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又到教师节,到底要不要送礼?

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许多家长都会为要不要给老师送礼、送什么礼纠结不已。

前几天,杭州萧山一位爸爸发帖:孩子刚上幼儿园,教师节也跟着来了,到底要不要送礼?“老婆说她同事就送的,有孩子的都来支支招,不懂。”这位家长还搞起了在线咨询。

——9月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此刻,相信有不少家长为教师节送不送礼的问题而犯愁。那么,教师节咱要送礼吗?

于我而言,是一名比较坚定的教师节不送礼者。说服自己的理由自然包括:教育孩子是老师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不收礼是老师起码的职业道德;送礼的背后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不信任;人与人之间不能物质化、金钱化和利益化。

快评:又到教师节,到底要不要送礼?

网络漫画

“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配合。”这样的想法,也许有人认为天真,但确实是我多年来的默默遵循。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努力做最好的配合者,老师的每一个要求,只要到了我们这里都能迅速得到落实。印象中,还没有出现过反对、不支持以及执行中打折扣的情况。

不过,即使像我这样一位比较坚定的不送礼者,也有动摇的时候。一则,总有家长与你交流“送礼心得”,说送礼过后就会迎来老师的特别关照,“送点礼,老师对你孩子多关照一点,值得!”类似的话一旦听多了,不可能不产生一点“作用力”。

二则,当自己的孩子一次次与“三好学生”“文明标兵”“优秀少先队员”无缘,反而那些家委会的孩子屡屡榜上有名,关键自己对孩子还很有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就会联想到“关照”,犹豫再到教师节是不是给老师送点礼,是不是要拉近一下关系。

送与不送,无非两个方面。按照一些家长的说法,送了今年就得送明年,这也意味着送的总是要送的,至于不送者,哪怕再坚定,多次动摇过后,也可能会步入送礼者的阵营。

不过,无论是送礼者以一定数量存在,还是数量增多,对教育本身来说都不是一件光荣的事。家长为什么要送礼,说到底在于对教育的不够信任,对老师职业素养的不够信任。道理很简单,家长的信任度高了,自然用不着为送不送礼而纠结,送礼者自然就会骤然减少。

每到教师节,总会传来家长“送不送礼”的纠结,也总能听到“送不送礼都会照顾好孩子,这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的“师者说”。不过,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做到“送不送礼都会照顾好孩子”呢?需要所有的师者扪心自问。

所以建立教师节,为的是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而家长送礼,亦或老师收礼,显然是对“尊师重教”的亵渎。又到教师节,老师、家长理应喊响“不收礼”“不送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