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一位半路出家的业余编剧,近年来写了三部红色题材的河北梆子大戏,且每部都大获成功,长演不衰,在现代戏不景气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他就是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被誉为“红色剧作家”的智全海。

立足老区 创新经典

智全海是土生土长的平山人。小时候他最盼的就是正月庙会,因为庙会上能看到大戏演出。虽然农村舞台都非常简陋,但总能吸引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冒着严寒赶来,一睹为快。那锣鼓铿锵、丝竹悠扬、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令智全海如痴如醉。

对智全海的成长影响巨大的,还有身边无处不在、厚重深邃的红色文化。平山县是革命老区,至今流传着很多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背景,犹如一座精神富矿,为日后智全海走上红色编剧之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青少年时期,智全海就是个文学爱好者,订阅了很多文学期刊和戏剧杂志,上中学时就开始发表小说、散文。1987年从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毕业后,先被分配到平山县财政局,两年后,调到县委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2001年,智全海担任温塘镇镇长期间,策划了“温泉桃花浴文化旅游节”,并邀请了歌剧和电影《白毛女》的主创人员,包括贺敬之、田华、陈强、杨润身等老艺术家来参加活动。当观看当地文化馆表演的《红头绳》时,老艺术家们触景生情,激动得热泪盈眶。一晃就过了10年。2011年,县河北梆子剧团的团长崔秀斌找到已调到县财政局的智全海,商量怎么扭转剧团不景气的现状。崔团长说,有个河南的现代戏挺不错,我们想移植成河北梆子。智全海一听连连摇头:“那是人家的故事,人家的戏,咱平山老区有这么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什么不挖掘自己的故事,打造自己的品牌?”说这话时,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当年贺敬之等老艺术家观看《红头绳》的感人一幕。

“我看就排白毛女!咱这里是故事的发源地,那喜儿就是咱平山的姑娘,她就该唱着河北梆子回娘家!”智全海越说越激动。

崔团长一听,这个主意靠谱!经大家一致建议,剧本就由智全海负责。

虽然写剧本是头一回,但长年累月对红色文化和戏剧创作的研究,以及对舞台艺术深入骨髓的痴爱,让他对《白毛女》的再创作充满信心。

如何生动而准确地表现这一革命主题?如何站在时代大背景下讲述那段经典故事?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作出既有思想性、艺术性,又符合今天观众审美的戏曲精品?这都是智全海在创作中反复思考的问题。

在下乡调研、采风过程中,智全海听到不少老年观众对杨白劳躲债提出质疑。他们说,平山民风淳朴,诚信善良,到了年底,哪怕只有一分钱,也要先去还债,不会躲债不还……

智全海将乡亲们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并在剧本创作中将故事中的某些情节进行了修改。比如杨白劳一上场并不是躲债归来,而是主动上门还债。黄世仁为了霸占喜儿,在算账时利滚利,使杨白劳无力偿还,才被逼而死。剧中还增加了大春与喜儿的爱情戏,让整个剧情更丰富,也符合今天观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更别出心裁的是,剧中大春逃出家后,辗转加入了平山团,把当地的红色革命史与经典老故事合理联接,增强了地域性和感染力。

2012年,《白毛女》经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排演并公演后,大获成功。2013年春节前又去人民大会堂演出,受到高度评价。此剧先后获得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九届艺术节优秀编剧奖表演奖等众多奖项。201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轰动全国,目前已演出300多场。

继《白毛女》之后,智全海又接连创作了《子弟兵的母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部河北梆子大戏,每部都叫好又叫座。这三部戏并称为“红色三部曲”,智全海也因此被誉为“红色剧作家”。

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情深似海 戏大于天

“枪声紧,炮声急,杀声震天,子弟兵反‘扫荡’,血染青山……”

2014年5月24日,石家庄人民会堂,河北梆子《子弟兵的母亲》正在倾情上演。舞台上的戎冠秀背着伤员艰难前行。在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奋力爬起的过程中,漫天的雪花纷飞而下。纯洁壮美的画面令人震撼,铿锵高亢的梆子腔将战争的紧张残酷和子弟兵母亲的大爱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孩子,登着大娘的肩,上!”当“戎冠秀”迎着漫天大雪坚定地喊出这句话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此时此刻,坐在观众席上的智全海已泪湿眼眶。观众们不会知道,为了这一刻的精彩,他们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此次公演,是在之前县剧团演出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的提升版,由省河北梆子剧院加盟指导、“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担任主演。排练时,无论是主角还是群众角色,大家都倾尽全力,毫不含糊。救伤员那场戏需要演员跪行,导演见许荷英的膝盖都跪破了,就劝她排练时不用真跪了,可是许荷英坚持真跪,经常练到血迹渗透裤子。其他演职人员也都不计得失、加班加点地认真排演。就在大家都铆着劲想推出一部精品大戏时,意外发生了。

在演出前一周,许荷英的耳朵突然听不见了!原来,因为排练时用情太深,哭得太多,造成缺血性耳聋。智全海闻之,当即懵了!他为艺术家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也为许荷英的身体状况和这台戏的命运揪心。戏大于天,对于剧团和主创人员来说,不能如期演出,无异于天塌了。

眼看公演的日期快到了,许荷英还在北京治疗。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的智全海,再次来到下盘松村的大槐树下,一边轻唤着“戎妈妈”,一边倾诉着自己的祈盼和祝愿。

就在正式演出前两天,许荷英的耳疾痊愈了!智全海闻之喜极而泣。

说起智全海和戎冠秀的“缘分”,早在20年前就开始了。1989年,智全海刚调到县委工作不久,正赶上戎冠秀去世,他负责起草唁电,就到档案室查阅资料。那时,戎冠秀的事迹就深深打动了他。随着时光流逝,他心中对戎妈妈的感情与日俱增。

2014年,他开始创作《子弟兵的母亲》。剧中被救的伤员叫邓世雄,原型叫邓仕均。为了核实这个伤员是哪个部队的,在哪儿受的伤,如何到了下盘松等问题,他专门来到偏远的观音堂乡柏叶沟村,挨家挨户向老人们打听那次反“扫荡”的具体情节,并了解到,邓仕均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四分区五团一连连长,当年就是从这里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身受重伤。这个村距离下盘松有十几里的路程。这番实地调查,令戎妈妈救伤员的故事更加具体和清晰。在此基础上他塑造出了一个真实的、经得起考证的子弟兵伤员形象,也让主人公戎冠秀的形象更加饱满、可信。

《子弟兵的母亲》公演后取得巨大成功。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栗战书两次观看,数度落泪。他称赞这个戏编得好,真实感人,并给编剧智全海提出具体的意见。

2015年,该剧被文化部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剧目,进行全国巡演,受到热烈欢迎。目前,该剧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近20次。

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智全海和曹火星女儿曹红雯在曹火星旧居

责任在肩 何惧万难

作为一名生长在革命老区的党员,智全海始终将挖掘和记录革命历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他以河北梆子艺术创作革命题材剧本的原动力。只是,走上这条创作之路,才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面对的困难有多难。

“红色三部曲”中,最难的当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因为关于主人公曹火星的资料太少。为了寻找和搜集信息,他踏遍老区的山山水水。剧中有一段霸王鞭舞蹈,幕后伴唱是当年“铁血剧社”的社歌,可是他翻遍所有现存资料,只找到了歌词,没有曲谱。为此他搜遍了石家庄的旧书摊,终于有一天,在棉六立交桥下的书摊发现一本泛黄的旧书《群众剧社回忆录——石家庄抗战文化拾萃》,翻开一看,“铁血剧社”的社歌赫然在列,词曲俱全!

智全海写这个戏,前后历时3年,六易其稿,写成后,又多次拜访专家征求意见。2017年11月2日,由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倾情打造的欢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剧目——河北梆子现代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完成彩排,与观众见面,立即引起轰动,好评如潮。

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的“迎庆党的十九大——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主题创作活动中,剧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获一等奖,并应邀赴京参加汇演。在省剧协组织举办的专家研讨会上,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评价,这部戏是这些年来我国戏剧舞台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反映文艺工作者与党的关系的好作品,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三部红色大戏,因为立意高,题材好,都得到省委宣传部和文化部门的大力帮扶和指导,平山县委、县政府更是鼎力支持。不得不说的还有平山县剧团。在全国基层院团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秉承“小剧团大主题、小剧团大舞台、小剧团大作为”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的路,创新的路,传播正能量的路,可持续发展的路。

三部红色大戏火了。有了名气的智全海和县河北梆子剧团依然坚持到广大农村为农民演出。2016年、2017年,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连续两年被中宣部、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智全海说,一个戏好不好,不在于得多少奖,关键是看老百姓喜不喜欢。令他欣慰的是,少年时万人空巷看大戏的场景在家乡又出现了。正是智全海这些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在致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地方戏剧的同时,也传承着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弘扬着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坚强、最深沉有力的“民族魂”。

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智全海和他的 “红色三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