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兩男子交數萬手續費遠出國務工 卻淪爲「黑工」

【連網】 (首席記者 梁洪勝)“只要到韓國打工,幾年內就能掙幾十萬元!”

近年來,出國勞務逐漸盛行起來,這樣的招工廣告人們幾乎是耳熟能詳,但這可不是白撿的便宜,務工者必須先繳納數萬元的手續費。錢是好交,可如果落入“黑工”陷阱,那就麻煩了。

在警方的介入下,9月初,王剛(化名)和同鄉小李(化姓)獲得了中介退還的部分手續費,另外2萬元的損失只能他們自己擔。錢損失是小事,而那段不堪回首的“黑工”經歷,卻給他們的身心造成了巨大創傷。

兩男子出國務工欲圓“淘金夢”

今年40歲的王剛(化名)文化程度不高,也沒有一技之長,一直沒找到理想的工作,前幾年,他聽說出國打工可以賺錢,便動了這個心思。

2017年,他認識了聲稱可以幫人辦理出國打工手續的黃女士,她問他:“出國打工,兩三年內就可以賺三四十萬元!你想不想幹?”

王剛立刻找到了同鄉小李,他們又向黃女士詢問了一些辦理出國務工手續的相關情況。

“你們去韓國,一進廠子一個月工資不會低於1萬元。”黃女士說。

1萬元以上的工資對王剛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誘惑,隨後王剛和小李按照黃女士的要求每人交了4萬多元的費用,就等著出國淘金了。不久後,在黃女士的安排下,王剛和小李滿懷希望遠赴韓國打工。

“打黑工”沒掙著錢反損2萬元

王剛和小李到了韓國後,工作一直沒安排好,他們只能住在旅店裡。在屢次與黃女士溝通後,兩人最終被安排在偏遠地區的一個農場裡做小工。在這裡工作,不僅工作時間長,生活條件也極其艱苦,薪水更低得可憐,比連雲港差遠了。

“工作環境惡劣,強度很大,午餐就吃冷米飯,後來乾脆連米飯也不給了。”王剛說,“我在那裡工作,短期內就瘦了8斤,指甲蓋也掉了,受得罪簡直沒法說。”

然而王剛心裡知道,他們兩人到韓國打工是打著旅遊的名義。“當初安排出國勞務的負責人說這樣沒問題,但是事實上,有人查的時候就要躲,後來我們才知道這就是‘打黑工’,根本不受法律保護。”

王剛和小李在韓國吃盡了苦頭,可一想到當初繳納的數萬元費用,又只能咬牙堅持。可即便如此,農場的活幹完後,兩人就沒活幹了。無奈之下,王剛和小李自掏腰包回了國。原本指著出國淘金髮家,結果兩人還摺進去了約2萬元。

警方協調只退回了部分費用

王剛回國後,多次聯繫黃女士要求退還費用,均遭到拒絕。9月初,記者聯繫了黃女士,她稱會協調解決此事。隨後在警方的介入協調下,黃女士等人退還了部分費用。

據江蘇海郡律師事務所律師戴高明介紹,近些年出國務工日漸流行,全國各地的勞務糾紛案頻出,有的是不具備勞務輸出資質的中介、個人,非法經營騙取中介費;有的是個別勞務輸出企業違規操作,隨意改變承諾。而一些務工人員不通過正當渠道出國務工,而是尋找非法途徑。非法中介正是摸清了這些人致富心切的心理,加上務工者法律意識淡薄,不懂出國勞務的常識、防範意識差,往往花費七、八萬元以自費旅遊、商務考察等理由辦理簽證到國外非法打工,一旦出現糾紛,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

戴高明提醒務工人員,要查看辦理手續的企業有沒有出國勞務的資質或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其次,要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簽訂正規的出國勞務合同;最後,要保留好合同等手續,一旦發生糾紛可作為維權證據。

“勞務人員一定要通過正規途徑辦理出國勞務手續,遇到詐騙要及時報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戴高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