当时的审美时风。

王铎作品恢弘而又沉雄的气象,来源于笔势,笔势来源于笔法,沉雄来源于笔力的挺健。审视其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参差错落的行间分布,犹如海面奔浪扑面而来;淋漓酣畅的涨墨法,犹如重锤落地,浑厚有力;气韵环绕的游丝细线,如同钢丝坚硬有力;欹侧俯仰的结体,随意挪位,变幻莫测。

王铎的用笔特点是既豪宕又沉着,以沉雄顿挫为体,以飞动变化为用,若锥沙印泥,险峻而又粗犷稳健,气势磅礴。

学习王铎可从大处着眼于对王铎整体风貌的熟识,小处着手于用笔、用墨和章法的强化。

学习王铎,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1、提升胆识。多看、多临古代优秀碑帖,以古为师,敬畏经典。打开眼界,才能提升胆识,古人云:学书不外六个字,“练、练、练;胆、胆、胆”,是也。他的很多大草立轴如《高适诗轴》《临王筠帖》《郑谷华山作》《触意之二首》《临王羲之远嘉兴帖》等,都是可资借鉴和学习的范本,从中可获取很多大草创作必备的重要信息。

2、开拓胸襟。草书难,大草尤难。不是任何人都能写得好大草的。首先要有宽阔的心胸,高旷的襟抱。作品的格局、格调就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折射,这里有先天的因素,但更有后天的修炼。所以,养就胸罗万有、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的才情、性情和豪情是写好大草的前提。

3、读书养“气”。“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近乎于玄的、只有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常常被提及的一种文化现象。“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的时候只能通过读书来解决。苏东坡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王铎书法多为笔酣墨饱的行草书,用笔多得王书笔法,结字在米芾欹侧基础之上程度更甚,章法上恣肆任性,挥洒自如,跌岩起伏,有横扫千军之势,用墨较前人更有发展,多用涨墨。

王铎书法较徐渭、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书法更容易上手,主要是因为保留二王笔法更多,更具规律性,但这并不代表王铎书法容易学。



还有,王铎行草书曲曲盘绕的特点最易让人步入误区,只顾画线,而缺失内涵,这也是很多人易犯的毛病。


另外,学习王铎书法,对于选笔、选纸等具体细节也需注意,如选笔最好选择锋长的兼毫的稍大一点的毛笔,纸张最好选择洇墨效果较好的生宣,如此更易把握涨墨效果等。


古风书法


先去俺老家的王铎故居瞻仰一下,然后仔细揣摩一下他家墙上的那些王铎留下来的书法石刻,再然后就是买一套王铎的碑帖拓片回去临摹。

其实我也不会书法,至多就是看看而已,王铎书法不错,日本人很欣赏,他家中的牌匾“神笔王铎”就是小鬼子给的,说是“小鬼子”并没有说错,因为这家伙曾是驻孟津的侵华日军。

虽然书法不错,但是并不出名,跟他本人的经历也有点关系,我之所以知道,因为我家距离他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正经的乡党。


河洛愚夫


历史上的名家,评价书法要从艺术家在书法历史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来研究,不可脱离历史单独评论字的好坏,能上升到历史有名的人物作品多是好作品。就书法草书作品而言,“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