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反思棚改得失,貨幣化安置將明顯減速

住建部反思棚改得失,貨幣化安置將明顯減速

住房城鄉建設部7月12日表示,各地要按照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的要求,指導督促各地紮實推進棚改工作,因地制宜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應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更多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庫存量較大的地方,可以繼續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

自2015年國務院出臺1800萬套的棚改三年計劃以來,棚戶區改造進入加速推進期,對我國居民住房條件改善、促進新型城鎮化和帶動投資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實物安置週期長、過渡費用高等問題,高層在2015-2017年間明確鼓勵棚改貨幣化安置,要求提高貨幣安置化比例,並通過加大國開行抵押補充貸款(PSL)投放、創新相關債券及金融工具等大力支持棚改貨幣化安置,此類安置比例逐漸抬升。

近年來,棚改貨幣化安置在提高居民住房購買能力和居住水平,以及促進房地產去庫存方面起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成為助推三四線城市房價和地價上漲的重要原因,這不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PSL投放大量基礎貨幣,居民快速加槓桿,由此引發的金融風險也不容忽視。

出於對房地產市場風險和金融風險的考量,去年以來住建部等部委已開始要求部分庫存較低的地區控制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今年以來控制力度進一步加碼。近期國開行已上收棚改項目審批權限,預計PSL投放節奏將放緩。

此次住建部明確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有針對性地調整棚改安置政策,意味著今後棚改貨幣化安置將明顯減速,未來棚改將迎來全新局面,因地制宜的思路更加明顯。不同省份的棚改目標和貨幣化比例將出現分化,“庫存合理化”將成為新的住房供給調控目標。各地將根據自身商品房庫存量實際狀況推進棚改,對於庫存量仍然較大的地區,棚改貨幣化安置仍將穩步推進;對於庫存已顯著下降的地區,將會更多采取實物安置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