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島
秦腔朱春登放飯裡有個說法,早飯已過,午飯未到,你來得不是時候。韓信向劉邦求封齊王的時候,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有兵有地盤就能自己稱王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稱王也必須依照基本法了。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攻佔了陳郡,陳郡父老勸陳勝稱王的時候,理由是陳勝起兵反對暴秦,對天下有功有德,所以可以自立為王。也就是說,陳勝稱王是陳郡老百姓推舉的。陳勝也是秦末天下大亂之後,唯一一個以這種方式稱王的人。
陳勝稱王建立張楚政權之後,戰國七國中被秦國滅了的各國紛紛復國,稱王的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劉邦派出去掠地的大將,被陳勝冊立為王,比如武臣韓廣,另一種就是六國貴族遺民起兵殺死秦朝的地方官,自立為王。
但這兩種諸侯王的下場完全不同。秦派章邯率驪山囚徒出關東鎮壓起義,陳勝很快就兵敗身死了,而受益於他起義才起兵復國的六國貴族建立的諸侯王都作壁上觀,並未積極救援陳勝。而陳勝冊立的兩個諸侯王也很快就被消滅了,取代他們的是六國貴族。
但這時候的大形勢仍然是六國合縱反秦,楚國是盟主。張楚也是楚,陳勝起兵後就是以六國盟主的身份主持反秦。陳勝死後,楚國仍然是盟主,只是這時候的楚國變成了楚國老貴族項梁找來的楚王景駒,後來又變成了從民間找來的楚懷王。
後來在滅秦過程中充當主力的劉邦和項羽,都是在楚國的旗幟下戰鬥的。甚至包括劉邦起兵後稱沛公,也是按照楚國制度做出的決定。因為秦朝的縣令叫縣令,而楚國的縣級長官就是稱公的。劉邦起兵是在沛縣,殺死秦朝的縣令之後,沛縣父老就推舉劉邦做了沛縣的縣令,按照楚國的制度稱為沛公。
項羽和劉邦率軍滅秦之後,項羽對原來的諸侯王進行了調整,將各國的地盤拆分為三四個諸侯國,比如趙國分為常山國和趙國、代國,秦國故地分為漢國、雍國、塞國和翟國。除了保留原來的六國貴族之外,新增加的諸侯國基本上都是軍功封王。
項羽對諸侯國的調整引起各諸侯國的不滿,加上項羽殺死了反秦時的盟主楚懷王,所以劉邦趁機從漢中殺回關中秦國故地,很快就基本上佔領了秦國全部故地,併為楚懷王發喪,號召諸侯聯合起來反對項羽。也就是說,劉邦通過這個方式,把楚懷王的盟主身份接過來了,他成了新形勢下的反項羽聯盟的盟主。
就是在這個形勢下,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率兵東征,先後滅了趙國、魏國,又迫使燕國向劉邦投降,然後轉兵南下,攻佔了齊國故地,為劉邦滅項羽的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這時候因為留下來的諸侯基本上都是六國貴族,已經沒有平民出身的諸侯了,劉邦也是按照楚懷王的許諾和項羽的分封建立的漢國。
所以,韓信這時候想成為諸侯王,就只能援引項羽調整諸侯王封地時候的做法,也就是軍功封王。而在此之前,劉邦還沒有采用過這個做法。因為項羽是在滅秦的任務已經完成之後,才像周初的分封一樣,是在成功之後的分贓,而劉邦認為自己這時候還沒完成滅項羽的任務,當然不能這麼早就封王。
所以,劉邦的第一反應覺得韓信這是在關鍵時刻要挾他,不同意。而在張良暗示之後,劉邦瞬間回過神來了,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滅項羽,這是大局,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就同意了韓信的要求,封韓信為齊王。
這之後,劉邦就開始為了聯合更多人一起反項羽,分封了一些異姓諸侯王,為了滅魏,又封了彭越為梁王。但到封盧綰為燕王之後,就沒有再封異姓王了。因為這時候已經天下大定,劉邦已經開始籌劃消滅異姓王,分封同姓王,以夾輔王室。
總結起來就是,雖然韓信封齊王的時候坐擁三十萬強兵,又佔據著齊國故地,卻仍然要求劉邦封自己為王,就是因為他已經錯過了有兵有地盤就可以自己稱王的時期,也錯過了項羽以軍功封王的機會,現在還想封王,又不願意等到滅項羽之後再封王,就只能求劉邦先封自己為齊王,而且是假齊王,也就是代理齊王。
蕭武
簡單說,劉邦是韓信的領導,韓信想升職需走組織程序——也就是劉邦點頭,否則就是謀反。而那時韓信還沒有謀反之心。
韓信平定齊國後,確實有三分天下的資本。謀臣蒯通勸他自立為王,又是看相又是激將法外帶談古論今,三寸之舌都說爛了,但韓信只倏忽悸動,便下了繼續效忠劉邦的決心。因為這事遠沒在他規劃之內,他彼時的格局和站位,就是幫劉邦打天下,然後劉邦“以天下城邑封功臣”時,裡面有他,並把他列為重點就行了。
自立就要和領導決裂,這個對韓信來說也挺難的。此前劉邦一直對他不錯,也就是他回絕項羽的說客武涉和謀士蒯通時,反覆唸叨的諸如拜他為大將軍,分給他兵馬,以及無微不至的生活關懷。這些只在夢中才有的美事,突然密集出現且相去未遠,仍在持續發酵,他很珍惜也很感恩,所以非常誠懇地請求劉邦批准他為假王,代理齊國之事。
這要求其實並不過分,而且理由也站得住腳:齊國“偽詐多變”,又與楚國相鄰,沒個當家做主的震不住。齊國情況確實複雜,光田氏就分了三國,而後田榮並三齊一通招呼,項羽打敗田榮後又立了田假,田榮的弟弟田橫又趕跑田假立了田廣。韓信作為田氏之外的征服者,沒個名分很難立足。南邊跟楚國接壤也是事實,打敗龍且大軍還是不久前的事。而且齊地立王,對楚國也是一種政治——而非單純的軍事——威脅。
韓信可能真的出於政局穩定的考量,而非索要官職。之前平定趙地,他也曾報告劉邦,請求立張耳為趙王,“以鎮撫其國”。龍且增援齊國時,有人出主意,說讓田廣召集舊部策應,可見潛在威脅仍在。而且韓信要的只是個假王,臨時的,不行將來可以換。連真王都不敢要,別說自立為王了。然而別人並不一定這麼想。
劉邦收到申請書,估計都沒細看,便大罵韓信“欲自立為王”。彼時劉邦正困於滎陽焦頭爛額,氣頭上發牢騷也不意外,過了就沒事了。沒成想張良、陳平又燒了把火,一邊搞小動作拿腳碰劉邦,一邊湊到耳邊噓聲嘟囔——當然也是為了防止走露風聲,說主公別這樣,這樣韓信就要生亂,還是從了吧。神秘而緊張的氣氛,一下把韓信歸入另類。劉邦對半路跟隨的韓信一直不太信任,此前諸般之好不過是拉攏手段,二人再一拱火,就更加沒了好感。所以劉邦打敗項羽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襲奪齊王軍”,收了韓信的兵權。
多年以後,在韓信最為失意的歲月,蒯通成了他生命中念念不忘的人。劉邦陳縣設局,他想起了蒯通“野獸已盡而獵狗亨”的良言;被呂后和蕭何誆騙被殺時,又發出“悔不用蒯通之計”的慨嘆。韓信如果知道身後事,當初一定會聽蒯通話的。
路衛兵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秦二世二年(前208)投奔項梁,參加反秦鬥爭。項梁陣亡後歸屬項羽,任郎中,曾多次獻策,都未被採納。劉邦受封為漢王后,韓信即由楚歸漢。
(由此可見,劉邦是韓信的伯樂,韓信就是劉邦的千里馬,千里馬的能力是伯樂劉邦賦予的)
漢四年(前203),韓信平定了齊國全境,派人向漢王劉邦上書,要求讓他做一個假齊王。劉邦此時正受困於項羽,看到韓信的書信勃然大怒。在張良、陳平等人的提醒下,劉邦改變了主意,派張良前往齊國,冊封韓信為齊王。(討封是此時韓信覺得功高,並無反意,如真有反意,一定會韜光養晦,不會過早暴露。)
這就是問題的來源,韓信手中掌握著兵馬,為何不稱王反而要求劉邦封為齊王?
這個問題說起來還是韓信性格決定的,韓信不是不想稱王,而是他猶豫不決,總是下不了決心。這從臨死時,他說出後悔沒聽蒯通之言可見一斑。
性格決定一切,當初韓信能受胯下之辱,就說明能忍,不到萬不得已,即便是後期由王降侯,韓信都能忍受。再就是韓信只念劉邦的小恩小惠,劉邦的“披衣贈食”就把韓信的念頭打消了。這也說明韓信沒有遠大的政治目光,所以,命中註定韓信就是“宮狗”。劉邦是駕馭“宮狗”的人。
最後強調一點,韓信的軍隊首先就是劉邦的軍隊。打敗項羽以後,劉邦用突然襲擊的方法收走了韓信的軍隊,並沒有引起絲毫的震動,說明這支軍隊的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最高領導是劉邦而不是韓信。更為重要的是,韓信手下帶兵的將領是劉邦的老部下曹參、灌嬰,這兩個人是劉邦早期的起義弟兄,對劉邦忠心耿耿,韓信自立為王,必須首先解決了這兩個人的問題。假如這兩個人反戈一擊,韓信立刻就會變成孤家寡人。

秉燭讀春秋
#民心思治,野心不足#
1.經過多年戰亂,民心思治,渴望太平。
2.韓信及其下屬,如果說沒有野心,誰都不信,人必定往高處走。
3.韓信最後為呂雉所騙,僅此一點證明:韓信精於兵事,政治非其所長。劉邦早起,編了斬白蛇起義,神化自己出身,政治上樹立自己合法性。中期,項羽廢楚帝,失去合法性,劉邦等人,打著為楚帝復仇旗幟,集聚各界人才。
4.沒有合適政治口號,想想最多打著“清君側”旗幟,歷史上,只有永樂大帝成功過。
PS:韓信已完成歷史使命,早點閃人比較合適。
垚淼森焱鑫
韓信這個人那,就不是搞政治的料。當然,他是一個軍事天才,可政治真的是門外漢。
什麼是政治,簡單說就是:拉幫結夥打群架。
要有兄弟夥給自己用啊!!!
秦末大亂,幾千人的造反隊伍不吭勝數,後來的反王彭越、英布都是自己拉桿子造反,有自己的基本盤的。韓信呢,先投項羽,再投劉邦。要不是蕭何,他還要再投一個主公。本身就沒有當老大的慾望,只想著給人打工。
劉邦拜他為大將軍,他自己獨立帶著一隻軍隊,先後滅掉了趙國、燕國、齊國,可以說北半個中國都是他平定的,要是其他人,早就稱王獨立了。可是韓信卻要劉邦封他才能成王,好像只有這樣才是合法的,,這樣才能讓人服。
為什麼?只能說就算是他韓信帶出來的軍隊,也只認劉邦是他們的老大,韓信不是,韓信在軍隊中沒有劉邦的政治威望。
所以,劉邦有兩次,當被項羽打成光桿後,立馬跑到韓信軍中,直接就奪了韓信的軍隊。韓信屁也沒放一個,幾十萬軍隊也屁沒放一個。
韓信這人緣混的真差呀!
故紙匯
是因為要韓信獲得一個大義的名分。因為它是在漢王手下的,以漢王的名義進行的東征,他討伐了趙國,滅掉了齊國,最後在齊國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其實韓信當時是想稱王的,所以他向劉邦去討封一個假王。當他去討封的時候,劉邦其實已經明白,無法實際控制住韓信了,所以就順水推舟封了他一個真的齊王,這也是出於一種無奈。
而對韓信來說,封王已經到頭了,也是韓信最大的理想,他不想與項羽和劉邦三分天下,他只想做一個諸侯王。
在這裡我要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背景。即使在楚漢爭霸期間。天下並不像後來人所想的,都渴望統一和建立一個穩定的帝國,其實當時社會還停留在戰國時期的一種模式和思維,我們可以稱這個時代為後戰國時代。
比如項羽自稱為西楚霸王,他沒有稱皇帝,而是叫霸王,作為霸王就跟戰國時代一樣的霸主。
而韓信的想法也是差不多的,他的想法就是封一個齊王,今後可以永遠的駐留在齊國,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這個時候是不是奉劉邦為主,都不重要了,關鍵在於有自主的自治權。
簡單的說,韓信既沒有當皇帝的野心,也沒有當霸王的野心,也就是盟主的野心。他的政治目標只是一個諸侯王。
當時劉邦和韓信的關係,並不像後世王朝那樣,君君臣臣的關係,所以我們也不能用我們後世的一種常規的思維去推論它們之間的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韓信首先沒有做皇帝和做霸主的野心,而且他也達到了,作為一個諸侯王的政治目標。所以對韓信來說,沒必要自立為王,同劉邦撕破臉皮。
歷史麻辣鍋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c77000297002891835f\
噓樹開花了
這個問題要從韓信的經歷說起。我們都知道韓信受過胯下之辱,早年熟讀兵書,先是投奔項羽,卻未能得到重用。可以說一身本領無用武之地。後劉邦提供了一個施展全部軍事才能得平臺。好比一個頻繁換工作的人,公司老總給足權力,大展拳腳闖出一片天地,正常人都會深感知遇之恩。
這個問題可以推開,比如郭子儀,曾國藩,都是手握雄兵,為何沒有選擇問鼎最高權力呢?古代戰爭不是最能打仗的帥才就一定能最終勝利的。項羽是戰術奇才,卻是戰略庸才。即使打贏九次戰爭,最後一次敗了可能就是身死國滅。韓信也一樣。即使短期可以實現三分天下,最後的結局還是會被劉邦一統,只是時間問題。
冬蟲可語於冰
如果僅憑軍事指揮能力就可以稱王稱霸的,在中國歷史上多如牛毛,這種所謂的“兵聖”大多數只有一技之長罷了,即使一時可以稱王得勢也不會維持長久……
王者:能容人所不能容、忍常人所不能忍,並且會有德高望重的文武大臣自願輔助他們。
縱觀韓信其他,統兵的確一流,但稱王的其他條件完全或部分欠缺,充其量也就楚霸王項羽的角色。
作繭自縛56285543
韓信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或者說沒有那個膽量。有帝王膽量的人敢於幾十人起家造反,這樣的人雖然很多是本事不大,最終被斬。而韓信本事雖大,可天生是為老闆打工的膽。當時他的軍隊實力很大,也聽他指揮,若換了劉邦早就自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