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佛前供香、花、水、果、蠟燭?

現在很多人去寺院燒香拜佛,供養佛,是為了祈願,求佛菩薩保平安、保發財等等。以至於被某些人看到後,就認為佛教是迷信,是騙人的,其實是有些燒香拜佛的人迷信,並不是佛教迷信,因為去寺院拜佛的人很多,不一定個個都能真正瞭解佛教,更不知道上香供佛的意義。

首先還是要明確一點,佛教不是迷信,是教育,無論在家還是在寺院,供養佛菩薩香、花、水、果、蠟燭都是有教學意義的,是一種教學手段,是一種教學工具。咱們今天就說說,在佛前供香、花、水、果、蠟燭到底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在佛前供香、花、水、果、蠟燭?

一,燒香。

燒香的意義非常多,大概列舉幾個主要的:

1、表示對佛法僧三寶虔誠恭敬,是用來表明態度的。和我們平常去拜訪老師一樣,態度肯定是要真誠恭敬的。

2,香代表信香,是用來傳遞信息的,把自己這顆虔誠恭敬的心,傳遍虛空法界,是用來表明心跡的。

3,表示點燃了佛弟子的戒定真香,下決心勤修戒、定、慧三學,熄滅貪、嗔、痴三毒。這才是燒香的重點,佛菩薩喜歡的是佛弟子的戒定真香,喜歡的是佛弟子的真正修行,至於你燒的香是否名貴,是多還是少,佛菩薩並不在意,他不稀罕那個呀!

所以說,那些花高價買頭柱香的人,真的是很冤枉!錢用錯地方了!你自己不好好修行,就算把市場上所有的香都買回來,佛菩薩也不會開心的。

為什麼在佛前供香、花、水、果、蠟燭?

二,供花。

花代表修因。只有開花了,才有可能結果。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想得到好的結果,就必須種好的因,一看到花開的特別好,就能馬上想到,後邊的果肯定也錯不了。所以,供花的意義,就是提醒佛弟子,要想得好的果報,一定要修善因、種好因。

在大乘佛教中,花就代表六度,六度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勤修六度,就是種善因,這就是一種教學的工具,好比學校的獎狀,一看到獎狀,就應該想起應該好好學習了,不然,下學期恐怕就拿不到獎狀嘍。

三,供水。

水代表我們的心。一杯清水就可以了,這水不是讓佛菩薩喝的,是讓我們自己看的。表示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平靜,清淨無染,不起波瀾。看到水,我們就要想到,在日常生活中,無論順境、逆境,都要保持一顆清淨、平等的心,不要整日胡思亂想,妄念紛飛。

為什麼在佛前供香、花、水、果、蠟燭?

四,水果。

水果就代表果報。這也不是讓佛菩薩吃的,佛菩薩像不會吃這個,同樣都是教學工具。把水果供到佛菩薩面前,看到老師,看到水果,你就應該想一想,學佛這麼久,到底有沒有好好修行?有沒有種善因?將來能不能得到好的結果?這是讓你反省用的。

五,蠟燭。

這個意義就更加明顯。表示佛弟子要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要能夠捨己為人,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體力,為社會大眾,為一切眾生服務,不計得失,奉獻自己。

還有的人會供養食品,也都是表法,拿自己最喜歡吃的食品,先供養佛,表示對佛恭敬,懷念,並不是佛真得需要。

為什麼在佛前供香、花、水、果、蠟燭?

大家明白了供養佛菩薩的含義,就不會再迷信了,就不會再求佛菩薩保佑平安或者升官發財了。那有的人或許說了:不能升官發財、保平安,我還拜什麼佛呀!燒什麼香呀!

看看,又錯了不是!佛法是教育,並且是世出世間最圓滿的教育,佛陀是老師,不是神,他不能保佑你平安、升官發財,但可以教給你方法呀!種善因得善果,你好好學不就行了嗎?你去一個學校,也不上課,也不學習,給校長磕幾個頭,燒幾炷香,難道他就能給你發畢業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