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茂揚:老師講授「爲什麼」,遠不如學生提出「爲什麼」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爭做“四有好老師”的殷切希望和要求,用“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和“四個服務”統領教師成長髮展,引導教師立德樹人,大力宣傳我省新時代教師陽光美麗、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良好形象,展現教師風采,發掘先進典型,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四川省教育廳決定繼續開展“四川教師風采”2018年度典型代表展評活動。

即日起,教育導報將聯合“川教之聲”陸續推出2018年四川教師風采候選人事蹟,讓我們為這些老師熱烈打call。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應用教研室主任鄒茂揚的故事。

邹茂扬:老师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提出“为什么”

2006年鄒茂揚從成都微軟技術中心毅然辭職,到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從事教育工作,12年間,為了完成“如何育人”這道大命題,她主持、參與了13項大大小小的教改項目,其中包括1項省級教改、5項校級教改,在教書育人的路上留下了一串堅實而鏗鏘的足印。

邹茂扬:老师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提出“为什么”

從“軟件工廠”到Mooc

教學改革的探索沒有禁區

在來學校當老師之前,鄒茂揚在成都微軟技術中心任職技術經理。她在多年的企業招聘和培訓新進人員的經歷中發現,企業需要的工程師對於“知識、技能、職業性格和素養”四個維度都有較高的要求,但是,許多新入職的大學生在“職業性格”和“素養”兩個維度上離企業的要求差距較大。

進入學校後,她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大學4年,同學們應該具備哪些認知和能力,又要怎樣獲得這些能力?帶著這個問題,她開始了自己的探索。“教師向學生講授‘為什麼’,遠不如學生向教師提出‘為什麼’。成功的教學應該是學生帶著不同的問題走進教室,學習後在更高層面上產生不同的新問題。” 鄒茂揚有她自己的堅持。

教學改革的探索沒有禁區。鄒茂揚嘗試把在美國訪學半年的TROY University的成功經驗實施在教學改革中;她把老師承擔的研究課題部分引入到學生培養中;把成都微軟技術中心工作時的“軟件工廠”項目訓練應用到學生實習活動中,以學生“成長屋”的模式記錄學生的技術成長、工作習慣的養成、職業素養的提高。

Mooc興起之初,鄒茂揚分三種模式把國際名校的Mooc網絡課程引入到課堂,開始Mooc在計算機語言和工程實踐教學上的研究與實踐。她汲取了部分美國“Flip Class”的理念,實踐新的課堂模式;重構現有的Mooc資源,應用到傳統課堂中;實驗了全班普遍的自主學習,最終探索出了Mooc在學校的最佳實踐路徑,得到了學院老師們的一致認可,並且在部分課程中得到了推廣和應用。

從最初的“軟件工廠”到Mooc的實踐,鄒茂揚一直積極推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環節中。她說:“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思’、在‘思中創’,這才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最佳途徑。”

“依葫蘆畫瓢式學習,很多學生不屑動手,也不能真正動手。”談及部分學生的學習現狀,鄒茂揚頗為心痛。“老師應力所能及地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動力和壓力。”為此,她投入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增加趣味教學環節、實施分層教學、進行結對編程,圓桌討論優秀的示範代碼、建立小導師團隊、多考核方式……一項項教學設計讓鄒茂揚的課堂變得生動而有效果。

另外,鄒茂揚的課堂還可以免聽,同學們經過選拔後可以免聽課程,只要在她的輔導下完成一個項目,通過項目過程考核即可拿到學分。

功夫不負有心人。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了,知識和實踐融合起來了,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入校以來,鄒茂揚承擔的多門核心課程學生評教和督導組隨機抽查結果均為優秀,甚至,附近其他大學的學生都會前來“蹭課”。

邹茂扬:老师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提出“为什么”

從“量體裁衣”到“量身定做”

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指導

學生們都知道,鄒茂揚的課堂提倡分層次教學,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分類指導,依次推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科知識、學習習慣和方法、學習意志和能力諸方面都能得到發展,注重“量體裁衣”而不是“削足適履”。不僅在課堂上,“量體裁衣”也一直是鄒茂揚在工作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導向。

2013年,鄒茂揚發現在各大xMooc平臺上,沒有中文的項目課程,更沒有結合CDIO理念的項目課程,部分學生在工程實踐課程完成項目時有困難,但得不到幫助,有的甚至不得不放棄項目或者以抄襲來完成。

為什麼不能有適合我們學校校情的xMooc項目課程呢?鄒茂揚問自己。說幹就幹,她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按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個人能力的要求,精心設計了適合類似工科院校學生使用的工程實踐項目xMooc課程,免費共享給大家使用。

2014年,鄒茂揚參與的“雲計算基礎架構平臺”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在此基礎上研發了雲桌面實驗管理平臺。該平臺在新型雲技術的支撐下,突破傳統實驗環境限制,實現項目驅動式一體化實踐教學,同時,提高教學過程管理的標準化、精細化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工程實踐所需的職業能力。

雲計算實驗室管理桌面系統投入使用後,不僅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反響良好,還推廣到武警警官學院等其他兄弟院校。可以說,這一改傳統計算機類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是按照CDIO工程教育和卓越工程師培養要求“量身定做”的新型教育雲平臺。

目前,鄒茂揚正在研究《基於數據科學的個性化學習——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研究學習者個性和學習行為,進行算法分析,以標籤化的形式進行歸納,為更好的實施個性化學習提供數據支撐。她作為教研室主任,從專業層面為學生規劃了多個積木式的微方向組合,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的指導。

邹茂扬:老师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提出“为什么”

緊跟專業發展的步伐

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鄒茂揚曾經問父親,一位特級教師,怎麼樣才算學生喜愛的老師?父親告訴她,“你只要努力將教書育人的本分做到極致,自然有人喜歡。”父親的這句話深深影響著她。

儘管對課程已經進行了精心設計,對技術內容倒背如流,每次上課前,鄒茂揚都要重新備課,根據上一堂課學生的反饋,對互動環節、教學設計、課程節奏進行不斷調整。多年來,她形成個性化的課堂風格,“魚缸式教學”、“peer-to-peer”等方法獲得同學們的肯定。

“共學、共事、共修養”是鄒茂揚一直執著的教育理念。計算機技術的變更速度驚人,從物聯網到大數據,再到人工智能,熱點不斷變換,新技術層出不窮。鄒茂揚不滿足於企業的應用型經歷,一邊工作,一邊讀博,在人工智能等領域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她說,知識體系的不斷更新,技術熱點的精確把握,都是為了做好“教書育人”的本分。

鄒茂揚多次到北京各高校學習、調研,調研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關於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是計算機類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典型做法。她也多次深入企業瞭解最新需求,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實踐環節,讓學生畢業後能夠儘快“人崗匹配”。“要為學生布好局,服好務,為他們打開窗戶,看看學校之外。”鄒茂揚說,看到學生們考上研、就好業,一切都值得。

多年的激情教學,使她患上了嚴重的咽炎,嚴重時甚至無法說話,但是她一直堅守在課堂,堅持在教育的第一線。雖然不時有企業向她拋出橄欖枝,但她始終割捨不了教書育人的使命和情懷。

談到未來的打算,鄒茂揚說:“今後,我要繼續跟蹤全新的教育理念,關注優秀的教育案例,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學業誠信理念,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加強低年級學生工程實踐所需職業能力的培養。”

文 丨向穎

圖 丨受訪者提供

邹茂扬:老师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提出“为什么”

川教之聲

邹茂扬:老师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提出“为什么”

教育導報

邹茂扬:老师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提出“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