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摄背景虚化照片?

嘌送o8fi4010


如何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

其实要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很简单,掌握两点就能拍出来。

一:选用大光圈镜头,长焦镜头或微距镜头拍摄,虚化效果好。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光圈下照片的虚化效果。


这张照片是用蔡司35mm f/2.4镜头拍摄的。当时用的是2.4的大光圈。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大光圈的镜头的景深非常浅,拍摄物保持清晰的同时,前后景虚化明显。这也是大光圈镜头的特性,这种手法极易突出主体,所以大光圈镜头也深受广大摄影者喜爱。目前市场上的大光圈镜头很多,如徕卡就有超过f/1.0的大光圈镜头,佳能也有f/1.2的镜头,在自动对焦镜头中尼康一直没有超过f/1.2的镜头,不过据说马上会上市一款58mm f/0.95的手动镜头。当然这些顶级的大光圈镜头价格都不会便宜。追求性价比的朋友可以多考虑f/1.4-f/1.8这个范围内的大光圈镜头。对于大光圈镜头的虚化能力,理论上说是光圈越大虚化能力越强。

接着,让我们来看看长焦镜头的虚化能力。


这一张是我用尼康80-200mm f/2.8镜头拍摄的。通过照片,我们很容易感受到长焦镜头空间压缩的能力。长焦镜头的虚化能力也是相当强的。它和大光圈镜头的虚化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略有差异。其中的奥秘,需要摄影师慢慢去体会。大光圈镜头注重在点,长焦镜头更注重面。无论是拍人像还是小品,我都非常喜欢用长焦镜头。我相信长镜头的魅力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追寻的。

最后,论虚化能力我们不得不提微距镜头。


这张照片是用尼康105mm f/2.8百微镜头拍摄的。微距镜头作为一种特殊的专用镜头。其强大的放大能力和虚化能力,是其他镜头无法比拟的。微距镜头在微距拍摄状态下,景深极浅。比如拍摄花卉和昆虫时,我们常用的光圈都在f/8.0以下。即使是用这么小的光圈,有的时候景深还是浅,比如上图中的蜘蛛,我就是用f/8.0的光圈拍摄的。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f/8.0的光圈也不能把小小的蜘蛛全身拍清晰。可见微距镜头的虚化能力有多强大。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在微距拍摄中用灯的重要性。因为光圈小,为了控制噪点ISO值不能过高,这就要求快门速度需要调到很低。极低的快门速度对微距拍摄来说是致命的,特别是拍摄运动中的昆虫。所以在拍摄中用灯补光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镜头离被摄物越近,虚化效果越好。

这句话,几乎对所有的镜头都适用。这就牵涉到一个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问题。原则上最近对焦距离越近背景虚化能力越强。这个就需要看镜头的技术构造了。很多人认为同样的光圈下广角镜头的背景虚化能力是最弱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很多广角镜头对焦距离非常近,其背景的虚化能力也是非常厉害的。比如蔡司的广角镜头最近对焦距离就非常近,以至于有的时候完全可以当微距镜头使用。我上一张当时购买蔡司35mm f/2.4镜头的测试图给大家看一下就明白了。


我手上还有一支蔡司的28mm f/2.0的广角镜头,其微距功能同样十分强大。

综上所述,拍摄一张背景虚化的照片,不仅要靠摄影器材还需要有扎实的摄影技术才行。

希望我的解答能给题主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苏州三忆影像。


苏州三忆影像


虚化背景是摄影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虚化背景(完全虚化和半虚化)是每一位摄影师在拍摄时经常会考虑的技术问题。虚化背景的手段:

1.追随拍摄虚化背景:这种方法很少有人会提及,但是它的确是方法之一。将快门时间设置在1/15秒至1/60之间,让相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体运动,在运动当中按下快门,这样就得到主体实,而背景虚化的画面效果。(图为:使用1/30秒速度,追随拍摄运动物体的画面)

2.运用长焦距镜头结合大光圈来达到虚化背景的目的:a.长焦距镜头的特点是景深小(虚化前景和背景)。b.光圈越大,背景越虚化。可以根据需要(完全虚化或半虚化)来确定光圈大小。c.让相机距离被摄体越近(摄距),背景越虚化。(图为:使用200mm镜头F2.8光圈拍摄的前景和背景都虚化的画面效果)

3.使用中空滤光镜达到虚化的目的:这是一片安装在镜头上的特殊滤光镜,为无色透明的镜片,镜片中央是中空的。用它拍照,画面中央的被摄体是清晰的,周围是虚化的效果。也可以将一片UV滤光镜的周围涂上凡士林油,中间不涂,这样也可以拍出中间清晰,周围虚化的效果。(图为:使用200mm镜头F2.8光圈拍摄的完全虚化的背景效果)

4.拍摄途中快速变焦来虚化背景:在使用变焦镜头拍摄时,将快门速度设置在1/15秒至1/60之间,在按动快门的同时,迅速转动镜头的变焦环,这样可以得到中间实,四周为放射形的“爆炸效果”。(图为:使用200mm镜头F2.8光圈拍摄的完全虚化的背景效果)

5.微距摄影:微距摄影是拍摄小被摄体的摄影门类,相机自然距离被摄体很近,微距镜头拍摄出的画面效果都是主体实而背景虚的画面。(图为:使用200mm长焦镜头F8光圈拍摄画面效果。摄影:刘晗峰)


摄影讲习所


背景虚化也叫浅景深,是一种常见的摄影手法,可以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要拍出背景虚化的片子,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技巧:

一、尽量使用大光圈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二、尽量使用长焦距

在其它条件相同前提下,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比如强调虚化效果的人像头,黄金焦段都在85以上:



三、相机离主体近一些,主体与背景远一些

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调节一下相机、主体和背景三者的相对位置,可以获得更好的虚化效果:

比如拍人像时,相机离人更近些:

而像海边这样背景比较选的场景,也更容易拍出虚化效果:




四、使用大面积感光器的相机

最后,由于感光器和镜头的投射关系,在其它条件相近情况下,感光器面积越大,越容易拍出虚化效果,比如相同画面范围前提下,全幅比半幅虚化效果更明显,在同一虚化程度前提下,全幅可以获得更大范围的画面:

简单总结:大cmos+大光圈+长焦距+近距离=强虚化👌

爱摄影、爱生活,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资讯和技巧,共享摄影乐趣👍


小k印像


所谓的“背景虚化”,用摄影的专业名词来说,叫做“景深效果”。

何谓“景深”?我们用镜头拍摄一个目标时,只要对焦成功,焦点位置就会清晰。清晰是有范围的,从离我们最近的位置到最远的位置,有这么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大小范围就是景深。

对应地,在焦点的前后,光线会开始聚集和扩散,如果是点的物体就会扩散成一个个模糊的圆。这些模糊的物体,就形成了虚化的效果。

景深的范围,我们通常用“大小”来描述。我们见过一类照片,只有目标是清晰的,前后都虚化,甚至目标本身也只有一部分是清晰的,靠前和靠后的部分也都逐渐虚化。虚化程度越厉害,我们就称为“景深越小”;如果有很大一个范围内,物体都是清晰可见的,甚至整个画面里所有的物体都清晰,我们就说“景深很大”。

景深效果的明显程度,是和三个因素有直接关系:

一、镜头光圈值

在同一相机系统中(例如我们最常见的135规格全画幅相机),同一焦距的镜头,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比如说,我们把一台相机固定好位置,用同一支50镜头拍摄一个静物目标。在使用1.2光圈时候,景深一定比2.8光圈时小;使用2.8光圈时,景深一定比5.6光圈时小。所以很多人花钱买大光圈镜头,尤其是大光圈的定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能获得更小的景深效果。

二、镜头焦距

仍然是所有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使用越长焦距的镜头,能获得越小的景深。

例如,我们还是固定好相机,使用100mm焦距的镜头在光圈2.8时拍摄静物,和用200mm焦距的镜头,同样是光圈2.8拍摄同一个静物,200mm镜头获得的景深要比100mm镜头获得的景深要小。

三、镜头、主体、背景三者的距离关系

一般来说,目标离镜头越近,景深越小;目标离背景距离越远,背景的虚化效果越明显。

有一定经验的摄友知道,离主体越近,只要能对上焦,背景就一定越虚。尤其是在拍微距题材时,背景虚化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目标离镜头前端的距离不变,背景拉的越远,越能获得好的虚化效果。

总结了以上三点,我们就知道了,如果想获得较好的虚化效果,有大光圈就要尽量开大光圈,在构图合理的前提下,尽量拉开与背景的距离。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光圈,那就使用比较长的焦距去拍摄。例如18-55 f3.5-5.6,这种镜头虽然光圈小,被称为狗头,用55端拍摄,拉开与背景的距离,一样可以获得虚化的效果。如果你使用的是18-135甚至18-200这样的镜头,那么恭喜你,用最长端去拍摄,一样可以获得很好的虚化效果。


摄影师宇哲


虚化背景的拍摄方法其实很多,掌握了就非常简单,都可以拍摄出来。

那么这里帮大家总结了几点。

这个主要是掌握3个比较关键的要素:大光圈,长焦,对焦点。

★大光圈

F(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背景越模糊,景深小。F值越大,光圈越小,前中背景都清晰,景深大。我们以一张图片来为大家简明理解下:

F2.8-5.6,数值越小的光圈,背景也就越模糊。相比下面的,F16,前景和背景都相对清晰了。

★长焦

焦距越大越虚化。我们用长焦镜头把焦段拉到最大来进行拍摄,就可以获得虚化的效果了。

我们经常见到很多摄影师用70-200来拍摄模特。当然这个也要注意拍摄的距离。比如我们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模特,一定要让模特站的离我们远一些,这样虚化的效果会比较好。除了对焦到脸上之外,我们还可以让模特比旁边衬托物站的前面一点,不要在同一条水平线,有位置的差异之后拍出来的虚化效果会更加棒。

★对焦点(手机通用)

对焦点越近越虚化(对焦距离),这个条件也可以说成是,对焦点和背景的距离越远,背景就越虚化。

我们通过一幅图来简单对比明确:

从图中的自行车坐凳来看。左图离拍摄镜头比较近,成像增大,景深就相对较小。而当我们慢慢后退,镜头离坐凳越来越远(右图),距离增加了,景深就随之增大,周围的景物也慢慢开始变得清晰起来。这个也就是物距和景深的关系。


其次现在很多手机也可以有人像功能,可以达到背景虚化,以及一些专门的手机APP虚化背景拍摄。

所以单反,手机都可以轻松拍摄出背景虚化的照片。

.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想法笑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盗王基德


首先,还是买一个好手机或者好镜头,没有好手机或者好镜头,真的是只能完全靠你的摄影技巧了,问题是,这个问题不完全是靠摄影技巧就可以解决的了。


根据我长期的拍摄经验,我来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一、小米和华为手机的背景虚化效果真不错


如果你买了苹果iphone8p或者iphoneX,你会发现,其实苹果的背景虚化真的不咋滴,真的不行啊。

但是,如果你买个华为或者小米的双摄手机,你会发现,真的比苹果好太多了。

所以,我身边一些女孩子,很多都从苹果换成了小米或者华为。就是因为小米和华为的背景虚化效果更好啊!


二、你以为买了单反或者微单,就可以虚化背景了嘛?


no,你太天真太幼稚了!

如果你只是买了一个套头,那么,你不会有什么背景虚化效果的了。

要想虚化背景,你不能只是买一个套机或者套头。


建议你首先可以尝试购买一个50mmF1.8镜头,不贵,几百块钱而已。如果你错误的选择了富士微单或者索尼微单,你买不起富士或者索尼的这种镜头,其实你也不用心急,因为国产镜头已经为您准备了不少规格的大光圈定焦镜头,你尽可以少花钱获得非常不错的背景虚化效果。


还有,如果你有钱,拍摄广泛,一般来说,建议70-200mmF2.8,这款镜头对于很多拍摄题材都有非常好的背景虚化效果,对于追求背景虚化来说,简直是万能的镜头了。


三、让被摄主体远离背景


如果你让美女紧靠着砖墙或者书柜站着,那么,无论你用怎么样的镜头,都难以获得非常漂亮的虚化效果。

你应该让美女远离砖墙或者书柜啥的,这样虚化效果就会更加强烈和明显啦!


光线摄影学院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如何拍摄背景虚化照片?”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掌握了几个要素,就能轻松拍摄出背景虚化的照片,下面我来详细给您说明一下~


镜头光圈大

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镜头光圈要能开的比较大,通常是F4以上的大光圈,如F2.8、F1.8、F1.4等等,不然光圈小到F16是很难拍出很好看的虚化照片的。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恒定大光圈镜头的好处了,钱不是白花的~)


镜头焦距长

使用长焦比使用广角出来的背景虚化的效果是会好一些的,这也是为什么像100-400这样的镜头没有2.8的光圈却也能出现非常好看虚化的原因。


被拍摄物离背景远

被拍摄的物体离背景比较远的情况,我们也更容易拍出背景虚化的效果,如果被拍摄物和背景都快贴上了,接近一个焦平面,那很难拍出好的虚化。


镜头离被拍摄物近

这个情况比较适用于微距镜头,这也是微距镜头虚化特别好的一个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Bearie


背景虚化的目的可以使主体突出,所以很多人在拍摄时,想把背景拍成虚化的状态。但如何把背景拍虚化呢?

所谓背景虚化,实际就是“小景深”!

景深都跟哪几个方面有关系呢:光圈、焦距、物距!光圈和焦距都跟镜头有关系,物距是指相机到被摄物间的距离。

光圈

光圈是三大曝光参数(光圈、快门、ISO)之一,一般用以下方式来表示:

f/1.2 > f/1.4 >f1.8>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大,光圈越小。

光圈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控制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亦然,是正比关系;二是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亦然,是反比关系。

从上面可以看出,大光圈的时候可以得到小景深,只有小景深才可以让背景“虚化”!

上图光圈f2.8。大家都知道,f2.8是三大元镜头恒定光圈中的最大光圈了,图中主体清晰,背景全部“虚化”!

焦距

镜头的焦距一般分广角、标准、长焦等,焦距的长短除了影响视角的大小外,还会影响景深的大小。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也是个反比关系。比如,大家一般用广角镜头拍风光,那是因为除广角镜头有很大视角外,还有很大的景深,可以获得远近都清晰的效果。再比如,拍人像的至少是50的定焦,甚至都把85mm定焦称之为人像镜皇,除了长焦(50是标准)畸变小外,就是利用它的小景深,有很多人把70-200的镜头用来“扫人”,基本上也是这个原因,除了“够得着”,就是小景深!


长焦距,能“够得上”小姑娘,还能把背景虚化掉。

物距

物距是指相机到被摄物间的距离。至于物距与景深间的关系,有一套复杂的公式,我记不住,大家也不用记,知道其中的意思就可以了,哈(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下)。先了解两个概念:前景深和后景深。前景深是焦点到相机间的清晰范围,后景深是焦点到远处间的清晰范围,前景深是全景深的1/3,后景深是全景深的2/3,换句话说就是,从对焦点算起,前景深占小部分,后景深占大部分。好了,相机离被摄体越远,也就是物距越远,对焦点就越长,前景深就大,前景深都大了,后景深不就更大了!所以,物距越大,景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但镜头有它的最近拍摄距离,除了太近不能对焦外,还要注意畸变。


物距越近,景深越小,景深小了就达到背景虚化效果!

就物距来讲,需要补充的是,被摄物一定要远离背景,因为“后景深”占全景深的2/3,离背景近了,有可能还没出那2/3呢,所以要离相机近,离背景远!

总结 景深跟光圈、焦距、物距有关,但这三者是也是相互影响的,光圈大、焦距长景深会越小,物距再近些,景深那就更小了。除了考虑这些因素,还需要注意主体跟相机、背景间的距离,牢记前景深和后景深的比例关系。但是,背景的虚化不是一味的追求,而是和创作要求息息相关的,需要什么样虚化就设置成什么虚化,更不能因为一味追求虚化,甚至把主体的部分也给“虚化”了。

凡事皆有度,合适为最好。


南方之南


我们拍摄人像作品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会希望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做到背景虚化,是因为我们要突出主题,突出画面中的人物,这才是重点。

理解光圈和焦段的关系

摄影镜头,有光圈和焦段,光圈是取决于画面进光量的多少,同时光圈的大小也是画面虚化产生的一部分。焦段也是,我们看到的所谓空气感,都是在长焦焦段下产生的。如果我们要产生虚化,一个光圈,一个焦段尤为重要。

如何拍摄虚化的照片

使用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可以确保浅景深,这样的话,可以达到虚化的效果。

大光圈镜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如果你使用过50 1.2就知道了,很近的对焦距离,照样可以取得很好的光圈虚化。反之。光圈月下,景深越深。

你拍摄的时候,离被摄物体越近,相对来说虚化更好,这是物距和背景之间的距离,离开背景越远,拍出来的照片虚化效果会相对更好些。

基本上拍好虚化的照片就这几天,控制好人物和背景之间的距离,尽量使用大光圈的长焦镜头,光圈全开进行拍摄,这样可以取得很好的虚化效果。


光影的光阴社


许多摄影爱好者最开始玩单反的时候,都会对背景虚化的技术非常喜欢。的确背景虚化的照片看起来更简洁、更艺术。也就是大家眼中的很专业。那么如何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呢?

背景虚化涉及到的是摄影的一个“景深”的概念。通俗来讲,景深就是照片中主体前后空间清晰的范围。景深主要跟镜头光圈大小、焦距长短、与被摄主体间距离三个因素有关。具体的关系是。光圈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长,景深越浅;与被摄者之间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

所以想拍摄背景虚化得照片,就一定要掌握上边所说的影响景深的三个元素,并记住它们是如何影响景深的。通过描述我们大体知道,想获得浅景深照片。我们应该拥有大光圈的镜头、用长焦距的镜头、离被摄主体近一点。

三个影响景深的因素,俨然三路大军。一个就可以攻下敌营,多一路就增加一成威力。当然想获得什么样的战果。也就是我们想获得多大的景深,背景模糊成什么样,还需要通过这三个要素来调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