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死战而沉的抗战中国海军最强舰: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小传

江阴死战而沉的抗战中国海军最强舰: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小传

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战争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希特勒又为何会对犹太人如此仇恨?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战争中的启示与实录......


▼▼▼

提起民国时期的海军建设,恐怕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熟悉的“宁平二海”。这两艘巡洋舰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在当时最具战斗力的舰船,然而这两艘“中国造”却带有强烈的日本血统。从图纸到武器可以说都和当时的日本海军脱离不开关系,真正由中国设计师造出的巡洋舰,乃是当时航行在长江之上,以孙中山命名的逸仙号轻型巡洋舰。

江阴死战而沉的抗战中国海军最强舰: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小传

▲民国时期担任海军部长的陈绍宽无疑是推动现代海军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他也在1926-1936年期间提出了所谓的“海军黄金十年”这一思想。按照他的思路,民国海军倘若有足够财力和人力,甚至可以建造出有航母的海军!然而,缺金少银的民国海军到了战前,所能依靠的中坚力量也就是两艘“日本混血”的巡洋舰,以及中国设计师自行建造的逸仙号巡洋舰。

江阴死战而沉的抗战中国海军最强舰: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小传

▲逸仙号巡洋舰在吨位上甚至和当时的驱逐舰差不多。只有1600吨。而其武备则主要是依靠一门152毫米单装舰炮和后置的一门140毫米单装炮,但逸仙号轻巡也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业的最高水准:一方面适合在长江内河道航行,而另一方面也适合进入远洋作战。

淞沪会战打响后,为阻挡日军沿长江继续向南京方向推进,中国海军采取沉船设防,试图阻挡日军。但由于舰艇数量过少,同时遭到日本谍报人员的暗中阻挠,“长江防线”实质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在此之下,三艘中国海军主力舰艇为保卫位于江阴的封锁线,以己方全部战沉的代价,阻挡了日军推进的脚步。同时,江阴一战也使得中国后方后勤机构能及时撤离战区,为保存有生力量奠定了基础。但宁海,平海和逸仙号三艘巡洋舰则永远的留在了长江内。

江阴死战而沉的抗战中国海军最强舰: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小传

江阴死战而沉的抗战中国海军最强舰: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小传

▲由于日军缺乏舰艇作为补充力量,宁平二海以及逸仙号在被日军轰炸机击沉后,随即在1938年被日本海军打捞扶正,送回其本土的吴港基地维修,按照日本海军的标准接受改造。日本人甚至为这艘中国血统的战舰加装了一个丑陋的艉楼!并将主炮换成了日式的三年式120毫米火炮。在接受了一系列的“换装”后,这艘轻巡在1939年正式入列日本海军,还有了一个“阿多田”的名字。

逸仙号轻巡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是作为日本海军训练船使用,没有参加过什么大战。在抗战胜利后,1946年8月25日,作为赔偿的一部分,逸仙号轻巡终于回到了诞生它的中国土地。曾经在侵华战争中的主角“八云”号装甲舰也在此时被拆解。而逸仙号的归来也不是一无所获的:至少在它的内部还留有一套奢华的日本木制家具。

江阴死战而沉的抗战中国海军最强舰: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小传

江阴死战而沉的抗战中国海军最强舰: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小传

▲重新接受改造后的逸仙号轻巡重新返回了故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