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混得最好的汉人,两代帝王都爱他,乾隆却恨得牙痒痒

“流水的康雍乾,铁打的张廷玉”,这是清史中的一句话。关于张廷玉此人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在今年的清宫剧中,张廷玉似乎一直出现在皇帝的口中,不管是雍正还是乾隆,张廷玉的出现几率都是很高的,在主要演绎后宫纷争的影视剧之中经常听到一个外臣的名字,可想而知他的重要性了。

《延禧攻略》混得最好的汉人,两代帝王都爱他,乾隆却恨得牙痒痒

他曾经担任礼户吏三部尚书,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还曾担任一众皇子的老师,三朝元老,并且是唯一一位得以配享太庙的汉人。在清朝以满人为主的朝堂之上,张廷玉算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延禧攻略》混得最好的汉人,两代帝王都爱他,乾隆却恨得牙痒痒

张廷玉出生在安徽桐城,出身宰相世家,父亲张英是康熙时期的礼部尚书。张廷玉幼时便展露出惊人的天赋,他读诗书,连张英都赞他比自己有出息多了。不过张廷玉虽然出身显赫,但是这个身份并没有为他带来什么好处。张廷玉第一次参加科举,因为主考官是自己的父亲,本着举贤避亲的原则,张廷玉不得不缺考了。而第二次要参加科举的时候又正好赶上发妻病逝。直到康熙39年才考中进士,成了翰林院庶吉士,这年他29岁。

《延禧攻略》混得最好的汉人,两代帝王都爱他,乾隆却恨得牙痒痒

张廷玉文采出众,又精通满文,被康熙钦定篡修《亲征平定朔北略》。康熙四十三年,成为四品御前行走,入职南书房,从此成为天子近臣。不过张廷玉真正开始发光发热是在雍正时期。张廷玉的好文采好本事得了雍正的赏识,即便是在篡位之说四起的时候,张廷玉仍旧在为雍正乃真命天子一事奔走。据传他还特地为雍正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来为雍正正名。

《延禧攻略》混得最好的汉人,两代帝王都爱他,乾隆却恨得牙痒痒

张廷玉在雍正年间就是明君与名臣的组合,张廷玉被雍正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在雍正死后,张廷玉被作为四大顾命大臣之一,成了乾隆朝的重臣,同时还赐予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乾隆作为新帝,在一开始对于张廷玉等顾命大臣还是很尊敬的,随着自己慢慢掌握大权之后,他便觉得顾命大臣说是辅佐,实为掣肘,看着张廷玉和鄂尔泰百般不顺眼。

《延禧攻略》混得最好的汉人,两代帝王都爱他,乾隆却恨得牙痒痒

乾隆的治国才能不值一提,但是一手制衡之术玩儿的可谓是炉火纯青,将同为顾命大臣的张廷玉和鄂尔泰挑拨的水火不容,然后自己稳坐钓鱼台。而鄂尔泰死后乾隆就真正觉得张廷玉是个祸害了。他千方百计的打压张廷玉,身为当事人的张廷玉当然感受了乾隆的不满,曾经多次请辞,但是都被乾隆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延禧攻略》混得最好的汉人,两代帝王都爱他,乾隆却恨得牙痒痒

张廷玉晚年着实有些老糊涂,多次得罪乾隆还不自知,最终被乾隆褫夺爵位,连配享资格也一并罢免了。张廷玉晚景凄凉,于八十四岁卒于家中,不过最后乾隆还是恢复了他的配享资格,让他得以陪伴雍正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