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卡什维利为什么对俄罗斯恨之入骨?

杜达特洛夫斯基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萨卡什维利之所以对对俄罗斯恨之入骨,自然是因为俄罗斯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当年苏联一解体,美国就急于在各个独联体内大搞民主,培育民主土壤,物色民主骨干分子,鼓吹民族独立,彻底截断苏联复兴的道路,而萨卡什维利就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当了格鲁吉亚的总统。

(因为他每次亮相都带一支玫瑰花,所以他当选总统又叫玫瑰革命)

为了表达自己对美国的感激之情,萨卡什维利公开反对俄罗斯,使得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关系恶化,可能总统来的太容易,他对局势的判断也出现了偏差,非常乐观,以至于不自量力的想要通过武力夺回被俄罗斯控制的阿布哈兹和南奥赛梯(格鲁吉亚领土),当双方兵戎相见时,俄罗斯势如破竹,萨卡什维利到最后也没有等到他的“西方朋友”为他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愤怒的格鲁吉亚人把他赶下了总统的位置,萨卡什维利只能离开格鲁吉亚,同时也被格鲁吉亚所通缉。



后来他取得了乌克兰国籍,并做了乌克兰州长,不久后他辞去州长的职务,组织新的政党,被乌克兰总统以萨卡什维利为了取得乌克兰国籍而提交虚假材料为由,取消了他的乌克兰国籍。

萨卡什维利从风光无两的格鲁吉亚总统,到现在这种流亡生活,都是因为和俄罗斯打仗失败而造成的,自然是对俄罗斯恨之入骨了。


军事一点通


这当然与萨卡什维利早年的人生阅历,从政经历有关。

萨卡什维利是前格鲁吉亚总统,格鲁吉亚"玫瑰运动"的领导者,后来在俄格战争后被格鲁吉亚人赶下台,其后被格鲁吉亚最高检察院及内政部通缉,后加入乌克兰国籍,继而出任乌克兰敖德萨州州长,但在2016年11月,他宣布辞去州长职务,组建了胜利运动党,参与乌克兰竞选。

2017年7月26日乌克兰波罗申科签署命令,以其为获得乌克兰国籍,向乌克兰移民机关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为由,取消了他的乌克兰国籍。



萨卡什维利早年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他在基辅大学国际法学专业,毕业后就曾留学法国、意大利和美国师从西方的精神导师“吉恩.夏普”。
图注:西方著名的颜色革命教父,政治幽灵“吉恩.夏普”


在其学成归国后开始参与国内政治,2003年11月,作为当时格鲁吉亚的反对派领袖,在发动对当时总统“席尔瓦.德纳泽”及其所领导政府的一系列示威活动中,由于其每次公开露面,都拿着一支玫瑰花,因此这次行动又被称为“玫瑰革命”。

在其所领导的玫瑰革命胜利后,开始全面倒向西方,并获得美国的支持、高票赢得了大选,他主张全面接受美式民主,在格鲁吉亚推行政治改革,这也成为了美国在前苏联地区推行“颜色革命”的开端。

但是格鲁吉亚国内的政治局势十分复杂,除了北部有俄罗斯实际控制的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之外,国内还有大量的亲俄反对派的反对。

而萨卡什维利则对国内外政治形势进行了错误的判断,单纯的认为有西方的支持,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支持,俄罗斯自然不敢对格鲁吉亚轻举妄动,同时对自身实力的判断也过于乐观,于是最后决定以武力手段把格吉亚北部的“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收回,直接与俄罗斯进行武装冲突。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格鲁吉亚违背奥运会期间全球停火的国际默契,出兵南奥塞梯,而当时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和美国总统小布什就坐在一起。

而当时格鲁吉亚现役人员只有21547人,其中陆军17767人,海军892人,空军1312,国民卫队1578人,同时还有准军事部队11700人,包括边防警卫队,海防警卫队和内务部的部队共装备128辆坦克,9架战斗机,同时装备的还都是俄系的老式装备,装备水平远低于俄军,加上个位数的空军和海军装备,格三军基本不具备起码的联合作战能力。

而整个格军全部家底加在一起与俄罗斯第58集团军和联合作战的海空军部队相比,在人数、武器装备和海空军力量支援配合等三方面,均处于绝对劣势,格鲁吉亚军队数量只有对手的1/5,而按进攻作战的一般要求来说,对据守坚固要塞的敌人一般要集中5-6倍的数量优势才行。

而格军则正相反,以对手1/5的兵力去面对南奥塞梯后面的俄罗斯,不惜以弱凌强,以小欺大,此等勇气果然让我等佩服。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清楚了,俄罗斯只用了两天,就占据了全部优势,不仅完全控制了南奥塞梯,还控制了格鲁吉亚重要的军事基地“塞纳基”市以及位于格鲁吉亚心脏地带的战略要地“哥里镇”,格鲁吉亚的战争能力几乎瘫痪,萨拉什维利自己都惊呼“他的国家遭到闪电切割,被一分为二。”

而萨拉什维利也没有等来他所幻想的西方任何实质性的支援,整个冲突仅持续了不到五天时间,格鲁吉亚就被迫同意停火了。

而这其中还有一件小事被广为流传,在2008年8月11日俄格冲突期间,萨卡什莉听到空中传来直升机的声音,第一个扑倒在保镖身下,狼狈的表现被电视镜头直播了出去,遭到了格鲁吉亚国内舆论的一致批评。


所以在俄格冲突过后,这个曾因为西式民主而名声大噪的“玫瑰英雄”,又因为西式民主被自己的选民给赶下了台,不仅被迫辞职还被祖国通缉,如今就连与俄罗斯有冲突的乌克兰也不愿意收留他,只能流落荷兰当个讲师了。

所以说他为什么如此痛恨俄罗斯当然显而易见了。


天真小科普


萨卡什维利,出生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2004年至2013年担任格鲁吉亚总统。2015年至2017年,他又担任乌克兰敖德萨州长,成为罕见的“跨国政客”。萨卡什维利在当政期间对俄罗斯采取敌对政策,甚至引起了俄格战争。他之所以仇恨俄罗斯,一是因为俄格两国的历史纠葛,二是因为他背后有美国的支持。

格鲁吉亚本来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斯大林就是格鲁吉亚人。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因为领土问题,关系非常一般。俄格两国的领土争议有两处,一处是阿布哈兹,另一处是南奥塞梯。萨卡什维利上台前,俄罗斯就在背后支持两处地区反对格鲁吉亚,爆发了一些冲突,所以格鲁吉亚人对俄罗斯并没有多少好感。生长在格鲁吉亚的萨卡什维利也不例外。



青年时代,萨卡什维利去法意美等国留学,并获得了美国国会奖学金。在此期间,他深受西方亲美反俄思想的影响,美国也将他视为重点培养对象。毕业回国后,萨卡什维利担任议员、司法部部长。2004年在西方颜色革命的浪潮下,萨卡什维利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玫瑰革命”成功当选总统,2007年离职。2008年,萨卡什维利再次当选,并一直担任至2013年。总统任期内,萨卡什维利靠近西方,并加快加入北约的步伐。为此,他趁普京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挑起了俄格战争。结果西方国家作壁上观,格鲁吉亚一败涂地。

萨卡什维利在2013年结束任期后,因腐败等丑闻被通缉,他被迫离国。2015年,他又获得乌克兰国籍,并成为敖德萨州州长。2016年辞职够,又被乌克兰通缉,并取消了他的国籍。


石头说历史


就冲一点,俄罗斯把萨卡什维利的美国梦给踩碎了。


萨卡什维利的美国梦,不同于常人所理解的美国梦,不是在美国奋斗获得一席之地,而是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筹码替美国豪赌俄罗斯。

2008年8月8日,赌局开始。世界沉浸在奥运期间不动武的氛围之中。萨卡什维利却要动手了。在北约1000名军事人员的壮胆下,萨卡什维利派兵进攻了南奥赛梯,这是个和高加索北麓的俄罗斯北奥塞梯一脉相承的自治区。萨卡什维利的算盘——拿下南奥赛梯,解决格鲁吉亚分裂势头,加入北约,从此美元滚滚来。他之所以如此大胆,一是因为北约自己也下注了,派了1000多名作战人员亲自参战;二是萨卡什维利是给北约纳了投名状的,萨卡什维利之前派了2000多本国精锐部队,先后奔赴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为美军鞍前马后。


俄罗斯军队开进格鲁吉亚

当时小布什和普京都在北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两位元首几乎同一时间接听了电话,得到了同一个消息。小布什眼珠乱转,显然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难掩焦虑情绪。小布什知道要出大事了,因为普京一言不发表情严峻。次日,俄罗斯第五十八军越过高加索山开进南奥赛梯,同裹挟了1000多北约军人的格鲁吉亚军队对峙。小布什明显没有料到普京会如此强硬。但是在联合国深夜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小布什还是授意美国代表传达了“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态度,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就再嘴硬一回吧。俄罗斯军队就不含糊了,打之。格鲁吉亚和北约军队落荒而逃。

萨卡什维利失算了。北约没有在俄罗斯大军压境的时候派兵支援,只有小布什的那句“不放弃使用武力”的空头支票而已。当然,小布什也没那么绝情,他还是派飞机把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的2000多格鲁吉亚军人运回格鲁吉亚前线“保卫祖国”了。这叫什么事儿啊!眼看着北约诸国对格鲁吉亚的援助仅仅停留在“谴责俄罗斯”的层面上,萨卡什维利无可奈何,只能被迫和梅德韦杰夫签订停火协议。之后连带南奥赛梯和阿布哈慈两个地方宣布脱离格鲁吉亚政府管制。从此格鲁吉亚四分五裂。俄格两国更加势同水火。



挣扎的萨卡什维利

萨卡什维利以为,美国和自己是同一家的,会一起下注。结果美国才是庄家,那一千人的北约部队和“加入北约”的承诺,只是诱使格鲁吉亚上套,去替北约消耗俄罗斯而已。但是萨卡什维利却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彻底得罪邻国俄罗斯,又彻底被西方抛弃。萨卡什维利无法再在格鲁吉亚立足,于2015年加入乌克兰国籍,做了波罗申科麾下的一个州长。同时他的国籍被自己的祖国格鲁吉亚剥夺。随着波罗申科腐败风波甚嚣尘上,2016年萨卡什维利辞去了州长职务,随后于2017年被驱逐出乌克兰,萨卡什维利进入波兰。2018年2月,乌克兰剥夺了萨卡什维利的国籍。并限制他在2021年之前进入乌克兰领土。萨卡什维利只能拘留荷兰,并获得在欧盟居留和工作的许可。

耗费了半生精力,牺牲了一个国家,换来的仅仅是一个“居留和工作的许可”,不知道萨卡什维利作何感想。


独钓寒江


萨卡什维利执着于两个重要的事业,一个是反腐败,另外一个就是反俄罗斯。这些应该都跟他本人的经历有直接关系。萨卡什维利本人1967年出生在前苏联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历史学家,这样的出身背景和家庭环境教育下的萨卡什维利在文化素养上必然不同于一般家庭。1992年基辅大学国际法专业毕业,其后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法学硕士学位。从这可以看出萨卡什维利在学生时代是经历过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和苏联解体,而且本身还是一个思想活跃的大学生,而且还有留美经历。那么把知识分子家庭、法学专业、苏联末期、赴美留学,这几个要素串联起来,就会理解其对于前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的态度。
(早年的萨卡什维利)


萨卡什维利是一个格鲁吉亚民族主义者,而且相当保守,天然的认为格鲁吉亚不应该与俄罗斯较好,两国的共同的那段历史时期应该算是格鲁吉亚民族被俄罗斯统治的时期。俄罗斯一直想通过经济和政治联系来强化对于格鲁吉亚的控制,格境内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地区就是俄罗斯干涉格鲁吉亚内部事务的两个桥头堡。不过萨卡什维利判断失误,头一热选择了武力去收复这两块区域,结果惨败,这也导致了国家现在分裂的局面。这个失败加深了他对于俄罗斯的恨意。
(格鲁吉亚总统时期的萨卡什维利)


萨卡什维利这个人,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反对腐败。通晓欧美政治法律制度的他,一直致力于实现政治改革,打击腐败。这也是他当年能够在格鲁吉亚取得“玫瑰革命”胜利,以及在乌克兰有相当多的支持者,能够翻云覆雨的最大的倚仗。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之后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生态基本都差不多,政治腐败、寡头横行,很显然这些在萨卡什维利看来都是前苏联的余毒,俄罗斯就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和现实代表。不仅如此,俄罗斯强化对于格鲁吉亚的政治经济联系在他看来就是试图影响格鲁吉亚改革,是在向格鲁吉亚输出腐败制度。他自然会反对俄罗斯,并且倒向法制健全、经济发达的欧美西方国家。
(萨卡什维利与美国前总统布什)


萨卡什维利很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而且也对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本身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判断过于乐观。这也导致其现在如流亡海外,成为一个无国籍的前总统。萨卡什维利有理想也有私心,为了获取权力实现自身的政治报复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终也深陷权力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如果说萨卡什维利本身是否有值得称赞的一点,那就是其本身对于格鲁吉亚以及乌克兰的热爱,本来有条件和资格获得美国绿卡以及荷兰居民身份,而选择放弃。
(被乌克兰警方驱逐的萨卡什维利)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看了这张图片我们似乎明白了萨卡什维利被抓是的狼狈样,那么会去抓捕他的人,一定就是他最最痛恨的人或者国家。作为极度亲美的人物,萨卡什维利过于相信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信口承诺,而反目俄罗斯。

萨卡什维利1993年获得美国国会奖学金,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系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1995年完成学业归国,并当选为议员,2000年当选为司法部长,2001年辞职并创建统一民族运动党。

2003年萨卡什维利组织发动旨在抗议格鲁吉亚在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及其政府的活动,示威抗议活动人群都拿着玫瑰花,所以这次活动又被称之为“玫瑰革命”,萨卡什维利就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靠着这次革命推翻了谢瓦尔德纳泽政权,从此走上了格鲁吉亚总统的宝座。

极度亲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萨卡什维利在各种场合公开表示对俄罗斯的不满,格俄关系开始恶化。由于过分相信西方国家的承诺,萨卡什维利竟然用武力手段将俄实际控制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收回,俄格开始兵戎相见。

可想而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军事较量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国家,萨卡什维利盼望的西方援助和支持成了单相思,最终在大国的较量中,萨卡什维利输得一塌糊涂,被格鲁吉亚民众用选票赶下了台,从此被列入到格内政部的通缉名单内。



痛恨俄罗斯成为了萨卡什维利的一切,但我们来看他更应该痛恨美国人。


冰雹蓝天


作为一名格鲁吉亚人,萨卡什维利希望格鲁吉亚摆脱从帝俄时代起就一直被俄罗斯实际控制的局面而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地方受俄罗斯影响极深,俄罗斯甚至在两地驻有军队进行“维和”,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南奥塞梯和阿布蛤兹的分裂主义势力脱离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涉及到格鲁吉亚国家主权,萨卡什维利身为格鲁吉亚总统,不可能不为了恢复格鲁吉亚对此两地行使主权而进行斗争。但就是因为俄罗斯的干预,格鲁吉亚军队多次与南、阿两地分离主义武装发生冲突都没有取得全胜。随着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久拖未决,萨卡什维利自然对俄罗斯越来越恨之入骨了。



由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实力相差巨大,萨卡什维利明白要有效抵御俄罗斯,格鲁吉亚就必须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靠拢,争取得到美国和北约盟国的支持。因此他担任格鲁吉亚总统后一方面确实在加强内政、惩治腐败方面做了些实事,让西方国家感觉萨卡什维利确实要把格鲁吉亚建成一个西方式的民主国家;另一方面萨卡什维利处处表现出自己非常地反俄罗斯,这样美国就会真心把他当自己人了。随后美国和北约确实给格鲁吉亚提供了一些帮助,这使萨卡什维利产生了错觉,认为自己有资本可以挑战俄罗斯了。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之际,萨卡什维利终于实施了实质性的反俄行动,他命令格鲁吉亚军队向南奥塞梯发起了进攻。但这次美国和北约盟国表现出了卑鄙无耻的一面,平时口头上反俄十分积极,关键时刻却不敢为了萨卡什维利而与强大的俄罗斯一战。结果俄罗斯强势出手,格鲁吉亚军队迅速溃败,萨卡什维利人生中最大规模的一次豪赌最终也输了。


疾风猛士


刷卡时为零被西方的政客当做了张擦鼻涕纸,当他带着牛拉拉的西方学历回到格鲁吉亚的时候,仿佛笼罩着民主和自由的光环,用着这个光环在西方的支持下,以颜色革命的方式推翻了与俄罗斯保持相对亲近关系的,谢瓦尔德纳泽政权。

等他当了格鲁吉亚的总统之后,西方更是以各种援助是或者是召开国际会议突出他地位等等虚名的方式,让他进一步自我膨胀,鼓励他起劲的在独联体内部反对俄罗斯。

最终他头脑不清的冒天下之大不违,在08年奥运会期间打破了不成文的奥运休战惯例,突然袭击的方式试图消灭南奥塞梯。考虑北奥塞梯自治州与南奥塞悌同源的关系,并且大量的南奥塞梯人实际上还是拥有俄罗斯国籍的,原本俄罗斯就已经在这个地区派出的维和部队隔离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武装与格鲁吉亚政府军之间的冲突。

刷卡时为零竟然丝毫不顾及这些,在俄罗斯维和部队采取隔离措施的时候,竟然连俄罗斯部队一起打。这当然会彻底惹恼了俄罗斯,俄罗斯迅速动用了原本就已经驻守在高加索的五十八集团军,用压路机辗乌龟的方式一举打垮了格鲁吉亚政府军的主力。

当然俄罗斯看到格鲁吉亚走到如此与自己对立的角度,就已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仅默许了南奥塞梯自行决定独立,并且还让原本也已经处在分裂状态的阿布哈兹和阿扎尔这两个自治共和国干脆也自行独立。国土面积本以相当有限的格鲁吉亚如今被彻底切成了四片……

刷卡时为零上台的时候高举反腐大旗,又试图通过武力消灭南奥塞梯来震慑阿布哈兹和阿扎尔两地的分离势力,他是想在格鲁吉亚的历史上一个光辉的完人总统形象被载入历史。结果因为被西方政客们忽悠的自不量力的盲动,最后丧师失地。这种愚蠢的政策使得格鲁吉亚陷入了更为悲剧的境地,刷卡时为零显然已经成了格鲁吉亚的历史罪人。

他再次竞选的时候,当然不可能获得任何的支持。然后他的政治对手出于泄愤,想惩罚他让格鲁吉亚陷入窘境的目的,开始追究他在任时间的贪腐行为。他本人在这方面其实又确实不干净,也经不住查。最后被格鲁吉亚新政府以腐败为名指控,迫使他不得不亡命乌克兰。

就这样一个原本自诩可能成为格鲁吉亚历史伟人实际上脑袋空空的傻子,不但没有成为他想要的人物反而亡命天涯,怎么会把这一切错误归结于自己的愚蠢?当然,他要把这笔帐算在打碎她美梦的俄罗斯头上。


千里岩


2008年之前的萨卡什维利不论是民族主义者也好,还是非暴力反抗学说拥簇也罢,从1995年从政的那一刻起,俄罗斯只是他用来鼓动格鲁吉亚民族主义情绪的利用工具而已,还不能将其本质上称为反俄。即便是2004年担任格鲁吉亚总统后,也只是为换取加入北约而进行形而上的反俄举动,尽管在2007年第比利斯的民众针对萨卡什维利进行了示威,但始终未能动摇其支持性。而且在2008年2月还同普京针对两国问题进行了较为友好的会晤。

然而一切都在2008年8月的那天转变了,3月份普京解除阿布哈兹制裁的举动使萨卡什维利感到不满,而5月份美国搞的军事演习更是让萨卡什维利高兴得找不到北,于是格鲁吉亚人在南奥塞梯问题上产生了战略误判。结果显而易见,格鲁吉亚被北极熊按到地上摩擦。

萨卡什维利此时才清楚的认识到俄罗斯人的真实目的,而他对俄态度本质上的转变也是源于此时,但还没有回过神,就因为战争失利遭到反对派的抨击,有极端人士更是试图暗自追杀他。在他最后的三年任期里,反对声始终一浪高过一浪,游行也是比比皆是。

俄格战争的失利,标志着萨卡什维利将反俄从一个政治筹码的角度正式上升到一种民族仇恨的层面,也是萨卡什维利极度反俄的开始。


马克观察




感谢国际问答达人奥科特洛夫斯基邀答。

说起萨卡什维利,前几年也是个风云人物呢!只可惜,本来的一手好牌让他玩成了一塌稀,最后输的两手空空,“无家可归”。

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奇1967月12月31日出生于前苏联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向往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在英国法国上学。1993年他获得美国国会奖学金,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主攻西方法律。

1995年萨卡什维利毕业回国,不久当选为格鲁吉亚国会议员,2000年被任命为司法部长。2001辞职。随后他创立了格鲁吉亚统一民族运动党。

2003年,萨卡什维利领导的统一民族运动党在格鲁吉亚发动了一系列反对时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及其政府的运动。由于萨卡什维利每次公开露面时都会拿着一束玫瑰花,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为“玫瑰革命”。

“玫瑰革命”胜利后,获得美国支持的萨卡什维利2004年3月以高票赢得大选,登上格鲁吉亚总统宝座。一贯亲美的他当上总统后在许多场合公开发表言论,表达对俄罗斯的不满。格俄关系因而开始恶化。萨卡什维利过分依赖西方,错误判断局势,以致决定使用武力手段收回实际被俄罗斯控制的格鲁吉亚北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地区。2009年8月,格俄战争爆发。当数万俄军即将攻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时,萨卡什维利也没有得到西方国家曾经对他承诺的任何实质性支持。结果输得一塌糊涂。

失去民众信任支持的萨卡什维利于2013年11月不得不提前辞去总统职务,随即离开格鲁吉亚。2014年8月被格鲁吉亚检查机关通缉。

狼狈不堪的萨卡什维利跑到乌克兰,并于2015年5月获得乌克兰国籍。继而出任乌克兰敖德萨州州长。但习惯了当总统的他不满足于一个州长职位,于2016年11月辞职。随后组建“新力量运动党”。2017年7月,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签署命令,以萨卡什维利为获得乌克兰国籍提供虚假信息为由,取消了他的乌克兰国籍。萨卡什维利遂到欧洲美国四处漂泊。

从萨卡什维利的履历不难看出,这个人不仅西方情结很深,而且雄心勃勃,欲壑难填,很能折腾。但折腾来折腾去,把自己折腾成了现在的样子。试想当初他要不听信西方的鼓动,跟俄罗斯兵戒相见,以致大败,失去民心,也许现在还做着格鲁吉亚的总统。与其说他现今的不堪是拜俄罗斯所赐,不如说是他没事找事,自讨没趣,自断前程,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