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種植紫薯如何進行田間管理?

淨水居主人


紫薯在紮根緩苗期要力爭早紮根、早緩苗、早發棵、促進根系發育。栽後4~5天進行查苗,發現缺苗立即補栽,以保證全苗,對弱小苗要及時澆水,促進生長。

栽苗後至封壟前中耕3~5次,第一次中耕在緩苗後進行,中耕深度6-7釐米,以後深度逐漸變淺,封壟前中耕深度減至3釐米左右;結合中耕進行培壟,對塌陷的壟背及時修復。栽後20天左右追施提苗肥、每畝用尿素2~2.5千克、兌水25千克、進行灌棵。

在雨季米臨之前,提前疏通好水道以便遇雨能及時排水防澇。要控制莖葉徒長,在薯蔓長1米、節間長有不定根時開始提蔓,每隔20天左右提蔓1次,一般提蔓3~4次,提蔓可拉斷不定根,防止不定相膨大成塊根,與薯塊爭奪養分。

土壤肥沃、降水多的地塊,封壟後如果出現徒長趨勢,可畝用15%矮壯素60~80克,兌水25~30千克,噴秧苗尖部;降水少的年份,土質瘠海沒有徒長趨勢的地塊可不用化控。當薯蔓封壟後叮採取掐尖、剪枯蔓老葉等措施控秧促進紫薯生長。

更多農業種植資訊,盡在農學谷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