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缠中修禅


早在商朝晚期,特别是对于康丁以后的五个王,父子相继的方式就已开始侧重于立嫡。例如,根据《史记》的《殷本纪》《宋微子世家》等史料记载,商纣王是帝乙的嫡子,微子启是庶子,故启虽年长,帝乙却仍然让纣王继承自己的位置。

嫡长子继承制的正式建立则是西周时期发生的事情。

对于西周何以重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王国维先生的《殷周制度论》有较为明确的说法。简而言之,此种制度的确立,实乃时势之所趋。

我们都知道,周文王、武王先后中道崩殂,克殷而未及建制便故去,留下幼子成王登基,摄政的权力就此落入周公之手。周公手握天下大权,为保证政令实施而不受到阻挠,必须从制度上确立成王的尊崇地位,使“其所设施,人人知为安国家、定民人之大计”,进而才能让政令畅通无阻。

这个制度的建设就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由此衍生出宗法制度、封建制度,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形成一个道德的有机团体。嫡长子继承制度也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历史。

由于嫡长子继承制的源远流长,它带给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根据统计西汉王朝共有11位皇帝,除了无子的惠帝、昭帝、成帝、哀帝、平帝外,剩下6位皇帝都有太子(除昭帝刘弗陵外都是嫡长子),其中惠帝、景帝、刘荣、武帝、刘据、元帝、成帝等7人都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背景下被立为太子的。

对于自己所立的嫡长子,汉高祖、景帝、武帝、宣帝、元帝等人,都曾经产生过因为太子“不类己”而废黜的想法,但真正成功做到而不付出惨重代价的,只有景帝废刘荣一件案例。除此以外,武帝虽以“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等言语对太子刘据表达不满,但是他对刘据的废黜是经过巫蛊之祸的代价。还有,汉高祖对太子刘盈,汉宣帝对太子刘奭虽然都有不满,但是终究没有将废黜的行为付诸执行。

这些都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在当时的社会影响。


HuiNanHistory


古人重视嫡长子,这一制度源远流长。西周时中国确立了宗法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长子继承制,指的是贵族,不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大夫、士,主要的家业都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吃肉,其余的儿子只能喝汤。

比如,天子的嫡长子可以继续做天子,其余儿子或做诸侯,或任大夫;诸侯的嫡长子是诸侯,其余儿子为大夫;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大夫之位,其余的儿子降为士;士的嫡长子还是士,其余的儿子可能就是庶民了。

西周为什么要确立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为何如此重要,以至于延续了几千年?甚至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时,盟约中还专门写了一条:“无易树子”,也就是说不要更换太子。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保持权力传承的稳定。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君主制的缺点之一就是君主的更替缺乏连续性,容易产生混乱,因此“人们把王位固定由某几个家族世袭,并

规定了一种继承的顺序,以免在老国王驾崩之后发生争议……宁要表面的平静而不要贤明的行政,甘冒把一个小孩或一个恶魔或一个白痴捧上王座的风险,而不愿在选举好国王的事情上发生争论。”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点,而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一种非常确定的继承顺序,完全没有争议。只要不是嫡长子,不管你能力怎么样,都不能继承权位,从根本上杜绝了其他儿子的觊觎之心。

历史上经常出现嫡长子继承制没有顺利实行,结果国君的儿子们相互争斗,引起大乱的事情。比如齐桓公重病,他的五个儿子各自率领党羽争夺齐国国君之位。结果导致齐桓公饿死,五个儿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齐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无人收敛,结果尸体上的蛆虫都溢出了房门。


第二,保证正妻娘家的权利。

嫡长子是正妻的儿子,而正妻一般出另一个自权势相当的家庭。比如天子的正妻可能是大诸侯的女儿,诸侯的正妻可能是另一个诸侯的女儿。

一个诸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另一个诸侯,必然希望两国结好,最好是世代交好。如何能世代交好呢?如果这个诸侯的女儿生了儿子能继承君主之位,两国的亲戚关系就能延续下去,岂不是世代交好了吗?

所以诸侯在嫁出女儿时,往往会让自己的侄女作为陪嫁,称为“媵”。这是一道保险,万一自己的女儿没生出儿子,还可以让自己侄女的儿子继承君位,保证下一代国君依然是自己的亲戚。

诸侯嫁女儿时,总怀着这样的期待。因此要用嫡长子继承制来保证诸侯正妻娘家的权利,否则会引起娘家的不满。

比如周幽王宠爱褒姒,想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结果把正妻申后以及原来的太子宜臼废了,这一举动引起了申后父亲申侯的不满。太子宜臼跑到申国找自己的外公申侯撑腰,申侯勾结犬戎,杀死了周幽王,攻入镐京。这才有了平王东迁,西周灭亡,春秋时代开始了。



梦露居士


“立嫡以长不以贤”这个规矩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公平,但在“家天下”的时代里,却是最为稳定的的继承制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贤”是主观的,“长”却是客观的。父亲死了,老大继承父亲的职位,大大方方,没有争议——但要是非分出个贤愚,一般人家还好,帝王之家必然会横生枝节,严重的就会出现九龙夺嫡这样的故事。

对于皇帝来说,长子不一定最贤,但以长子为太子,兄弟们从小就知道了由谁来继承家业大位,自然争心会少。就算有争心,因为嫡长子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庶子们想要夺嫡,面对得不仅仅是大哥,还要面对所有尊重传统的大臣,这事就不容易办。而对于大臣来说,因为太子就是长子,下一任皇帝早早确定,所以不太会出现一批大臣拥立一个王,进而发生党争的情况。自古出现这种情况的党争的,都势必有两个都可能继位大统的王子,比如孙权的两宫之争、唐清两朝的众多宫斗。

所以雍正在登基之后,干脆设立了一个建储匣,开始秘密立储。等皇帝驾崩后,打开“黑匣子”,指谁就是谁当皇帝,大大方方,那也是好的。


亚欧研究寮


古人重视嫡长子,我认为和我国古代的宗法制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在宗法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嫡长子继承王位和财产,也就有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的话。

乍看这似乎很不公平,然而事实上这确实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延续,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嫡子分封到重要地方,庶子到小封地或者没有封地,这样有一个好的效果,对于王朝本身,尤其是嫡子组成的大宗室的统治有很好的巩固作用,同时,也避免内部纷争,稳定社会秩序。

其实不只是在中国,在欧洲地区很多国家也是有嫡长子继承爵位封地的习惯,但是不同中国的中国长子继承官位爵位封地,财产通常还是众多孩子均分,而欧洲,除长子外其他孩子分不到东西会变成骑士。不过在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变化比如在周治中,就只能嫡出才可继承封地财产,如果没有一个嫡出的孩子,则从妾中选最尊贵的孩子继承。

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在贵族间比较流通,也开始影响了普通人家,但到了唐宋,财产所有孩子均分是纳入法律中的,甚至在没有男性继承人时,家中的女子也是可以继承财产的,从本质上来讲嫡长子继承制度,本身是出于稳固宗室和家天下的统治地位,而对于平面,嫡长子更有助于维护家族延续,和姓氏种族的传承,但是本质上是一种落后的制度,并且也将社会的发展局限在“私”。


玄坤


古人重视嫡长子,源自于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西周宗法制。

进入父氏系族社会以来,继承制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变。所谓的“禅让”,以德服人,细思之下并不可靠。感觉以力服人,以武威服更像是真相。比如黄帝战蚩尤。

夏商时期是宗法制的雏形时期,还没有形成完备、固定的宗法制度,但基本已经是贵族集团内部按血缘关系传承权力。具体表现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

西周建立之后,因为吸取了殷商时期继承制度混乱所带来的危害而特别加强了宗法制的建设,严格区分嫡庶,以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宗法制的核心。西周的继承制度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这是嫡长子受到格外重视的开端。

西周以后,嫡长子继承制被不断传承下去,是整个封建时期的王朝都认可并施行的继承制度。因此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也融入华夏正统文化。后来即便是远来的异族王朝,为了表示自己尊从华夏文化,也会选择嫡长子继承制度表示以安民心,以固国本。

在帝王之家,嫡长子继承权力;在贵族之家嫡长子继承利益;在平民之家嫡长子继承责任。嫡长子的特殊地位已经成了不用明喻而人人皆知的事,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嫡长子。不只古人,现在这种思想也在很多地区和家庭中存在。


沅汰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的起源。

中国自古以来,王公贵族的爵位财产结为一体,且由于实行一夫多妻制(确切的说是一一妻多妾制度),子女众多,为了解决死后爵位财产继承问题,维护社会的秩序稳定,建立行之有效的继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大禹把王位传给儿子启,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传统,自此:夏朝实行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到了商朝,制度有所变化,前期实行兄终弟及,后期改为父死子继。到了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定下了一项制度,叫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由此几乎奠定了此后中原王朝3000年的继承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前后两句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优先级降低的顺序关系,意思是:如果有嫡子(就是妻子生的儿子),那么就在嫡子中选年纪最大的,也就是

嫡长子继承,如果没有嫡子,就在剩余的儿子中选一个母亲地位最高的继承。

这一制度的核心就在于:子以母贵。

古代社会婚姻关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讲究门当户对,婚姻是建立在两个家庭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基础之上,妻子意味着庞大的家族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家庭兴衰意义重大,所以地位最高,同理:妻子所生的儿子,由于血缘关系,继承了两家的家族关系和社会关系,社会资源最为丰富,而长子由于出生最早,接触这些社会关系时间最久,影响也最大,由他来继承是各方都乐于接受的结果。而小妾,由于社会关系相对低下,影响力低,所以儿子的地位也相应降低,只有在正妻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继承权。

这就是立嫡的含义,既不是年龄问题,也不是才能问题,而是一个“关系”问题。

例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结婚前就与老家的曹寡妇私通,生了儿子刘肥,但由于是曹寡妇并非明媒正娶的妻子,所以皇位只能由吕雉所生的嫡长子刘盈来继承。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虽然儿子众多,但是皇位只能在原配窦皇后生的三个儿子中挑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嫡长子继承制还能解释一些其他问题,例如正妻有多个儿子,嫡长子先于父亲死了,那么继承权也应该由嫡长子的后人来继承。这种方式虽然有些迂腐,但是可以有效避免争斗,更好的维护秩序。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本打算传位给太子朱标,但是朱标早死,朱元璋就把位子传给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成功并成熟的继承制度。这个继承制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政权稳固。它是符合封建社会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继承制。不仅中国如此,在日本以及其他地方的封建时代,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欧洲封建社会的长子继承制,包括了长子继承财产,封建贵族的爵位和土地传给长子,其余的儿子因缺乏财产为谋生而沦为骑士。

但是这一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大儿子是个傻瓜,或者能力弱,而其他儿子有能力,有功劳,有人脉该怎么办?

如前文所说:李渊想把位子传给嫡长子李建成,但是次子李世民在建立大唐过程中立有大功,人气极高,兄弟二人互不相让,最后玄武门兵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以及拥护李建成的三弟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纵然如此,后世史家还是狠狠的给了李世民一笔。同样的道理,朱元璋死后,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动叛乱,得了天下,但朱棣吸取李世民的教训,挖空心思修改历史,不惜把生身母亲历史抹去,伪造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儿子的身份,还大张旗鼓的在南京建大报恩寺(不知道报什么恩)以彰显自己篡位的合法性。

最搞笑的是西晋,晋惠帝生来就是个傻瓜,但是就因为是嫡子(司马炎与皇后杨艳次子,长子司马轨两岁夭折),做了皇帝,当大臣告诉他百姓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却反问他们为什么不喝肉粥。

这些奇葩案例不胜枚举,不能不说是对这一制度的讽刺。

还有一些皇帝,本身就是这一制度的破坏者,例如汉高祖刘邦,晚年宠幸戚姬,耐不住枕边风,打算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姬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为此吕后不惜拉拢群臣为儿子保驾护航,刘盈刚即位,吕后就反攻倒算,毒死如意,然后又把戚姬砍成人彘,而汉武帝在废除太子刘据以后,为传位给年幼的儿子刘弗陵,不惜杀掉宠爱的钩弋夫人。


最有意思的是清朝,由于起源于关外满人,虽然入关后接受了中原文化,但是在继承人问题上依然保留了自身特色,采取了秘密立储的方式,但是这一方式依然没有跳出“子以母贵”的传统。

皇族如此,贵族自然有样学样,虽然没有皇位继承,但是有爵位和财产,为了保证家族万世永昌,爵位有人继承,财产不被无限分摊,由嫡长子来继承是最合适的方法。而到了民间,虽然有条件纳妾的少之又少,但是古代社会没有计划生育,一家多个儿子的情况并不稀罕,为了防止出现继承权争端,也都采用了长子继承制。

整体来看: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封建社会看来是一种成熟的继承制度,它对稳定社会有着重要作用。但在今天看来,他是一种非智能的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必将被人抛弃,由进步的制度所代替。



日慕乡关


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我国自古就有“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的俗语。


所以,说古人都重视嫡长子是不准确的。

两个分开来说。

其实皇帝真正爱的是小儿子,让嫡长子继承是不得已为之。

嫡长子有这样几个好处。

1,嫡长子通常来说年龄比较大,医学不发达,皇帝随时有可能死,所以有一个年长的储君是最稳妥的。

2,嫡长子背后有外戚,让嫡长子继承,能够保障政权稳定。

3,嫡长子天生就是太子,所以从小当做皇帝培养,一般来说素质较高。

可是皇帝和老百姓一样,都喜欢小儿子。

1,老百姓在孩子成年结婚后都会分家,而小儿子最后分家,自然比较亲密。太子住东宫自然和皇帝不亲。

2,蒙古等少数民族有幺儿守家传统,因此成吉思汗大部分遗产由拖累继承。

3,人类进化角度来看,越小的孩子就越会讨大人开心,越大越有独立思维。

4,秦始皇把扶苏送到边疆历练,把胡亥带在身边。这就是皇帝希望大儿子有本事,小儿子可爱的期许。

蒋介石评价蒋纬国和蒋经国,说,经国可教,纬国可爱,也是这个道理。



历史知事


靠谱答案。

古人有一套非常成体系的世界观,这是从武王伐纣之后逐渐确立的。

首先,古人认为地是方形的,天像是一个大锅盖盖下来,把地给盖住,于是这个世界被称为天下。又因为圆形的天覆盖住了方形的地,于是四方出现了四个半圆形缺口,简称四海,于是世界也叫海内。

这个世界的所有权自然就是天的,可是天没有办法具体管理世界,于是天就指派自己的大儿子来管理世界,这个大儿子,就是嫡长子,也叫天子。

这里补充一下,大儿子不等于嫡长子。古人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夫和妻的地位平等,夫家和妻家是亲家关系,在家里平起平坐。妻子生的头胎男孩,就是嫡长子。妾的地位很低,妾家跟夫家没关系,所生的孩子,要认妻当妈,比如贾探春。

回归正题。天子拿了世界的统治权,死了之后嫡长子继承。但天下实在不好管理,因为这个世界太大了,于是天子就把除了嫡长子之外儿子全部分出去,分给他们一块地方,四周围挖深沟,挖出来的土堆在沟两旁,在土堆上种上树,这种行为叫封,然后指定一个儿子当国君,这就叫封土建国。

可是国君拿了这块地也不好管理,为什么呢?因为这块地也不小(基本等于现在的几个县),怎么办呢,于是国君也如法炮制,除了留下嫡长子继承自己的统治权外,把其他儿子分出去管理自己的国,此时每个儿子得到的地方已经很小了,这就叫家,管理家的就叫大夫。

所以有句话叫春秋无义战,因为基本都是自家人打自家人。

所以说,嫡长子制是古人用以维系古代人与人之间关系,解决继承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制度,是古代社会法制的基础。

我们有时候看古代的问题,不能以今人的常识去衡量,很多问题看似不能理解,其实在古代来看很正常。


R2141


到现在还有长子为贵的影子,不过已经极其弱化了。

嫡长子制度是西周维系稳定的关键约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都是对社会体系的固化要求和规定。

身份贵贱,出生的时候就注定,谁都无法逾越。后宫的争端为何激烈,这也是衍生出来的结果。

我们知道,周朝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等级更加森严,底层奴隶很难翻身,嫡长子秩序成了保持这个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法。

嫡长子制度也是宗法制,大宗就是嫡长子一系,相对而言,小宗就是庶出的儿子,这样的做法有个好处,那就是秩序井然,嫡长子自然的继承其父的身份、爵位,避免了内部争端。但是某种意义上讲,这又弱化了“上层建筑”的能力,立长不立贤、立贵不立长的弊病显而易见,但是却是贵族享受特权的理论依据。

王的嫡长子为王,庶子为诸侯,诸侯庶子为卿大夫以此类推,就像树枝一样。

等到春秋时期,这种弊端更加明显,随着王室的弱化,各处方伯按捺不住野心,也就逐渐“礼乐崩坏”,内部斗争加剧,新的格局形成,对嫡长子制度越来越不买账。这也让禁锢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不过嫡长子的影响依然影响到各朝各代,甚至在现代社会,一些老年人还更重视长子、长孙并把财产全部交给这一脉,也也是一起思想流传下来的痕迹。


大眼大世界



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周公。周公制定礼乐的时候定下了一项制度叫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开始。并在中国历史持续了将近3000年。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代表了古人选择继承人的先后顺序。古人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谓三妻四妾。这样每个人生的孩子地位并不同,分了三六九等。妻子生的儿子就是嫡子,地位最尊。第一个儿子就是嫡长子。选择嫡长子继承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继承纷争。

我们还是以《红楼梦》来简单聊聊,嫡长子继承的重要。


一,嫡子继承家不乱。

贾家分为宁荣二府,宁国府因为三代单传,所以宁国府就不存在继承制得问题。虽然贾敬是二儿子。但嫡子贾敷早死。贾敬不管是不是嫡出都当仁不让了。

荣国府就麻烦了。荣国府的爵位是嫡长子贾赦继承。但家业却是嫡次子贾政当家。这里边有何区别。很多读者用探佚说贾赦,贾政不是亲兄弟云云我们不谈。只说荣国府的家业继承上,贾政还只是当家,并没有继承。而荣国府的矛盾,也就是第三代的继承问题。这就是嫡长子继承的时候出了问题。


第二,嫡子不振家业乱。

荣国府是一个乱账。贾赦是嫡子,他的儿子贾琏是嫡长子。也就是荣国府的嫡长孙。所以贾琏王熙凤夫妇管理荣国府很多人有异议,我认为是一种培养接班人实习的阶段。

嫡长子贾赦不是当家的料,结果荣国府违背了礼制,实际当家人成了贾政夫妇。但作为二房是没有继承权的。王夫人等其实也不甘心,所以荣国府其实暗潮汹涌。而且对于贾政王夫人不利的一点是,他们的长子本该是荣国府的长孙(不是嫡长孙),可惜却二十岁死了。这样在继承上,贾宝玉就绝对劣势,按礼完全没有机会。只是第一,贾母喜欢;第二贾政夫妇当家;第三,元春是贵妃!这就让荣国府更加的暗潮汹涌!

由此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对古人的重要性。古人在家族继承方面更加重视。稍一不慎就会像林黛玉家一样断子绝孙。而林家灭亡就是始于子孙不继。而旁支除非被过继,不然就彻底没有继承权了。所以宁愿会出现继承权的争夺,也要多生孩子。

胡侃历史,多歧为贵。喜欢就请关注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