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泉州普渡的由来吗,附泉州市区普渡轮流表

你知道泉州普渡的由来吗,附泉州市区普渡轮流表

你知道泉州普渡的由来吗,附泉州市区普渡轮流表

何谓普渡?

早期,孤魂野鬼被视为社会不安的源头。因此,为安抚无人祭祀的鬼魂,于每年农历七月举办融合佛、道两教的普渡仪式。然而长达一个月的祭典仪式,不仅代表早期社会对鬼神的敬畏,也传达了人们对客死异乡的孤鬼一种蕴含宗教情怀与同胞手足般的怜悯之情;十九世纪以后,普渡祭典的举行更成为社会区域人际网络连结的重要媒介。记载说,泉州地区规模最大当推石狮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你知道泉州普渡的由来吗,附泉州市区普渡轮流表

清代道光以后,泉州普渡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像石狮“龟湖大普”之日,家家户户大操大办,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为耻,以故陌生人也被强拉入席助声势,如此铺张浪费致使许多村民倾家荡产。

输人不输阵。普渡摆桌成了继盖房子外的一种显摆。它的文明在于,是民间交流的最热络的途径。农历七月,是鬼最开心的日子,也是嘴馋的我们最兴高采烈的日子。因为这个月,四处都在祭鬼,我们的食欲在这个月得到最大的满足。祭鬼,归根结底是在祭人。

你知道泉州普渡的由来吗,附泉州市区普渡轮流表

大家都以为鬼节是指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其实整个七月份都算是“鬼节”。在泉州农历七月,从初一到三十,要一个角头一个角头,做“普渡”,轮着敬拜鬼神。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到来时,福建泉州有所谓“中元普渡”的习俗。所谓“渡”,即指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你知道泉州普渡的由来吗,附泉州市区普渡轮流表

在泉州有句俗语是“七月半祭祖”,这其实是人们对逝去先辈们的一种祭奠和表达哀思。每到中元节这一天,也有的在农历七月选一天,人们以鸡鸭鱼肉、糖饼水果,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门前路边烧纸钱放爆竹普渡孤魂。

你知道泉州普渡的由来吗,附泉州市区普渡轮流表

在泉州,农历七月成了普渡月,中元节也叫普渡节,是民间做佛生日(有些地方则把佛生日跟普渡分开,是两种节日)的高峰。过去泉州按地区轮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请,搭台请唱高甲戏,就图个热闹。泉州一些农村有做“七月半”习俗,俗称“做半段”。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土地神明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