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普京執政俄羅斯40年,俄羅斯會不會成爲超級大國或世界霸主,爲什麼?

杜達特洛夫斯基


俄羅斯能否成為超級大國或世界霸主,決定權不在俄羅斯身上。所謂的超級大國這樣的好事,怎麼能這麼輕易就得著了?須得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才能有衝頂的可能。以美國和蘇聯這兩個曾經的超級大國的成長史《超級大國修煉手冊》來說明成為超級大國的難度吧。

美國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土地廣闊,遇到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發展迅速,再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樣削弱了其他諸強,才使得美國一家獨大。

(當初的蘇聯頤指氣使)

蘇聯有著廣袤的國土和自然資源,在搭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以計劃經濟避開了大蕭條,以較少的代價獲得其他國家的科技,再以巨大的犧牲實現了工業化,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險勝,成為軍事霸權。在其他諸強被戰爭削弱時,蘇聯在廢墟上變得格外強大。

可見,成為超級大國有幾個條件:

1、遇到工業革命等一系列旨在增強經濟實力的各種大事件,快速致富,這是天時。

2、國土大,自然資源要豐富,這算地利。

3、遇到全球範圍的戰爭並且能獲勝,這是人和。

雖然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那時小國爭霸的說法;但凡要到“超級大國”這種獨步武林的至高地位,這三者缺一不可。

(希特勒踢翻國際秩序邦蘇聯成超級大國)

單以“天時”而論,如不是遇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不可能短時間內獲得比英國還要強勁的經濟實力;蘇聯如果不是遇到國際大蕭條,而且恰好能獨善其身,也不可能在10年內就攀上歐美各國100年才發展起來的科技樹。缺少經濟實力,就意味著在“諸神之黃昏”的最終爭霸戰中不能堅持到最後,早早夭折,還談什麼拿到王者?

至於地利,則更是母體。沒有幅員廣袤的國土和自然資源,即使有了開發、提煉的技術,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難道所有的東西都要靠貿易嗎?那麼在“諸神之黃昏”中,一旦被人掐斷貿易線路,豈不是坐以待斃?所以,能夠參與超級大國角逐的,也只能是那麼有限的幾個國家。

說到人和可就厲害了,平民老百姓都知道“家和萬事興”,如果自己國家內部天天鬧分裂,內政搞的一團糟,到處著火漏風,所有的精力照顧整頓內部尚不能夠,如何去參加“諸神之黃昏”爭霸戰?人和是三個條件裡最虛無縹緲的,其實可以理解為獨立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可以團結所有國民為了一個目標去奮鬥,且能最大化的消除分歧。

(蘇聯解體後亂象頻生)

現在說說俄羅斯普京如果能執政40年,會不會帶領俄羅斯達到超級大國的地位。

幾乎不可能。

人類到現在發生過三次工業革命,都讓人類增強了掌控自然界的能力。蘇聯也在工業革命中釋放了開發西伯利亞凍土地帶的戰略潛力,包括資源、核武器等,哪怕只是一點點,也足夠蘇聯稱霸世界了。可是第四次工業是什麼樣子,什麼時候能到來,誰也不知道,因此俄羅斯能否在普京執政的40年撞上第四次工業革命,還是個未知數啊。

就算是俄羅斯恰好趕上了第四次工業革命,而且也很幸運地搭上了車,開發出來了資源,釋放了一部分的潛力,重新在世界舞臺上變得活躍起來。可是世界發展到現在,都已經是恐怖平衡,大國之間的戰爭只能讓地球在自然規律的“熱寂”前自我毀滅,沒有誰是最後的贏家。因此全球爭霸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也極小,“諸神至黃昏”的戰爭打不起來,世界其他諸強怎麼能夠依靠戰爭摧毀呢?如果世界上還有多個與俄羅斯綜合國力處於同一檔次的國家,那超級大國的成色也是很水的。

(誰也不知道第四次工業革命什麼時候來)

最後,俄羅斯現在有很多問題,但是最大的問題是俄羅斯已經失去了獨立的意識形態體系,靠著大俄羅斯主義無法凝聚俄羅斯國內其他民族,俄羅斯始終存在分裂的危險。在蘇聯時期,是靠著超越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道德觀來實現的統一。如今俄羅斯並沒有繼承蘇聯的意識形態,直到如今,俄羅斯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還在採用強人政治,高壓統治。一旦中央政府勢力衰弱,這些強行壓下的地區分裂勢力,又會重新活躍。屆時,俄羅斯自顧尚且不暇,更別提參加王者爭霸戰了。

(今時不比往昔,尚能練否?)

俄羅斯的其他問題也非常多,比如工業技術落後、工藝設備老化、人口減少、國民經濟消費動力不足、寡頭政治等不一而足,普京已經治理了20年,這些並沒有得到顯著的改變,再有20年,會有變化嗎?很難。因為已經形成了既得利益群體,除非像嶽不群一樣成了武痴,為了練習《葵花寶典》不惜揮刀——俄羅斯在90年代曾經狠心動過刀,結果差點死掉。再讓他們試一次,怕是會心有餘悸吧。


而知而行


一、普京年齡已經很大,連續執政40年恐怕“晚節不保”

客觀的講,2000年,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以後,對內,打擊車臣等地的分裂勢力、收拾金融寡頭、整頓俄羅斯軍隊、改革經濟政策;對外,強勢反擊美國、發動“俄格戰爭”、收復克里米亞、介入敘利亞內戰。正因為有了普京,俄羅斯才得以從葉利欽時代的衰落走出來。即使現在的俄羅斯沒有恢復蘇聯時期的輝煌,也依舊是世界強國之一。

但是,如果讓普京執政俄羅斯40年,也就是執政到2040年,恐怕對俄羅斯弊大於利。普京生於1952年,2024年這一屆俄羅斯總統任期結束,普京都已經是一位72歲的老人,執政到2040年,那就是88歲。要知道,俄羅斯男性的平均年齡也只有67.5歲。再說,普京執政俄羅斯近20年,其政治智慧已經用盡,未必能有更好的治國方略,普京的風格也應該被美國等西方國家研究透。2024年以後,普京再執政14年,恐怕對俄羅斯不是好事,普京個人也是“晚節難保”!

二、普京想要執政俄羅斯40年,想要再修改兩次《俄羅斯憲法》

2008年,根據《俄羅斯憲法》,已經擔任兩屆總統的普京不能再次參加總統大選。於是,普京將自己最親密的戰友梅德韋傑夫推到了前臺,梅德韋傑夫由此成為第三任俄羅斯總統,普京擔任了俄羅斯總理。2012年,普京再次參加總統大選,以63.60%的得票率當選為俄羅斯總統。說明一點,在2012年總統大選之前,普京推動修改了《俄羅斯憲法》,將總統任期由一屆4年延長至一屆6年。所以,理論上,2024年總統任期結束以後,普京沒有了參加總統大選的資格。想要再執政16年,普京至少需要修改兩次《俄羅斯憲法》。如此一來,《俄羅斯憲法》成了什麼?您說,普京這麼做,俄羅斯是會更強盛呢?還是會步利比亞卡扎菲的後塵?

三、俄羅斯已經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或世界霸主的條件

蘇聯是俄羅斯最輝煌的時候,成為了與美國並列的兩大世界強國。不過,即使是前蘇聯也是在軍事上與美國平分秋色,政治上代表了社會制度,經濟上難以與美國比肩。現在的俄羅斯,GDP總量只有1.469萬億美元,僅僅為美國的十四分之一;軍事上,只能依靠核武器與美國對抗,常規軍事力量相差太遠;政治上,俄羅斯更不具備蘇聯的特色,在意識形態與美國相比沒有任何優勢。更為嚴重的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失去了5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40%的人口,包括最為富庶的烏克蘭與白俄羅斯。1993年,俄羅斯人口還超過1.5億,到了2017年,只剩下1.443億。未來,人口越來越少的俄羅斯能否守住1700萬平方公里領土都成問題,何以成為超級大國?


美國觀察室


俄羅斯即便再讓普京執政100年,也不可能恢復超級大國的地位了,只會日漸的衰弱。

俄羅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歷史給他們的機會被他們自己揮霍掉了。這裡面突出的表現就是俄羅斯那惡劣的地緣環境和日漸萎縮的人口,一個人口日漸萎縮的國家不可能變成超級大國。每一個帝國或超級大國,它建立的時候都是處於它人口不斷上升的時候,而下降的時候就是它人口日漸萎縮的時候,雖然人口萎縮或人口上升,有一些其他原因,但是這個表徵是存在的。你查看俄羅斯的人口,就會知道俄羅斯還是處於衰退期,這個衰退期可能持續時間很長,上百年吧!

所以我們在這裡不能指望俄羅斯有什麼大的動作,他的機會已經消耗量了,以後也不會是他的時代了。我想俄羅斯人對此應該是清楚的,底層人民很洩氣,希望有機會離開俄羅斯,能去美國最好,去不了也可以去歐洲,精英們則是不斷的把資產向英國這些地方轉移,對內也是沒什麼建設,全國上下也沒啥士氣,如同鬥敗的公雞!


帝國曆史觀察者


關於普京執政對於俄羅斯國力的影響,相關的問題李姓先生之前已經回答過不少。我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普京只是會讓俄羅斯對西方國家的態度非常強硬,他有很高超的政治手腕,但是他治理經濟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普京不會讓俄羅斯恢復蘇聯時期的超級大國地位。
(普京)

普京在上臺之初曾經許下豪言: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在普京執政的前十年時間,俄羅斯經濟年均增長速度接近百分之十,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俄羅斯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都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恢復。在俄羅斯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的時候,很多人也許會相信普京能夠帶領俄羅斯恢復曾經的輝煌,但是一切都在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和國際油價暴跌之後出現了根本性的轉變。

俄羅斯經濟在2015和2016年連續經歷了兩年的萎縮,即便現在全球經濟處在一段很好的增長時期,但是俄羅斯經濟卻依然復甦乏力。對於俄羅斯來說,想要重新成為超級大國或者世界霸主,它首先需要把自己的經濟提升到符合超級大國地位的水平。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總量只有1.5萬億美元左右,這甚至難以排進世界前十的位置,美軍一年的軍費開支幾乎接近俄羅斯經濟總量的一半,所以現在的俄羅斯和超級大國的距離還很遠。
(俄羅斯與美國德州經濟對比圖)


俄羅斯擁有廣闊的領土面積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經濟卻是俄羅斯的最大短板。更糟糕的是,俄羅斯國內缺乏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條件,其國內經濟結構非常不平衡,政府財政嚴重依賴於石油和軍工等產業,並且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等產業被資本寡頭壟斷。另外俄羅斯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政府腐敗嚴重,法律法規不健全等這些都是阻礙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重要障礙。

俄羅斯目前的人均GDP在1萬美元左右,這差不多就是大多數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水平,以俄羅斯國內的經濟情況判斷,如果普京不能夠推動俄羅斯的經濟體制改革,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將很難獲得太大幅度的增長。然而從普京將近20年的執政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太多的意願改變俄羅斯目前的政治和經濟現狀,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經濟將很難在普京手中再次獲得持續的高速增長。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前幾日美國的業幕網公佈了一份最新的全球各國軍力排行榜,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排名已經跌到了第三位。事實證明在經濟實力相對日漸衰弱的情況下,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很難維持之前的強大。況且俄羅斯雖然領土面積廣闊且資源豐富,但是其人口總量卻只有1.4億,且俄羅斯的人口數量還在不斷減少。俄羅斯的人口規模註定其將難以再成為超級大國,更不可能成為新的世界霸主。所以無論普京在俄羅斯執政多長時間,俄羅斯都不可能再成為超級大國或者世界霸主。


李姓先生


普京何德何能?給他20年,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尚未成型,給他40年,也依舊不可能成型。

普京的個人魅力是很強大的,可是,政治自有政治規律,如今的世界潮流是獨裁政府一個個被推翻,公民意識覺醒,西方憑藉強大的軟實力在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謝謝價值觀有的符合世界潮流,有的則包藏禍心。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長期掌權的強權人物早已不符合政壇大環境,所以北非中東等地的強權人物紛紛倒臺。

我個人非常崇拜普京,但不得不說,俄羅斯在普京的統治下可以繼續維持表象的復興,但真正的輝煌已經過去。就個人層面而言,普京如果是明智的,應該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就國家層面而言,偌大的俄羅斯在人口危機下陷入難以逾越的鴻溝方中,如果不採取措施解決人口危機,俄羅斯不可能恢復大國雄風。

就現實利益考量,俄羅斯需要吸引西方的注意力,俄羅斯需要繼續保持戰鬥民族的姿態對抗西方,我們是需要而且願意這種局面出現,而且這也是普京繼續維持自身在民眾中間影響力的有效手段。

外有歐美圍剿,內有人口危機。從戰略層面看,俄羅斯的空間已經被壓縮到了家門口,前蘇聯加盟國已經投入歐美懷抱。只要機會一出現,西方國家仍會群起而攻之,其既定戰略未變。

就俄羅斯內部而言,如果懂點政治規律,我們可以輕易得出這樣的結論,隨著長期掌權,民眾對強勢政治人物的觀感會走向負面,普京也不會逃離這個規律。從經濟層面看,我們也沒有看到俄羅斯強勢復甦的跡象,也一直是不慍不火的狀態。

在本國人口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前提下,如果,我說的是如果啊!如果俄羅斯開放遠東,開放西伯利亞,積極引入東亞、南亞等地的人,改造本國人口結構,俄羅斯還可以復興,但俄羅斯是不可能這麼幹的。

俄羅斯的經濟排名還會繼續掉下去,綜合國力和影響力也會繼續下行。


麵條愛吃米飯糰


這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但即便就這個假設性問題而言,我認為答案也是否定的。這其中的部分原因也很簡單: 十多年前普京曾經說過一句話: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真的將近20年時間過去了,普京究竟有沒有還給俄羅斯人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對此,可能見仁見智,但答案我想基本也是否定的。



普京執政俄羅斯18年(如果把中間梅德韋傑夫擔任總統的時間也算成普京任期的話),在政治、外交、軍事上都展現了強大的意志力和決斷力,但卻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那就是: 他沒有順利完成俄羅斯的經濟結構轉型。



俄羅斯作為一個能源資源豐富的大國,長期來經濟結構的特點是”靠山吃山,靠油吃油”,經濟結構相對單一,風和日麗之下可能風調雨順,但是遇到風吹草動便難以為繼。



由於這一原因,俄羅斯最近十幾年來,在國際話語權上始終缺乏國內經濟實力的支撐。

與此同時,俄羅斯在國內形態上也始終沒有完成從威權化向民主化的轉型,因此無論在國際和國內上都缺乏軟實力的支撐。時至今日,雖然很多人都會認為,相比於前總統葉利欽時代,普京時代俄羅斯已經強大了很多,但坦率講,確實沒有多少人會認為,今天的俄羅斯具有能夠讓世界信服的軟實力。而只要沒有真正的軟實力,俄羅斯就無法成為真正的超級大國。



前面有評論認為,俄羅斯已經失去了成為一個真正超級大國的能力和時機,對這一點雖然尚言之過早,但是從目前俄羅斯具備的一些內外因素來看,至少在可預期的未來,俄羅斯還不具備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的潛力。


邱震海


普京在上臺之初曾經許下豪言: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現在普京已經執掌俄羅斯政權18年了,現在的俄羅斯是超級大國嗎?是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嗎?顯然不是,普京還在為俄羅斯的復興而奮鬥!

不得不說普京是俄羅斯的英雄,是一個強權人物,能夠給俄羅斯帶來榮譽感和民族凝聚力,但是普京在發展經濟方面成績卻不是很突出。普京剛執政以來帶領俄羅斯經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復甦,但是當俄羅斯在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中,俄羅斯進行了全力的反擊,克里米亞事件以後,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再加上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行,令俄羅斯經濟急轉直下,GDP縮水上萬億美元,在世界上的排名落到了10名以後。

當然,這也不全是普京的錯,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經濟結構,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要想改變這一結構也不是容易的事。但是,這一經濟結構如果不改變,那麼俄羅斯永遠不會再次成為超級大國。只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氣,雖然這個來錢比較快,但是並不能真正使俄羅斯得到全面發展。現在已經不是上個世紀,靠窮兵黷武也可以稱霸,現在成為超級大國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而這正是俄羅斯的短板。

二十年馬上到了,奇蹟般的俄羅斯並沒有出現,所以即使再讓普京執政二十年,也難以改變這一結果。俄羅斯是需要普京式的強權人物,但是更需要治國的經濟人才,就看普京以後有沒有這種人才的出現。經濟上不去,超級大國的夢想都不要想,世界霸主就更不可能。


銘蘇先生


讓普京再執政40年俄羅斯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首先俄羅斯領土1709.82萬平方公里,自然資源儲量豐富,尤其是能源儲備位居世界前列,石油儲量世界第八,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一了,意味著俄羅斯擁有極大的戰略縱深和充足的戰略儲備,這是俄羅斯作為潛在超級大國的基礎條件;

其次俄羅斯軍事實力已經可以說具備了超級大國實力,俄羅斯是軍事上唯一可以和美國叫板的國家,核武實力與美國相當,二者擁有世界90%的核彈頭,常規軍事方面,俄羅斯確實不如美國,尤其是在海軍方面,美國11艘航母,俄羅斯只有一艘,但是整體實力也是遠超世界其他國家的,美國有F-22和F-35等第五代戰機,俄羅斯也研發了第五代戰機蘇57,可能有人會說俄羅斯一年500億美元的軍費太少限制其發展,軍費規模小主要是受俄羅斯經濟不景氣影響軍費,但就是在軍費問題上體現了普京的能力,從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後,開始對軍隊整改,而且一次不行還整改了第二次,如今的俄羅斯軍隊在人員配比和軍費分配的優化程度都是世界領先。

最後,可能有人認為俄羅斯經濟狀況、人口發展狀況和農業問題是制約俄羅斯成為超級大國的根本原因,但這也是我認為讓普京再執政四十年,俄羅斯可以成為超級大國的原因,從普京這二十年的執政就可以看出,普京一直想要把俄羅斯帶回超級大國的行列,鬥滅了“七大寡頭”改變了俄羅斯經濟被七大寡頭控制的局面;軍事改革俄羅斯軍隊從新煥發生機;為了改善生育率下降撥款百億鼓勵生育;採取農牧業並重政策,要改變俄羅斯經濟以能源出口為重頭的局面,2017俄羅斯糧食已經滿足國內需要,並且小麥出口世界第一。

2018年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已經把發展經濟作為了第一國策,如果再給普京40年,在這位有魄力、有能力、有凝聚力總統帶領下俄羅斯經濟完全有可能飛躍式發展,別忘了我國改革開放時一窮二白,GDP才約1500億美元,如今改革開放40年,GDP12.24萬億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至於人口問題更不是問題,40年完全可以成長起兩代人了。

普京再執政40年也不可能讓俄羅斯成為世界霸主

為什麼說俄羅斯成為不了世界霸主,其一,有美國這位世界霸主存在,它會用盡一切手段打壓對其霸權產生威脅的國家,如果俄羅斯想要成為霸主,就得鬥過美國,最後就可能二者爆發大戰,兩強相鬥,兩敗俱傷,為它國做嫁衣。其二,世界的發展不光是俄羅斯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我國和印度以及不是國家的歐盟都有潛質,尤其是我國是最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超級大國,未來更多的將是一個數個超級大國並存的多極世界,就是把美國拉下霸主寶座,世界各國也不會再讓另一個國家騎在頭上。

結語:歲月最是無情,事事也變化無常,普京沒有實現當年“二十年讓俄羅斯再次強大”的承諾,歲月也不會將再給他40年。


時事旁觀者


中國人以為俄羅斯很強大,普京很能幹。素不知這是一種錯覺,就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在現在世界上的排名,只能是中等偏下。經濟總量和韓國差不多。相當於中國的廣東省。就這樣,一個經濟規模,怎能進入世界強國。俄羅斯還有一點點可以驕傲的地方。就是他的能源產品和軍工產品。不過,隨著西方的制裁,這兩項也日益衰退。俄羅斯之所以讓人感覺他強大。是因為他繼承了蘇聯時期的大部分核武器。是個名副其實的核大國。反倒是這些核武器,也會將俄羅斯拖垮。這些核武器用也不能用。日常維護和升級需要大量的金錢。就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實力,他是實在養不起。俄羅斯是大國的心態,小國的經濟。再給普京20年。他也不可能成為世界上超級大國。


手機用戶68637694450


普京執政久了一定出問題:

1,好的十年八年就有成效;

2,史上無數悲慘的例子: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早期偉大,後期極權搞的民怨沸騰被當場槍殺;利比亞卡扎菲,執政幾十年,早期也有貢獻,晚年慘死美軍之手;斯大林,反法西斯有大貢獻,後期也是……

3,時間長了,必然年紀太了,會出現一些負面因素:a,專權、獨裁、固執,聽不進其他人意見,再加上身邊拍馬溜鬚者,容易作出錯誤決定,容易把國家帶向不歸路;b,即使不獨裁,也不利於培養年輕人;

c,精力下降,易生惰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