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英年早逝的贾谊?

教育带着书法去旅游


才华横溢、目光远大、意志欠缺的贾谊


廷尉吴公向汉文帝举荐年仅20来岁的洛阳人贾谊充当博士(官职,皇帝学术的顾问)。在诸多博士中,贾谊最年轻,但又最聪明,每当汉文帝有问题要求解答时,众人还在思考讨论,他就率先给出了答案,而且还能让众人心服口服。汉文帝对他极其赏识,半年功夫就破格越级提拔为太中大夫。


贾谊是汉文帝最重要的一位智囊,他的《论积贮疏》《陈政事疏》(《治安策》)成为汉文帝、汉景帝,甚至汉武帝时期经济、政治方面重大国策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重视农业,重视粮食储存,通过再分封抑制诸侯国势力等一系列政策。为了削弱功臣集团的势力,贾谊建议所有列侯应该离开长安回到他们的封地,这是釜底抽薪之计,这自然遭到了功臣们的强力反对,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得辞去身任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要职,等于要将功臣集团从政治舞台上彻底清除。以周勃、灌婴为首的功臣集团向汉文帝告状,说这个“洛阳子”贾谊年少无知,却已经想一门心思擅权乱政,因此贾谊不得不离开长安,担任长沙王的太傅。



几年后,汉文帝思念贾谊,召他进京,他们于未央宫宣室殿讨论鬼神这一类形而上的问题。到了半夜,汉文帝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在席上向他靠近(大汉时人们是跪坐在席上)。过后汉文帝感叹:“我久不见贾谊,以为自己终于能在学问上超过他了,现在发觉还是不及他”,随即任命他为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梁王刘揖的太傅 。汉初中央政治一直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方是开国的功臣集团,一方是逐渐崛起的平民精英,贾谊、晁错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为了扩大统治基础、抗衡功臣集团,皇帝有意拔擢平民精英,功臣集团当然也要反击,我们将在汉初的政治史清楚地看到这一脉络。


唐朝李商隐有句名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就是上述汉文帝与贾谊在宣室讨论的故事。不问天下苍生,反而讨论鬼神,李商隐感叹汉文帝没有够能重用贾谊,其实是他借贾谊之酒杯,浇自己胸中怀才不遇的块垒。两人多年不见,讨论一下哲学问题有何不妥呢?事实上汉文帝对贾谊可谓破格重用,贾谊20岁出头已经成为他的最重要的智囊,他所提的重要建议也大多成为了国策。汉文帝甚至想将贾谊进一步提拔为公卿大臣,但在功臣集团的强烈反对下,汉文帝不得不将贾谊调离京城,将他提拔为长沙王太傅,秩二千石,与最高地方长官郡守同一级别,此时他还不到30岁;后来又调任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梁王的太傅。

贾谊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平民,怎么还能说汉文帝对他不重用呢?


调离京城未尝不是对贾谊的一种保护,以免他与功臣集团的矛盾激化,要知道大汉的丞相有对贾谊这种中级官员先斩后奏的权力。当然贾谊本人的性格多愁善感,对自己被调离长安有过怀才不遇的怨言,最后因悲伤抑郁而死,这也说明他是一个智囊型的感性人才,并不适合担任杀伐决断的决策、执行职位,可以说,汉文帝是非常知人善任的。中国古代文人总是喜欢高估自己,总认为自己有经纬天地的治国才能而怀才不遇,孰不知,事关国计民生的行政决断、执行能力与文学才能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中国盛产文学青年,而政治家、实干家一向是极为稀缺的。


在贾谊出任梁王太傅后不久,梁王刘揖坠马摔死,无子,贾谊上书建议将汉文帝的儿子、太子同母弟淮阳王刘武改封为梁王,建国都于睢阳(今河南商丘附近),这是一个极富战略预见性的安排。梁国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处于都城长安与东方诸侯国的交通要道,扼全国的咽喉要道,是维护中央政府的屏障;梁国也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是全国的粮仓,将汉文帝的儿子分封在此,就是为了防备未来可能发生的东南诸侯国叛乱。汉文帝听从了这个建议,将淮阳王刘武改封为梁王,疆域北界泰山,西至高阳,下辖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四十多个县,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在日后的吴楚七国之乱中,梁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又改封城阳王刘喜(第一代城阳王刘章的儿子)为淮南王。这两个诸侯国就是为了对付东方诸侯国未来可能发生的叛乱。但仅四年后,汉文帝不听贾谊的建议,又将刘长的儿子封为淮南王,刘喜还封为城阳王,这一举措埋下了日后的祸根。


可以说,正是汉文帝制定的举荐人才制度才让一无背景,二无阅历的贾谊成为他的最重要智囊,在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都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如果说贾谊是一匹千里马,汉文帝无疑就是那位慧眼独具的伯乐。可惜因为梁王刘揖意外而死,责任心极强、身心脆弱的贾谊认为自己作为师傅没有尽职,经常哀痛哭泣,健康因此垮了,一年多后就去世,年仅32岁,否则经过历练后的贾谊还会被进一步重用。


侯杨方


纵观一部二十四史,能在历史上留名的英雄豪杰如过江之鲫,默默无闻的更是数不胜数。贾谊在其中可算是幸运的,碰上了汉文帝这样的明主让他二十一岁就走向了政治舞台,贾谊也是不幸的,天纵才华使得他知胜不知败!我认为贾谊作为当时最有才华的青年的矛盾正在于此!

贾谊早逝,直接起因为汉文帝让他辅佐自己的小儿子梁怀王,但是梁怀王骑马的时候不小心,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死了。贾谊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梁怀王,所以抑郁而终。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贾谊是一个很较真的人,同时也可以看出贾谊格局不大!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苏轼说:故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先贤们一直认为:一个人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不光需要才华,更需要坚韧的性格,而这种性格是在磨难中练成的。贾谊的幸运是他特别有才华,不幸是他年少成名,未经历大风大浪,造成了意志薄弱!

古往今来,哪个做出大成就的人不是在一次次失败中爬过来的?刘邦被项羽打败了多少次?有多少次差点人头落地?可他坚持下来了,所以他可以建立大汉王朝!再往后看,刘秀、刘备、曹操、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朱元璋、努尔哈赤,哪个不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清末的曾国藩被太平军打的要跳江,蒋介石被北洋军阀追着跑,这些人哪个成功的那么容易?

说到底,贾谊是一个学问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学问家埋首故纸堆,下得了功夫就能出成绩,政治家不同,要耐得住寂寞,要面对有力无处使的境遇,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这些品质贾谊没有,所以贾谊抑郁而死!

但这是贾谊的悲哀,不是时代的悲哀!

贾谊所说的那些建议都被汉文帝采用了,没有采用的后世帝王也采用了,这不是贾谊有驱使帝王的能力,而是大势使然!在汉文帝以后,因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没有贾谊也有其他人站出来。所以贾谊是当时的佼佼者,而不是不可或缺者!

所以,贾谊之死是其性格之缺陷造成的,但贾谊之死是其个人之悲哀,而不是时代之悲哀!因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喜欢可以看我的公众号:历史厚黑学(lshhx868)


慕良论史


贾谊何人,洛阳少年。博学多才,文章盖世。

时年廿一,太中大夫。文帝倚重,群臣忌之。

泪别帝京,长沙太傅。帝宣入宫,只问鬼神。

复离帝都,梁王太傅。梁王坠马,贾生泣终。

贾谊更详尽的生平俱在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认为贾谊与屈原际遇相似,皆是因忠而贬,为此不平,深以憾恨,遂著其文。后世之后,也多以贾谊之恨形容怀才之不遇,蒙冤之不济。在《红楼梦》的故事里,宝玉还写了篇离骚体的《芙蓉女儿诔》,用了闺恨比长沙的词句来悼念俏丫头晴雯的冤屈。


贾谊确实有稀世的才华,其之文才,且看他的《过秦论》的辞藻: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言如花木葳蕤,非同流俗,势如江河奔流,雷霆万钧,其人之才能,且看他的《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和《论积贮疏》。贾谊的才华和能力是旷世罕见,然而他在仕途上却是颇有坎坷,郁郁不得志而终。

唐朝李商隐就写了一首诗《贾生》,来借古讽今。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诗里头就讲了皇帝见贾生不问治国的韬略,却问些鬼神之事。可见文帝内心并没有以贾谊为治国的大才。历数二十四史,文景之治也是历史上辉煌的年华,汉文帝也属明君之列。贾谊非在乱世,何以少年锋芒出仕,中年落寞仕途呢?

籍此观史,上下千年,论贾谊的文章,我最有同感的是苏轼的观点。

苏轼在《贾谊论》的论述中,认为贾谊是不能自用其才。

苏轼说,“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苏轼先列举了先秦时代孔孟的入仕之道。

孔子周游列国,一次次地尝试,但凡不是特别不讲道义地国家,孔子都尽力扶持。

孔子到楚国,先派弟子冉有去联系,再派子夏去接洽;

孟子因为齐王不行王道,辞官而去,却在齐国地昼地停留了三夜,希望齐王改过,一直给君王机会。

孔孟是儒家,贾谊推崇的也是儒家,可惜还是未有儒家处事的圆润。

而后苏轼又举了同时代周勃的例子,周勃是高祖时代的功臣,又助刘氏从吕氏手中挪回政权,如此位高权重也对天子恭谨万分,贾谊却希望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接受他的意见。然后文帝并没有重用,所以贾谊“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所以,苏子以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是不足也。

凡世上之人,无论学业,无论事业,果有万事顺遂之人乎?看起来,贾生缺乏的是现代社会所说的逆商,处理逆境的能力无论古今都弥足可贵。唏嘘贾生,以此自勉。


逸水一舟


从英年早逝的贾谊,到现实中抑郁自杀的大学生、社会精英……无一例外都在警示世人:身心健康才能有持续发展的美好人生。

希望我们都引以为戒,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及时疏导思想、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