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蹲點日記:小小藍莓爲這些殘疾人撐起一片天

“摘果要摘黑的,個大一點的,紅的不要摘,不熟的不要摘,拔草要注意下面的小苗,不要拔著小苗,看給有病,有的蟲會掉在樹腳,有蟲就要拿藥來放。”在一片藍莓地裡,廣南縣晚曙光鄉雞街村藍莓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何祖林正仔細地指導著工人們採摘藍莓。

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何祖林是廣南縣曙光鄉雞街村人,198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文山衛生學校,畢業後,被分配至廣南縣五珠鄉衛生院工作,當上了一名醫生。但為了能照顧體弱多病父母辭職回到家鄉當起村醫,在一次事故中落下了肢體四級殘疾,離開了村醫崗位,而後他開始試種三七、香蕉,但又因市場不景氣,加之種植經驗缺乏,導致所有的投入血本無歸。2014年,他再次瞄準藍莓市場前景,到青島等地考察後,大膽試種了30畝藍莓,靠著自己的努力,掌握種植技術要領,生活漸漸好了起來。

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一人富不算富,何祖林想到周邊村寨還有好幾家和他一樣的殘疾戶,看著他們家徒四壁陷入困境,何祖林心裡萌生出一個念頭:一定要帶領貧困鄉親們脫貧致富。2016年成立廣南縣曙光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吸引了當地5名疾人到自己的基地裡打工。

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廣南縣曙光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何祖林:“我們這個基地也需要工人,殘疾人出門也不行,我們就讓他們在家門口打工,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我們一年還是要很多人,我們的工資,殘疾人最少都是600元,看他們的工效,能夠做一點事情的可以開1000多元,1500元,1200元都有,他們只來看場地的,看牛馬的最少是600元,等等不一。”

記者蹲點日記:小小藍莓為這些殘疾人撐起一片天

曙光鄉煤炭寨村的王朝發夫婦,兩人從小身帶殘疾,不能外出務工,雖然在政府的幫助下建起了新房,但沒有穩定收入,何祖林就聘他們到自己的藍莓基地裡做管理,每月領取固定工資600元。

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廣南縣曙光鄉煤炭寨村村民 王朝發:“來守牛馬這些,不讓牛馬去糟蹋藍梅,這個活兒也好做,也輕巧,一個月得600元,還是解決我們的生活問題。”

記者蹲點日記:小小藍莓為這些殘疾人撐起一片天

廣南縣曙光鄉雞街村的萬國榮也是身帶殘疾,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有穩定的收入,不但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還能照顧老伴兒,生活再無後顧之憂。

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廣南縣曙光鄉雞街村村民 萬國榮:“我們出去打工又沒有人要,重活又做不了,我們來這裡面做管理,這個活計也比較適合我們做,工資固定600元一個月,每年也還有7200元錢。”

記者蹲點日記:小小藍莓為這些殘疾人撐起一片天

經過不懈的努力,合作社的藍莓已發展到500餘畝,產值在300多萬元,生產的“曙光藍莓”通過QS認證,產品打入文山、昆明、廣西等地超市,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帶動了當地20戶村民加入合作社,而何祖林也在2017年被評為廣南縣“十二五”殘疾人工作自強模範。

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隨著種植規模的逐年擴大,經濟效益逐年提高,何祖林希望將種植規模擴大到2000畝,然後開辦加工廠,延伸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帶到更多的村民。

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记者蹲点日记:小小蓝莓为这些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廣南縣曙光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何祖林:“帶動周邊的群眾再擴展,我們的藍梅市場現在供不應求,我們還要準備建一個大棚,解決他們一點伙食費、生活費這些。”

記者蹲點日記:小小藍莓為這些殘疾人撐起一片天

記者:廣南臺:周來 秦文揚 曙光站

製作:陸軍 農錦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