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将遗体冰成“冰棍”,压碎还田的“冰葬”方式吗?为什么?

鹿塬农事


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人死之后从最开始的土葬到现在得火葬再到现在得冰葬。不得不感叹人的思维真的是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改变,我们且不说这个改变是落后还是先进的,但是最起码有所不一样,这一点值得肯定。

关于冰葬我之前也有所耳闻,其实我个人一直遵循及时享乐,所以死后不管怎么葬都无妨。就如庄子所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所以对于死后我觉得是什么样子那就要看家里人怎么安排了,所以冰葬也是可以的。

虽然说死后我的意见不重要,但是必须要家里人同意啊。然而,我觉得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人还是无法接受冰葬的,因为在某些地区直到现在都无法接受火葬,更何况冰葬呢。所以这个必须得要人从思想上能够接受,关于我自己是完全可以的。

关于具体的冷冻技术大家可以在网上进行搜索,那么你会选择冷葬吗?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


大猫聊三农


这问题听起来挺新鲜的。

但题主的比喻及用词很不恰当。

这是英国肯特州的塞文欧克斯议会区正在推行叫深度冰葬的环保型殡葬方法。

将遗体放进速冻机内,在遗体上喷洒-196℃的液化氮,遗体在超低温度下凝结为结晶状态。再通过机械振动散为颗粒状,经过再次冷冻干燥后,加工为粉状,清理装盒,整个过程结束。

这种方式我可以接受,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相比目前的火葬优点很多。

火葬将遗体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火葬对遗体的尊严得不到尊重,火化残忍的场面让家属们难以接受。

其次,相对土葬来讲,既节约土地,也不用买高价墓地。

现在农村的传统土葬已逐步的被限制,大量土地被占用,而且是长期占用,基本上是一占几代人,长达上百年。

集中墓地、陵园在当下被炒作的高于房价,让“活不起”更“死不起”,死活都难逃高价房。

现在好啦!有了这环保型的殡葬方式,对遗体没有想象中那么残忍,符合人们的传统意识,“人从尘土中来,又归于尘土”。让生命又回归自然。

若能将骨粉撒向老家的房前屋后,更能融入到家乡的土地中,与家乡同在,与亲人同在。

这种环保型殡葬已被韩国引入,在我国武汉市也拟施行。


鹿塬农事


我国有些城市推行海葬和树葬,主要是为了节省土地面积,也有环保的好处。

不管是海葬也好,树葬也好,葬之前都要经过火化这一步骤,而火化终归对大气有所污染。

英国这种以冷冻结晶再打碎成粉末的方式处理遗体,明显要优于火化,不用燃烧就对大气没有了污染,值得提倡。

遗体经过冷冻粉碎处理后,还可以进行海葬和树葬,像我国浙江台州那里的政策,不但政府掏腰包,还要给与老百姓奖励。

我国未来的丧葬模式,完全可以是,选择冷冻处理遗体的人,给予一部分奖励;下葬方式选择树葬的再给予一部分奖励,而且这中间的费用再由政府承担。

没有了高价墓地的负担,再加上双重奖励,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了一部分人对于死不起的担忧,而且还有显而易见的三大好处:

一、结晶处理遗体不污染大气。

二、选择树葬,减少土地使用面积,保护环境。

三、让老百姓不再为高价墓地而担忧。

我认为这种方式值得推广。


驿城异客忆乡人


能,因为比火葬好。火化后放入墓地,占了一块地,火化显得没什么意义。国家应该取缔一切墓地,所有人都去寺庙和教堂祭奠。


华盛顿与亚当斯


回归自然好啊,尘归尘,土归土,那样的话,以后大家都更尊重自然环境了,你总不能在你先人的头上乱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了吧😊


巴山夜雨0915


我接受不了,虽然我现在才三十几岁,但是到我死的时候我还是希望自己能被温柔对待。这种方式太粗暴了,让我对死忙充满畏惧。


一阵风吹过203303416


火葬其实很多人不了解,不全烧,就是烧几件衣服的事情,尸体都被集中一起处理了,冰葬还是可以考虑的,最起码是全尸。


发火黄金季节


冰葬这种方式以前在新闻上看过,国家会提出冰葬这种葬法主要是为了环保,还有节约土地资源。

不过现在中国人大部分都不认同这种葬法,甚至火葬都还没被中国的所有人所接受,特别是上一代的老年人、中年人。

主要还是因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入土为安”的思想,在他们的思想中,地府是存在的,人死后就会下地府,而如何安葬尸体是关系到他们在地府下的生活,和转世轮回,所以这才无法接受火葬与冰葬。

而我现在就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相信鬼神,我可以接受冰葬。人死了就是什么都没了,那又何必在乎怎么安葬呢?

我们更应该在乎的是当下,趁当下自己还能为自己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的时候就去努力,做个最好的自己。而且这也算是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后的一丝贡献。


随口唠叨


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祖宗吧,中国地大宽广,少一点征地,给家人腾点地应该的。


丶情似那片云


到了那天,我宁愿被一领草席裹了,挖个深坑,埋在地里,不用起坟包,夏收之后种上玉米,秋收之后种上小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