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觉得成家班只捧红了成龙,而洪家班却捧红了所有人?

庄小哥


和洪大哥见过七八次次,吃过四五次饭,从一些细节可见他为人处世和他的大哥哲学。

多年前去横店探洪大哥的班,当时他在徐克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剧组司职动作导演。去了两次。

【09年元旦和洪大哥去涿州骑马留影】

第一次去他住的酒店,电影还没开机,但他的动作组已经提前到位,他给我们看了他们套招视频,一看没掉下巴磕。这哪是套招视频而已,动作组的人不仅提前把动作戏都拍了一遍,还是电影要求的蒙太奇剪辑,等演员来了,照视频画瓢即可。洪家班的武行都是提前进组把动作设计好的,这也是洪大哥动作设计好看的原因。

另一次探班是开机后,夜戏,在一个好几进的大院里。正好赶上午夜夜宵时间,洪大哥招呼我们加盟夜宵。《通天帝国》的夜宵,和夜市大排档很像,很多档口有现煮,可以下面下馄饨什么的。洪大哥不仅给我们推荐什么好吃,还一个劲张罗着让人给我们弄吃的。我们一行两人,我是七零后,另一位八零年的女生,我们说自己来都不行,可见洪大哥的待客之道。

后夜天转凉,大哥忙着拍戏,焚字库那场戏。同行的女生穿的裙子觉得冷,马上有人把一件保暖大衣给他披上,我们转头一看,是洪家班的杜奕衡,他在片中做刘德华替身。在洪大哥的团队里,随处都是人品暖男。


还有一次元旦,和洪大哥去涿州骑马。中午在马场吃手擀面,马场老板娘上面条,当然是先给大哥上,可洪大哥立马就把面条递给桌上的他人,直到人手一碗,他才最后一个吃。一桌的除了仔仔等洪家班骨干,剩下的也全是后生晚辈,可见他对人的照顾体贴。晚饭回京转战蟹岛附近一个农家乐,吃烤全羊,大菜上来,他依旧招呼大家先吃。

我所知洪大哥,在饭桌上,在私下的场合,从不摆大哥的架子,很随和,也不乱说话,在工作时,还是个拼爹。他的艺校开学典礼我去了。当时他刚手术下完两个心脏支架,看上去还很疲倦。一了解才知,前天刚从《狄仁杰》剧组回港刚动的手术,休息了半天,就飞北京来了,第二天还要回剧组拍完最后一场戏,然后马不停蹄直接进《叶问2》剧组了。

与成龙也见过几次,但都是场合上,没有一起吃过饭,看着挺随和,因为没有在私下见过,实情并不了解。我所知成家班并不是没有人才,比如《宝贝计划》后单飞的阿志,就很出色。只能说带头大哥不同,班底文化不同,人才机制也就迥异。



【和术后的洪大哥合影】


曾念群


众所周知成龙和洪金宝是于占元门下的两大弟子,洪金宝是大师兄,成龙是师弟。


两人出师后便开始凭借各自一身“硬桥硬马”的真功夫,行走于香港影视圈。

两人出道之初常有合作,同为“七小福”中的明星翘楚。只不过后来随着性格、喜好的不同,戏路也渐行渐远。

成龙走的是“搏命功夫小子”的路线,电影中的特技镜头从来不用替身,自然就需要一帮志同道合、关系亲密的好兄为其打下手,做陪衬。

因此,每当成龙来到一个剧组,一同前往的往往是一群人。这些人并非他的助理,而是他的“特技助手”——他们偶尔也会在影片中担任配角,甚至是一号反派;但正面英雄,永远也必须是成龙。

所以,成家班的一众兄弟和“大哥”成龙的关系可以说是众星捧月,虽说自身的本领也能有所发挥,但在银幕上大红大紫、风光无限的永远是成龙。

这一方面,可以说是成龙自己的私心;

但也可以说是,这些成家班的成员从外形条件和知名度上也确实比不上成龙,不适合担任主演。

例如:

1、火星,原名蒋荣法,早年参加过胡金铨、张彻、李小龙、许冠文的电影。

他也算是一位小小童星,不过后来一直未能得到重用。直到他被成龙发现并吸收入成家班后,才又一次活跃再大银幕上。

出演过《龙少爷》中的阿勤、《警察故事》中的金大嘴、《A计划》中的大嘴等……

2、同为成家班成员的卢惠光实力也不容小觑。

他曾连续拿下七届香港泰拳比赛总决赛冠军。曾经是成龙身边的保镖,多年来一直跟着大哥车前马后,不但在电影中出镜,更是负责大哥的私人安全。

在《醉拳2》中与成龙的对决堪称经典。但是后来有传闻说成龙仅用10万元的遣散费就将他打发,不过在庆贺成龙大哥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晚宴上,卢惠光的现身无疑是打破不和传言。

3、成家班另一位成员段伟伦和成龙有过命的交情,曾经救过成龙大哥的命。

在结识成龙之前,段伟伦是亚视艺员,经常出演一些小角色。当了大哥的助理和保镖之后,也有不少的出演机会,诸如《警察故事》系列、《醉拳2》《霹雳火》《玻璃樽》等……但在圈内始终是不温不火。

成家班自1976年成立于香港,如今已经历经四十年风雨,其中的成员也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但唯一一个被观众们所熟知、喜爱的人,依旧是成龙。用《无间道》中琛哥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再来看,洪金宝的洪家班。

要说,资历还是大师兄洪金宝的这个武行班子更深厚一些。毕竟成龙刚出道的时候,也是在洪家班里的。

并且不光成龙,元彪、元华、元奎、元武,这些师弟们都被洪金宝收入班子。和成家班不同的是,洪金宝的洪家班的成立并不仅仅为了拍摄工作特技,而是为了进行完整的电影表演,所以童子功、拳脚身板,并不是入选的唯一条件。

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林正英、钱嘉乐、曾志伟、陈龙、孟海、邹兆龙等人……

后来加入的这些成员并非都具备功夫底子,例如:

林正英和钱嘉乐就是为了拍摄“僵尸片”而引进的人才;

而曾志伟也是进入了洪家班之后才学习功夫的。

他们后来都成为了香港电影圈数一数二的大明星。

两个班子相较之下,显然洪家班的成员的名气要稍大一些,出了不少影视人才。

而成龙的选人标准除了较为单一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洪金宝较早就从大银幕上退居幕后,他做的更多工作是动作指导、导演和编剧。进而也就为洪家班的弟兄们提供了更多在台前展现自己的机会。


电影烂番茄


洪金宝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 每天开销1000多块钱,每天都是买菜,烧汤给所有的武行喝,不止这样,还买香蕉、苹果,还有面包、热狗、花生酱果酱之类,由我的助理负责请他们吃

开销这么多钱,就是为了供应

洪家班成员的三餐温饱。因为这样,还被老婆抱怨花销这么大,不过洪金宝不在乎,只要是洪家班成员,都免费供应。

而且洪家班招收成员,是不看外貌,看才不看脸,只要有才能,都可以进入洪家班,有一技之长,所以我们看洪家班的人,长相奇形怪状,有曾志伟、午马、钱嘉乐、曹荣等人。所以也造就了洪家班成员发展的多样性。

这些人才都给洪金宝所导演的电影带来一丝光彩。

且洪金宝是给自己的弟子自由发展,但是有一样他是必须要管的,就是弟子的道德品性,他有一项规定就是不能酒后开工,他对此的解释是:如果我不知道你喝酒,然后你过来开工,那万一出了意外谁负责,现在保险公司能赔你多少,你爸爸妈妈,妻子儿子怎么办?你不能当儿戏。

看得出来,洪金宝虽然是表面看起来严格,但是内心是真的对自己的兄弟好。肯为兄弟着想。看过一次报道,有一个进入洪家班的年轻人可以跟洪金宝在同一桌吃饭,然后主持人问他,你为什么有这个荣幸可以跟洪金宝一起吃饭,然后洪金宝对此解释说,其实我觉得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太多规矩,工作的时候认真对待,吃饭的时候就不要搞这些规矩来束缚。

不止这样,洪金宝还给洪家班的弟子定制专属外套,因为外套很实用,原本是打算做60件,但是因为太受欢迎,所以又立马做了400多件,现在不止是洪家班的成员可以穿,连助理茶水,化妆小妹都有。洪金宝对弟子的关爱是从骨子里,所以也因为这样,才能有这么多追随。

而成龙大哥,虽然是把最好的装备,最好的护具跟保险给弟子,但是因为大哥的主角光环太强,掩盖住了他的成家班成员。洪金宝则是给自己的弟子自由发挥。这一点成龙就不及洪金宝。长期为成家班卖命的卢惠光1980年就跟着成龙打拼,今年被成龙遣散,遣散费不到10万元,三十年就换来10万元,卢惠光也心有不甘。

洪金宝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对弟子的关心入微,而成龙所带领的成家班也对自己的弟子员工非常好。但是洪家班能红所有人,也能看得出来,洪金宝也有两把刷子,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案,能深得弟子人心,这一点也是非常厉害。

欢迎写下你的评论或看法哦


段小鱼



我曾经也是武行一员,有谁记得


灰太狼70413138


泻药!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功夫电影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洪家班,成家班,袁家班的贡献。时至今日,袁家班早已退居幕后,活跃在目前的就剩下洪家班和成家班,而且很容易发现,洪家班为香港电影届输送了大量人才,数的出手的就有九叔林正英、午马、曾志伟、元华等等,而反观成家班,这么多年人们只记住了成龙还有卢惠光,但可惜的是卢惠光还跟成龙闹掰了。

造成这么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成龙和洪金宝两人创立团队的意愿不一样。成龙创立成家班的目的相当于今天的工作室类型,是全方位为成龙的电影度身定造,目的就是打造一位电影巨星,而成龙最终也实现了这一目的,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大哥”,熟悉成龙电影的观众应该知道,成龙的电影风格更多是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和搞笑相结合,观众看完电影以后,基本很难记得电影中的其他男角色,只对成龙留下深刻印象,当然新警察故事的吴彦祖除外!

而洪金宝创立洪家班更多是作为电影班底,作为大哥的洪金宝想要的可能不只是自己在电影届的成就,他也想带动身边的兄弟有福同享,因此我们看到洪金宝的电影例如五福星系列等等,洪金宝的主角形象并不突出,因为电影当中的其他配角也为观众留下深刻记忆,还有其他动作片也是如此,同时,洪金宝也为洪家班的其他人打造电影品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正英,道士形象深入人心。

回到主题,两个班的差异主要还是两人打造电影团队的理念不同,直到今天,成龙在电影届的地位绝对比洪金宝高,但洪金宝也捧红了香港电影一大批人才,自己也是德高望重,两人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枪魂在腰间


香港动作电影的巅峰时期有三个制作班底是无人不知的,成龙的成家班,洪金宝的洪家班,袁小田的袁家班。成龙的成家班火了成龙和卢惠光,袁小田的袁家班大部分都转向了幕后,而洪金宝的洪家班却给了所有人扬名立万的机会。
“洪家班” ,广义来说是洪金宝主持的一个电影班底,可以包括一些摄影师监制等;狭义说来,就单指洪金宝班底的武术指导、武师们。这个班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雄霸一方,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动作佳作。
洪家班有的招募有一个特色,就是成员不全会功夫,且有的成员长得奇形怪状各具特色,凶悍有之,丑陋有之,马脸有之,总之看才不看貌,只要有才华都有机会加入洪家班,各式人才都要,很得人心。
比如,林正英、曾志伟、钱嘉勒、邹兆龙、午马、元彪、元华、元奎、孟海、钟发、狄威等。
洪家班的灵幻鬼片是很有特色的片种,其他电影公司就算想模仿也难于下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洪家班有林正英,鬼片有了林正英就像无厘头电影有了周星驰,成功了大半。

龙椅沙发


总有人说成龙自私,是个小人,从不捧成家班的成员,不如洪金宝!

但是你们知道吗?由于成龙成家班从刚到好莱坞的被处处刁难到现在在好莱坞所有的工作人员见到成家班的人都是竖大拇指,鞠躬致敬的!

看过采访,刚开始成家班的人到好莱坞都是坐凉板凳或者安排在片场做一些杂活,成龙看不下去,于是为其中一个成员争取了一次对手机会,当时是把那名成员打的脸着地,鼻子直接冒血,动作到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被震撼到,只有成龙要求再来一遍,来完一遍,又来一遍,直到所有的人都心服口服,才停止!

虽然成家班的人没有走到荧幕前,但谁不知道有他们的存在?所以不要比了


大杂烩谈


个人这个问题问的和回答的都比较片面,要看怎么对这个捧红这个词的理解。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有很多领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属于冷门,或者是了解的程度不深,对于其中很多事物不了解,我认为是两个班子的发展理念和运营的方式不同,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同样在这个领域中是领头羊,代表的特色不一样。真的很棒,为他们点赞,祝愿他们的创作生命长青


一滴入魂AAA


上世纪80/90年代,那时在香港电影史上众多的武行群体中,成龙的成家班与洪金宝的洪家班,奉献了不少佳作。



最近,成龙的成家班40年同台首聚,成龙想起那些搏命的日子失声痛哭,可一句“好久没见了兄弟们”,引发不少争议。在很多人看来,成龙的大哥身份,如果有心,随时可以安排兄弟聚会,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和搏命兄弟重逢?

成龙和洪金宝虽然两个自小长大的“大哥”亲如手足,但当年为了拍电影,洪家班和成家班也是拼得你死我活。

洪金宝是大师兄,所以比较早地组织人马成立了"洪家班"。尤其是李小龙去世后,跟李小龙的武师跟了洪金宝,壮大了势力。林正英、董玮、孟海、元彪、元奎、元华都是洪家班主力,就连成龙都一度是洪家班成员。

洪金宝这个人,当惯了大哥,喜欢团队主义,注重集体发展,大家都有饭吃,所以,洪家班很多人都成名了,什么林正英、邹兆龙。成龙曾叫他加入成家班,曾志伟考虑下来觉得进了成家班会只见成龙而没了曾志伟。


成龙的思路不一样,他要的则是能打的搏命仔。所以成龙的电影,你只能记住成龙,记不住那些小弟。这样时间一长,矛盾自然出来了。新金牌娱乐观察家记得,1992年,成家班的工作加薪等问题凸显,拍完《飞鹰计划》这部影片时,成家班宣布正式解体。

成龙一度想不通:自己待众兄弟不薄,薪水是香港武行最高的,为啥大家不满意,其实就是因为成家班没捧红一个人,除了成龙。

在成龙通往功夫巨星之路上,有个保镖、帮手甚至兄弟般存在的人——卢惠光。可后来卢被开除了,只给了10万块。无独有偶,2002年段伟伦不肯为成龙做跑腿送衣服,也成为他被炒鱿鱼的导火线。

星站娱乐


以成龙为班组核心的成家班,和以洪金宝为大哥的洪家班,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香港武打电影黄金时期的行业精英。但是,成家班最后不欢而散,洪家班现在退居幕后却依旧保持一定的凝聚力和行业内的号召力。两者的不同,就源自于两位主心骨的处事原则和个人风格上。

洪家班的主心骨是洪金宝,在个人性情方面比较像江湖大哥,喜欢团体主义,注重集体发展。洪家班成员并不全会武功,甚至有些人样貌古怪,长得奇形怪状。但是洪金宝强调看才不看貌,要求大家有才华,能够群策群力为班子出力,各具特色也好。洪家班的宗旨讲求大家都有饭吃,每个人尽自己的力,于是,这样的班子就比别人更加有凝聚力。

洪金宝善于收集人才。他成立“洪家班”较早,在人才的收集方面抢占了先机。当时李小龙过世,他趁势收揽李小龙身边失去经济来源的专业武师到自己的团队里,解决了那些武师的经济来源,也为自己壮大了实力。当时,林正英、董玮、孟海、元彪、元奎、元华等各有特色的武师都加入了洪家班,名气之大甚至吸引了刚刚崭露头角的成龙也暂时性地加入。

但,洪金宝这样的理念使得每个人都有饭吃,却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超级巨星。利益均摊的好处是养活了数量巨大的基数团队,却也造成团队整体没有名气顶尖的明星个人冒出。到现在为止,洪金宝依旧秉承着他的原始宗旨捧团队新人,但因为缺乏重点,使得整个团队都归于二流水平,没有超一流的明星出现。

而成龙的理念与洪金宝不同。他强调个人的重要性,所有的资源给予一人,为的是将那一个人推进到超一流明星行列。而成家班就是贯彻他的这一理念建立的,所有的资源和动机,都是为了推他——成龙一人为超级明星而运作。

所以,成家班要的是能打能扛的搏命仔。在拍摄过程里,打得拼命扛得住凸显打斗效果的高强度攻击。但是这样的硬打硬扛,在影片里是为了最终的效果铺路,不是为了突出个人的知名度。成龙个人英雄主义的思维使得整个电影的灵魂人物只能是他一人,其他人都是做陪衬。

影片里所有真刀真枪的打斗,武师的所有流血流汗,为的也都是将主演的主角光环发挥到极致,推一个人到超级巨星的位置。于是,成家班这样的操作使得成龙成为华人电影之光,揽尽所有的风光与收入,而其他武师和工作人员,一直是成天加班,累死累活的小职员。后来因为细微的分歧,造成整体班组崩溃,就是必然。(卢惠光为成龙效力十余年,在影片里当配角烘托了他十几年。最后仅仅拿到10万遣散费,期间的分歧就可见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