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焦姓的历史名人?他们有什么故事?

狮子王75488839


井段富巫,乌焦巴弓,焦姓是个小姓,《百家姓》中排名第222位,人口数排名第128位,是个小姓,既然是小姓,名人也就不多(姓焦的朋友会不会打死我)。

说到焦姓名人,古代名人极少,新中国成立之后出了一位不得了的人物:焦裕禄。

焦裕禄出生于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固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2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担任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就是在兰考县委书记任上,焦裕禄感动了无数人。

兰考是个穷县,长期受到“风沙、水涝、盐碱”这三大自然灾害困扰,俗称“三害”,全县粮食产量极低,很多人都到别的地方去要饭。焦裕禄立志要将兰考治理好,亲自深入基层做调研,总结出治理三害的方法。

焦裕禄患有慢性肝病,他是忍者病痛投入到工作中的,带头泡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观察洪水走势,风沙来了的时候亲自站在风口查看流沙。在焦裕禄的带领下,“三害”得到有效的治理,无数沙土、盐碱地变成良田。泡桐树是焦裕禄治理三害留下的遗产,现在已经成为兰考县的特色产业,至今仍在造福兰考人民。

但是焦裕禄却积劳成疾,1964年因肝癌在郑州逝世,年仅42岁。1964年3月,焦裕禄病情恶化,被送往郑州治疗的时候兰考群众沿街相送,5月14日病逝,1966年的时候遗体被送回兰考,安葬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面,数万名兰考群众前来相送。

焦裕禄虽然只是县委书记,但是做官能做到让百姓自发前来送葬实在是难得,放眼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也找不到几个。

历史上的名人有:

焦度:南安(今甘肃陇西)人,北齐将领。

焦遂:唐代名士,喜欢喝酒,与贺知章、李白、李适之、崔宗之、李琎、苏晋、张旭并称为“酒中八仙”。

焦守节:宋朝名臣,官至彰德军节度使。

焦循:清代著名经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


考古班二愣子


焦姓是个比较小的姓氏,名人当然也有一些,但名气很大的不多。不过在文学作品中焦姓人物倒是有几个有名的:《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水浒传》里的没面目焦挺、《红楼梦》里的奴才焦大等。

史上实有其人的名气很大的有以下几位:

北宋名将焦赞

其实焦赞的名气恐怕主要还是得益于评书《杨家将》,作为杨延昭手下大将,与孟良齐名,善使一对打将钢鞭。焦赞历史上也是在瓦桥关镇守,富弼部将,河北雄州人(现在雄安新区),是抗辽前线一员猛将。



同治顾命八大臣之一焦佑瀛

1861年,咸丰皇帝在承德病死,死前找了肃顺等八个大臣为顾命大臣,焦佑瀛是排名第八的大臣。其人非常有才华,咸丰的很多诏书其实都是出自于他,现在在收藏市场也能看到他的书画作品。由于他和肃顺等八人反对慈禧垂帘听政,辛酉政变后,肃顺被斩首,载垣、端华被赐死,其余五大臣被流放,后被释放。焦佑瀛回到天津逋园。焦佑瀛还有一位更有名气的后人,北京人艺的院长兼导演焦菊隐。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人民公仆焦裕禄的事迹大家就都比较熟悉了,他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带病坚持工作积劳成疾以身殉职。李雪健演的电影《焦裕禄》也是催人泪下的,百姓谁不爱好官,焦裕禄绝对是焦姓人的骄傲和楷模,值得人民永远怀念!


文综史组


看过杨家将文学艺术作品的人都知道 ,在杨延昭手下有两员虎将:焦赞 ·孟良 。两人是结义兄弟,感情深厚,在剧中更形影不离,十足铁哥们一对。

传统京剧巜洪羊洞》也对两人结局有详细描述。老令公杨继业撞碑而死,骸骨被安放在洪羊洞中。杨六郎得知消息 ,暗中派孟良前去盗取 。焦赞自觉是无才不堪大用 ,偷偷跟去 ,想助孟良一臂之力。孟良赶到幽州 ,好不容易盗取成功 刚要离开时 ,窸窸窣窣的响动惊扰到他 ,以为被辽兵发现 。慌乱中抽斧将来人当场劈死 。平静下来发现是焦赞后 ,哀痛不已 ,后悔莫及 。他将老令公骸骨和焦赞尸身交给辽降将 ,自己拔刀自刎于洪羊洞中 ,兑现兄弟二人结拜时发的誓言 ,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俗语就出自于此。

只要是文学作品 ,必然有艺术的加工升华和内容上的丰富演绎 ,杨家将也有如此 。

历史上 ,焦赞孟良记载不多 ,对于孟良的记载 ,只知道他为杨延昭手下大将 ,早年是绿林好汉 ,后加入宋朝军队对辽防御战斗中 。至于,焦赞却并非杨家人 ,和北宋前期的杨延昭也不认识。《元史》卷一百五十三《焦德裕传》记载:“焦德裕字宽父,其远祖赞,从宋丞相富弼镇瓦桥关,遂为雄州人”。



酒天虚无


我看到这个问题,第一想到的是焦赞,再一想,好像这位基本上是个文学人物。再想到焦仲卿,这位完全是文学人物。还有个焦宛儿,呃,这位也是文学人物,出自金庸的《碧血剑》……

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中,估计最有名的是清代的焦循了吧。

焦循,字里堂,清代著名的经学家。

焦老先生在《易经》方面功力深湛。他的著作有《易章句》十二卷,《易通释》二十卷,《易图略》八卷。合起来叫做《雕菰楼易学三书》。

同样是清代大儒的阮元评价:“石破天惊,处处从实测而得,圣人复起,不易斯言。”

王引之则评价:“凿破混沌,扫除云雾,可谓精锐之兵”。可以说相当推崇了。

梁启超说焦循的治学特点:

里堂精于算理,又精于声音训诂,他靠这种学问做帮助,而从本经中贯穴钩稽,生出妙解。……这几部书,是否算得《易经》真解,虽不敢说,但他确能脱出二千年传注重围,表现他极大的创作力。他的创作却又非凭空臆断,确是用考证家客观研究的方法得来,所以可贵。

除了易学之外,焦循还写过一本《孟子正义》,他一辈子的精力都在写那《易学三书》,三书完成后,焦循已经年老,开始着手写这本《孟子正义》。书一完成,他也就去世了。

除去经学之外,他还是个算学家,写有《天元一释》《开方通释》等书。

除去这些之外,他还对戏曲深有研究,有《剧说》六卷,里面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对当代研究者很有帮助。

唐代有位名士,叫焦遂。

焦遂之所以扬名后世,主要得益于杜甫有一首著名长诗《饮中八仙歌》。诗中写了当时八位好饮酒的名士:贺知章、李琎、崔宗之、苏晋、李白、张长史旭、焦遂、李适之。

有关焦遂的部分,在全诗最后: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就是说,焦遂酒量过人,喝过五斗之后才能让他进入“兴奋状态”,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让在座众人都为之惊叹。

焦遂其人没有什么记载。《甘泽谣》中有个“布衣焦遂”,看来焦遂似乎没有当过官。但他平生有何事迹,我们就一概不知了。

倒是有书说他“口吃,对客不出一言,醉后应答如响”。但这条记载年代在杜甫之后,又和杜甫诗如此吻合,所以有人怀疑是根据杜诗编排出来的。

明代大学士焦芳

这位焦大学士的生平我不了解,只知道《明朝那些事》说,他是刘瑾的智囊。由此可见:一、这人很聪明;二、他是个反派。

焦芳和李东阳是好友。焦大人脸长,于是常常被李东阳拿来吐槽。

有一次,李东阳给焦芳看相,一本正经地说:你这个面相啊,左半边像马尚书,右半边像卢侍郎,可见一定能当官。

焦芳很高兴,仔细一想才回过味来,马+卢,这不就是个“驴”吗?这货在说我脸长呢……

(图文无关)

北门猿


焦姓在百家姓中不算有姓,但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焦姓也出现了许多历史名人。他们也有一些比较动人的故事,我所述的都不是文学人物,而是有据可依的历史人物,听我说吧。

焦先,字孝然,汉末河东人。汉灵帝时曾被封为文显公,与韩康,梅福齐名,淡看名利,拒不为官,汉灵帝曾三次下诏请焦先出山为官,“三诏洞”因此而得名。后在曲阻(今丹阳市)潜心学道,服丹升天,享年170岁。

焦遗,十六国时期西秦南安(今甘肃陇西)人,曾曾太子太师。

焦度,南安人氏,南朝齐国将领,善骑射,有勇力。官辅国将军,游击将军。

焦遂,唐朝饮中八仙之一。

焦守节,许州长社(今履河南)人。北宋大臣,以右神武在将军致仕。

焦赞,北宋抗辽名将。

焦德裕,宋朝名将。

焦裕禄,革命烈士,优秀共产党员,1962年被调往河南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为革命任劳任怨,被群众称为“人民的好儿子”。

焦泓杰,四川美院获得学士学位证。


绮阁书生


杨家将杨六郎的左膀右臂,孟良焦赞,孟不离焦,焦不离孟。据说他哥俩是山上的山大王,杨六郎讨金时路过该山被拦截了。焦赞黑脸善用板斧,孟良红脸有一个火葫芦能喷火。跟六郎比试不过,就告知上山谈事,六郎上山到聚义厅时发现两边摆了刀阵枪阵箭阵,六郎面不改色穿阵而过,孟焦大为佩服,后得知原来是杨六郎,就归顺了。再后来是潘仁美做寿还是潘仁美的女婿做寿忘了,杨家没去人,这个人就念叨要整治杨家,孟良焦赞知道后手刃了这一家38口,并留下了藏头诗,官司打到金銮殿上寇准八贤王保杨家,佘太君以辞官为代价保六郎。正在审理间,孟良焦赞带兵围攻开封城要求释放杨六郎。 嗯这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大慨是10岁左右吧翻看的一本没头没尾的老评书知道的。。开篇是延景装死入棺,寇准背靴夜访六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