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新興市場風暴愈演愈烈,亞洲出口或將承壓

野村:新兴市场风暴愈演愈烈,亚洲出口或将承压

野村:新兴市场风暴愈演愈烈,亚洲出口或将承压

“新興市場承壓的原因來自發達市場的貨幣常態化,很多的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關注點將會轉向對新興市場貨幣危機或貨幣風險的再定價。”在野村投資年會上,野村新興市場研究主管蘇博文表示。

他認為,新興市場對於出口的敞口比發達經濟體更大,與製造業全球供應鏈的聯繫更為緊密,中國會因貿易保護主義受到了一些負面影響,但更多負面影響會由一些亞洲更為開放的向中國提供零部件供應的其他國家或地區所承受,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臺灣、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以及香港。

以下為演講全文:

我的主要觀點就是,新興市場當前所遇到混亂局勢並不會立刻終止,可能會愈演愈烈。

首先看一下土耳其危機,土耳其危機並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它可能是新興市場普遍承壓的一個象徵性事件。如果我們退後一些,來回顧一下今年年初的情況,實際上新興市場已經面臨了諸多壓力,包括土耳其、委內瑞拉、阿根廷、南非,以及亞洲的部分國家。為什麼新興市場會面臨這些壓力呢?我總結了四點原因:

第一個原因來自於發達市場的一個貨幣常態化。美聯儲在今年9月份、12月份將會加息兩次,明年還會加兩次,而且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已經從量化寬鬆轉向量化緊縮,尤其是在今年第四季度的時候。所以很長時間以來,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它們已經從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了貨幣政策正常化,很多的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關注點將會轉向了對新興市場貨幣危機或貨幣風險的再定價。

第二個造成新興市場的壓力主要原因來自於貿易保護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對新興市場的影響超過對發達國家的影響,主要有兩個點,第一點是新興市場對於出口的敞口比發達經濟體要大。第二點是在於,新興市場與製造業全球供應鏈的聯繫更為緊密。另外一個角度是,美國已經向中國正式發起了基於貿易保護主義的摩擦,我們認為,中國會由此受到了一些負面影響,但更多負面影響會由一些亞洲更為開放的向中國提供零部件供應的其他國家或地區所承受,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臺灣、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以及香港。

第三個壓力是來自於中國經濟的總體放緩。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型的出口為主導的國家,而且中國經濟的放緩,將會導致一些商品價格的下行,進而會影響到一些以出口為導向的新興經濟體。

第四個壓力點來自於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的放緩,之前我們提到過較多原因會導致新興經濟體的金融與貨幣市場承壓與收緊,我們認為目前新興經濟體的金融環境並不樂觀。

所以總體來說,新興經濟體將會維持當前相對混亂的態勢,主要原因在於其本身的經濟增長在放緩以及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正常化。

在亞洲受到壓力最大的莫過於面臨著財政與經常賬戶雙重赤字的國家,比如印度、印尼和菲律賓。當然我們也要非常關注東北亞的情況,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愈演愈烈,以及隨著該地區的經濟放緩,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企業將會面臨著信貸危機或信貸壓力,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包括中國、香港、韓國,以及臺灣地區。

最近不少新興市場出現去美元化的浪潮,我們在過去的貨幣危機中學到了一些教訓,其中就包括,以美元為貿易計價貨幣的一些新興經濟體的經常賬戶赤字與外部債務可能會成為巨大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土耳其、阿根廷,以及亞洲的一些國家(比如印尼)正就面臨這種貨幣疲軟的情況,接下來可能會面臨著外債的快速累積。現在來看,亞洲國家它這個問題還沒有特別嚴重,我們的外債水平沒有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那麼龐大。亞洲國家目前持有的美元計價的外債並沒有當時那麼多。

關於新興市場危機對於中國的影響,我並沒有看到任何直接影響。但是總體來說,阿根廷和土耳其的危機,將會對其他的一些新興市場造成越來越多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是會逐步傳播開來。如果把所有新興市場受到的壓力全部都累積起來的話,那麼有可能在未來對於中國會有一個相對負面的影響,特別是對於出口。

如果將中國同阿根廷和土耳其這兩個新興國家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情況要好得多。首先,中國有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次,中國的經常賬戶是基本持平的。第三,中國的外債佔GDP的比率並不是非常的高。

中國的挑戰更多來自於國內的債務,國內債務非常高,所以它現在正在進行有序的去槓桿化。當前除了這個挑戰之外,我們還要關注整體經濟的放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曾經說過,現在的中國不可能再像2008年那樣,繼續大規模採取一系列貨幣與財政政策刺激。否則的話,將會出現宏觀槓桿的再一次快速攀升。從總體發展來看,我們認為當前不會有一個大幅的經濟反彈,在未來一個季度經濟明顯減速之後,會因政策寬鬆迎來一段比較穩定的經濟發展時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