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 我幸福|药香四溢钱袋鼓

金秋九月,在西峰区什社乡什丰村庆阳诚旺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片大片黄芩恣意绽放,紫色的小花散发出阵阵清香,不远处的柴胡种植地里,两台药材收割机来往穿梭,五六名村民紧随着机器,把挖出来的柴胡分拣、码成堆。看着一株株粗大的柴胡根,合作社董事长袁诚旺乐得合不拢嘴:“今年药材收成好,行情也不错,黄芩每公斤由原来的8元涨到了25元,柴胡每公斤卖到了60元左右。”

我奋斗 我幸福|药香四溢钱袋鼓

什丰村庆阳诚旺种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收获药材

袁诚旺是什丰村村民,过去一直在西峰做生意。2012年,袁诚旺考虑到城区的生意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决定发展种植业,他经过了解发现种植药材效益可观,于是就返乡计划发展药材种植,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我奋斗 我幸福|药香四溢钱袋鼓

什丰村庆阳诚旺种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收获药材

确定了发展目标后,袁诚旺外出到安徽、成都等地考察,在对外地经验和药材市场行情进行全面了解后,2012年6月份在什丰村组建了合作社,流转土地200多亩,试种牛子、黄芪等药材。“因为没有经验,开始两年时间,一直是小规模种植,通过不断尝试,寻找生长习性适合本土种植的药材,慢慢摸索到了一些经验和种植技术,2014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多年生药材,主要以柴胡,黄芩为主。”袁诚旺介绍,2014年他的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700多亩,此后,每年持续扩大规模。

我奋斗 我幸福|药香四溢钱袋鼓

机器采挖药材

目前,合作社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00百多亩,其中柴胡1100多亩,亩产值预计在5000到7000元左右,黄芩170多亩,亩产值在6000-8000元,除去成本,今年柴胡的净利润在280多万元,黄芩预计130多万元。“我们和庆阳、定西、安徽等地的医药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销路不成问题。今年,我们还和兰州一家医药公司合资在陈户六年村种植了1000多亩柴胡,这批药材收获后,将分等级销售,把精品出口海外市场。”

我奋斗 我幸福|药香四溢钱袋鼓

什丰村庆阳诚旺种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收获药材

“抱团才能做大做强产业,还能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袁诚旺积极响应,他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土地,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什丰、永丰、塔头等5个行政村带动贫困户种植柴胡、黄芩等药材,为他们提供种子,免费传授种植技术,回收药材,解决了散户销路不畅的难题。

我奋斗 我幸福|药香四溢钱袋鼓

黄芩

家住永丰村的李兴雄,过去靠打零工、种植传统农作物维持一家人生计,年收入不到1万元,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他在袁诚旺的带动下,种植了5亩柴胡,自己和妻子还常年到合作社打工,仅务工这一项,今年就能收入2万多元。“柴胡目前生长情况很好,明年就能收获,亩产量(干货)预计在100-150公斤,种子还能卖钱,一亩地大概能收入六七千元。”李兴雄开心地告诉记者,跟着合作社,他找到了一条致富路,以后还要学习种植技术,争取把药材种得更好,让钱包越来越鼓。

我奋斗 我幸福|药香四溢钱袋鼓

什丰村庆阳诚旺种药材种植合作社组织村民收获药材

如今,袁诚旺的药材产业已带动什社乡50多户贫困户种植药材,还让一批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赚钱。据介绍,合作社每年的总用工量达到1500-2000人次,每人每天的工钱在80-120元,年支付劳务费18-20万元。“我家里有庄稼,而且上了年纪,没办法出远门打工,这几年一直是农忙在家干活,闲了就到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少了有五六千元,多了能挣上万元,还能照顾家里。”村民贺秀蓉对目前的收入很是满意。

“我们这块地方,土质、气候等都比较适合种植黄芩和柴胡,下一步,我在保持目前的种植规模的同时,还要引进新技术进行精细化种植,让药材增值,农民增收。”提及今后的发展,袁诚旺胸有成竹。(盘小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