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的幾年是應該選擇工作還是創業?

左傾-45°


在做決定前,你可以先判斷一下自己是否適合創業?通過對大量成功創業者能力素質以及行為表現的分析發現,對於創業者來說,有20項能力素質很重要,而這裡又將這20項能力素質分為:成就特徵、服務與助人特徵、管理特徵、影響特徵、認知特徵以及個人特徵。


成就特徵要求創業者願意參與競爭,主動接受挑戰,並努力成為勝利者。敢於冒險,又有勇氣面對風險和失敗,以及能努力工作實現個人目標。


服務與助人特徵要求創業者能夠與顧客發展穩定的互相信任的關係,並且能瞭解別人言行、態度的原因,能善於傾聽並幫助別人。


管理特徵要求創業者要有廣闊的視野,能夠在複雜的、不確定的或者極度危險的情況下及時地做出有利於企業成功的決策。並且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且使工作任務與信息條理化、邏輯清晰。對於團隊的衝突和問題,能夠有效地解決。


影響特徵要求創業者能夠以價值觀來引導和影響團隊,同時也能夠勸服別人,讓他人明白自己的觀點,並使對方對自己感興趣。其次還需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經常在工作之外與同事或顧客發展友好的個人關係。


認知特徵要求創業者能熟練掌握與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且不斷地主動更新知識。同時也能夠通過比較特殊的途徑及時獲取有用的信息或資料,並善於發現機會、抓住機會。


個人特徵要求創業者能夠誠實守信、實事求是、以誠待人,有很高的職業素養,同時堅持自己的原則;明確自己的目標,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具備應付各種新情況的能力且能夠創造性地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而失敗創業者卻通常有以下變現:

1.缺乏創業者所具備的心理素質、基本常識、基本能力


2.不能自力更生,同時缺乏吃苦精神及足夠的耐心和毅力


3.膽小怕事、害怕挑戰,缺乏自信,不願意冒險


4.優越感過強或者看問題比較片面、傲慢,喜歡進行非理性或者賭博性決策


5.不能凝聚一個 創業團隊,或不能融入某個創業團隊,不善於與人溝通、交流


6.做事缺乏責任心,愛逃避


7.缺乏變通性與靈活性,過分按部就班甚至固執己見、思維僵化死板


8.原則性不強,做事過於隨意,且容易感情用事


9.急於求成且過於追求快速致富


10.患得患失卻又容易自我滿足或者喜歡”小富即安“的心態


如果有上述三項以上的表現,我們基本可以認定那個人不適合創業。當然”人無完人“

並非所有成功者都具備以上的特徵。只要你改掉你的缺點,多發展你的優點,那你同樣也有可能成功。



【融資商業計劃書】通過大量商業模式梳理、戰略規劃、融資策略指導以及和創業者、投資人的面對面交流,總結並歸納了【“行業+階段+對象”的三維BP撰寫模式】 關注點擊首頁【免費諮詢】領取:3000份商業計劃書模板、5000個投資人名單、1000份行業分析報告及8年行業經驗老師1對1指導,助你成功敲開投資人的大門。

融資商業計劃書


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分情況回答,畢業後的幾年先創業還是先就業,要看自己畢業前的經歷。

畢業前的學生也是分類的,拋開家庭因素,大體按專兼職工作經驗可以分為兩類,有經驗和沒經驗。對於有經驗的同學來說呢,如果之前的經驗比較豐富,積攢了一些能力和資金或者人脈,分析好從事的行業和方向,試著走一走自己的路也很好,畢竟學生創業現在已經不是什麼熱門話題了。

但如果學校期間除了學習吃飯睡覺沒有接觸過社會的一些邊邊角角,或者只是發了發傳單,端了端盤子,那還是別想我的青春我做主了,踏踏實實本本分分的找個工作,無論大小,先讓社會的油鍋把自己炸上一炸,等自己變得外焦裡嫩了在出來面對磕磕碰碰也不遲。

題主能問這個問題,似乎可以劃分到後者人群了,奉勸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與君共勉,好自為之。


木木熊蜂品


找好項目,看好市場,做好規劃,瞭解下新興健康產業,自來水管清洗,市場大競爭小,時間自由投資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1ec56690c8243dffbc7af20201ece54d\

優洗管家小凱


好,對於該問題的本質就是擇業問題

1、但是對於剛畢業的同學在我們的團隊內部不建議去創業,剛畢業就像一張白紙,一片空白,先去一線城市開闊一下視野,在一線城市各行各業都有很多低調的牛人,年入百萬的頂級高手,先去跟他們學會本事,然後再回去二三線城市發展。

2、等你學會本事後你想去打工就去打工,看中好項目自己也有本事去操作運營項目。

3、只要你跟頂級高手學會本事,你要做什麼工作就看你的選擇。要是畢業幾年還沒學到本事,不建議去創業,因為你的能力駕馭不了局面 ,創業前要做好幾個積累:一行業經驗積累二客戶群積累,一旦開業就要求盈利,市場不可能等你兩三月就盈利,不然就歇菜了。第三是人脈的積累。

好,回答完畢,說的不好還請多多擔待哈。。。。


創業的哪些困惑


用百分百的事實來回答這個問題。

很多人做夢都想創業,在他們的印象中創業是一件好像是自己必須要完成的使命。

然後現實的情況是,以目前互聯網創業公司來說,死亡率在99%。


不要把創業想的那麼高大上,任何創業本質就是自己做一件事情,如何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得牛B,才是創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雖然我近十年也是在自己做事,但我更多的時候都把自己定位在做項目。


上面有點扯遠了,回到主線上來。

畢業後選擇工作還是創業。

在99%的情況下,除非你是蓋茨轉世,又或者扎克附身。這種幾率就目前來說幾乎沒有。


那麼更多的情況肯定是結合自己的情況。

如果冒然出來創業,結局就是公司失敗,欠一屁股債跟之後幾年的重新開始,不要質疑,無數人已經驗證過這條路


還是那句話,創業成功更多取決於人才,資源,能力,團隊。

在你沒有足夠的積累,沒有合適的人才一起,沒有一定的資源,錢,甚至人脈關關係。


我覺得你可以利用這幾年的時間去完成這些積累,之後你再出來成功率或許會大很多。

如果你真的碰上了那種非幹不可,我就是下一個BAT的事情,那麼,乾乾幹吧,反正結局都一樣,被幼稚打敗。


行者解讀


從我個人的觀點跟親身經歷來說,穩妥一點,先工作。不管是當學徒還是幹別的,都能從中累積學習到經驗,為人處事的方式。這是很重要的,只有你親身經歷過,見識過,你才能學習到。並且能讓自己沉澱沉澱,打磨打磨自己的心性。高樓萬丈平地起根基最重要。自己的根基沉澱好了,經驗豐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圓潤了,心性平穩。這個時候你再去創業會比你剛離校時候的成功率高出不少,起碼人際關係能處理的得當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