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志愿(小小说)

吴由县朱家庄的朱老汉有一个儿子和四个闺女,儿子是老大,老大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考了495分,这个分数正挂二本线,该给孩子报志愿了,报什么专业呢?老大犯了愁,他一个老实农民,没出过三门四户,怎么给孩子选择专业呢?这时他想起了他的四个妹婿,最小的四妹婿,大学毕业后进了工商局,前途很辉煌,听说快升付局长了,在这方面他见识一定不一般;二妹婿是一位中学教师,虽说日子过得穷一点儿,可在这方面他也是行家呀!数三妹婿有钱,在城里包着上百万的活儿,出来进去坐的都是宝马车,他在这事儿上肯定更有远见。也就是大妹婿脾气最倔,是个农民工,可最近这两年,每年都挣个十万八万的,最近也花十多万提了一辆车,虽说他最不行,可他也在城市里干活,见识起码比我广。想到这儿,他一一给四个妹婿打电话约定一个时间到他家说有要事商量,要他的四个妹婿给他的儿子参考这报志愿的事。

参考志愿(小小说)

到了约定的这一天,朱老汉的家门口又像春节走亲戚一样,家门口又停了三辆小轿车和一辆电车。三妹婿又开着他的宝马车耀武扬威地来了,今年他的生意不多如意,利润仅有往年的三分之一,最多不超过二百万。今天他来走亲戚,光二千多元一件的好酒他就带了五件,另外还有名烟名茶,这些烟茶的价值简直不能用人民币来算,他是大舅哥最喜欢的妹婿。四妹婿呢?今天也在百忙中抽空儿来了,四妹婿来走亲戚是带着司机开着公车来的,他来也没有带什么礼物,在他看来,他能把大舅哥的娘家侄儿安排到工商局成为正式工作人员就比老四家拿什么名烟名酒都强得多,大舅哥也是心知肚明,没有说什么。二妹婿是一位中学教师,每月就那三四千块钱的工资,有两个孩子,还有二老,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别说买车买房,就是那样的想法也不敢有,这次大舅哥说有事商量,他也没带什么名烟名洒(他也没有,也买不起),只从超市里买几件普通的礼品拈着来了。最不行的是大妹婿,是个农民工,年纪大脾气还倔,有人劝他去三妹的公司打工,他硬不去,自己一个人独闯世界,这几年闯的还不错,每年都有十万元的收入,去年春天,花十五万买了一辆新车,他是看不惯老三那个盛气凌人的傲慢劲,这次走亲戚,他当然没有老三那么大气,只买了几件拿出手的礼物来了。

参考志愿(小小说)

吃过饭,大舅哥言归正传,提出了今天让大家来的目的,一石击起千层浪,大家纷纷对这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学管理以后当干部,有的说学商务以后做生意,有的说学工科以后当技术员,还有人提议学师范,省学费,将来当教师。一听有人说学师范,二妹婿站了起来说:这大学就是不上,也不能上师范。我的建议,除了师范,学什么都行,原因我不说大家清楚。他又回过头来对大舅哥说:如果不想让侄子重蹈我的复辙,你就别让孩子学师范。说罢,眼里流出辛酸的泪水。其他几个妹婿和大舅哥着伤透了心的二妹婿,心里的滋味那真是打破了五味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