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奮鬥 我幸福|藥香四溢錢袋鼓

金秋九月,在西峰區什社鄉什豐村慶陽誠旺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大片大片黃芩恣意綻放,紫色的小花散發出陣陣清香,不遠處的柴胡種植地裡,兩臺藥材收割機來往穿梭,五六名村民緊隨著機器,把挖出來的柴胡分揀、碼成堆。看著一株株粗大的柴胡根,合作社董事長袁誠旺樂得合不攏嘴:“今年藥材收成好,行情也不錯,黃芩每公斤由原來的8元漲到了25元,柴胡每公斤賣到了60元左右。”

我奮鬥 我幸福|藥香四溢錢袋鼓

什豐村慶陽誠旺種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村民收穫藥材

袁誠旺是什豐村村民,過去一直在西峰做生意。2012年,袁誠旺考慮到城區的生意利潤空間逐漸縮小,決定發展種植業,他經過了解發現種植藥材效益可觀,於是就返鄉計劃發展藥材種植,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我奮鬥 我幸福|藥香四溢錢袋鼓

什豐村慶陽誠旺種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村民收穫藥材

確定了發展目標後,袁誠旺外出到安徽、成都等地考察,在對外地經驗和藥材市場行情進行全面瞭解後,2012年6月份在什豐村組建了合作社,流轉土地200多畝,試種牛子、黃芪等藥材。“因為沒有經驗,開始兩年時間,一直是小規模種植,通過不斷嘗試,尋找生長習性適合本土種植的藥材,慢慢摸索到了一些經驗和種植技術,2014年開始大面積種植多年生藥材,主要以柴胡,黃芩為主。”袁誠旺介紹,2014年他的藥材種植面積擴大到700多畝,此後,每年持續擴大規模。

我奮鬥 我幸福|藥香四溢錢袋鼓

機器採挖藥材

目前,合作社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300百多畝,其中柴胡1100多畝,畝產值預計在5000到7000元左右,黃芩170多畝,畝產值在6000-8000元,除去成本,今年柴胡的淨利潤在280多萬元,黃芩預計130多萬元。“我們和慶陽、定西、安徽等地的醫藥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銷路不成問題。今年,我們還和蘭州一家醫藥公司合資在陳戶六年村種植了1000多畝柴胡,這批藥材收穫後,將分等級銷售,把精品出口海外市場。”

我奮鬥 我幸福|藥香四溢錢袋鼓

什豐村慶陽誠旺種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村民收穫藥材

“抱團才能做大做強產業,還能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後,袁誠旺積極響應,他優先流轉貧困戶的土地,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什豐、永豐、塔頭等5個行政村帶動貧困戶種植柴胡、黃芩等藥材,為他們提供種子,免費傳授種植技術,回收藥材,解決了散戶銷路不暢的難題。

我奮鬥 我幸福|藥香四溢錢袋鼓

黃芩

家住永豐村的李興雄,過去靠打零工、種植傳統農作物維持一家人生計,年收入不到1萬元,成了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他在袁誠旺的帶動下,種植了5畝柴胡,自己和妻子還常年到合作社打工,僅務工這一項,今年就能收入2萬多元。“柴胡目前生長情況很好,明年就能收穫,畝產量(乾貨)預計在100-150公斤,種子還能賣錢,一畝地大概能收入六七千元。”李興雄開心地告訴記者,跟著合作社,他找到了一條致富路,以後還要學習種植技術,爭取把藥材種得更好,讓錢包越來越鼓。

我奮鬥 我幸福|藥香四溢錢袋鼓

什豐村慶陽誠旺種藥材種植合作社組織村民收穫藥材

如今,袁誠旺的藥材產業已帶動什社鄉50多戶貧困戶種植藥材,還讓一批群眾實現了在家門口打工賺錢。據介紹,合作社每年的總用工量達到1500-2000人次,每人每天的工錢在80-120元,年支付勞務費18-20萬元。“我家裡有莊稼,而且上了年紀,沒辦法出遠門打工,這幾年一直是農忙在家幹活,閒了就到合作社打工,一年下來少了有五六千元,多了能掙上萬元,還能照顧家裡。”村民賀秀蓉對目前的收入很是滿意。

“我們這塊地方,土質、氣候等都比較適合種植黃芩和柴胡,下一步,我在保持目前的種植規模的同時,還要引進新技術進行精細化種植,讓藥材增值,農民增收。”提及今後的發展,袁誠旺胸有成竹。(盤小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