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農村的喪葬禮俗文化是非常有講究的,很多都是一直從古代流轉到現在,當然地域不同,風俗也略有差異。

在一些農村老人眼裡,他們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聲和名望,特別是現如今在農村已經上了年紀的老人,或許是時代的原因,他們把誠信和人格看的特別重要,他們從小就告誡自己的子孫們要誠信做人,吃虧是福,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等等。

其實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一輩子風風雨雨終有這一天。一個人生前的人品咋樣,做過多少善事,做過多少惡事,其實還真的可以從葬禮上看的出來!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農村誰家老人去世,一般全村人都會幫忙,而且下葬的時候,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會為他送行,以示尊重。

一般生前名聲不太好的人去世,村民們也會幫忙下葬,但是積極性不高,有些反倒覺得走了也好,免得繼續禍害村民;另外一種生前做了很多善事的老人去世時,全村人都會感到惋惜,內心為老人的去世感到傷心,都搶著幫忙,這同時也能體現出農村人的團結互助。

現以農村一樁白事為例,需要的人員大體如下:

大老執 二至三人,有一名總理,二名協理,總理負責全面事宜,協理有負責禮儀的、有負責待客的,有的白事規模大,需要三四名協理,等等不一。

外櫃 三至四人,一人負責寫吊簿、花圈、挽幛、輓聯之類,一人負責收現金,一個負責發放香菸和管理供品,一人負責輓聯張貼,挽幛懸掛等雜務,與此之外,還要負責紙紮童男童女的命名、開光等事宜。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外櫃人員思想需要高度集中,認真負責,一樁白事少則收入二三萬元,多則收入七八萬元,特別是現金保管人員,須是經常和現金打交道的會計、生意人等等,要有辨別錢幣真偽的能力。

寫吊簿和輓聯者,需要有點文字功底,耳聰手快,要略懂民間禮儀,知曉民間親戚往來稱謂,要有一定書法功底。

內櫃 三至四人,二人負責煙、酒、飲料等雜品的保管和發放,一人負責上酒和回收未喝完的酒,一人負責上臺布、酒杯和筷子之類,內櫃人員需要有責任心,對事主負責,凡有菸酒支出,需要總理或協理同意,否則,一律不予支出。

打坑 五至六人,一人領頭負責,負責墓坑的開挖和封墳,領頭負責人要充分理解事主或地理先生對墓坑的要求,要嚴格按照事主或地理先生所說的方向、深淺等要求進行開挖,特別是雙人合葬墓坑,更要嚴格要求。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端托盤 四至五人,一人領頭負責,負責宴席的上菜,需要年輕、利索、腿腳快的,如果人手少,還要負責撤盤子等事宜。

拿饃 二人,負責饅頭的領取、分裝和發放,有一人要負責饅頭數量的記帳,方便事主到事後結算,需要乾淨、細心。

抬供 二人,負責燒紙供品的來回抬送、請靈的靈位抬送、送行的面水準備和抬送等。

司禮 二人,負責靈棚下燒紙時上香和奠酒,送行時的紙燈端送、送殯時的弓箭布瓦、餡食罐、五穀雜糧的準備及放置,需要年長、穩重且懂禮儀者。

火炮 一人,負責燒紙、開喪、堂奠、路奠、送行、送殯時的火炮、路炮點燃,需要年輕、手腳利索的。

供水 一人,負責給廚房送水。

燒茶 一人,負責全天開水的供應。

順碗 二人,負責開席前廚師打菜前乾淨碗、盤的準備、擺放。

刷碗 二人,負責席後碗筷的洗刷。

另還有機動人員三至四人,所以說一樁白事根據其規模的大小,多者需要三十多人,少者也要二十四五人,如果人少,其中有些工作需要交叉分工。例如負責打坑者,打坑結束有的還要負責端托盤或者打掃衛生,所有雜役人員在送行和送葬時要負責扎紙製品的抬送等等。所以現在農村紅事還好說,尤其是白事,方能體現出大老執的統籌能力。

所謂大老執者,必須在本村德高望重、心地善良、心胸豁達、有膽有識、執事公平,善於言辭,遇大事小情處理有度,不計報酬。農村有紅白喜事是以節儉圓滿為主,大老執幫助事主料理事情都以此為原則,完事之後事主無非是給包上好的香菸,算是感謝。

在農村,大老執無職無權,卻是農村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大事小情,鄰里糾紛,有時連法院斷不了的事情在大老執的運作下都能圓滿結局。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說了大老執,再說說農村白事上的外櫃,在白事上,外櫃可以說是除了大老執外最“露臉”、也是責任心最大的活。外櫃主要作用是記賬、收禮金,還有花圈、挽幛及輓聯的書寫。

一般設有三至四人,其中一人負責記賬,也叫“上吊簿”,一人收現金,一人負責花圈、挽幛上輓聯的書寫,一人負責髮香煙及供品的臨時保管。白事要舉辦,親戚朋友自然要參與,“隨禮”自然也是不能少的,但禮錢是不能直接交給辦事主一方的,此時,外櫃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

在外櫃的組成中,記賬的人字必須寫的乾淨漂亮、耳聰手快,收現金的人要心思縝密、心細如髮,最後形成的吊簿是事主一方以後對外往來的重要參考依據。

寫輓聯的人要有書法基礎,毛筆字寫得漂亮,知曉民間稱謂和禮儀,輓聯的上聯和下聯要前後呼應,挽幛中的幛芯內容要與親屬關係相對應,否則要鬧成笑話,特別是逝者的娘(嶽)家人,特別注重這些。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在農村白事中,外櫃人員確定以後,便在一處空曠地方支好桌子,上吊簿的人用白紙裁好八或十六開橫式吊簿,現在則有專門印好的吊簿,再把白紙裁好長條,以書寫輓聯,還要裁成斗方,以書寫挽幛幛芯,準備好大中小號毛筆,大號寫幛芯,中號寫輓聯,小號上吊簿,現在上吊簿則直接用簽字筆代替,還要準備膠帶或大頭針,負責輓聯和幛芯的張貼,一切準備就緒後,外櫃人員便高桌子矮椅子地坐著等候弔唁的親戚前來上吊簿。

一般先上吊簿的為逝者的娘(嶽)家人,叫“開櫃”,在上吊簿前,親戚要先拿出兩包高檔次香菸,以此對外櫃人員的答謝,這時外櫃人員也要客氣一番。

上吊簿時,先寫村莊名稱,再寫親戚姓名,有的姓名不止一人,要按照長幼順序一一排列寫清,下面寫所準備的供品名稱、數量等。按照農村的常規風俗,以逝者的娘(嶽)家人為例,如逝者的娘(嶽)家在王莊,侄子叫王元重、王元清為例,則吊簿上豎排寫明:

王莊

王元重 王元清

三牲供 一桌

葷供 一桌

果供 一桌

糖供 一桌

三事祭盞 一份(帶蠟燭者為四事祭盞)

挽幛 一幅

花圈 一面

樓子 一頂

火炮 千頭

路炮 百響(或兩箱)

祭金 壹仟元

其他有的一樣的親戚合併辦供燒紙,則把莊名和姓名按照長幼順序並列寫清,再寫所辦供品的名稱及數量。

三牲供即豬頭一個、鯉魚一條、公雞一隻;葷供即十個葷碗;果供亦稱花供,為水果和點心十六或十二果碟;糖供一般是兩位老人都去世時,在請靈時需要辦糖供;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一般一位老人去世時,為三事祭盞,兩位老人都去世時,為四事祭盞;挽幛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白、黑、藍、藏青色等長約兩米的布,九十年代則變成綢緞被面,進入新世紀則用太空被、絲綿被代替,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逝者娘(嶽)家的挽幛是白色的,直到現在,就是準備了太空被,也要準備一塊白色挽幛。

路炮則只限於逝者的娘(嶽)家和女兒家,其它的親戚則不需準備。

父母去世,通常兒子不需挽幛,但要扎制樓子一頂,上面要書寫輓聯。

挽父

題款:恭挽先嚴(父親)大人靈右(千古)

落款:孤子 ××× 頓首哭奠(如母先逝,則寫孤哀子)

挽母

題款:恭挽先慈(母親)大人靈右(千古)

落款:哀子 ××× 頓首哭奠(如父先逝,則寫哀孤子)

挽幛的體例由題款、幛芯和落款組成,書寫輓聯和幛芯的字體一般用楷書或隸書,以示莊重,題款放在面對挽幛的右手上部,幛芯放在挽幛中間自上而下一行排列,落款放在面對挽幛的左手下部。

題款和落款的稱呼要前後一致,幛芯的內容要和親屬關係相協調,幛芯一般為四字成語,有的幛芯成語歷史上還有典故出處,這些成語的運用都是遵循著這樣一條原則。

即越是關係近的親屬,其幛芯的內容表現的越是委婉,關係越遠,內容表現的越是直白。在落款最後,關係近的長輩寫頓首哭奠、頓首泣挽等,關係再遠一點的寫頓首拜奠、頓首敬輓等,平輩的則寫揮淚敬輓、敬輓等。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如挽舅父的幛芯有淚灑西州、渭陽生悲等,裡面均帶有西州、渭陽等詞,其中西州出自《晉書•謝安傳》,羊曇是謝安的外甥,羊曇因所敬仰的謝安去世,不宴樂,行不由西州路。一次醉後沿路唱樂誤至西州門。發覺之後,傷感不已,慟哭而去。

渭陽出自《詩經•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內容描寫的是秦康公送晉文公歸國之詩,其中秦康公為晉文公之甥。後遂用帶西州、渭陽的詞句來表示感舊興悲,尤其是悼亡舅父,表達舅甥之情。

再如挽岳父的幛芯均帶有泰山、泰嶽等詞,以泰山比喻岳父,這出自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唐明皇要在泰山祭拜天地,任命張說為封禪使,張說的女婿鄭鎰本是九品官。

按照老規矩,封禪以後,自三公以下都能遷升一級。只有鄭鎰靠了丈人,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賜緋服。唐明皇看到鄭鎰一下子升了幾級,感到很奇怪,就詢問原因,鄭鎰一時無話可答。這時黃幡綽又來調侃,他說:“這是因為靠了泰山之力”。自此以後,泰山又成為岳父的別稱。

現在的挽幛大多由太空被、絲綿被代替,帶有包裝盒,空間太小,一般是寫一題款和一落款,中間幛芯寫一斗方“奠”字代替,但是作為民間喪葬禮儀文化的一部分,筆者有必要把幾年來蒐集整理的農村常用親屬挽幛體例羅列出來附後,供有興趣的加以研究和分析。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在挽幛的掛置上,逝者的娘(嶽)家的挽幛要放在上首的首位,即靈棚的東面北數第一位,其他按照關係親疏逐一掛置。花圈的輓聯同挽幛,只是少了幛芯。

所有的親戚朋友全部登記完畢後,要把吊簿所有的現金收入全部彙總,一般每頁的現金先小彙總,然後整本吊簿再大彙總,也叫“殺帳”或“搦總”。

以前有的事主家庭條件不好,資金週轉不開,出殯當天所用現金要從外櫃支出,如有支出,須經大老執親自說明,寫明事由、金額和大老執姓名。全部收入去掉支出,再和所收現金核對,確保準確無誤後,把總額用大小寫數字分別寫在吊簿的最末一頁,再簽上寫吊簿和收現金人的姓名及日期。

最後是叫上大老執,把吊簿和現金交給事主,俗稱“交櫃”,此時須有外櫃、大老執和事主三方在場,現金當面點清,外櫃當天的工作至此結束,也叫“撤櫃”。

附:農村喪事常用稱謂挽幛體例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挽姑夫

題款:姑夫(丈)大人千古

幛芯:吊亡慰存表臺失怙指座無人駕鶴西歸

落款:愚內侄×××頓首哭奠

挽姑母

題款:恭挽姑母大人靈右

幛芯:悲同失恃懷抱留恩 縶紼情深 姑峰失萎

落款:愚侄×××頓首哭奠

挽外祖父

題款:外祖父大人千古

幛芯:山斗失望望斷嵩雲南極廣寒

落款:愚外孫×××頓首哭奠

挽外祖母

題款:外祖母大人之靈幃

幛芯:吾母失恃恩同王母 情同含飴

落款:愚外孫×××頓首哭奠

挽舅父

題款:恭挽舅父大人靈右

幛芯:淚灑西州渭陽抱痛思渭生悲痛猶失怙

落款:愚甥×××頓首哭奠

挽舅母

題款:舅母大人千古

幛芯:淚灑泉臺慈竹霜寒痛猶失恃

落款:愚甥×××頓首拜奠

挽姨夫

題款:姨夫(丈)大人千古

幛芯:騎鯨西去駕鶴雲天仁厚堪師

落款:愚甥×××頓首拜奠

挽姨母

題款:恭挽姨母大人靈右

幛芯:慈母同根痛猶失恃望斷慈雲

落款:愚甥×××頓首哭奠

挽岳父

題款:岳父大人千古

幛芯:泰山其頹望岳雲深 丈人峰墜 泰岳雲封

落款:愚子婿×××頓首哭奠

挽岳母

題款:岳母大人之靈幃

幛芯:望斷慈雲泰水永逝 半子無依 東床失倚

落款:愚子婿×××頓首哭奠

挽嶽祖父

題款:嶽祖父大人千古

幛芯:望斷嵩雲蓬島雲深德星光寒

落款:愚孫婿×××頓首哭奠

挽嶽祖母

題款:嶽祖母大人之靈幃

幛芯:鑾駕西歸德配曹孟坤德猶存

落款:愚孫婿×××頓首哭奠

挽嶽伯(叔)父

題款:嶽伯(叔)父大人千古

幛芯:駕鶴西歸竹林添座香山會晏

落款:愚侄婿×××頓首拜奠

挽嶽伯(叔)母

題款:嶽伯(叔、嬸)母大人之靈幃

幛芯:慈雲望斷寶婺光寒鑾駕西池

落款:愚侄婿×××頓首拜奠

挽嶽伯(叔)祖父

題款:大德望嶽伯(叔)祖大人千古

幛芯:望斷嵩雲德星光寒鶴駕雲天

落款:愚侄孫婿×××頓首敬輓

挽嶽伯(叔)祖母

題款:大懿德嶽伯(叔)祖母大人之靈幃

幛芯:女宗失望閫範常留瑤池添座

落款:愚侄孫婿×××頓首敬輓

挽姐夫

題款:姊丈(姐夫)大人之靈幃

幛芯:遊資莫貸帳寒幾冷檳榔何求

落款:愚內弟×××頓首拜奠

挽姐姐

題款:恭挽姐姐大人靈右

幛芯:燃須難再痛同棠棣淚灑千行悲同雁斷

落款:愚弟×××頓首哭奠

挽仁兄弟祖父

題款:大德望仁祖父大人千古

幛芯:南極光寒山斗失望德星歸原

落款:愚盟孫×××頓首哭奠

挽仁兄弟祖母

題款:大閫範仁祖母大人之靈幃

幛芯:鑾駕登仙閫範宛在 西赴瑤池

落款:愚盟孫×××頓首哭奠

挽仁兄弟父親

題款:仁父大人千古

幛芯:駕鶴雲天蓬島雲深悲同失怙

落款:愚盟男×××頓首哭奠

挽仁兄弟母親

題款:仁母大人之靈幃

幛芯:痛猶失恃如萱失萌鑾駕西池

落款:愚盟男×××頓首哭奠

挽幹父

題款:恭挽亞父大人靈右

幛芯:悲同椿摧哀同陟岵善訓猶存愛我若子

落款:如子××× 頓首哭奠

挽幹母

題款:恭挽如母大人靈右

幛芯:悲同萱摧哀同陟峙春暉普昭恩同罔極

落款:寄命子××× 頓首哭奠

挽仁兄弟

題款:蘭兄大人千古

幛芯:桃園霜寒揮淚摔琴淚灑蘭臺

落款:愚盟弟×××頓首拜奠

挽盟嫂

題款:大淑德仁嫂之靈幃

幛芯:蓮臺添座鑾駕西池鳳台早召

落款:愚蘭兄弟×××頓首拜奠

挽恩師

題款:恩師大人之靈右

幛芯:桃李含悲淚灑杏壇立雪程門

落款:愚弟子×××頓首哭奠

挽師母

題款:大閫範師母大人之靈幃

幛芯:駕赴瑤池 懿德長存 孟姜遺範

落款:愚徒侄×××頓首哭奠

挽親家(女兒公公)

題款:大德望姻兄大人千古

幛芯:丹成羽化香山會晏朱陳話冷

落款:愚姻弟×××敬輓

挽親家母(女兒婆母)

題款:大淑德姻嫂大人之靈幃

幛芯:勤儉可見淑德流芳駕赴瑤池

落款:愚姻弟×××敬輓

挽高一輩親家(女兒婆家祖父或姐妹公公)

題款:大德望姻伯大人千古

幛芯:駕鶴雲天望重山斗

落款:愚姻晚×××頓首敬輓

挽高一輩親家母(女兒婆家祖母或姐妹婆婆)

題款:大懿德姻伯母大人靈幃

幛芯:德配曹孟鑾駕西歸

落款:愚姻晚×××頓首敬輓

焦伯奎,1977年11月出生於漢高故里,現在中冶寶鋼技術第一分公司(上海)工作。稟承著家鄉的漢風道韻,懷著對生活的向住,從廣袤的鄉村走進繁華的都市,工作之餘,尤愛讀書和寫作,嘗用文學的修養去撫平心靈的浮燥,對散文、小說、詩詞、民俗等均有涉獵。

蘇北喪葬習俗之九——一家有事百家幫,你那的是什麼樣的?

近年來,《檢修樂章中的一顆美麗音符》、《沁園春·觀巒有感》、《生命的呼喚與祈盼》、《對安全生產月的理性思考》等多篇稿件發表於中國冶建網、中國民俗學網、《寶鋼日報》、《中國冶金報》、《中冶月刊》、《鋼鐵服務》等網站、報刊,並多次在行業系統內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