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还有可能回到亲俄罗斯的轨道上来吗?

大东北的小豆包


领土都被抢了还亲俄!这不是找虐吗

乌克兰作为俄罗斯的小兄弟在历史上一直有“小俄罗斯”之称,即便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众叛亲离之际,乌克兰对俄罗斯依然还凑合。

在乌克兰独立的这近30年来,乌政府一直试图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找平衡,但是在近几年这种平衡已经无法维持了。

在最近几年乌克兰的民族主义一直在不断抬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这里在历史上长期属于西方文化圈,并且人口也主要是以乌克兰人为主。

这些地区的人十分渴望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彻底融入西方,而以俄罗斯人为主的乌东地区却反对“脱俄入欧”的政策,两拨的矛盾十分尖锐。

虽然俄罗斯人在乌克兰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毕竟只有20%,乌克兰的主体民族依旧还是乌克兰人,所以俄罗斯人对于乌政府的影响终究是有限的。

乌克兰人之所以“钟情西方”,一是由于历史原因,二是由于经济原因。

我们先说经济原因,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跟着俄罗斯没有盼头呗。

举个栗子,跟乌克兰搭界波兰,这是乌克兰的斯拉夫兄弟。区别仅仅是乌克兰是东斯拉夫人,波兰是西斯拉夫人。

(因为是邻国而且关系不错,波兰和乌克兰曾联合举办过2012年的欧洲杯)

波兰在东欧剧变之后就立即投入了西方的怀抱,相继加入欧盟和北约,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1990年的时候波兰和乌克兰的经济水平都差不多,而时至今日波兰的GDP已经达到了5401亿美元,而乌克兰却只有1043亿美元,波兰的经济体量是乌克兰的整整5倍!

要知道波兰人口比乌克兰还少了700多万,论人均GDP就更高了。

人不怕穷,但怕对比。当年波乌两国是几乎是同时摆脱莫斯科的控制的,并且乌克兰的家底儿还要更雄厚些。

结果到了现在一个混得是蒸蒸日上,一个过的是江河日下,谁心里能平衡!

除了经济因素,历史上的纠葛也是乌克兰人讨厌俄罗斯的重要原因。其中最让乌克兰人耿耿于怀的就是1932年—1933年的乌克兰大饥荒。

现在乌克兰人认为乌克兰大饥荒是在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灾难,当年在粮食歉收的情况下苏联中央政府不仅没有放粮赈灾,反而加大粮食征收,导致在这场饥荒中有至少五百万乌克兰人被饿死,这在那时的乌克兰人口中是个很恐怖的比例。

如今乌克兰人认为苏联政府在那场饥荒中的所作所为跟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没有任何区别,其行为在法律上已经构成种族灭绝。

2002年时任乌克兰总统库奇马签署法令,将每年的11月22日定为“饥荒纪念日”,以此纪念那些在苏联残酷统治下死去的同胞。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参加大饥荒悼念仪式)

基于以上的经济和历史原因,今天的乌克兰人十分厌恶俄罗斯,加之2014年俄罗斯又抢走了克里米亚以及干涉乌东地区叛乱,这让俄乌关系更加的恶化。

杀自己同胞,抢自己土地,这种仇恨估计乌克兰一时半会儿是忘不了的,再度走上亲俄道路应该是没戏了。

(进驻克里米亚的俄军士兵)


千佛山车神


麻辣战争头条号主编龙舞风行认为:乌克兰回到亲俄的轨道,在短时间内已经很难了,两国因为克里米亚问题彻底交恶。

也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我们认为,波罗申科这样的政客对于乌克兰是否亲俄,并没有根本性的作用,政客都是民众用选票选出来的,他们的立场很容易改变,或者说很容易换一个立场不同的政客上台,从长时间周期看,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根本问题,是克里米亚问题。

俄罗斯从法律上已经完成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所以程序,因此,起码从俄罗斯的法律上来看,克里米亚已经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国土,现在想把克里米亚从俄罗斯拿走,除非发动战争,彻底击败俄罗斯,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克里米亚被夺走,已经彻底伤害了乌克兰人民和俄罗斯的感情,使得在乌克兰,亲俄的政客一下失去了支持,整个乌克兰弥漫着反俄情绪,这种情绪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乌克兰美女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也不可能为了拉住乌克兰而将克里米亚重新还回,毕竟,乌克兰是倒向俄罗斯还是倒向西方,是一件无法预测的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局势的变化,即使在某些时候乌克兰倒向俄罗斯,还是会因为某个政客的上台而改变倾向,而国土的归属是永久的,一旦被拿走,再想拿回来,机会渺茫。

很明显的例子是菲律宾,杜特尔特上台,菲律宾的态度顿时来个180度大转弯。

关注麻辣战争,关注世界军事!


麻辣战争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乌克兰是不会回到亲俄罗斯的轨道上来的。这一点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小编认为有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一、众所周知,自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俄乌关系变得犹如雪上加霜。乌克兰恨透了昔日的兄弟俄罗斯,认为是俄罗斯侵略了乌克兰,吞并了乌克兰的领土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想充当美国的棋子来围堵俄罗斯。这种做法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俄罗斯必须要采取反制措施。俄乌两国各有各的的算盘,最终导致了克里米亚脱离了乌克兰而并入俄罗斯。因此,俄乌两国的关系已经冰冷到了极点。只要乌克兰不帮助美国和西方,与俄罗斯为敌就算不错了。还幻想着让乌克兰回到亲俄罗斯的轨道上来,从当下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普京和波罗申科彼此装作没看见,互不搭理!

二、就目前来说乌克兰的想法是,希望自己不仅能够加入欧盟而且还能加入北约。这样一来的话,乌克兰的国家地位就不一样了。有了北约的保护,乌克兰就不会在维护和处理自身的某些利益问题时,处处都得看俄罗斯的脸色行事了。相反,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这是在刺痛俄罗斯最为敏感的神经。所以,才有了后来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乌克兰因此也丢掉了克里米亚!



波罗申科和普京礼节性的寒暄!

俄罗斯一直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那么就等于北约在俄罗斯的家门口架起了大炮和导弹,俄罗斯当然无法容忍。乌克兰也正因为知道俄罗斯反对,因此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才不敢轻举妄动。如果盲目行动,弄不好还会毁了乌克兰。以普京的做事风格,惹怒了俄罗斯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看来俄乌关系短时期内是不会恢复到常态的。双方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在战略上不是相向而行,而是背道而驰。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何谈乌克兰回到亲俄轨道?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中)缓和彼此气氛

三、作为各国总统或者国家领导人也就是国家和人民的掌舵人,制定怎样的国策和外交政策,有时直接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当今的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是亲美亲西方的。波罗申科和之前的亚努科维奇,在实施国家外交战略方面正好是背道而驰。一个亲俄罗斯,一个则亲美和西方。亲西方的波罗申科,不但没有加入欧盟北约,而且还得不偿失的丢了克里米亚。这就是决策失误所致!由此看来,作为乌克兰总统的波罗申科,是不会起带头作用和俄罗斯修复关系的!


普京,波罗申科在出席活动中彼此礼节性的握手。

四、对于乌克兰来说,克里米亚是自己的固有领土。俄罗斯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中,简直就是对乌克兰赤裸裸的侵略。想要乌克兰回到亲俄轨道上来,那么俄罗斯就必须归还被吞并的克里米亚。试想,乌克兰的这种要求,对于普京来说他会同意吗?普京早就说过,俄罗斯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可见克里米亚自然也被包括在内。鉴于这种情况,乌克兰最起码也是有脸面的,不可能丢了领土再去讨好俄罗斯吧!所以说,乌克兰回到亲俄轨道上来,短时期内想都别想!

俄罗斯总统:普京


清風拂栁


乌克兰回到亲俄罗斯轨道上,基本上可能性为零。

在乌克兰,存在着亲俄罗斯和亲欧两派。从乌克兰独立以来,亲俄与亲欧两派政治人物,轮流执政。即使亲欧人物上台执政,也不敢采用极端态度反俄。这就使得乌克兰当局摇摆于俄罗斯与欧洲之间。达到相对平衡。

当前乌克兰当局,是在2014年通过街头革命戊功上台。颁布极端反俄罗斯政策,从而引发乌克兰政治动荡,乌克兰东部地区占人口多者的顿涅茨克宣布独立,乌克兰内战爆发,克里米亚脱乌入俄。

现在的波罗申科政府,虽说是“民选”总统,却是排除乌克兰东部、东南部地区“选”出来的总统。因而,没有普遍性。在乌克兰内战之后,乌克兰东西部民众彻底对立。乌克兰西部民众,反俄罗斯态度,也已根深蒂固,成了一个死结。


愤怒野虎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这个问题就牵扯到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国家间的关系变化问题。

题主这么问,乌克兰有没有可能回到亲俄罗斯的轨道上来?那么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乌克兰虽然与俄罗斯同为一个民族,但是目前两国的关系是处于一个敌对的关系。

俄罗斯与乌克兰目前处于敌对关系,那么这种敌对的关系是如何产生的?

自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维持在一个关系平衡的地位。这个关系平衡的地位是一个什么地位,就是介于敌对与依附之间的这么一个地位。这种地位是一种互相利用,但是又不能够依附的一种地位。这种地位的形成是由于两方都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使另一方倒向自己这一方。但是由于某种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持的一种地位。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俄罗斯是处于强势的一种地位,乌克兰是处于弱势的一种地位。但是俄罗斯的强势并没有达到能够使乌克兰依附于俄罗斯的实力,而乌克兰也并没有认为俄罗斯是一个值得依附的国家。双方之间的关系维系在俄罗斯有强大的实力,可以影响乌克兰政府做出决策。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俄罗斯会影响乌克兰做出决策呢?那就是地缘政治的原因,自苏联解体以来,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大部分都投靠欧盟以及北约。

同样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也想投靠欧盟以及北约,无奈天堂太远,而俄罗斯太近。乌克兰与俄罗斯相邻,俄罗斯天然的认为乌克兰就应该成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那么在与乌克兰的关系发展上,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给予优惠,同时给予乌克兰关税优惠,但是这样的做法是基于乌克兰必须要成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而给予的。但是俄罗斯的这种能源战略的卡脖子行为,是会引起乌克兰的反感的,无奈实力不强。这就相当于俄罗斯绑架了乌克兰,俄罗斯的经济不足以是使乌克兰富起来,但是欧盟却可以让乌克兰富起来。乌克兰面临的局面就是,要做俄罗斯同北约的缓冲地带,结果是经济发展不起来;另一种是加入欧盟北约,作为北约在同俄罗斯之间的前沿地带,但是却可以富起来。那么这样的一种结果就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你是要让国家富起来,还是要背绑架成为俄罗斯的附庸。

从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历届总统都有向欧盟投靠的愿望,但是无奈俄罗斯就在那里。而亚努科维奇也曾经这样尝试过,但是最终的现实考虑是还不能够与俄罗斯绝恋,但是国内经济的恶化,促使反对派认为必须加入欧盟这个国家才有希望。不然仅仅依靠武器及低端产品的出口,不足以支撑乌克兰的发展。面对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决心,俄罗斯没有经济上的吸引力,只有军事上的威慑力。策动克里米亚公投,显然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部分,乌克兰政府没有同意这一公投,同样也没有承认这一公投的结果,这样的公投独立是合法的吗?世界上哪个国家允许这个国家的一个地区可以公投然后独立出去?

就目前来看,显然是没有的!而乌克兰的东、西、南部的民族斗士斯拉夫族,但是区别在于形成国家后,国家认同又使得民族分化,分为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那么西部属于乌克兰人,而东部和南部俄罗斯族人比较多。在乌克兰一心投靠欧盟的决心下,俄罗斯出动小绿人对乌克兰东部及南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策动事实上的独立。这是俄罗斯最后的挣扎,乌克兰如果加入欧盟或者北约,那么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以及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就是俄罗斯的缓冲地带。要知道这三个地方都是乌克兰的,但是俄罗斯就是要这么做。

这是对俄罗斯与乌克兰敌对关系的一个分析,那么这种敌对关系有没有改善的可能,以及题主问的,有没有可能乌克兰亲俄罗斯。

首先一点,两个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前提是两国之间不能存在现实的战争问题。而目前的状况是,俄罗斯在肢解乌克兰,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两国之间不可能发展友好关系,同样乌克兰不可能对俄罗斯有亲近的动机。

其次,改变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目前状况,那就是俄罗斯归还克里米亚,同时俄罗斯不肢解乌克兰东部。那么这种情况下,乌克兰会不会亲俄罗斯,乌克兰可以同俄罗斯发展关系,但是其程度远远达不到亲俄罗斯这个级别。俄罗斯没有能够使两国共同维护的价值,两个国家的关系更多的是基于双方利益需求而已。

再有改变乌克兰现状,俄罗斯不在乌克兰东部搞肢解行为,同时归回克里米亚。那么乌克兰就要加入欧盟,未来不排除加入北约。立场不同,如何使得乌克兰亲俄罗斯。

综上几点,就是说目前的状况是乌克兰不可能亲俄罗斯,同时俄罗斯改变立场后,乌克兰也不可能亲俄罗斯。俄罗斯所拥有的实力,值得称道的是其军事实力,那么这种实力仅仅是自保而已。他不能够给乌克兰带来发展,同时这种军事实力还不时的可能威胁到自己。可想而知,乌克兰会亲俄罗斯吗?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同俄罗斯的关系,更多的是被俄罗斯能源所绑架后的结果,而不是从内心去接近,是被迫做出的选择。那么目前这种关系上的平衡已经打破,俄罗斯同乌克兰的关系也不可能回到一种平衡的状态。除非俄罗斯内部发生巨大的改变,否则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不会上升到一种平衡的关系,就更不要提乌克兰会亲俄罗斯。


飞狐一刀


短期内来看,乌克兰已经很难跟俄罗斯再重新走到一起,毕竟乌克兰国内已经造成了事实上的分裂。乌克兰国内的危机已经不再简简单单的是民族矛盾的危机,而是俄罗斯和北约在乌克兰战场上角逐的问题。


自从2014年乌克兰爆发危机来,不断的政党更迭,和媒体的大肆渲染,已经造成乌克兰老百姓心目当中摇摆不定,是更倾向于相信西方的宣传态势。短期内很难化解最基本的民族矛盾。

首先,乌克兰的危机在苏联解体后就埋下了祸根。当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独立后的乌克兰跟随俄罗斯总体叶利钦对国家经济采取“休克疗法”,开始大量变卖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并且逐渐转移到私人买办,金融寡头和外国势力控制之下。这样就逐渐造成了国内贫富差距矛盾的逐渐拉大。



国内矛盾无法解决,积累的越来越多,国内民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下。再加上媒体被私人的控制,煽风点火的事件就层出不穷。民众对国家政府的不满,越积越多。这样终究就会有爆发的一天。


其次,乌克兰极度短视的政客,是导致乌克兰飞机的重要推手。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亲西方势力的尤先科,利用乌克兰的民粹,利用西方口中的民主,利用乌克兰人民想要改变生活状态的心愿,登上了乌克兰的政治舞台。开始了西方化的道路。

尤先科的向西靠拢,导致了由俄罗斯的矛盾逐渐增加。在不断角逐的乌克兰 战场上亚奴

科维奇登上了乌克兰政坛,,开始了亲俄的道路,这就直接导致乌克兰的老百姓不知是向东看还是向西看的问题,亚努科维奇在2013年10月21日宣布暂停与欧盟的合作协议,最终导致了乌克兰抗议示威的爆发2014年2月22日亚努科维奇下台,最后流亡俄罗斯。

随着乌克兰危机和民族矛盾的爆发。波罗申科登上了乌克兰的政坛。但是随着3月17日,克里米亚的独立。4月7日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等爆发了独立公投,导致了乌克兰危机的全面爆发。



在乌克兰危机当中,爆发独立公投的各州俄罗斯族都是占多数,而乌克兰族相对少数,都自愿加入俄罗斯。乌克兰政府为了维持国家完整统一,就直接造成了乌克兰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在政治舞台上的乌克兰政客们,利用媒体的宣传,得到了乌克兰族人民的支持,那么就势必造成两个族群的对立。


最后,美俄的博弈,乌克兰的危机实际上就是北约东扩的结果。北约的东扩直接侵占了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直接造成了俄罗斯的南大门要被迫关闭,俄罗斯的黑海舰队无家可归。在面对这样的危机前提下,向来不会忍气吞声的俄罗斯必然会进行反击。

那么战场必然就是乌克兰,在俄罗斯背后的支持下。克里米亚包括东乌克兰各州,尤其是大量的俄罗斯族人,很难再与西乌克兰的乌克兰族人进行民族融合。只会让民族裂痕越拉越大。在这样的前提下,短期内很难抹平民族之间矛盾的创伤。



所以,短期内来看,乌克兰的政局很难向俄罗斯的方向转变。乌克兰整体的民众基础已经倒向西方,很难有亲俄的势力登上政治舞台,这就很难扭转乌克兰向西的趋势。那么短时间内波罗申科依然要领导乌克兰向加入北约的方向前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必然还会导致俄罗斯的极力反弹,双方的矛盾难以化解。只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继续东扩,继续吸纳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的危机就还将持续。更别想乌克兰在投入俄罗斯的怀抱。

谢谢朋友们的阅读,也谢谢大家的欣赏!更谢谢朋友们的点赞,转发和关注!!!


淡然小司


短期内乌克兰不可能走上亲俄的道路,长期内不确定。

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以后,亲俄的政府被推翻,建立起亲美和亲西方的政府,乌克兰在美国的支持下寻求加入欧盟和北约,由于引发了乌克兰危机。俄罗斯为了保住战略要地克里米亚,策划克里米亚独立公投后加入俄罗斯,导致俄乌两国关系严重恶化。

由于乌克兰坚定地一路向西,引发俄罗斯的强烈不满,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致使乌克兰不但失去了克里米亚,乌东部地区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也被俄罗斯支持的亲俄势力控制,乌东部局势动荡不安。

乌克兰现在已经失去了了克里米亚,如果要保住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的话,乌克兰必须放弃加入北约和欧盟,一旦乌克兰彻底同俄罗斯决裂,发生战争,那么东部两州必然不保。所以,乌克兰要想解决东部危机,必须要同俄罗斯修好,但是政客走的是亲美路线,又不可能同俄罗斯修好,所以乌克兰危机将持续下去。

你们两个能不能靠近一点呀

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他们拉拢乌克兰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俄罗斯,通过搅局乌克兰,使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长期在边境屯驻重兵,这对财政状况不佳的俄罗斯来说成为沉重负担,只要乌克兰一直动乱下去,美国和北约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有外部势力介入的情况下,乌克兰短期内不可能结束危机。现在回头看当初乌克兰弃核时美俄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只是个笑话而已,要想在大国间保持自身利益,倒向任何一方对乌克兰来说都不是明智的选择,独立自主而灵活的外交政策才是乌克兰的生存之道。


铭苏先生


由于乌克兰的国力没有俄罗斯强大,因此乌克兰也不愿意惹怒俄罗斯。所以乌克兰一定会回到亲俄的路线上来,因为历史证明,每次乌克兰违背了俄罗斯的政治意愿,乌克兰的国家利益都会遭到严重的损失。



1.乌克兰与俄罗斯是两个搬不走的邻居,而与俄罗斯为邻

就意味着,要么接受俄罗斯的控制,要么被俄罗斯吞并,要么与俄罗斯对抗,只有这三条路可以选择。乌克兰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可是由于沙皇俄国不断入侵,18世纪俄罗斯已经吞并了乌克兰。1922年乌克兰并入苏联,可是由于乌克兰人口众多,不愿意接受苏联的统治,因此经常爆发一些反抗苏联的示威活动,慢慢的乌克兰出现了独立的倾向。



2.由于乌克兰农业发达,是苏联粮食的主产区,所以苏联每年都会从乌克兰运走大量的农产品。可是乌克兰人不愿意为苏联多贡献一些粮食,这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非常生气。并且乌克兰人浓厚的独立的倾向,也让斯大林非常担忧。因此斯大林命令乌克兰的领导人,用饥饿的方式来对抗那些不与苏联合作的乌克兰人。当时苏联在乌克兰每个农庄都成立了收粮队,把乌克兰农民手中的粮食和种子全部收走。而那些不配合收粮的乌克兰农民将被拘捕,其中有4000多人被判处死刑。这导致乌克兰在1932年至1933年爆发了大饥荒。苏联以饥饿杀人的方式,饿死了乌克兰1/4的人口,造成700万乌克兰人饿死。这就是一场人为制造的灾难,也使乌克兰独立运动就此熄灭,维护了苏联对乌克兰的统治。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入侵苏联占领了乌克兰,当时乌克兰人民欢呼雀跃,他们把德国人当成了解放者。乌克兰也成立了军队为德国人效力,这足以看出乌克兰人对苏联有多么的怨恨。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对那些曾经帮助德国的乌克兰人,进行了审判和枪决。但是斯大林也意识到,如果长期对乌克兰进行压迫政策,很可能激发乌克兰人民的反抗。因此苏联向乌克兰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设了一大批重工业基地,并且支持乌克兰发展农业技术,使乌克兰成为了苏联的粮仓和重工业基地。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可以制造核武器、坦克、弹道导弹、飞机、航空母舰等先进的武器,给乌克兰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



4.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大量的工厂和先进的军工产业。乌克兰有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5000万人口。如果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就会提高俄罗斯的国力。因此乌克兰是俄罗斯的底线,俄罗斯绝对不能放弃。2014年美国挑起了乌克兰危机,推翻了亲俄的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因此普京派遣军队占领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普京希望“以压促变”,让乌克兰人民和政府觉醒,重新投入俄罗斯的怀抱。我分析未来的乌克兰政府,一定会在欧美国家与俄罗斯之间摇摆不定。

乌克兰会有一天重新投入俄罗斯的怀抱,但是乌克兰也将遭到欧美国家的制裁。与一个野蛮和贪婪的俄罗斯为邻,是乌克兰国家的悲哀。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评论、交流、点赞。


杜达特洛夫斯基


乌克兰还有没有可能回到亲俄的轨道上来,这观点取决于乌克兰总统的态度,前任总统亚努料维奇亲俄,而现任总统波罗申科亲美。亲俄亲美就在总统一念间。能否回到亲俄轨道,就现任总统波罗申科来说,他应该是不会回头的。向东向西?乌克兰处在十字路口,确难决断,这有待于乌克兰明年大选总统的取向。国家的命脉,决定于掌舵人眼光的朝向。



乌克兰与俄罗斯,一母所生的两个兄弟国家,领土邻近,和则两国人民受益,斗则两败俱伤。乌克兰的两个主体民族乌克兰族占70%以上,俄罗斯族占20%,而东乌克兰这20%的俄罗斯族人正好钳进俄罗斯国土,所以他们亲俄实属正常。西乌克兰要亲美,这有点太牵强,能源倚仗俄罗斯,地域紧邻俄罗斯,并且同出于原苏联,苏联时期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未分家的兄弟,美俄两霸对抗之时,很多战略性武器都出自乌克兰地域。想二战期间德国攻打乌克兰,苏联为保基辅而花费了不少代价。乌克兰总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见俄罗斯在患难之中离他而去吧!



再有,相邻两个国家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就乌克兰本土而言,与俄罗斯、白罗斯、波兰、斯洛代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为邻,放眼一看,只要与俄罗斯关系不糟,就没有战略上的忧虑,就可放手发展经济。乌克兰土地平坦肥沃,是个农业大国,改善人民生活在举手投足之间,哪来加入北约欧盟那些烦心之事,那不是没事找事?



所以,在乌克兰的国策问题上,向东而是向西?亲俄而是亲美?依我看:东西不向,原地不动;无需亲俄,关系不糟就好、不必亲美,不得罪就行。搞好农业,发展经济,富裕人民。万事大吉!


欧阳建高1956


乌克兰不肯能再回亲俄罗斯轨道,否则4年前俄罗斯也不可能硬把克里米亚分离。

克里米亚占据黑海重要位置、可以俯视黑海,是最好的控制海军基地。一个亲西方的乌克兰一旦使用该基地进行不利与俄罗斯行为。俄罗斯黑海舰队将受到严重制约。

正是看到这一点,普京才悍然出手,不惜和整个西方翻脸。从长远看、俄罗斯控制了克里米亚就等于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黑海舰队的后顾之忧。短期内,俄罗斯在经济上受西方国家西方制裁在所难免面。

乌克兰精英阶层大都亲美,身在乌克兰,心在美国。因此只会捞钱,不会在乎乌克兰国家利益。这只能说是乌克兰整个国家悲哀。

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乌克兰都不可能与俄罗斯关系友好。乌克兰的亲美也把俄罗斯东部地区完全暴露给西方。俄罗斯暗中支持乌克兰西部两个州独立也是为了给自己建立一个缓冲区。同时克里米亚的分离和西部两个州独立、也给俄乌之间造成几乎永久仇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