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农村干农资的,但赊销很厉害如何才能把钱收回来?

乡村里的一把火


赊销是一个江湖,也是农业的毒瘤,用的好能促进销售迅速建立销售体系,用的不好就尾大不掉。

可惜用的好的不多,大多数农资零售商都是一肚子苦水,想不佘怕没销量,佘了又怕收账困难,最要命的是收账越来越困难。有的地方社会小哥也进入了农资领域,几个小伙子到农户家放下肥料就走,第二天就有人来找农户打欠条,秋冬收获就来了收账人。农户也是苦不堪言,葡萄等技术含量高的领域还好些,大田粮食作物等没多少技术含量的区域最容易出问题,现在是两头防,两头怕,农民也一样一肚子苦水。

解决不了题主的问题,大田作物没多少技术含量,大多靠天吃饭,不确定性很强,这种区域赊销本就非常危险,赶上灾年有嘴说不清,只愿关系和谐点,人心向善吧。


一起葡萄


题主这个问题我也深有同感,我少年时候父母在村里开了个杂货铺,最令父亲头疼的就是农村的赊账问题,可以说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欠我们的钱,多则几百块少则几毛钱。每天卖上百块的货可是楞见不到现金,倒是账本有一大摞了。农村是熟人社会,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赊账很难做到,有些村民即便有钱他也要赊账,不赊白不赊,所以农村很多商店都是因为赊账垮的。

乡镇上卖农资也是要面临熟人社会的问题,再加上有些农民确实没有钱,农资店的竞争也大,就把能赊账当成了竞争力。我以前有个堂叔在集市上卖农药,我看过他家的账本,那真是方圆五里几乎没有不欠他钱的,有些账根本就无力上门催要,有些外出打工一年多见不到人,时间一长也就不了了之了,最终资金链断裂,经营也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即便是打官司要钱,那时间成本也是高的吓人,而且涉及面这么广,就是去开庭你都要跑断腿。

农村避免赊账的唯一途径就是坚决不赊账,赊账本来就是饮鸩止渴,想当然地认为这样能够促销,但是促销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盈利,不能盈利的促销毫无现实意义。坚决不赊账无需担心竞争不过对手,资金链的安全比销量重要,那些热衷赊账的商家最终会扛不住自动破产关门,不赊账的自然就能存活下来。如果有些村民信用比较好也遇到了困难,赊账也要签好协议最好让他提供担保,可以找个靠谱的中间人担保如果赊账的人还不起他还,或者让赊账的人拿庄稼做个抵押,还可以把赊账人的农机设备做个质押,如果到期不还钱就直接把农机卖掉。既然是做生意,就不能当成做慈善,不能心慈手软,不能跟着感情走,还要有法律意识,要有白纸黑字带手印的证据。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欢迎转发欢迎关注我!


心怀17


农资赊账在农村很常见。

问:在农村乡镇卖种子化肥,附近农民赊账,如何把农资账要回来?

答:农村的事很复杂,要讲究策略。

根据标题及相关描述,可以看到,你父亲在镇上卖种子,赊出去了很多账,这种账很难要回来,有的可以说算得上是死账了。那要如何收回来呢?

农村社会关系复杂,不是亲戚就是熟人。做熟人生意本来就有点困难,你给了他大量优惠几乎不赚钱,他还以为你赚了他很多钱。

一、立原则

在农村做生意,不管是普通小生意,还是农资生意,要给自己立下一个赊账的原则。这个原则大致可以是这样:(1)讲诚信的农民可以赊;(2)家里实在没钱的可以赊;(3)赊账不全赊,必须交一部分货款;(4)可以专门做一本赊账承诺书,上载姓名、赊账物资、还账日期、逾期解决办法等,让赊账的人签字画押。

不能自己用账本记账,必须要有赊账人的签字画押,否则最后若欠款太多,别人不认账就不好办了。永远要记住:你是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的。

二、如何收赊账

正如你描述所讲,有些农民赊账后会外出打工,不好联系上。那他们外出打工后过年总要回来吧?那最好在腊月快过年的时候,专门来一次登门要账,你是做生意的,也是要过年吧。

对于有些想赖账的人,可以先让对方用粮食抵押(有抵押总比什么都收不回来要好一点吧),若对方执意不肯,可以找村委会解决。打官司不值,一来时间长,二来各种成本高。

先简单回答这么多吧,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刺楸,三农问答达人、农场达人。以专注的精神致力于三农问题解答,关注我了解更多三农知识,谢谢。

刺楸


父亲在农村干农资的,但赊销很厉害如何才能把钱收回来?

小时候我家里就开过一个农资店,当时就有很多人先拿化肥,等到收获以后才给化肥钱。那些年,村里的农户人家都比较困难,我们也没有“概不赊销”的说法,大多数人也能在收获以后把欠的钱给补齐。仰赖乡村邻里的支持,家里的农资店也开的比较大,在附近几个村镇都有店面。就在前些年,农资的赊销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连着几年都不还钱的现象,家里人都属于老实的生意人,只能整天去这些人家里去要钱,搞的像是我们家欠了钱一样。虽然收回了一部份欠款,可还有相当一部份没有收回,到最后只能停止营业,现在家里基本上都是依靠前些年的积蓄和种地生活。



今年回去家里过年的时候发现,镇上开了一家很大的农资店,而且价格要比我家里原来化肥高很多。问了家里人,才知道这是另一家开的,因为卖农资的比较少,基本在乡镇里处于垄断,所以价格都很多,而且从不赊账。没办法,我们当地的村民只能高价购买,也没办法去赊账。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这家农资店的暴利的,还总是以为自己捡了便宜。
从我家的案例可以分析出来几个理论:第一做生意不能“赊销”,如果有赊销,也要有相关的凭证和记录;第二做生意是两个人的事,买卖双方都遵守买卖契约,能促进市场向最好的方向发展;第三信息来源获取的单一性,十分容易导致垄断市场的产生,促使不良商人的产生。至于说如何要回赊销的农资,第一要学会和他们沟通这个问题,不要一开始就想着通过法律来解决,中国乡村是人情社会;第二要学会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解决问题,通过村里的一些有地位的人(如村长)等来协调解决;第三走法律途径,对于那些真正无赖的人,就要用法律去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他去危害更多的人。欢迎关注花开陇上,和有趣的人做朋友。


花开陇上


你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不能光贪经销商哪一点销量的小利啊!

说实话,这几年粮价基本没多大的涨幅,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加上现在农村农资市场逐渐放开后,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做农资生意的为了做好销量,大部分都采取过赊销的方式销售,你父亲的经历可以说不是个例。

很多人都说,竞争那么激烈,不赊销卖不出去,但赊销的后果就是,眼前的销量有了,但当你的白条额度高于你的经营收入时,你确定你还是经销商吗?万一里面有几个坏掉的账单,亏本应该是大概率。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赊账的农民还都在村里,不会跑,但问题是,他们会给钱吗?你相信他们是付不起农资款吗?即使你去要账,估计也都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那天一卷铺盖就又出去打工了。

针对这种情况,一种是采取强硬方式要账,一种是走法律途径,说实话以上两种每日粮油都不太赞同,毕竟做生意以和为贵。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在店里挂个牌子,注明那个村谁谁那一年赊欠农资款多少多少,反正你还在做农资生意,十里八村的人都会过来,他既然想赖账,你就给他个出名的机会,说不定哪天有自媒体小编直接给拍个小视频,进行全国联播。

说白了,也是能收回多少是多少吧。至于以后是不是还要赊销农资,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反正目前农资市场现在成这个恶劣环境,都是经销商自作自受的结果,你赊销我赊销,大家要赔都赔!


每日粮油


干农资的最好不要赊销,庄稼丰收了给你还钱,相反遭遇了滞销天灾等。你得农资钱也就不好要了。我建议大家心态放好,现金卖多少算多少。都不支持赊销。他能总有办法。赊出去的是人情,要回后就是仇人。


深山道士123


【农村金融服务,或许有效解决农村赊销难题!】

解决农村赊账的情况,已经被互联网金融领域看到了商机。随着互联网下乡步伐的加快,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也随之而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一些农资店出现的赊账现象。



农村金融服务,就相当于电商“打白条”,可以缓解农资店赊账现象!即赊销方式,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可能对于金融服务,大家或许并不了解。但对于现如今的分期买车买房,大家应该熟悉吧!

就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提供商,农资店可以在进货时通过农村金融服务商贷款去厂家拿货销售,而不用自己直接准备大量资金去进货,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些农资店资金短缺的情况。

而对于农民的购买,农村金融服务商也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产品,就是可以分期购买化肥等农资产品。

这样一来,虽然利润相对减少了一些,但农资店就可以转移赊账风险了。以后农民如果还钱的话,是付给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商,而不再是农资店了!



对于农村金融服务商,如果出现农民长期不还钱的情况怎么办?

估计大家肯定刷过信用卡吧,如果一旦透支不还的话,你的信用就会降低,由于是全国联网且共享的,一旦信用缺失,就会以后无法再享受一切金融服务,例如无法再贷款买房买车。

另外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今年好像会对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人员,通过人工智能方式利用微信朋友圈等进行传播,让你的亲朋好友都会知晓,这样一来,以后就连亲朋好友都无法再借到钱了。呵呵,可想威力如何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