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龙凤纹盒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龙凤纹盒 顶部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龙凤纹盒 底部

青花龙凤纹盒,高15.3cm,口径20.9cm,足径19.2cm。

盒扁圆形,盒盖平顶微隆,子母口,圈足。盖面绘青花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外壁亦绘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口沿绘卷草纹,上下呼应,各组纹饰间以双弦纹相隔。足内青花双圈内署“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隆庆时期款识书“造”而不书“制”,成为一明显的时代特征。

明隆庆帝在位时间短暂,仅六年,其间又遇洪灾,因此官窑产量相对较少。今就存世品观察,其产品以青花、五彩为主,但造型多样,富于变化,其中仅盒的造型就有四方、长方、八方及银锭式、盘肠式、瓜棱式等,新颖奇特,且制作精细,独具风格。

此盒造型古朴大方,设色浓重艳丽,纹饰繁复,观赏性与实用性俱佳。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盘心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底部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明隆庆,口径14.5cm,底径8.7cm,高3.2cm。

盘外壁素白无纹饰,内壁一周以青花描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盘心绘一青花圆形留白玉兔纹,恰似玉兔卧于一轮满月之中。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字体显得潦草,与宣德本朝年款写法相去甚远。此盘青花发色蓝中泛紫,浓郁艳丽,款识书体瘦长,这些都是隆庆朝瓷器的显著特征。

杜甫《月》诗有“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句,描写中秋月色,此盘所绘玉兔形态正合诗意,或有祝人长寿、祈求团圆的美好寓意。将兔纹与松、竹、梅“岁寒三友”同绘一器之上,更为这件晚明时期的民窑小盘增添了些许文雅趣味。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明隆庆,高36.5cm,口径53.8cm,足径36cm。

圆口唇边,腹微鼓,圈足。通体白釉,上以五彩为饰。腹部绘一幅荷莲图:池塘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水中游动,几只鹭鸶或站在岸边、或飞翔于池塘上空,画面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纹饰以绿彩为主,点缀红、黄彩色,艳丽清新。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器口沿内侧青花书“大明隆庆年造”6字楷书款。

隆庆一朝只有短短的7年,官窑瓷器数量很少,如此大型五彩器非常罕见,带有官窑款识的隆庆五彩器,国内仅此一件。虽然此器是由数块碎片修复而成,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人物诸葛碗(长春万古款)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人物诸葛碗(长春万古款) 顶部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人物诸葛碗(长春万古款) 底部

青花人物诸葛碗(长春万古款),明隆庆,高7.9cm,口径14.2cm,足径7.4cm。

碗为卧足浅盘与墩式碗叠套相接一起。碗腹中空,足底面有一圆孔相通。碗以青花为饰,碗内绘“昭君出塞”图。外壁绘4个姿态各异的男子。近足处绘圆圈纹。外底中心圆孔两侧青花书“万古长春”四字吉款。

此碗造型独特,所绘人物身材修长,姿态飘逸。青花色泽蓝中泛紫,为国产回青料绘制,洁白的釉面衬托浓艳的青花纹饰,显得华贵典雅。此碗外壁虽伤残锔补,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我院收藏的隆庆青花器中的代表作品。

诸葛碗为供器,其造型源于三国故事。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屡遭败绩,闭门不战,诸葛亮修书遣使赠女性衣物给司马懿,以激发其出战。司马懿阅读信札后一点不生气,却详细询问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情况。当听说诸葛亮的饭量很小时,司马懿说:“吃得少而事物多,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吧?”诸葛亮为了迷惑敌人,于是在对方来刺探情报时,故意用双层碗进餐,表面上看吃了一大碗饭,实际上仅仅上层有饭。后世称这种双层碗为诸葛碗。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顶部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底部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明隆庆,通高10.6cm,口径13.2cm,足径13.4cm。

罐口微敛,腹壁略呈弧形,圈足。附盖,盖面隆起,中心镂空古钱纹。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蓝中泛紫,色泽艳丽。盖面与外壁均绘双龙戏珠纹。近底处绘变形如意云头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隆庆年造”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为当时流行式样。形制规整,作工精细,画面纹饰疏密有致,年款笔画工整有力。明代隆庆以前各朝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绝大多数用“制”字,极少用“造”字,而隆庆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绝大多数用“造”字,极少用“制”字。明代蟋蟀罐以宣德、隆庆、万历三朝多见,这与当朝皇帝的嗜好有关。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大明隆庆瓷器,一起看看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底部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

壶短颈,圆肩,鼓腹,圈足,曲流,提梁柄。颈绘青花十字朵云,肩绘双云龙,主体纹饰是腹部的五组团龙纹,纹饰空隙处有灵芝草托暗八仙纹,足上绘莲瓣纹一周。宝珠钮盖,钮上绘缠枝花叶,盖面有双云龙及朵云纹。曲流及提梁柄上满绘缠枝花卉纹。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此壶体态硕大,胎厚重,造型淳厚饱满。底釉光洁明澈,使用回青料,发色蓝中泛紫,浓丽鲜艳。花纹虽密,但繁而不乱,层次清晰。此器代表了明中后期官窑青花的制作水平。

青花图案除团龙纹外,还有团鹤、团螭、团凤、团花等,山石、鱼藻、花鸟等也常见。穆宗隆庆只有六年,青花瓷器的制品较少。这件提梁壶带有隆庆本朝款识,是目前国内仅存的珍品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