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按月轮饭”养老,看似“平均”孝顺,为何有些老人不愿意?

大城小镇


农村的“按月轮饭”养老,看似“平均”孝顺,为何有些老人不愿意?

在农村按月轮饭式养老很常见,几乎儿子多的老人都是这样,这家住几个月,那家住几个月,一年就轮完了,看似这样养老很孝顺,但是老人们却并不是很愿意,这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的好,金屋银屋不足自己的草屋,老人跟着子女一起住就要住到子女家,现在人们盖房子喜欢盖很高的台阶,为了使屋里看着干净全铺上瓷砖。但是对于上了岁数的老人来说,特别是腿脚不利落的,上台阶会很费劲,但是怕每次上台阶都让子女扶的话,子女会很麻烦,就自己一点点的挪到屋子里去。屋子里的瓷砖也很滑,每次走路都要小心翼翼。如果是孝顺的儿子媳妇还好,做饭的时候会照顾老人咬不动做一些软的饭菜,如果是不管老人喜不喜欢吃就做一桌很硬的饭菜,那老人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看似老人居住在很亮堂的房子里,其实也很不幸福。


在子女家长时间住肯定没有自家方便,也没有在自己家自在,虽然做什么事不会被子女埋怨,但是还是会小心翼翼。在去另一个儿子家住的时候,还要将大包小包都带上,就像大逃亡一样,这样的日子老人能开心么?


除了按月轮饭式养老以外,还有的一个儿子只管父亲,一个儿子只管母亲这样的养老方式,相依半辈子的两个人突然之间分开,好几天见不到一次面,时间长了也会觉得很不舒服。

所以现在有很多农村老人只要是能自己做一口饭吃就不会去子女家住,我认识的一个奶奶就是这样的,在六十多岁老伴去世以后就自己一个人住,现在都八十多岁了,一直是一个人,以前还有精力养几只鸡养几只羊,现在身体大不如从前,鸡羊都不养了,也不去儿子女儿家住,就是怕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有时候生病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也是儿子来陪着住几天,做做饭洗洗衣服,等病好了就又自己住了。有时候她来我家找我奶奶闲聊,我奶奶就劝他去儿子家住,要不有点啥事都不知道,她说不去,还是自己住着最舒服,有口饭吃有口水喝,身体好就出来走走就挺好。



所以,按月养老看似很公平,其实不管是儿孙还是老人,都有很多无奈。


农人马小妞


所谓轮饭,就是有几个儿子的老人,儿子都各自成家分了户,老人也丧失了劳动能力,这时候就由几个儿子轮流照顾。

老人有自己固定住房的,也还能自己收拾整理一下的,就由几个儿子轮着给老人送一日三餐,或者老人上门去吃,但住仍旧住自己家。如果老人已经没有住房了,或者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就由儿子们轮流接到家中照顾。“按月轮饭”也就是规定了每个儿子照顾老人的时间为一个月,时间一到,就换由另一个儿子照顾。

农村老人其实大都不愿意吃轮饭,只要自己还能动,都愿意自己单独另过。也许有朋友会纳闷:有人给专门做饭,有人给伺候着,为什么不愿意啊!

一看这话,就知道是没在农村生活过,体会不到轮饭老人的那种心酸!

你想想:虽然衣食是无忧了,但这个月这家,下个月那家,再下一个月又另一家,门儿还没摸熟呢!又要换一家了。这到底哪里才是家呀!这种月月搬家的日子,和个无家可归的人有什么两样!尤其是人年老之后,感慨更多,你觉得老人心里会好受吗?

再者,年轻一辈的吃东西大多喜欢脆硬些的,而老人则喜欢软烂的,即使孩子孝顺,迁就老人的口味,时间一长,难免会受不了。给老人天天单做也不现实。到最后,一家人总难吃到一块去,磕磕碰碰的。不如自己单过,想吃什么烧什么,想怎么烧就怎么烧。还有,在儿子家轮饭,就算儿子们脾气好,都好说话,但各家还有各家的媳妇,性格都各有不同。上了年纪的老人,有时说话做事往往不受年轻人喜欢,都说媳妇和公婆是最难相处的,这就难免引来很多不愉快。而且轮饭的老人还得每月面对不同的儿媳妇,一有摩擦,不管孰是孰非,都足以让他们心力交瘁了。
再有一些农村轮饭的家庭,如果父母都健在的,他们还会将父母分开照顾。这对于老人来说,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折磨。别以为农村老人就不懂感情,想想两老朝夕相伴了几十年,那种相互依赖的感情都已经刻到了骨子里了,一旦将他们分开,势必引起他们心理上的不踏实。

这些现实,就是农村老人只要还有能力单过,就不愿意轮饭的原因。

陌上花发现有多人不断抄袭本人发表于“悟空问答”的文章,几乎是陌上花写一篇,就立马被复制粘贴后署名为自己的帐号发表于百*号等多家平台,陌上花会一一进行投诉!!!希望剽窃者能适可而止!!!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尊重自己!!!之前已有抄袭的文章,希望能自行删贴,不要等投诉后被平台处罚封号!!!


陌上花开且缓归


农村的“按月轮饭”养老,看似“平均”孝顺,为何有些老人不愿意?

点击右上角关注,一起分享更多的三农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记忆犹新,深有感触!

因为在我记事起,我的家里条件很不好,我的奶奶就是所谓的“按月轮饭”养老的,我从小就是跟着奶奶长大的,跟奶奶特别亲,所以,奶奶晚年的酸甜苦辣,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下面,我就说说为什么农村的“按月轮饭”养老,看似“平均”孝顺,老人却不愿意?

1.老人上了年龄,己经帮不上儿女了。他们只求安稳,可是“按月轮饭”偏偏让他们有种不踏实的感觉,他们会觉得没有一个房子或者一个房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特别是快到月底那几天,老人喜欢瞎想,他们就会想另外一个儿女会来接我吗?会接受我吗?他们不要我怎么办?

2.到了一定年龄的老人,饭菜口味和作息时间都会有所不同,特别是有些老人认生床,当时我奶奶就是这样的,要好几天才能适应过来。

有些老人要半个月左右时间才能适应新的饭菜口味和休息睡觉的地方,儿女孝顺的会好一点,等刚刚适应没两天,结果又要换地方了。

3.特别是有些不孝顺的儿子和儿媳,喜欢斤斤计较,比如:老人在兄弟家吃的是什么伙食,自己也不会好一分;

老人在兄弟家帮忙干了多少活,到自己这边也一定要老人干。老人家稍微不注意,两边不均匀一点,有的就会拿脸色给老人看。

“按月轮饭”看似平均孝顺,实际上会让老人没有归属感!明明是主人,结果变成了客人。

我觉得最主要还是要听老人的想法,不能图自己方便、清静,就随便安排老人,别弄得到时候子欲养而亲不待!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欢迎留言讨论,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多多支持!)


小俞传播


如果你是这位安岳轮饭的老人心里会咋样想 (原创)

农村有些老人几个儿子,晚年赡养老人,几家轮流照顾老人,一家一个月,一次轮流。有些老人心里是很不舒服,有时会赌气住在一家不走。

如果是你自己,你想想这样一月一家的流动生活,你愿意吗?

老人一般都喜欢安定的生活,结果到老了,却要这个儿子家里住一个月,那个儿子家里住一个月,搞得老人像流浪者一样,老人能开心吗?

做儿女的都不扪心想想,让自己的父亲或母亲过得像乞讨者一样,自己心安理得吗?

我母亲分家时,是分给我哥赡养的,可是父母一直是跟我弟一起生活。我弟说不能让父母分开生活,都跟他住一起吧。就这样,从分家到我父亲去世二十多年,我弟一个人管两个老人。我父亲去世后,我母亲一个人生活了3年,按理说我哥应该把我母亲接到他家里去赡养了,可是我嫂子有些不高兴,不愿意伺候我母亲。我弟也不让我母亲走,就这样,母亲一个人生活,偶尔我嫂子会来家里看看,我二姐也会帮着做些家务。父亲去世第四年开始,我大姐回家照料母亲,后来又是二姐照料,一直到母亲去世,都是我弟赡养的。

农村人分家的时候,如果有两个儿子,习惯上是把父母分开,一个儿子赡养一个。我同学的父母就这样,父亲跟大哥,母亲跟二哥。老两口还能干活就被分开住在两个家里。那时我都觉得奇怪,因为养老,提前让两老人分居。

前几天在某电台法律热线中听到一个听众询问律师,他母亲不愿意去他大哥家里咋办啊?因为是母亲现在一个人,三个儿子轮流赡养,就是题主所说的“按月轮饭”养老。已经轮流了几个月了,现在母亲在小儿子家里,应该去大儿子家了,母亲却不愿意去。是母亲让小儿子给律师打电话,问不去大儿子家,这个事情咋解决。

律师告诉这位听众,可以跟两个哥哥沟通,让他们每月拿出一定的生活费给母亲,母亲愿意住小儿子家,就住小儿子家吧。这位听众说担心两位哥哥不答应。最后律师说,协商解决不了就只能起诉了。

挂断电话之后,律师跟主持人说,一个老人三家轮流住,这家一个月,那家一个月,跟流浪一样,老人能住痛快吗?

没错,老人这个儿子家住一月,那个儿子家住一月,月月换地方,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手中提个包袱,这个月在这家,那个月在那家,跟流浪有多大的区别,谁这样生活能开心。

总之,按月轮流赡养老人不可取,看似公平,老人心累谁能体会。

你说是不是?

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

【我是头条号:牵住夕阳的手。因为喜欢文字在此与网友们相聚。感谢友友们!有评必回,诚信互粉。谢谢朋友们!】


牵住夕阳的手


问:农村的“按月轮饭”养老,看似“平均”孝顺,为何有些老人不愿意?

文丨一点三农

因为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前的人家都喜欢多子多孙。在六七十年代,家里有五六个小孩的家庭非常普遍。“按月轮饭”一般出现在老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儿子的家庭,这种赡养老人的方式在农村相当常见。

为何有些老人不愿意接受这种看似“平均”孝顺的养老方式呢?

儿媳妇们斤斤计较,老人怎么做都是错的

{1}一点菌曾记得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老奶奶,丈夫先去世了,老人也是在两个儿子家“按月轮饭”过日子。可是轮到第一个媳妇家吃那个月是30天,到第二个媳妇家吃的那个月是31天。好吧,第二个媳妇就不乐意了,等老人吃了30天后第二天就让老人去第一个媳妇家吃去。那第一个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硬是不让老人进门吃饭。

没法子,老人硬生生的饿了一天(邻居接济老人还不能让那两个媳妇知道,否则那两个媳妇倒会联合起来数落接济老人的邻居,所以邻居们也少有帮老人的)。

{2}老人也不能帮忙任何一家,如果老人身体还硬朗能干些农活的话,那些儿媳妇就啥事都让老人干,而且在谁家吃饭就要帮谁家做。更气愤的是在两家做的事必须一样,不然媳妇们就会说老人偏心。

轮饭吃不合口味,

通常,老人吃饭都喜欢煮的软一点的,省的嚼得费劲。但是,儿子儿媳们都是壮年,喜欢吃有嚼劲的,没办法,一般都是老人顺着年轻人吃有嚼劲的。

有些老人吃的偏咸,或者是偏辣,可是总是吃不上合口味的饭菜。

懒得来回折腾

在农村,有些兄弟家住的比较远,甚至隔着好几十里地。老人如果“按月轮饭”的话,就得来回跑,如果有好几个儿子的话,那情况会更糟。

觉得丢人

有些老人爱面子爱了一辈子,老了却要想乞讨一样在儿子们家轮着吃饭,觉得很不是滋味。

所以综上所述,农村老人如果自己还能养活自己的话,通常都会老两口自己住一处。有些老人宁愿让儿子们平摊粮食等东西给自己,也不愿意“按月轮饭”。

题外话:其实,如果老人夫妻双方都还健在,又只有两个儿子的话,更为常见的养老方式是:父母两个人在两兄弟分家时也把父母分开,各养一个。


以上是一点菌对部分农村老人不愿意“按月轮饭”养老的回答,欢迎批评指正和补充。

——END——(完)


一点三农


农村的,按月轮饭,养老,一,这种养老方法,对于老人来说就象踢足球似的,老人心里特别难受,我们这里就有一列,蔡老人今年90岁,育有儿女6个,四个儿子,二个女儿,老伴去世的很早,2个女儿都远嫁河南,湖南,四个儿子老大在外工作,还有三个在农村种田,起初老人生活能自理,平时种点菜,钓钓鱼,前年老人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腰摔坏了,行动也不方便了,前年年关四兄弟商量轮流照顾老人,蔡老人从老大那里开始,一月一接老人,就这样过一年多,老人可能心里想跟老大过,因为老大在城里工作,生活要好一点,当然老大心里不愿意,到月就送到下一弟兄,老二在外打工,只有孙子和媳妇,生活方面要差一些,媳妇态度差一些,老头最后过不下去了,要求到养老院,去年下半年在养老院去世了,其实老人不能接受就是象皮球,踢来踢去,受气,


用户6901544691冰心


“按月轮饭”的养老模式实际不怎么可取。耄耋之年,上了年纪的老人,一大把年龄了折腾个不休,实在不是个上上策。人常说:七十不留餐,八十不留宿。老人体质弱了,只有居住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才有利于生活,心情好,一切还是比较好的。虽然老了,还需要时不时的活动,在熟悉的地方习惯后,行动起来也能得心应手些,更不容易出漏子。有些兄妹几个轮流供养父母,风里来,雨里走的。今天是这家,明天时下家,老人一来体力不支,再者,一家人与一家人的饮食规律和习惯有差异。老人在大家庭里,只得迁就和顺从。最好的办法是要老人常住在一个子女家里;或者老人有单独的房屋和院落,轮流到谁就陪伴老人在那里居住一段时间,包括住宿和一日三餐的料理,老人想吃什么可口的饭菜,也好及时地做好。那种轮流的拉扯,成了寄宿制。时间短的轮流,隔三差五的就得搬家,时间长的,老人刚熟悉适应了,却又要搬离。倒不如在一个地方,有子女轮流去奉陪伺候,让子女做候鸟,老人做留鸟。另外的姊妹兄弟,大家也常去常来常看望,这样是最好的方式。不能不轮到自己一下推得一干二净的,就不照个人面。可曾知道,老人的心态大多还是不愿去养老院的,都想子孙绕膝,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祝福老人!


二兴见


不管是何种动植物,都有生命力。动物初生到衰老,都是一段漫漫经历。

每当动物初生需照顾至自力,人更如此,婴儿离不开大人照顾,同样老了,需幼养者照顾老人了,不过当你年青能动时帮衬一下他(她)们,你生病`老的不能自理她(他)们懂得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留下的传统美德,颂扬着世人。

每当您生病时,有孩在您身边无微不至的守候直至出院,身边更多轮流,亲人没走远;每当你走不动时,总留您身边,陪您走完最后一步时,孩没白养,真正养孩防老;当您健在时,吃着轮流饭,端着轮流碗,心凉了,那是熟悉影子渐渐消失,心慢慢地回忆着有伴的日子,没有固定的定所;当您在左右徘徊时,这月谁来接我去哪家住时,心默默地叼念,人家独一孩的老人是否会和我一样呢?该会有一个定居所吧!

农村有句俗语,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记得有一件事,大人们常常讲诉,他生四五子,女嫁不问家事,剩三子,大、三管,中间一个就不管,据说老人过份,年青不帮管孩(众多因素)中间不管,大与三管,先各养一段时间,一方时间到了,又回另一方,来回跑的途中,独自含着泪,讲述着一方的不便,老人的心思谁去猜得着呢?两兄经协商,回归往住地,直到离去。这故事说明老人的偏心,将给中间带来啥样的结局,这件事值得我们去深思自己曾经做的事给自己的后半身将会什么样?🤔🤔😒😒

自从我们初生到终老,别人的经历是我们的借鉴;别人的美德是我们的榜样;别人的丑恶是我们嘲笑的一代笑抦中的一个鲜活案例。今天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下一个的你。

有一件事,让我深思,有一孩见父母对待他爷,爷因无劳动力,吃闲饭,孩父母每天给爷吃剩饭`菜,每天用同碗,孙用父母给的零钱偷偷购物给爷吃,当孩父母发现这事,骂爷,孙哭诉着,爸妈将来我用同样的方式来照顾您,父母番然醒悟,改变态度,可惜老人不多久,欣慰的走了。😭一个或多个孩的老人,平时爱走动,念着亲情,一但不行,都愿留于常住地,有句话生有生地,死有死地的这一说法吧!



满足168622219


这种方法在农村挺常见的,兄弟几个看起来挺平均的,老人搬来搬去只能被折腾啊。老人难道不乐意过安逸,稳定,清闲自在的生活吗?只是为了孩子,迁就孩子的无奈之举啊。其实呢,这种弟兄轮流赡养老人的做法,大多是老人生活无法自理的选择吧?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还是自己单独生活的居多。农村老人年龄大了,只要身体健康状况允许,是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的,能够自己办理的事情也不会让子女知道。中国的老人,中国父母,中国式教育,几千年了,不都是如此吗?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还不是一切为了孩子!也不知道是幸亦或不幸!前一段时间,下村防汛查看农村老人住房安全,有的老人独自居住在几十年前建的土房子里,三个儿子都是新建的高大砖房。镇村干部查看老人住房,老人自己的孩子却不管不问!这种现象不知是家庭教育,还是中国式教育的后果?





山东齐河人


在农村“按月轮饭”养老,不仅仅是出现在当下,放在50年前也是一样。

再提起来就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

邻居雷奶奶今年已经快80岁了,听老一辈的人说,当年他们年轻的时候,也遇到过赡养老人的事情。

雷爷爷弟兄三个,他是老二,有一个长他6岁的哥哥和小他11岁的弟弟。雷爷爷的母亲去世得早,留下可怜巴巴的父子四人。

后来,在父亲的拉扯下,弟兄三个都相继成家,分出去单过了。老房子里留下了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的雷爷爷的父亲。

“不管怎么样,不能把老父亲饿着不管,也不能让村里人看笑话”。于是,兄弟三个商量着,把父亲接到每个家里一个月,“按月轮饭”养老。

刚开始,轮流的还挺好,但是,那个时候是生产队挣工分,出一天工算一份劳力,白天要劳动,再加上下面孩子多,晚上还得加班加点地给孩子做衣衫。

所以,日子长了儿媳妇们渐渐地出现了怨言,各种不想管。

后来,渐渐地就出现了老头一连几个月都留在“雷爷爷”家里的情况。这样一来,雷奶奶自然也不高兴了,不是说不管老人,因为其他几个兄弟和弟媳说话不算数。

最后,没办法,雷爷爷只能自己接着,不仅兄弟感情不好了,也把雷奶奶惹毛了,家里不得安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虽说这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但是,在当下的农村仍然是屡见不鲜。


分享到:


相關文章: